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发病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月明 张冰莹 +3 位作者 孙琳琳 吕思谕 金海 郝广志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9,共9页
目的探究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的发病趋势及其受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影响的效应,旨在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2021年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 目的探究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的发病趋势及其受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影响的效应,旨在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2021年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标准,纳入1990—2021年中国15~39岁青少年和青年人群,分析其脑出血发病情况,运用Joinpoint软件评估标化发病率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同时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探讨影响因素并预测未来发病趋势。结果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总人群及分性别标化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总体﹣1.31%,男性﹣0.72%,女性﹣2.29%,P<0.001)。历年数据显示,男性的发病数、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揭示,脑出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在35~39岁时达到峰值,为同龄女性的2.74倍。此外,1997—2006年的出生队列的发病风险较低(RR 0.72)。预测至2044年,男性标化发病率将下降10.01%,而女性将上升3.84%,男性在发病数、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上仍为女性的1.93~2.26倍。结论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发病率总体下降,但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增长是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尤其在35~39岁男性中最高,晚近时期和出生队列的发病风险较低。预测至2044年,男性发病率继续下降,女性略上升,但男性发病率仍高于女性。提示未来需加强男性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的预防,进而降低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发病率 趋势分析 Joinpoint回归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心脏外科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铁铮 武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44-947,共4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论的推广应用使医疗质量得以全面提升,平均住院日缩短了2.5 d、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下降了47%、再入院率降低了20%和死亡率降低了47%[1-2]。历时20余年,Henrik教授终于使ERAS成为当...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论的推广应用使医疗质量得以全面提升,平均住院日缩短了2.5 d、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下降了47%、再入院率降低了20%和死亡率降低了47%[1-2]。历时20余年,Henrik教授终于使ERAS成为当今医疗的典范。我国医务工作者从认识ERAS到践行ERAS,并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也已经走过了10余年的历程。然而,这样一项在全球被广泛接受并取得成功的理论,在心外科领域却未能盛行或相对滞后,以至于在ERAS指南几乎包罗万象的现状下,2019年前竟然没有心脏外科的ERAS指南[2]。笔者对此颇感兴趣,在此对加速康复心脏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cardiac surgerg,ERACS)的现状探究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加速康复外科 心外科 再入院率 医疗质量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中心静脉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3
作者 曾智贺 李林 +1 位作者 郑佳 肖昭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6-1051,共6页
目的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中心静脉压(CVP)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2019—2022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行OPCABG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 目的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中心静脉压(CVP)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2019—2022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行OPCABG的临床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和手麻系统收集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绘制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中平均CVP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有400例(34.9%)患者发生AKI。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明显增大(P<0.05),BMI、血清肌酐浓度、术前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注射胰岛素治疗比例、平均CVP、急性低血压发作比例明显升高(P<0.05),术中尿量明显减少(P<0.05),低血压时间明显延长(P<0.05)。在完全调整人口统计学、术前合并症以及术中指标集用药等协变量后,术中平均CVP每升高1 mmHg,发生AKI的几率增加1.47倍(OR=1.47,95%CI 1.36~1.59,P<0.001)。术中平均CVP与术后AKI的ROC曲线确定术中平均CVP的最佳截断值为10.11 mmHg,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术中平均CVP≥10.11 mmHg的患者术后发生AKI的概率是术中平均CVP<10.11 mmHg患者的4.14倍。结论OPCABG术中平均CVP升高(≥10.11 mmHg)与术后AKI的较高风险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肾损伤 中心静脉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和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纤维结肠镜治疗中镇静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明 王艺钢 +1 位作者 宋丹丹 刁玉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5-708,共4页
目的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纤维结肠镜治疗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行纤维结肠镜治疗的老年患者330例,男179例,女151例,年龄65~84岁,BMI 18~29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环泊酚组(C组,n=160)和丙泊酚组(P组,n=162)。C... 目的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纤维结肠镜治疗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行纤维结肠镜治疗的老年患者330例,男179例,女151例,年龄65~84岁,BMI 18~29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环泊酚组(C组,n=160)和丙泊酚组(P组,n=162)。C组麻醉诱导给予环泊酚0.4 mg/kg,麻醉维持泵注环泊酚1~1.5 mg·kg^(-1)·h^(-1),P组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2 mg/kg,麻醉维持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记录镇静成功率、诱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麻醉诱导前(T_(0))、进镜时(T_(1))、进镜后10 min(T_(2))、完全清醒时(T_(3))时SBP、DBP、BIS,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注射痛、体动,气道干预、术中追加镇静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C组T_(2)时SBP、DBP明显升高(P<0.05),T_(2)和T_(3)时BIS明显降低(P<0.05),术中低氧血症和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镇静成功率、诱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心动过缓、低血压、体动发生率,气道干预、术中追加镇静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比较,环泊酚在老年患者纤维结肠镜治疗中有同样的镇静效果,且有着更低的低氧血症和注射痛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丙泊酚 纤维结肠镜治疗 老年 镇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前馈控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韩白雪 李达 +2 位作者 林家嘉 段鹏 吴帅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9-22,共4页
目的改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术后睡眠障碍前馈控制管理。比较手术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尿褪... 目的改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术后睡眠障碍前馈控制管理。比较手术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尿褪黑素浓度、疼痛评分及睡眠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2 d睡眠质量评分、尿褪黑素浓度及睡眠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前馈控制可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结直肠癌根治术 前馈控制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褪黑素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丽 张铁铮 +2 位作者 伊小婷 孙莹杰 刁玉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监测麻醉下行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患者资料126例,男85例,女41例,年龄65~90岁,BMI 22~25 kg/m^(2),ASAⅢ或Ⅳ,术前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监测麻醉下行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患者资料126例,男85例,女41例,年龄65~90岁,BMI 22~25 kg/m^(2),ASAⅢ或Ⅳ,术前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NYHAⅢ或Ⅳ级且首次经历心脏手术。按照术中是否进行高位髂筋膜阻滞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56)和联合组(T组,n=70)。C组仅采用监测麻醉,T组采用监测麻醉联合高位髂筋膜阻滞。采用卡钳法进行倾向值匹配。收集并记录性别、年龄、BMI、ASA分级、主动脉瓣口面积、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合并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补救镇痛情况、苏醒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0 d死亡例数。记录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谵妄/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44对患者资料匹配成功。匹配后,与C组比较,T组术中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苏醒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阻滞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可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减少术后补救镇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高位髂筋膜阻滞 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智贺 张铁铮 +3 位作者 刁玉刚 宋沛 衣卓 李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3-460,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OPCABG-AKI)可解释性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行OPCABG的1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并比较8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Python的SHAP模型解释包对... 目的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OPCABG-AKI)可解释性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1年行OPCABG的1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并比较8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Python的SHAP模型解释包对预测性能最佳的黑箱模型进行解释性分析。将特征参数SHAP绝对值的平均值定义为该参数的重要性并进行排序;以SHAP值为依据确定各特征参数与OPCABG-AKI的关系;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单个特征量化分析;对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真阳性及真阴性样本进行独立的解释性分析。结果共有405例(36.5%)患者发生AKI。在8种机器学习模型中,随机森林(RF)预测模型性能最优,针对阳性样本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90(95%CI 0.86~0.94)。SHAP模型解释性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尿量对RF模型的贡献最大,其次为诱导期循环变异系数、术中右美托咪定用量、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中低血压时间、术前血清肌酐基线、APACHEⅡ分数和年龄等。结论以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可较好地预测OPCABG-AKI,模型中术中尿量等指标与OPCABG-AKI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性肾损伤 机器学习 可解释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