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郁散结方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乳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艳环 孙文杰 +2 位作者 杨新春 张玉 赵瑞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评价解郁散结方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乳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治疗周期为6个月。比较观察周期内解郁散结方对气滞血瘀型乳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治... 目的评价解郁散结方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乳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治疗周期为6个月。比较观察周期内解郁散结方对气滞血瘀型乳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乳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中医症状明显改善(P<0.05);乳腺结节最大径线有下降趋势。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_(2)/P水平治疗3个月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解郁散结方治疗乳腺良性结节可有效缓解乳房疼痛,延缓结节进展,明显调节气滞血瘀型患者中医证候和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且不影响E 2/P表达水平,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结节 气滞血瘀型 解郁散结方 有效性 安全性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
2
作者 王涛 赵悦 +9 位作者 王猛 朱海燕 李晨 陈玉剑 邢沁蕊 宋青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海南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海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3,共9页
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热射病是威胁生命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对患者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早期识别、快速评估和现场降温是热射病院前救治的核心。目前,热射病的院前急救尚缺乏规范的应用流程。为此,... 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热射病是威胁生命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对患者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早期识别、快速评估和现场降温是热射病院前救治的核心。目前,热射病的院前急救尚缺乏规范的应用流程。为此,由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发起,联合地方院前急救、急诊、重症等领域的专家,聚焦于热射病的预防、现场及救护车上的处置、急诊室早期救治等方面,共同编写了《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形成了1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科学规范地进行热射病的院前急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院前急救 早期救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与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儿院内死亡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3
作者 周晶晶 邵钧捷 +4 位作者 岳帅 闫浩杰 史树锦 洪小杨 张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共8页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albumin ratio,RAR)与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支持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albumin ratio,RAR)与接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支持的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患儿院内死亡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2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及其他6个ECMO中心因AFM接受VA-ECMO治疗的患儿125例。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RAR截断值,并分为RAR<0.38组和RAR≥0.38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评估RAR与院内死亡风险的关联性。结果研究期间36例(28.8%)患儿发生院内死亡。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RAR每增加1个标准差,院内死亡风险增加93%(OR=1.93,95%CI:1.1~3.39,P=0.022)。与RAR<0.38组相比,RAR≥0.38的院内风险增加6.5倍(OR=7.5,95%CI:1.85~30.32,P=0.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RAR与院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正线性关系(Pnonlinear=0.325)。亚组分析发现,性别与RAR在评估院内死亡发生风险上存在交互作用。结论RAR升高与AFM患儿VA-ECMO院内死亡高风险相关,提示RAR可能是临床预后判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岳帅 邵钧捷 +4 位作者 周晶晶 闫浩杰 史树锦 蒋敏 张然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37,共6页
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是结合流体力学、临床医学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它可通过计算获取流量、压力、阻力及管壁应力等数据资料,进而对心血管系统血液流动进行客观、科学、量化的分析与测量。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心血管... 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是结合流体力学、临床医学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它可通过计算获取流量、压力、阻力及管壁应力等数据资料,进而对心血管系统血液流动进行客观、科学、量化的分析与测量。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心血管系统数值仿真的主要建模方法与特点,并综述了数值仿真在血管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心室辅助装置、心源性休克及体外膜肺氧合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促进临床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计算机模拟 数值仿真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改善衰老脂肪干细胞治疗效能的体外研究
5
