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听力学临床研究建设的现状分析
1
作者 左慧君 陈艾婷 +1 位作者 李世博 冀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7-810,共4页
目的调研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听力学临床建设情况,分析其听力学中心及业务开展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成员单位情况。结果各成员单位耳科医师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10%的28家,11%~30%的40家,31%~50... 目的调研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单位听力学临床建设情况,分析其听力学中心及业务开展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成员单位情况。结果各成员单位耳科医师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10%的28家,11%~30%的40家,31%~50%的35家,≥51%的17家。全职听力师为1~5人,全职和(或)兼职助听器验配师0~1人。测听室具有中国计量科学院出具的声学检测报告的36家,具有地方计量院出具的检测报告的54家。34家成员单位具有声源定位测试所需的声场测听室。37家成员单位采用统一的专业听力学信息系统,实现了患者及检查结果的数字化管理。结论各成员单位全职工作人员较少,仍需加强人员引进;主、客观测听结果之间的修正值需要进一步统一完善;纯音测听室、隔音屏蔽室及声场测听室的数量配比,需要标准化文件给予指导;信息化建设仍需要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学 临床研究建设 调研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能神经系统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思宇 孙璇 +2 位作者 王欢 李姿涵 贾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4,共3页
基底前脑胆碱能功能低下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AD早期就可以观察到患者脑内胆碱能神经元变性,胆碱乙酰转移酶减少。同时,研究证实,药物破坏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可以导致记忆和注意... 基底前脑胆碱能功能低下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AD早期就可以观察到患者脑内胆碱能神经元变性,胆碱乙酰转移酶减少。同时,研究证实,药物破坏基底前脑胆碱能系统可以导致记忆和注意力缺陷。因此,形成了所谓的“胆碱能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前脑 胆碱能神经元 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郁散结方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乳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艳环 孙文杰 +2 位作者 杨新春 张玉 赵瑞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评价解郁散结方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乳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治疗周期为6个月。比较观察周期内解郁散结方对气滞血瘀型乳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治... 目的评价解郁散结方治疗女性气滞血瘀型乳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治疗周期为6个月。比较观察周期内解郁散结方对气滞血瘀型乳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84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乳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中医症状明显改善(P<0.05);乳腺结节最大径线有下降趋势。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_(2)/P水平治疗3个月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解郁散结方治疗乳腺良性结节可有效缓解乳房疼痛,延缓结节进展,明显调节气滞血瘀型患者中医证候和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且不影响E 2/P表达水平,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结节 气滞血瘀型 解郁散结方 有效性 安全性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刘娜 皮红英 +2 位作者 高娜 孙瑜泽 王天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60-1669,共10页
目的 调查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预防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在京津冀地区22家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或胃肠外科行直肠癌保肛手术... 目的 调查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预防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在京津冀地区22家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或胃肠外科行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成功行预防性造口还纳手术的2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LARS知信行及需求问卷、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量表、盆底肌训练依从性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筛选变量,LASSO回归与随机森林重要性排序进行特征变量选择,再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47例患者预防LARS盆底肌训练依从性总体均分为(14.52±4.18)分,随机森林算法结果显示,当λ值为2.293时误差最小,对应的影响因素数目为7个,重要性排序居前7位的自变量为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知信行总分、文化程度、主要照护者、肿瘤位置、造口还纳时间、放化疗。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P<0.001,β=0.007, 95%CI:0.004~0.009)、知信行总分(P<0.001,β=0.052,95%CI:0.035~0.070)、造口还纳时间(P<0.030,β=-0.539, 95%CI:-1.025~-0.053)、放化疗(P<0.045,β=-0.451,95%CI:0.010~0.892)是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知信行总分、造口还纳时间、放化疗与盆底肌训练依从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预防性造口 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 盆底肌训练 依从性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的临床特征比较
5
