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烷偶联剂在导电玻璃纤维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黄英 时刻 +3 位作者 廖梓珺 王艳丽 王利 宋纪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4-628,共5页
导电玻璃纤维是性能优良的电损耗型吸收剂,前处理是利用化学镀方法制备该材料的关键步骤。文中提出了一种用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进行前处理,基于分子自组装膜(SAM s)吸附胶体钯颗粒的方法,成功地引发了在玻璃纤维表面的化学镀。研究了... 导电玻璃纤维是性能优良的电损耗型吸收剂,前处理是利用化学镀方法制备该材料的关键步骤。文中提出了一种用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进行前处理,基于分子自组装膜(SAM s)吸附胶体钯颗粒的方法,成功地引发了在玻璃纤维表面的化学镀。研究了几种不同结构的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表面的修饰改性。XPS分析表明,经过偶联处理后,不同结构的硅烷偶联剂都和玻璃纤维表面的硅发生了化学键合作用。论文首次利用G aussian98软件对不同结构硅烷偶联剂和玻璃纤维表面发生作用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硅烷偶联剂和玻璃纤维表面发生的化学键合作用力存在着明显差异,KH 550与玻璃纤维表面硅的结合力要强于KH 560和S i602。SEM分析进一步表明,硅烷偶联剂对导电玻璃纤维的镀层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KH 550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其镀层的完整性和均匀性更好。该诱发化学镀的方法具有镀层厚度均匀、附着力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SAMs) 硅烷偶联剂 导电玻璃纤维 Gaussian98软件 化学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隔热腻子中的应用与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毛华军 晏华 +1 位作者 蔡万秀 田文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8期3168-3171,共4页
采用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为内相的脲醛树脂微胶囊,考察了芯壁比和间苯二酚对石蜡微胶囊相变潜热和平均粒径的影响,制备了基于相变机理的隔热腻子,并表征了其隔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芯壁比的增加,微胶囊相变潜热增大,达到... 采用直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为内相的脲醛树脂微胶囊,考察了芯壁比和间苯二酚对石蜡微胶囊相变潜热和平均粒径的影响,制备了基于相变机理的隔热腻子,并表征了其隔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芯壁比的增加,微胶囊相变潜热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降低,而粒径一直增大。间苯二酚的作用是加速囊壁固化,其加入时间需在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用量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石蜡微胶囊能用于制备不饱和聚酯隔热腻子,制出的腻子符合Z0721原子灰标准Q/CYQ310-2006。石蜡微胶囊在腻子中起到了隔热作用,微胶囊含量的降低将会大大降低涂膜的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微胶囊 相变材料 隔热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02-柴油/水微乳复合体系的制备及其助燃特性研究
3
作者 朱静 李华峰 +2 位作者 毛健 陈国需 涂铭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689-1691,共3页
利用单微乳法制备了Ti02-柴油/水微乳体系。微乳液的溶水量越大,更容易在柴油微乳体系中使钛酸丁酯水解形成TiO2水合物。柴油/水微乳液由于微爆机制能够提高试样的相对热效率,但由于溶水量较多,使得试样燃烧热值明显下降。与单纯... 利用单微乳法制备了Ti02-柴油/水微乳体系。微乳液的溶水量越大,更容易在柴油微乳体系中使钛酸丁酯水解形成TiO2水合物。柴油/水微乳液由于微爆机制能够提高试样的相对热效率,但由于溶水量较多,使得试样燃烧热值明显下降。与单纯的柴油/水微乳液相比,TiO2-柴油/水微乳复合体系的燃烧热值和相对热效率均明显提高。在溶水量为17.5%的情况下,其燃烧热值可以达到0#柴油的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02.柴油/水微乳体系 相对热效率 燃烧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压氧弹燃烧法评定柴油添加剂的节能降污功效 被引量:10
4
作者 廖梓珺 陈国需 +2 位作者 赵立涛 秦敏 王志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8-271,共4页
采用低压氧弹燃烧法测定加入节能降污添加剂后柴油样品的发热量以及残余物质量,提出了2个评价指标,即发热量变化率Z和每克柴油燃烧后残余物质量变化率R。采用这2个指标对使用的柴油节能降污添加剂效能进行模拟评定,并将该模拟评定结果... 采用低压氧弹燃烧法测定加入节能降污添加剂后柴油样品的发热量以及残余物质量,提出了2个评价指标,即发热量变化率Z和每克柴油燃烧后残余物质量变化率R。采用这2个指标对使用的柴油节能降污添加剂效能进行模拟评定,并将该模拟评定结果与发动机台架试验和锅炉试验进行灰色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模拟评定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评定添加剂的节能降污性能,与台架和锅炉试验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氧弹法 节能降污 发动机台架 评价方法 灰色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5
作者 时刻 黄英 +2 位作者 廖梓珺 祖恩峰 涂春潮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4,共3页
综述了改性环氧树脂的最近研究状况,概述了橡胶粒子、热塑性树脂及热致液晶聚合物等对环氧树脂改性方法。对环氧树脂改性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热致液晶 增韧 改性 橡胶粒子 热塑性树脂 述评 改性环氧树脂 增韧改性 热致液晶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MCF材料固载脂肪酶转化餐饮废油产生物柴油 被引量:9
6
作者 申渝 张海东 +2 位作者 郑旭煦 张贤明 陈立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88-1892,共5页
