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志龙 《学习论坛》 2007年第10期5-8,共4页
社会主义一系列科学的道德规范,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构成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与提出,离不开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历史承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也为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内在价值... 社会主义一系列科学的道德规范,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构成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与提出,离不开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历史承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也为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内在价值追求提供了现实路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从实践维度强调知行统一,促进人们在道德自律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道德规范 道德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价值显现 被引量:2
2
作者 邹安乐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69,共5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其价值实现状况如何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促使教育对象价值得以实现的同时,其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实现:一是对先进文化的传承功能;二是对社会成员...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其价值实现状况如何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促使教育对象价值得以实现的同时,其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实现:一是对先进文化的传承功能;二是对社会成员的示范功能;三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功能;四是对自我人性的完善功能。正是在这些方面功能的正确发挥,使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显现出自己重要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者 价值显现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注重学风建设 被引量:9
3
作者 唐志龙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制度、丰富的内容、创新的方法,还必须注重学风建设,坚持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体现了学习出发点与落脚点的科学统一,凸显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诉求。从内化层面上说,学以致用可以提升人的...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制度、丰富的内容、创新的方法,还必须注重学风建设,坚持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体现了学习出发点与落脚点的科学统一,凸显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诉求。从内化层面上说,学以致用可以提升人的思想理论素质,促进主观世界的改造;从外化层面上说,学以致用可以通过人们内在素质的积极转化,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内化和外化相辅相成,紧密联结,共同推进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党组织 学风建设 学以致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底蕴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志龙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80,共6页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有着重要时代价值:一是以人为本适应了人的本性需要,表征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尺度,开启着它的深层动因;二是以...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有着重要时代价值:一是以人为本适应了人的本性需要,表征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尺度,开启着它的深层动因;二是以人为本正确把握了个人需要与人民群众需要的联结,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惟一宗旨,并以此规定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科学价值取向;三是以人为本在目的与工具统一中努力寻求现实力量,自觉坚守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推进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价值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国家职能观的时代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文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人类社会必然超越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我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在执政党领导下,自上而下推动的,这一点和西方国家自下而上由社群推动的生态政治截然不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发挥国家职能,需要对马克思国家... 人类社会必然超越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我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在执政党领导下,自上而下推动的,这一点和西方国家自下而上由社群推动的生态政治截然不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发挥国家职能,需要对马克思国家职能观进行合乎时代的解读,并适时拓展国家的生态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国家职能观 生态文明 生态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三重价值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唐志龙 《学习论坛》 2009年第5期8-11,共4页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应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把握其深刻的三重价值。"为谁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立场,也表征着正确的价值取向。&q...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应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把握其深刻的三重价值。"为谁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立场,也表征着正确的价值取向。"靠谁发展"与"为谁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人民群众主体性原则,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伟大价值力量。在"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密切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进一步指出了"如何发展"问题,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价值 为谁发展 靠谁发展 如何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费志杰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2-175,共4页
随着近代史研究的不断加深,以及学者们对晚清档案材料的进一步挖掘,关于"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研究在学术界日益深入,不少重量级的成果纷纷涌现。以研究此问题为核心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隆重召开,一大批国内外代表此... 随着近代史研究的不断加深,以及学者们对晚清档案材料的进一步挖掘,关于"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研究在学术界日益深入,不少重量级的成果纷纷涌现。以研究此问题为核心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隆重召开,一大批国内外代表此领域最高学术水准的专家学者都应邀积极参加,使该研讨会的学术氛围与理论价值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将与会专家的主要流派及观点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灿烂的真理光芒
8
作者 唐志龙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5,共4页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诉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切实弄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理论品...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诉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切实弄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理论品质、指导价值、驳斥各种诋毁、攻击、歪曲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反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领导方式的转变
9
作者 唐志龙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0,共3页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时代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自觉进行领导方式的现实转变;在价值取向上,实现从“重物”向“重人”的转变;在工作实践上,实现从“单一”向“全...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时代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自觉进行领导方式的现实转变;在价值取向上,实现从“重物”向“重人”的转变;在工作实践上,实现从“单一”向“全面”的转变;在政绩评价上,实现从“即时”向“历史”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领导能力,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领导方式 转变 领导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辨析
10
作者 唐志龙 《学习论坛》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视野下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的理论品质。我们应该联系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崭新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侧重从三维视角进行理论辨析。第一,“活的灵魂”的理论底蕴,就是解放思想、实...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视野下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的理论品质。我们应该联系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崭新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侧重从三维视角进行理论辨析。第一,“活的灵魂”的理论底蕴,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第二,“活的灵魂”的现实要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活的灵魂”的价值取向,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活的灵魂 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民主义对中国化人权的贡献
11
作者 孙力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学说,对中国化人权的早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首先开拓了中国特色的人权道路,在吸收西方人权成就的同时,区分了中国人权和西方人权的不同。在实现从人权到民权及三民主义的话语转换中,突出了民族权利、集体权利在... 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学说,对中国化人权的早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首先开拓了中国特色的人权道路,在吸收西方人权成就的同时,区分了中国人权和西方人权的不同。在实现从人权到民权及三民主义的话语转换中,突出了民族权利、集体权利在中国人权中的重要性。对经济和社会文化权利的强调,也具有历史高度,为中国的人权以及整个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三民主义 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