作者 李冰 杨明秀 +15 位作者 许怀瑾 王竞萱 吴清正 王雅静 李一君 陈康 程愈 倪奇 尹雅琪 臧丽 郭清华 巴建明 谷伟军 窦京涛 吕朝晖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9-785,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CP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诊断的85例PBMAH患者(PBMAH组)和195例CPA患者(CPA...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CP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诊断的85例PBMAH患者(PBMAH组)和195例CPA患者(CPA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合并症、生化指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水平、肾上腺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1)一般特征:与CPA组比较,PBMAH组患者诊断时年龄较大,男性占比较高。(2)临床特征:与CPA组比较,PBMAH组病程较长,亚临床库欣综合征(CS)的比例较高,合并高血压、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比例更高,且血钾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激素水平:PBMAH组与CPA组均表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节律紊乱,皮质醇水平升高、ACTH被抑制。与PBMAH组比较,CPA组患者皮质醇自主分泌能力较强,表现为血清F_(0:00)、F_(16:00)及24h尿游离皮质醇(24h UFC)水平升高,血清ACTH_(8:00)及ACTH_(16:00)水平较低;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后,CPA组的ACTH和血皮质醇的抑制率较低,血皮质醇和24h UFC反常升高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MAH较CPA病程长,且合并代谢紊乱的比例高,大多表现为亚临床CS;CPA的皮质醇自主分泌能力较强,LDDST后皮质醇不易被抑制,皮质醇及24h UFC反常升高的现象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 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
6
作者 王涛 赵悦 +9 位作者 王猛 朱海燕 李晨 陈玉剑 邢沁蕊 宋青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海南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海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3,共9页
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热射病是威胁生命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对患者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早期识别、快速评估和现场降温是热射病院前救治的核心。目前,热射病的院前急救尚缺乏规范的应用流程。为此,... 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热射病是威胁生命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对患者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早期识别、快速评估和现场降温是热射病院前救治的核心。目前,热射病的院前急救尚缺乏规范的应用流程。为此,由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发起,联合地方院前急救、急诊、重症等领域的专家,聚焦于热射病的预防、现场及救护车上的处置、急诊室早期救治等方面,共同编写了《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形成了1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科学规范地进行热射病的院前急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院前急救 早期救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压迫止血的有效性分析
7
作者 刘鹏飞 孙灏 +5 位作者 豆梦杰 刘亚华 柴韶斌 陈思羽 吕发勤 陈威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694,共7页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在健康人体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腹股沟局部压迫与股动脉血流阻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自2024年11月9日-11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招募11名志愿者,通过手指按压、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和...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在健康人体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腹股沟局部压迫与股动脉血流阻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自2024年11月9日-11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招募11名志愿者,通过手指按压、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和SAM交界部位止血带(SJT)3种方式分别在受试者双侧腹股沟压迫股动脉直至远端血流信号消失,每种压迫方式应用22人次,每次操作间隔5 min。比较两侧腹股沟压迫止血效果的差异及不同方式压迫止血效果的差异。然后应用新型腹股沟止血带以加压装置内压强120 mmHg整数倍的形式逐级增压,分析腘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趋势。观察指标包括止血带加压装置内压强、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腹股沟表面压强大小、腹股沟表面压强分布,以及疼痛评分(采用单维度数字评分量表完成)。结果阻断两侧腹股沟股动脉血流所需要的最小压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腹股沟止血带、SJT和手指按压在腹股沟阻断股动脉血流成功率均为100%,新型腹股沟止血带疼痛评分最高,为5~8分。在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加压装置内压强达到360 mmHg和480 mmHg时腘动脉PSV明显减慢(P<0.05),在360~600 mmHg时止血有效率为95%。肢体活动后腘动脉血流是否恢复与腹股沟压强分布无明显关联(P>0.05)。腘动脉PSV与腹股沟表面压迫区域内的平均压强负相关程度最强(r=-0.79,P<0.001),线性回归拟合线为y=69.69-0.13x(P<0.001,R2=0.58)。结论新型腹股沟止血带能够有效阻断股动脉血流,其加压装置的止血压强范围为360~600 mmHg,伴有中重度疼痛。新型腹股沟止血带主要通过增加压迫区域内的平均压强阻断腹股沟股动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止血带 止血 有效性研究 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科规培医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8
作者 刘静 赵诺 王大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43,共4页
近年来,耳内科学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发展,但耳内科专科医师数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规范化培训是耳内科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自2008年成立耳内科专病病房以来,一直致力于耳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 近年来,耳内科学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发展,但耳内科专科医师数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规范化培训是耳内科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自2008年成立耳内科专病病房以来,一直致力于耳内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体系建设,本文从岗位胜任力要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探索、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我院在耳内科规培医师教学中的探索经验,旨在为国内耳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耳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对比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