引言"地沟油"重返餐桌现象日益成为关系民众身体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焦点,开发合理有效处置方式,挖掘餐饮废油的剩余经济价值,是解决"地沟油"问题的根本出路。长链脂肪酸和低碳醇经过酯化反应后生成的脂肪酸酯,可以替代石油炼制的... 引言"地沟油"重返餐桌现象日益成为关系民众身体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焦点,开发合理有效处置方式,挖掘餐饮废油的剩余经济价值,是解决"地沟油"问题的根本出路。长链脂肪酸和低碳醇经过酯化反应后生成的脂肪酸酯,可以替代石油炼制的柴油作为车用燃料[1-2],即生物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载脂肪酶 介孔泡沫材料 餐饮废油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硫磷喹唑啉酮胺多效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欧阳平 陈国需 张贤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7-452,共6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无硫磷的喹唑啉酮胺润滑油添加剂。通过热重试验(TG)和油溶性试验考察了该剂的热稳定性及在液体石蜡基础油中的溶解性,又通过四球试验、抗腐蚀试验和防锈试验考察了其对液体石蜡极压、抗磨、减摩、抗腐蚀和防锈性能的影... 制备了一种新型无硫磷的喹唑啉酮胺润滑油添加剂。通过热重试验(TG)和油溶性试验考察了该剂的热稳定性及在液体石蜡基础油中的溶解性,又通过四球试验、抗腐蚀试验和防锈试验考察了其对液体石蜡极压、抗磨、减摩、抗腐蚀和防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油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外推起始热分解温度达240℃;可以明显提高液体石蜡的极压性能,降低磨斑直径和摩擦系数,当添加量为0.5%时,便能将液体石蜡的烧结负荷(PD)由1235N提高至1568N;具有优异的抗腐蚀和防锈性能,当添加量为1.0%时,防锈时间>168h,超过了专属防锈剂T746,因此可以作为多效润滑油添加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酮胺 多效润滑添加剂 极压 抗磨减磨 抗腐 防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存喷气燃料中悬浮物与真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熊云 袁祥波 +2 位作者 刘晓 胡启文 苏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3-747,共5页
采用显微镜观测、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颗粒数测定、真菌培养及鉴定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凝胶电泳检测手段,研究了储存喷气燃料中悬浮物与真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储存喷气燃料中的悬浮物有如真菌菌丝... 采用显微镜观测、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颗粒数测定、真菌培养及鉴定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凝胶电泳检测手段,研究了储存喷气燃料中悬浮物与真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储存喷气燃料中的悬浮物有如真菌菌丝特有的横隔结构;悬浮物的元素主要为C、N、O,说明其主要由有机质组成。含有悬浮物的储存喷气燃料用0.45μm滤膜过滤(除去孢子)并加入去离子水,放置75d后各级颗粒数无明显变化,而未过滤(含有孢子)者放置75d后各级颗粒数显著增加。悬浮物样品在沙保氏、PDA培养基上能长出真菌菌落,其菌丝的尺寸、结构与悬浮物的相一致。悬浮物样品经PCR扩增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均得到与真菌DNA提取液相同的条带,表明悬浮物中含有真菌DNA。因此,真菌与喷气燃料中悬浮物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悬浮物 真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颗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国内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梅林 石开云 +2 位作者 苏建华 查忠勇 刘凌云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5-96,共2页
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本文综述了青蒿素的国内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青蒿素的产地,药理作用,临床用药情况,提取条件,青蒿素的合成途径(青蒿素的化学合成,生物合成以及青蒿素衍生物合成),并对青蒿素的发展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青蒿素 青蒿素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普鲁克分析的润滑油红外光谱指纹区相似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兰芝 管亮 +3 位作者 冯新泸 胡泽祥 徐继刚 白云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1-898,共8页
基于普鲁克分析的润滑油红外光谱指纹区相似度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由于实验条件的差异导致的同一润滑油样品红外光谱在峰幅值大小、峰位置偏移等方面的差异。采集了42个不同来源、不同种类润滑油样品的红外光谱,将其作为标准样品;... 基于普鲁克分析的润滑油红外光谱指纹区相似度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由于实验条件的差异导致的同一润滑油样品红外光谱在峰幅值大小、峰位置偏移等方面的差异。采集了42个不同来源、不同种类润滑油样品的红外光谱,将其作为标准样品;对其中22个样品在不同实验条件(不同实验人员和涂片方式)下重复采集其红外光谱,作为未知待识别样品。识别结果证明,该相似度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润滑油的鉴别分析,相似度值的大小能够真实地反映润滑油样品红外光谱指纹区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控制相似度值的范围(大于0.9),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润滑油的种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克分析(PA) 润滑油 红外光谱 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核型聚苯胺/钛酸钡复合电流变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梓珺 晏华 +2 位作者 陈勇 张斌 时刻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6-719,共4页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在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修饰的钛酸钡微粉表面原位聚合聚苯胺,得到聚苯胺/钛酸钡壳核结构(BaTiO3/PAn)的有机-无机复合粒子。借助SEM、XRD、FT-IR、DSC-TG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构及热性能。利用改装后...