作者 孙明研 朱平 +4 位作者 刘剑锋 王曙霞 孙瑾 秦邦国 张楠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324,共10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衰老脂肪干细胞(ADSCs)的治疗效能及相关机制。方法从SD大鼠腹股沟分离自体ADSCs,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并验证分化潜能。将ADSCs分为3组进行处理:对照组(Control组)、诱导衰老模型组(H_(2)O_(2)组)和姜黄素干预组(Cur-H_(2)...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衰老脂肪干细胞(ADSCs)的治疗效能及相关机制。方法从SD大鼠腹股沟分离自体ADSCs,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并验证分化潜能。将ADSCs分为3组进行处理:对照组(Control组)、诱导衰老模型组(H_(2)O_(2)组)和姜黄素干预组(Cur-H_(2)O_(2)组)。采用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检测ADSCs衰老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Caspase-3活性,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IRT1和p53的mRNA相关表达及蛋白表达,采用ELISA检测衰老相关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H_(2)O_(2)组比较,Cur-H_(2)O_(2)组β-gal水平、细胞凋亡率、Caspase-3浓度和ROS水平均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均为P<0.01)。与H_(2)O_(2)组比较,Cur-H_(2)O_(2)组姜黄素处理缓解了SIRT1的mRNA相关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缓解了p53的mRNA相关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1)。与H_(2)O_(2)组比较,Cur-H_(2)O_(2)组衰老相关分泌细胞因子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结论姜黄素显著提高衰老ADSCs的细胞功能和治疗潜力,这与SIRT1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姜黄素 衰老 沉默调节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定位和调控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家华 杨小飒 +3 位作者 许晓娇 刘睿 庄田田 张家堂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02,共8页
P糖蛋白(P-gp)是一种ATP依赖的外排转运体,在许多组织器官中均有分布。P-gp可以选择性地将内源性底物和外源性化学物质由细胞内泵入细胞外,维持内环境稳定,但同时也限制了治疗性药物进入组织器官,尤其是介导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多药... P糖蛋白(P-gp)是一种ATP依赖的外排转运体,在许多组织器官中均有分布。P-gp可以选择性地将内源性底物和外源性化学物质由细胞内泵入细胞外,维持内环境稳定,但同时也限制了治疗性药物进入组织器官,尤其是介导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因此,了解P-gp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定位,可能是疾病治疗的重要突破点。本文主要综述P-gp的分子结构、转运机制、不同组织器官的定位和调控等,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分子结构 转运机制 定位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尿路和外生殖器战创伤及其诊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国荣 吕凯凯 +2 位作者 吴洋洋 宋涛 袁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42,共8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战争模式、武器及防护装备的不断革新,战创伤的发生机制、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防弹衣及简易爆炸装置的广泛使用使泌尿生殖系统战创伤发生率逐渐升高,且泌尿生殖系统战创伤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即从内部结构(肾脏、输尿... 近年来,随着现代战争模式、武器及防护装备的不断革新,战创伤的发生机制、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防弹衣及简易爆炸装置的广泛使用使泌尿生殖系统战创伤发生率逐渐升高,且泌尿生殖系统战创伤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即从内部结构(肾脏、输尿管、膀胱)转移到外部结构(阴囊、睾丸、阴茎、尿道),提示应将泌尿生殖系统战创伤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创伤。本文就数次现代战争中泌尿生殖系统战创伤的发生率、治疗以及预后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下尿路及外生殖器战创伤相关情况及其诊疗的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损伤 下尿路 外生殖器 战创伤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在肌肉骨骼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昕怡 马莹 +2 位作者 李滨 谢惠敏 张立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3,共6页
肌肉骨骼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患者出现疼痛、运动受限等症状,常规X线、CT、超声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方法可以对局部组织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肌肉骨骼疾病患者长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常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重塑。功能性近... 肌肉骨骼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患者出现疼痛、运动受限等症状,常规X线、CT、超声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方法可以对局部组织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肌肉骨骼疾病患者长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常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重塑。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利用近红外光探测大脑表现的非侵入性的成像模式,是一种较新的功能神经影像学成像方式,目前其在肌肉骨骼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本文总结了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在不同肌肉骨骼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疾病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中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的临床特征比较
9
作者 李冰 杨明秀 +15 位作者 许怀瑾 王竞萱 吴清正 王雅静 李一君 陈康 程愈 倪奇 尹雅琪 臧丽 郭清华 巴建明 谷伟军 窦京涛 吕朝晖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9-785,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CP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诊断的85例PBMAH患者(PBMAH组)和195例CPA患者(CPA...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CP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诊断的85例PBMAH患者(PBMAH组)和195例CPA患者(CPA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合并症、生化指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水平、肾上腺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1)一般特征:与CPA组比较,PBMAH组患者诊断时年龄较大,男性占比较高。(2)临床特征:与CPA组比较,PBMAH组病程较长,亚临床库欣综合征(CS)的比例较高,合并高血压、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比例更高,且血钾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激素水平:PBMAH组与CPA组均表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节律紊乱,皮质醇水平升高、ACTH被抑制。与PBMAH组比较,CPA组患者皮质醇自主分泌能力较强,表现为血清F_(0:00)、F_(16:00)及24h尿游离皮质醇(24h UFC)水平升高,血清ACTH_(8:00)及ACTH_(16:00)水平较低;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后,CPA组的ACTH和血皮质醇的抑制率较低,血皮质醇和24h UFC反常升高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MAH较CPA病程长,且合并代谢紊乱的比例高,大多表现为亚临床CS;CPA的皮质醇自主分泌能力较强,LDDST后皮质醇不易被抑制,皮质醇及24h UFC反常升高的现象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 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对比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