9
作者 孙硕 刘文佳 +3 位作者 张浩 王明霄 鱼笑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6-711,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相位对比(PC)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AMS)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7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于平原地区采集平静呼吸及轻、中及重度瓦尔萨尔瓦动作(VM)下的颈内动脉(ICA)及颈内静脉(IJV)PC MRI并记录ICA及IJV血... 目的观察基于相位对比(PC)MRI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急性高原反应(AMS)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7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于平原地区采集平静呼吸及轻、中及重度瓦尔萨尔瓦动作(VM)下的颈内动脉(ICA)及颈内静脉(IJV)PC MRI并记录ICA及IJV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急进海拔4411 m的高原地区10 h后路易斯湖评分(LLS)结果划分AMS组(n=9)与无AMS组(n=63);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各状态下AMS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单一及联合VM状态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效能。结果轻度VM下ICA搏动指数(PI ICA)、中度VM下IJV面积(S IJV)及重度VM下IJV阻力指数(RI IJV)均为AMS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联合VM状态模型(AUC=0.869)预测AMS的效能高于单一VM状态模型(AUC=0.698~0.738)。结论基于轻度VM PI ICA、中度VM S IJV及重度VM RI IJV构建的模型可有效预测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反应 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听力损失的早期检测与干预——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24年第四季度学术活动报道
10
作者 张娇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2-624,共3页
2024年11月3日,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喉科承办的“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24年第四季度学术活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五层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学术... 2024年11月3日,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喉科承办的“京津冀地区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24年第四季度学术活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五层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学术活动聚焦“儿童听力损失的早期检测与干预”。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市妇产医院、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妇幼保健院、河北省儿童医院和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的多位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北京市6家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及京津冀地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130余名同道参加此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活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京津冀地区 早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昏迷评估量表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东洋 韩晓琛 +3 位作者 姚生 刘建国 钱海蓉 张家堂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37,共9页
目的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瞳孔反射量表(GCS-P)、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量表(GPCS)、全面无反应量表(FOUR)和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解放军总医... 目的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瞳孔反射量表(GCS-P)、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量表(GPCS)、全面无反应量表(FOUR)和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对重症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收治的重症卒中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住院天数、诊断(重症脑梗死、重症脑出血、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入院时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入院时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情况(包括言语、脑干反射情况)、入院24 h内头部影像学(CT、MRI)结果以评估是否存在脑疝、入院24 h内是否气管插管。患者入院8 h内进行GCS、GCS-P、GPCS、FOUR和CRS-R评分。发病后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指标,mRS评分0~2分的患者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6分的患者为预后不良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5种量表对重症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Delong检验对各量表AUC差异性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共纳入重症卒中患者179例,男116例,女63例,其中重症脑梗死患者13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30例,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发病后6个月预后不良组126例,预后良好组53例。(1)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入院时体温、脉搏、冠心病、吸烟、饮酒、入院存在言语障碍和脑干反射异常、入院24 h内存在脑疝和气管插管及GCS、GCS-P、GPCS、FOUR、CRS-R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CS、GCS-P、GPCS、FOUR和CRS-R预测重症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预后不良的AUC(95%CI)分别为0.808(0.742~0.863)、0.815(0.750~0.869)、0.828(0.765~0.880)、0.841(0.780~0.892)和0.831(0.768~0.883),敏感度分别为76.98%、78.57%、82.54%、84.13%和82.54%,特异度分别为73.58%、73.58%、67.92%、71.70%和73.58%,其中FOUR预测重症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预后不良的AUC最大,其最佳截断值为13分。