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夏明 张咏梅 +1 位作者 段满林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6-818,共3页
乳腺癌是当前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患者中死亡率居第一位。手术切除依然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临床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麻醉药物影响肿瘤复发率。基础研究表明,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麻醉药物会影响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 乳腺癌是当前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患者中死亡率居第一位。手术切除依然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临床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麻醉药物影响肿瘤复发率。基础研究表明,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麻醉药物会影响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本文就近年来麻醉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阿片类麻醉药物 肿瘤复发率 转移作用 女性肿瘤 局部麻醉药 钠离子通道 基础研究 全身麻醉药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充气装置与医用弹力袜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 被引量:38
2
作者 苗素琴 吕德珍 +1 位作者 段雅君 王刚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比较间歇充气装置与医用弹力袜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手术患者200例按照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0例术中采用医用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观察组(2017年2月至2018... 目的比较间歇充气装置与医用弹力袜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手术患者200例按照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0例术中采用医用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观察组(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100例术中使用间歇充气装置,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持续时间及手术前后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手术开始2 h PT、tPA-Ag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24 h P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TTP、tPA-Ag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中间歇充气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凝血/纤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间歇充气装置 医用弹力袜 预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切口持续浸润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20
3
作者 夏明 李慧 +5 位作者 童建华 姬宁宁 祁闻 段满林 王少华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切口持续浸润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浓度。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年龄40~70岁,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0.2%(R1组)、0.3%(R2组)、0.4%(R3组)罗哌卡因切口持续浸润组和地佐辛复合曲马...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切口持续浸润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浓度。方法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年龄40~70岁,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0.2%(R1组)、0.3%(R2组)、0.4%(R3组)罗哌卡因切口持续浸润组和地佐辛复合曲马多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每组25例。记录患者术后2h(T1)、4h(T2)、8h(T3)、12h(T4)、24h(T5)、48h(T6)时安静和90°翻身活动时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6时R1组安静和90°翻身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高于PCIA组(P<0.05),R2和R3组VAS评分与PCI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R2和R3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P<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A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其余各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0.3%罗哌卡因切口持续浸润对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术后镇痛 乳腺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考昔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日间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晓宇 田蜜 +3 位作者 金利 郭宪 嵇晴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日间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日间手术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依托考昔+股神经阻滞组(EF组)和静脉镇痛组(C组),每组24例...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联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日间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日间手术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依托考昔+股神经阻滞组(EF组)和静脉镇痛组(C组),每组24例。EF组患者入室前口服依托考昔120mg,麻醉诱导前行患侧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注射0.15%罗哌卡因30ml。C组将舒芬太尼1.5μg/kg配制成50ml行PCIA。记录术后1、3、6、12、18h患者安静和屈膝运动时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术前和术后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记录补救镇痛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1、3hEF组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3、6、12hEF组屈膝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EF组患者在术后1、3h肌力明显降低(P<0.05);两组补救镇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头晕、恶心、嗜睡、尿潴留和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口服依托考昔联合0.15%罗哌卡因单次股神经阻滞可作为膝关节镜日间手术预防性镇痛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考昔 股神经阻滞 膝关节镜 日间手术 预防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玉 黄静波 邱德叶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21,共5页