10
作者 孙硕 刘文佳 +3 位作者 张浩 王明霄 鱼笑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6-711,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相位对比(PC)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AMS)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7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于平原地区采集平静呼吸及轻、中及重度瓦尔萨尔瓦动作(VM)下的颈内动脉(ICA)及颈内静脉(IJV)PC MRI并记录ICA及IJV血... 目的观察基于相位对比(PC)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AMS)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7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于平原地区采集平静呼吸及轻、中及重度瓦尔萨尔瓦动作(VM)下的颈内动脉(ICA)及颈内静脉(IJV)PC MRI并记录ICA及IJV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急进海拔4411 m的高原地区10 h后路易斯湖评分(LLS)结果划分AMS组(n=9)与无AMS组(n=63);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各状态下AMS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单一及联合VM状态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效能。结果轻度VM下ICA搏动指数(PI ICA)、中度VM下IJV面积(S IJV)及重度VM下IJV阻力指数(RI IJV)均为AMS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联合VM状态模型(AUC=0.869)预测AMS的效能高于单一VM状态模型(AUC=0.698~0.738)。结论基于轻度VM PI ICA、中度VM S IJV及重度VM RI IJV构建的模型可有效预测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反应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离体猪肺血管热沉效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泽南 张忠亮 +10 位作者 王思斌 郭新垣 张晶 张啸波 何晓锋 孟亮亮 张欣 魏颖恬 肖越勇 南群 张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3-388,共6页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MWA)离体猪肺血管热沉效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针对离体猪肺组织块利用气泵等压充气、玻璃管与蠕动泵循环灌注鸭血等建立体外模拟模型,于8种不同组合条件下(血管直径3或5 mm、血流灌注30或50 cm/s及血管与消融天线距离5或... 目的观察微波消融(MWA)离体猪肺血管热沉效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针对离体猪肺组织块利用气泵等压充气、玻璃管与蠕动泵循环灌注鸭血等建立体外模拟模型,于8种不同组合条件下(血管直径3或5 mm、血流灌注30或50 cm/s及血管与消融天线距离5或10 mm)行MWA,每种重复3次;记录消融中血管侧最高温度T V、对照侧最高温度T C,以及完成后血管侧消融深度D V及对照侧消融深度D C;基于模拟血管直径、血流灌注及其与消融天线的距离构建多因素线性回归方程,分别观察|T C-T V|及|D C-D V|的影响因素。结果模拟血管直径与|T C-T V|及|D C-D V|均呈线性正相关(P均<0.001);模拟血管与消融天线距离与|T C-T V|及|D C-D V|均呈线性负相关(P均<0.001),尤其后者对血管热沉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模拟血液流速与|T C-T V|及|D C-D V|均无明显线性相关(P均>0.05)。结论模拟血管直径及血管与消融天线距离均为MWA离体猪肺热沉效应的影响因素且后者更为显著,而模拟血液流速对此则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血管 消融技术 热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刘晓娜 王晓辉 +5 位作者 王少鑫 刘茜 王巍 董昌昊 胡安平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0,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并行甲烷氢呼气试验的5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分为SIBO阴性组(n=300)与SIBO阳性组(n=23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并行甲烷氢呼气试验的5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分为SIBO阴性组(n=300)与SIBO阳性组(n=2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将SIBO阳性患者进一步分为产氢菌过度生长组(氢阳组,n=103)、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组(甲烷阳组,n=80)、产氢菌及产甲烷菌同时过度生长组(双阳组,n=5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型SIBO的影响因素。根据年龄将SIBO阳性患者分为<45岁(n=23)、45~60岁(n=82)、60~75岁(n=124)、≥75岁(n=10)亚组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SIBO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与SIBO阴性组比较,SIBO阳性组和双阳组患者年龄增加,体重指数(BM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氢阳组冠心病史比例增高,甲烷阳组年龄增加,他汀类药物应用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史是产氢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28,95%CI 1.271~5.857,P=0.010);年龄增长是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0,95%CI 1.009~1.063,P=0.010),而他汀类药物应用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420,95%CI 0.236~0.754,P=0.003);BMI升高是产氢菌及产甲烷菌同时过度生长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70,95%CI 0.786~0.964,P=0.008)。在SIBO阳性组中,<45岁的患者甲烷阳率、双阳率均明显低于氢阳率(P<0.05),45~60岁的患者双阳率明显低于氢阳率(P<0.01);45~60岁、60~75岁的患者氢阳率明显低于<45岁的患者(P<0.05),甲烷阳率、双阳率明显高于<45岁的患者(P<0.01)。结论 冠心病史和年龄增长分别是产氢菌和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应用和BMI升高分别是产甲烷菌过度生长、产甲烷菌及产氢菌同时过度生长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呼气试验 产甲烷菌过度生长 产氢菌过度生长 年龄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因子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3