(3)各昏迷评估量表预测重症卒中患者发病6个月预后不良的AUC两两比较结果显示,FOUR与GCS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差值:0.034,95%CI:0.004~0.064,Z=2.194,P=0.028),余量表间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GCS、GCS-P、GPCS和CRS-R,FOUR对于重症卒中患者的预后预测或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预测 预后 重症卒中 昏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雨晴 肖英琪 +1 位作者 罗晶 李伯安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EGFR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皮肤、肺、肝、肾等,它通过激活JAK/STAT、MAPK/ERK以及PI3K/AKT等关键...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EGFR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皮肤、肺、肝、肾等,它通过激活JAK/STAT、MAPK/ERK以及PI3K/AKT等关键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内环境稳态。此外,EGFR可以被生长因子、G蛋白偶联受体等发出的信号激活,参与体内免疫和炎症反应等过程,进而调控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近年来研究表明EGFR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以及肺炎等大部分肺部疾病相关,因此,本文就EGFR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肺部疾病 受体酪氨酸激酶 反式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帅 邵钧捷 +4 位作者 周晶晶 闫浩杰 史树锦 蒋敏 张然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37,共6页
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是结合流体力学、临床医学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它可通过计算获取流量、压力、阻力及管壁应力等数据资料,进而对心血管系统血液流动进行客观、科学、量化的分析与测量。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心血管... 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是结合流体力学、临床医学及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它可通过计算获取流量、压力、阻力及管壁应力等数据资料,进而对心血管系统血液流动进行客观、科学、量化的分析与测量。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心血管系统数值仿真的主要建模方法与特点,并综述了数值仿真在血管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心室辅助装置、心源性休克及体外膜肺氧合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促进临床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计算机模拟 数值仿真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综合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一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14
作者 吕雪彩 刘艳红 +8 位作者 韩诗怡 张浩赟 侯爱生 周志康 史立凯 高洁 曹江北 张宏 米卫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6-743,共8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综合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4月~2022年4月全国17个中心1388例行择期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主要结局指标是术后30 d内综合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中枢神经精神系统、呼吸系统、心血...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综合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4月~2022年4月全国17个中心1388例行择期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主要结局指标是术后30 d内综合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中枢神经精神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急性肾损伤。根据是否发生至少1种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前功能状态,术中麻醉和手术因素,用药情况、是否使用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等参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术后急性疼痛与各系统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综合并发症发生率为50.8%(705/138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95%CI):1.026(1.006~1.046)]、预后营养指数[OR(95%CI):0.998(0.997~1.000)]、术前生活质量评分[OR(95%CI):0.094(0.018~0.500)]、失血量[OR(95%CI):1.002(1.001~1.003)]以及术后急性疼痛[OR(95%CI):1.308(1.033~1.657)]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术后重度疼痛患者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27.2%vs 19.8%)、手术相关并发症(17.3%vs 10.2%)以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6%vs 1.7%)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高龄、术前营养状态差、生活质量评分低、术中失血多以及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是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急性疼痛与多系统并发症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老年患者 危险因素 术后并发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刘晓娜 王晓辉 +5 位作者 王少鑫 刘茜 王巍 董昌昊 胡安平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0,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并行甲烷氢呼气试验的5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分为SIBO阴性组(n=300)与SIBO阳性组(n=23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并行甲烷氢呼气试验的5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分为SIBO阴性组(n=300)与SIBO阳性组(n=2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将SIBO阳性患者进一步分为产氢菌过度生长组(氢阳组,n=103)、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组(甲烷阳组,n=80)、产氢菌及产甲烷菌同时过度生长组(双阳组,n=5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型SIBO的影响因素。