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在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修饰的钛酸钡微粉表面原位聚合聚苯胺,得到聚苯胺/钛酸钡壳核结构(BaTiO3/PAn)的有机-无机复合粒子。借助SEM、XRD、FT-IR、DSC-TG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构及热性能。利用改装后的旋转粘度计分别对钛酸钡和聚苯胺/钛酸钡复合颗粒的电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硅烷偶联剂成功地在钛酸钡粒子表面接枝合成聚苯胺,聚苯胺/钛酸钡复合颗粒电流变液的电流变性能明显比纯钛酸钡的电流变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钛酸钡 偶联剂 核壳结构 表面修饰 电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软金属作为自修复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长江 陈国需 +1 位作者 赵立涛 李华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117,121,共4页
综述了纳米软金属作为自修复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和自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自修复效果的在线评测方法和影响自修复效果的因素,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纳米软金属 润滑油添加剂 自修复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下新型无灰助燃剂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熊云 陈然 +2 位作者 刘晓 范林君 李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53-1259,共7页
采用大气模拟试验台架进行了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柴油0#和添加无灰助燃剂燃油1#的外特性和负荷特性试验,考察了新型无灰助燃添加剂对柴油机高原动力性、经济性、燃烧和排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不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与燃用0#... 采用大气模拟试验台架进行了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柴油0#和添加无灰助燃剂燃油1#的外特性和负荷特性试验,考察了新型无灰助燃添加剂对柴油机高原动力性、经济性、燃烧和排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不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与燃用0#柴油相比较,燃用柴油1#时发动机功率平均升高3.21%;燃油消耗率有所降低,外特性和负荷特性试验分别平均降低1.76%、2.68%;气缸压力、压力升高率和放热率峰值分别提高了5.10%、5.14%、7.49%,缸压峰值出现位置变化不大,压力升高率峰值和放热率峰值出现位置前移1~2°CA;滞燃期缩短,燃烧持续期延长;CO、HC和碳烟排放显著降低,NO_x排放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原 无灰助燃剂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硫磷含氮润滑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钢-钢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欧阳平 张贤明 +2 位作者 张渊博 陈国需 李华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9-693,共5页
通过摩擦化学中的分子设计思想,设计制备了新型无硫磷含氮润滑材料,采用元素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四球试验机、环块试验机和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常用钢-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再用扫描... 通过摩擦化学中的分子设计思想,设计制备了新型无硫磷含氮润滑材料,采用元素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四球试验机、环块试验机和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常用钢-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及表面膜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该润滑材料能明显降低摩擦副磨损,提高基础油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并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表面形成以氧化亚铁、有机氮化物和含氮金属配合物等为主要成分的摩擦反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硫磷含氮润滑材料 制备 钢-钢摩擦副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含氧燃料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晓然 许世海 +1 位作者 刘晓 吴芃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用低压氧弹法模拟高原缺氧条件下燃料的燃烧状况,选择二乙二醇二甲醚、己二酸二乙酯、生物柴油作为含氧添加剂,分别以不同配比掺混到柴油中,研究了这3种含氧添加剂在缺氧条件下的助燃性能,并采用燃烧改善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价它们... 采用低压氧弹法模拟高原缺氧条件下燃料的燃烧状况,选择二乙二醇二甲醚、己二酸二乙酯、生物柴油作为含氧添加剂,分别以不同配比掺混到柴油中,研究了这3种含氧添加剂在缺氧条件下的助燃性能,并采用燃烧改善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价它们的助燃效果。结果表明:在缺氧条件下,加入3种含氧添加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燃料的燃烧性能;助燃作用的大小与添加剂本身的热值和含氧量有关;在海拔3 000m处,最优含氧添加剂是二乙二醇二甲醚,其最佳添加量(w)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含氧添加剂 低压氧弹法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掺杂白云母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鹏飞 陈国需 +4 位作者 宋世远 朱达川 程鹏 肖德志 林彬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6,共8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镍掺杂白云母微粉(Muscovite,简记为Mu)的复合粉体Mu/Ni,表征了复合粉体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元素组成.利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并比较了Mu/Ni和Mu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对磨损表面的粗糙度...