作者 肖志清 吴雪 +4 位作者 邱蕊 池婧涵 花少栋 祝彬 常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04-2010,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确定RMPP患儿的联合预测因子,同时构建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RMPP并制定精准治疗和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确定RMPP患儿的联合预测因子,同时构建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RMPP并制定精准治疗和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内一科住院的282例MPP患儿临床资料,其中119例RMPP患儿作为RMPP组,其余163例普通MPP(GMPP)患儿作为GMP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热持续时间、症状、实验室检验指标、胸部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等),构建联合应用的逻辑概率模型(LogP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一致性。结果与GMPP组相比,RMPP组患儿的发热时长更长(P=0.002),并发症如心肌损害、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更高(P<0.05)。在炎症指标方面,RMPP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高于GMPP组(P<0.05),而白蛋白(Alb)水平低于GMPP组(P=0.001)。RMPP组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D-二聚体(D-Dimer)水平升高,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水平降低(P<0.05)。胸部CT检查显示,RMPP组患儿肺实变、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的比例高于GMPP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总胆红素(T-BIL)、LDH、IL-17、凝血酶原时间(PT)是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这些因素建立的ROC预测模型,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95%CI:0.693~0.880),截断值为0.421,敏感度为0.786,特异度为0.66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参考概率拟合度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PP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时间长、肺部病变重、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炎症指标高。CRP、T-BIL、LDH、IL-17、PT可作为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思考 被引量:38
14
作者 王聪慧 冯哲 +2 位作者 尹智炜 李爽 陈香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特有的医学模式,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总结运用经验,提升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水平,将为我国全民健康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本文利用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特有的医学模式,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总结运用经验,提升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水平,将为我国全民健康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本文利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的基础数据,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医结合取得的基础成绩,总结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在COVID-19疫情防控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在梳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判了中西医结合在医疗资源、临床教育科研、国际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提出了实现中西医结合继承创新、引领世界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发展等我国新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建设目标;据此建议,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理体系,加强中西医结合防治人才和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国际交流发展,弘扬中西医结合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学 循证医学 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内出血与心肌梗死后不良心室重构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润都 张颖倩 +4 位作者 佟伟 李力兵 吴远斌 周昊 陈韵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心肌梗死是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是全球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然可恢复心外膜冠脉血流,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但是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仍会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心肌内出血(IMH)为严重微血... 心肌梗死是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是全球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然可恢复心外膜冠脉血流,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但是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仍会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心肌内出血(IMH)为严重微血管损伤引起的红细胞外渗,是再灌注治疗引起的重要并发症,可作为心肌梗死后不良心室重构的独立预测因子,而不良重构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的病理基础。目前IMH的评价方式主要为心脏磁共振技术,尤其是可利用T;*序列实现对IMH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有研究表明,IMH被降解后留下的铁沉积可加重炎症反应,导致巨噬细胞聚集,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而后者参与了随后的不良心室重构过程。本文针对近年来关于IMH与心肌梗死后不良心室重构关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肌内出血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内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不良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组执行卫勤保障任务的军队护理人员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刁子晏 毛亚詹 +2 位作者 徐月 章洁 皮红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了解执行卫勤保障任务时护理人员抽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高护理卫勤抽组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4-5月,采取目的抽样法选择8所军队医院的10名护理管理者或护理骨干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根据Colaizzi ... 