目的了解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创伤后成长的现状,探讨人格特质对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2017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3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其进行... 目的了解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创伤后成长的现状,探讨人格特质对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2017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3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8.45±16.83)分;外向型人格特征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精神质、神经质人格特征均与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格特质、性别、职称、婚姻状况、工作场所暴力类型是遭受工作场所护士暴力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人格特质、性别、职称、婚姻状况、暴力类型为其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可结合人格特质等特点采取管理策略促进护士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创伤后成长 人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童建华 姬宁宁 +3 位作者 段满林 周志强 夏明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h,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312.5μg/ml组(D1组)、右美托咪定625μg/ml组(D2组)、右美托咪定1 250μ...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h,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312.5μg/ml组(D1组)、右美托咪定625μg/ml组(D2组)、右美托咪定1 250μg/ml组(D3组)和右美托咪定2 500μg/ml组(D4组)。分别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48h后,采用CCK-8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结果与C组比较,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促进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迁移,对其增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胃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yc下游调控基因2在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程浩 唐君 嵇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406,共3页
N-myc下游调控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NDRG)家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基因家族,家族成员包括NDRG1、NDRG2、NDRG3和NDRG4。Deng等从正常成人大脑c DNA文库中通过消减杂交法识别得到了NDRG2。NDRG2与NDRG1和NDRG3有57%... N-myc下游调控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NDRG)家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基因家族,家族成员包括NDRG1、NDRG2、NDRG3和NDRG4。Deng等从正常成人大脑c DNA文库中通过消减杂交法识别得到了NDRG2。NDRG2与NDRG1和NDRG3有57%的相同氨基酸序列,与NDRG4有65%的相同氨基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肌钙蛋白 N-MYC 缺血半暗带区 星形细胞瘤组织 胶质细胞瘤 调控基因 星形胶质 致密部 神经退行性疾病 老年斑 抑郁症 神经原纤维缠结 成肌细胞 肌细胞生成素 大脑皮质 相关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背角内NDRG2在脊神经结扎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浩 唐君 +1 位作者 刘清珍 嵇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通过鞘内注射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干扰腺病毒(AD-Ndrg2-RNAi),研究脊髓背角内NDRG2在脊神经结扎(SNL)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180~23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和SNL组(n=36),sham组仅... 目的通过鞘内注射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干扰腺病毒(AD-Ndrg2-RNAi),研究脊髓背角内NDRG2在脊神经结扎(SNL)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180~23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和SNL组(n=36),sham组仅暴露脊神经不结扎,SNL组行L5脊神经结扎术。分别测定术前1 d、术后1、3、7、10、14和21 d大鼠术侧足底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SNL组大鼠各相应时点行为学测试后分别处死,取术侧脊髓腰膨大,检测NDRG2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另取48只雄性SD大鼠行鞘内置管后随机分为四组(n=12):sham+生理盐水组(CS组)、sham+AD-Ndrg2-RNAi组(CA组)、SNL+生理盐水组(SS组)和SNL+AD-Ndrg2-RNAi组(SA组);CS、SS两组大鼠术后3 d鞘内单次注射生理盐水10μl,CA、SA两组大鼠相同时点鞘内单次注射10μl,滴度为2×109PFU/ml的AD-Ndrg2-RNAi。于SNL术前1 d、术后1、3、7和10 d分别测定大鼠足底MWT和TWL。术后10 d行为学测试后处死大鼠,取术侧脊髓腰膨大,检测NDRG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检测NDRG2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SNL组术后1、3、7、10、14、21 d MWT明显降低(P<0.01),术后3、7、10、14、21 d TWL明显缩短(P<0.01)。与术前1 d比较,SNL组脊髓背角内NDRG2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在术后1 d明显降低,术后7、10、14、21 d明显升高(P<0.05)。与CS组比较,SS组和SA组术后1、3、7、10 d MWT明显降低,TWL明显缩短(P<0.05);与SS组比较,SA组术后7、10 d MWT明显升高,TWL明显延长(P<0.05)。与CS组比较,术后10 d CA组脊髓背角内NDRG2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SS组均明显升高(P<0.05);与SS组比较,SA组脊髓背角内NDRG2的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CS组比较,术后10 d CA、SS、SA组脊髓背角内GFAP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NDRG2蛋白含量升高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鞘内注射AD-Ndrg2-RNAi明显抑制大鼠脊神经结扎造成的慢性病理性疼痛,提示星形胶质细胞中的NDRG2参与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2 神经病理性痛 大鼠 脊神经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年献辞
9
作者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共1页
《临床麻醉学杂志》的创刊人之一、我的老师李德馨教授虽非寡言之人,但难得长篇大论。回忆起他生前对麻醉学理解的几句肺腑之言,时至今日仍感受益。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与诸位麻醉同仁作一分享。"通晓麻醉的生理,做符合生理的麻醉"是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的创刊人之一、我的老师李德馨教授虽非寡言之人,但难得长篇大论。回忆起他生前对麻醉学理解的几句肺腑之言,时至今日仍感受益。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与诸位麻醉同仁作一分享。"通晓麻醉的生理,做符合生理的麻醉"是学习麻醉学的总原则。生理状态是健康的标志,麻醉和手术状态下器官功能、生理指标会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麻醉学 生理状态 器官功能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