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镍掺杂白云母微粉(Muscovite,简记为Mu)的复合粉体Mu/Ni,表征了复合粉体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元素组成.利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并比较了Mu/Ni和Mu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对磨损表面的粗糙度、二维和三维形貌以及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Mu/Ni复合粉体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粉体中纳米镍粒子均匀负载在白云母微粉表面,Mu/Ni和Mu作为添加剂均能有效提高锂基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且Mu/Ni相比于Mu表现出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摩擦系数较锂基润滑脂降低了67.9%.Mu/Ni优良的摩擦学性能与白云母的层状结构及磨损表面生成的含有O、Fe、Si、Al和Ni等元素的润滑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 复合粉体 润滑添加剂 减摩抗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杂环润滑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欧阳平 张贤明 陈国需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通过摩擦化学中的分子设计思想,设计制备了新型无硫磷含氮杂环润滑添加剂,利用元素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试验和油溶性试验考察了其热稳定性及对液体石蜡基础油的感受性,再通过四球试验机、环... 通过摩擦化学中的分子设计思想,设计制备了新型无硫磷含氮杂环润滑添加剂,利用元素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试验和油溶性试验考察了其热稳定性及对液体石蜡基础油的感受性,再通过四球试验机、环块试验机、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价了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其对液体石蜡基础油良好的感受性,能明显增加基础油的承载能力、降低长磨磨斑直径和减小摩擦因数,有效提高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杂环 润滑添加剂 制备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石蜡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华军 晏华 +3 位作者 谢家庆 赵光哲 陈淑莲 陈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8期3172-3174,共3页
考察了助剂类型和后处理工艺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会影响微胶囊形成,加入4.0%的表面活性剂得不到微胶囊,而在不加助剂或加入聚乙烯醇时能够得到较高微胶囊化率的微胶囊。制备石蜡微胶囊必须考虑后处理工... 考察了助剂类型和后处理工艺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会影响微胶囊形成,加入4.0%的表面活性剂得不到微胶囊,而在不加助剂或加入聚乙烯醇时能够得到较高微胶囊化率的微胶囊。制备石蜡微胶囊必须考虑后处理工艺的影响,需依次用热水、乙醇和热石油醚洗涤才能除去未包覆石蜡。通过对微胶囊合成过程的分析表明,要形成石蜡微胶囊,必须使生成的物质具有在石蜡液滴表面富集的能力。尿素和甲醛反应生成的缩聚产物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逐渐移动到两相界面,在水相中进一步反应、沉积,包覆石蜡形成微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脲醛树脂 石蜡 后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分析课程的教改探索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梅林 史永刚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5,共1页
仪器分析是工科院校的专业基础课。针对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抽象、枯燥的特点,如何更好地让学员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积累,在教学手段、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改革,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的创新... 仪器分析是工科院校的专业基础课。针对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抽象、枯燥的特点,如何更好地让学员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积累,在教学手段、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改革,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构建《仪器分析》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结合教学实际,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多媒体 实验教学 教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含氮杂环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欧阳平 张贤明 +1 位作者 郭豫川 陈国需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5-678,共4页
通过四球试验机、环块试验机和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制备的新型无硫磷含氮杂环润滑添加剂在液体石蜡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及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该添加剂能显... 通过四球试验机、环块试验机和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制备的新型无硫磷含氮杂环润滑添加剂在液体石蜡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及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该添加剂能显著增加基础油的承载能力,降低长磨实验的磨斑直径和环块实验的摩擦系数,并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以氧化亚铁、有机氮化物和含氮金属配合物等为主要成分的摩擦反应膜,从而有效提高了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杂环 润滑 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