根据年龄将SIBO阳性患者分为<45岁(n=23)、45~60岁(n=82)、60~75岁(n=124)、≥75岁(n=10)亚组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SIBO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与SIBO阴性组比较,SIBO阳性组和双阳组患者年龄增加,体重指数(BM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氢阳组冠心病史比例增高,甲烷阳组年龄增加,他汀类药物应用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史是产氢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28,95%CI 1.271~5.857,P=0.010);年龄增长是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0,95%CI 1.009~1.063,P=0.010),而他汀类药物应用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420,95%CI 0.236~0.754,P=0.003);BMI升高是产氢菌及产甲烷菌同时过度生长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70,95%CI 0.786~0.964,P=0.008)。在SIBO阳性组中,<45岁的患者甲烷阳率、双阳率均明显低于氢阳率(P<0.05),45~60岁的患者双阳率明显低于氢阳率(P<0.01);45~60岁、60~75岁的患者氢阳率明显低于<45岁的患者(P<0.05),甲烷阳率、双阳率明显高于<45岁的患者(P<0.01)。结论 冠心病史和年龄增长分别是产氢菌和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应用和BMI升高分别是产甲烷菌过度生长、产甲烷菌及产氢菌同时过度生长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呼气试验 产甲烷菌过度生长 产氢菌过度生长 年龄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周期下宫颈脱落细胞基因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联
16
作者 杨童焜 彭红梅 +4 位作者 杨怡卓 高原 穆莎 董明理 刘佳林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1-580,共10页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条件下宫颈脱落细胞基因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关联,以筛选与子宫内膜容受期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方法2024年2-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生殖中心就诊的准备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条件下宫颈脱落细胞基因表达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关联,以筛选与子宫内膜容受期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方法2024年2-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生殖中心就诊的准备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的患者中,选取19名患者,根据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方案,在其孕酮使用后第4天(P+4),收集子宫内膜组织验证其子宫内膜容受状态,并在其孕酮使用后第4天(P+4)和第6天(P+6)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利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将错误发现率阈值(false discovery rate,FDR)小于0.05,Log_(2)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的绝对值大于1作为筛选标准获取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R软件(4.4.1版本)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以及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的构建,再利用Cytoscape软件找寻候选基因。利用定量反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在体内外水平对目标候选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子宫内膜容受性测试显示,19例子宫内膜样本在P+6时均达到容受期状态。RNA测序检测分析后,共筛选出3458个DEGs;生信分析结果显示,上调表达的基因与免疫应答、细胞分化通路相关,下调表达的基因与脂质代谢、细胞增殖等相关。利用PPI网络中最大团中心性(maximal clique centrality,MCC)算法选取前20的基因,其中IFIT2、OASL、MX1、RSAD2、IFIT1、IFIT36个基因排并列第一,且这6个基因均属于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验证,相较于P+6阶段的宫颈脱落细胞,P+4阶段的上述6个基因呈现出更高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容受期宫颈脱落细胞的免疫和细胞骨架重塑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ISGs表达的降低可能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脱落细胞 子宫内膜容受性 转录组测序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输低剂量辐照自体外周血对辐射致白细胞减少症大鼠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贺高峰 葛霜 +2 位作者 孙莉萍 汪德清 于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519,共9页
目的:探讨回输低剂量照射自体外周血(LDIAPBR)对辐射致白细胞减少症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LDIAPBR组在造模前1 d进行LDIAPBR(抽取全身循环血量10%在体外100 mGy照射后完全回输),同时正常组、模型组仅抽同样比例血量... 目的:探讨回输低剂量照射自体外周血(LDIAPBR)对辐射致白细胞减少症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LDIAPBR组在造模前1 d进行LDIAPBR(抽取全身循环血量10%在体外100 mGy照射后完全回输),同时正常组、模型组仅抽同样比例血量回输,不照射血液。除正常组外,均采用1 Gy X射线全身照射建立辐射致白细胞减少症大鼠模型。阳性药物组造模后皮下注射rhG-CSF。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外周血细胞计数、免疫器官指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活力,并进行骨髓病理切片分析。结果:LDIAPBR组大鼠的总体状态较模型组显著改善。LDIAPBR组的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和活力也显著增加。骨髓病理切片显示,LDIAPBR组有核细胞密度增大,空腔面积减少。结论:LDIAPBR可有效改善辐射致白细胞减少症大鼠模型的血液学指标和骨髓造血功能,为辐射相关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照 自体外周血回输 白细胞减少症 辐射损伤 骨髓造血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观垂直(水平)视觉常值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作期的主观视觉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萃霞 蔡海燕 +7 位作者 杜一 王郁 徐正燕 王倩 刘兴健 任丽丽 丁进宏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究主观垂直(水平)视觉(subjective vision vertical/horizontal,SVV/SVH)常值及其应用于发作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耳石器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 目的探究主观垂直(水平)视觉(subjective vision vertical/horizontal,SVV/SVH)常值及其应用于发作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耳石器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诊断为原发性BPPV患者60例为试验组,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无眩晕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依据患侧和年龄,分别进行SVV/SVH头正中位(0°)、头右倾45°、头右倾75°、头左倾45°、头左倾75°测试,比较不同人群及同侧别BPPV患者不同年龄组的SVV/SVH均值与方差。