目的了解执行卫勤保障任务时护理人员抽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高护理卫勤抽组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4-5月,采取目的抽样法选择8所军队医院的10名护理管理者或护理骨干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护理卫勤抽组存在问题可归纳为4个主题:医院卫勤保障能力不足;现行抽组方式遴选人员效率低且难度大;医疗队卫勤保障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个人情况与任务相冲突。结论护理人员现有抽组问题的原因涉及多方面,医院及管理层应在政策制度、组训方式、人员思想、辅助工具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护理卫勤指挥决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勤 护理 抽组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听力损失小鼠模型的噪声性聋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超越 杨金源 +4 位作者 王伟倩 康东洋 黄莎莎 袁永一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 基于一种基因敲入小鼠(C57BL/6-Atp6v1b2^(Arg506X/Arg506X))的隐性听力损失(Hidden hearing loss,HHL)表型探索HHL小鼠噪声暴露后听力损失发生、发展机制。方法 12周隐性听力损失模型小鼠各6只,野生型、纯合型同窝对照,给予白噪声... 目的 基于一种基因敲入小鼠(C57BL/6-Atp6v1b2^(Arg506X/Arg506X))的隐性听力损失(Hidden hearing loss,HHL)表型探索HHL小鼠噪声暴露后听力损失发生、发展机制。方法 12周隐性听力损失模型小鼠各6只,野生型、纯合型同窝对照,给予白噪声75dB SPL暴露8小时,于噪声前、噪声暴露后1天、7天、14天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分析两组小鼠听力学差异,取2组小鼠耳蜗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内外毛细胞及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变化,分析毛细胞内自噬蛋白表达。结果 低强度噪声暴露后,纯合组小鼠较野生型小鼠听力下降明显,纯合小鼠带状突触计数较野生型减少,纯合小鼠毛细胞自噬蛋白表达量较野生型降低,且内外毛细胞无明显损失。结论 HHL可能具有遗传基础且对噪声具有易感性。HHL小鼠噪声暴露后听力下降与溶酶体功能进一步降低、带状突触数量减少相关。全面的听力检测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隐匿性耳聋。噪声防护在隐性听力损失个体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听力损失 易感性 低强度噪声 噪声性聋 溶酶体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彦青 侯超 +2 位作者 余江 张政波 晏沐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索高血压以及不同血压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21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因AMI入院且院内发生SCD的患者165例,收集同期未发生... 目的探索高血压以及不同血压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21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因AMI入院且院内发生SCD的患者165例,收集同期未发生SCD的患者36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最临近匹配法,对AMI类型、性别及年龄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以平衡相关指标的偏倚,最终猝死组157例,非猝死组157例。以院内发生SCD为结局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猝死组收缩压、LVEF、血红蛋白、白蛋白低于非猝死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钙蛋白T、肌酐、磷、镁、钾、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显著高于非猝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脑卒中及收缩压水平均是AMI患者院内发生SCD的独立影响因素(OR=1.811,95%CI:1.043~3.146,P=0.035;OR=1.809,95%CI:1.037~3.154,P=0.037;OR=0.976,95%CI:0.965~0.987,P=0.000)。将收缩压细分为8组数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收缩压<110 mm Hg(1 mm Hg=0.133 kPa)相比,收缩压≥130 mm Hg院内发生SCD风险均降低,其中140~149 mm Hg院内发生SCD风险最低(OR=0.130,95%CI:0.049~0.346,P=0.000)。结论合并高血压会显著升高AMI患者院内发生SCD风险,而收缩压140~149 mm Hg院内发生SCD风险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猝死 心脏 心肌梗死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导航机器人系统用于微创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泽南 孟亮亮 张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9-442,共4页
影像学引导下微创诊疗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价值日益凸显,但CT/MRI引导下经皮穿刺存在依赖操作者经验、存在辐射或易受呼吸影响而发生位移等问题。影像学导航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微创诊疗过程的精准度及安全性。本文针对CT/MRI导... 影像学引导下微创诊疗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价值日益凸显,但CT/MRI引导下经皮穿刺存在依赖操作者经验、存在辐射或易受呼吸影响而发生位移等问题。影像学导航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微创诊疗过程的精准度及安全性。本文针对CT/MRI导航机器人系统用于微创诊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机器人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瑞珍 王玉玲 王武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95,共4页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新时代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指标体系,为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基地调研和专家会议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确立新时代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应用...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新时代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指标体系,为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基地调研和专家会议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确立新时代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建设标准的区分度。结果15名专家参加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0.93,Kendall协调系数一、二、三级指标分别为0.333、0.226、0.174(均P<0.01)。层次分析法各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检验<0.01。实证研究中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距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形成新时代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结论新时代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层次清晰、科学性好、区分度高,为新时代军队临床护理示范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示范基地 建设标准 指标体系 Delphi专家咨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