结果BPPV患者SVV向病变侧倾斜,SVH右侧BPPV组顺时针倾斜(呈正值)、左侧BPPV组逆时针倾斜(呈负值);SVH较SVV表现出更大的组间差异;年龄较大BPPV患者在患侧偏转时较易出现更大方差,且75°的偏斜角度较常规45°更易出现异常。结论对照组SVV/SVH在不同测试头位的偏斜角度存在差异,各实验室应建立正常值参考范围。SVV/SVH测试对于BPPV患者病变侧别有提示意义,方差是SVV/SVH检查的重要参数,SVV/SVH检查对于耳石器官功能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望加入常规前庭功能检查序列中对耳石器官功能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垂直视觉 主观水平视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功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黑普雷沃氏菌加重小鼠的牙周炎症并损伤认知功能
19
作者 陈琦 夏天天 +6 位作者 周永强 常铭洋 胡楠 杨燕美 李仲 高月 顾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3-460,共8页
目的探究产黑普雷沃氏菌(Pn)联合结扎诱导的牙周炎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结扎组(P)、结扎+菌组(P+Pn)。P组丝线结扎诱导实验性牙周炎,P+Pn组丝线结扎并涂布产黑普雷沃氏菌(Pn)诱... 目的探究产黑普雷沃氏菌(Pn)联合结扎诱导的牙周炎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结扎组(P)、结扎+菌组(P+Pn)。P组丝线结扎诱导实验性牙周炎,P+Pn组丝线结扎并涂布产黑普雷沃氏菌(Pn)诱导实验性牙周炎。结扎、涂菌6周后,通过Micro CT、组织学观察牙槽骨吸收;通过旷场测试、新物体识别测试、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组织学观察小鼠大脑海马组织学变化。评价产黑普雷沃氏菌(Pn)致牙周炎及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牙周结扎6周,Micro CT显示小鼠牙槽骨水平吸收、根分叉暴露,组织学观察见小鼠牙周结合上皮根方退缩,上皮钉突增生、淋巴细胞浸润,P+Pn较P组变化更明显,牙槽骨高度均较CON组降低(P<0.05)。旷场测试的运动总路程、中央区时间占比、路程占比及新物体识别测试的路程占比、时间占比、次数占比均较CON组下降(P<0.05);Morris水迷宫测试各项指标均下降(P<0.05),且P+Pn较P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组织学见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元胞浆变性坏死、深染、核固缩、核空泡等,Nissl小体及正常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产黑普雷沃氏菌(Pn)加重了牙周炎的牙槽骨破坏,加速了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坏死及形态异常,并降低了小鼠记忆、学习等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黑普雷沃氏菌 口腔细菌 牙周炎 认知障碍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抑素-1通过抑制肺上皮细胞铁死亡减轻高原低氧肺损伤炎症反应
20
作者 郭浩然 刘亭 +4 位作者 王立烨 郝治云 王成彬 王驰 李绵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61-1275,共15页
目的探讨铁死亡抑制剂铁抑素-1(ferrostatin-1,Fer-1)对高原低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高原低氧肺损伤提供新的预防策略。方法(1)选用18只SPF级5~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10~23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常氧对照组、低氧肺损... 目的探讨铁死亡抑制剂铁抑素-1(ferrostatin-1,Fer-1)对高原低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高原低氧肺损伤提供新的预防策略。方法(1)选用18只SPF级5~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10~23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常氧对照组、低氧肺损伤组和Fer-1预防组。利用低压氧舱构建高原低氧肺损伤大鼠模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比较常氧对照组和低氧肺损伤组大鼠肺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筛选显著富集的通路。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行肺损伤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观察各组炎症反应,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Fe^(2+)、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氧化还原情况,检测铁死亡相关分子变化情况。(2)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 humanbronchialopithelial-like,BEAS-2B)和由人类外周血单核细胞(tumorhumanperipheralblood monocytes-1,THP-1)诱导的巨噬细胞置于低氧条件下共培养48 h,建立低氧肺损伤细胞模型,在此细胞模型上给予Fer-1作为预防组。检测BEAS-2B细胞的铁死亡相关指标及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相关指标,分析Fer-1对低氧条件下BEAS-2B细胞的铁死亡和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1)肺组织蛋白组学共检测出2962个蛋白,筛选到357个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包括199个上调蛋白和158个下调蛋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聚类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富集分数最高的通路为铁死亡。相较于常氧对照组,低氧肺损伤组肺组织的ROS水平、MDA含量、Fe^(2+)含量升高(P<0.05),SOD活性、GSH含量降低(P<0.05),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铁蛋白重链1(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表达下降(P<0.05),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表达升高(P<0.05);相较于低氧肺损伤组,Fer-1预防组肺组织ROS水平、MDA含量、Fe^(2+)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GSH含量升高(P<0.05),SLC7A11、FTH1表达升高,ACSL4表达下降(P<0.05),GPX4表达升高(P>0.05),同时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2)在高原低氧肺损伤细胞模型中,Fer-1预防组BEAS-2B细胞SLC7A11、GPX4、FTH1表达升高(P<0.05),GSH水平及SOD活性升高、ROS水平降低(P<0.05),巨噬细胞炎症因子水平下降(P<0.05)。结论铁死亡抑制剂Fer-1通过改善肺上皮细胞铁死亡,减轻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对高原低氧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这有望为高原低氧肺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肺损伤 铁死亡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