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艾叶用作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高宏伟
陈维岩
陈金文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研究所
-
出处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37-38,共2页
-
文摘
艾叶是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干燥叶,是我国药典收入的中药。野生植物艾在我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容易采集,人工栽培也不困难。艾全草在民间有很多用途,5~7月采集的叶入药。除艾灸外,中医一般将艾叶组复方使用,用于呼吸系统和妇科某些疾病。
-
关键词
艾叶
饲料添加剂
-
分类号
S816.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水貂巴氏杆菌病研究概况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金扩世
-
机构
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53-54,共2页
-
文摘
近年,全国各地均有水貂巴氏杆菌病暴发和流行的报道。该病的发病率高达65%以上,死亡率达90%。不少专业户因此而破产,给我国的养貂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一。
-
关键词
水貂
巴氏杆菌病
研究
传染病
-
分类号
S858.951.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锥虫属原虫动基体DNA分子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3
-
-
作者
董文其
刘俊华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1-53,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在研究寄生性原虫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目的在于确定寄生性原虫的特征、生产抗原、诊断、了解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及疫苗制备等,主要手段如DNA重组技术、DNA酶谱分析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锥虫属原虫为原生动物门结构最为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主要包括引起非洲锥虫病(睡眠病)的布氏锥虫(T·brucei)、引起美洲锥虫病(恰加斯病)的枯氏锥虫(T·cruzi),在我国为引起动物伊氏锥虫病的伊氏锥虫(T·evansi)。
-
关键词
锥虫属
原虫
动基体
分子生物学
-
分类号
R382.23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
-
题名水貂病毒性肠炎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张德礼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研究所
-
出处
《特产研究》
1989年第1期19-23,共5页
-
文摘
一.引言水貂病毒性肠炎(以下简称MVE)是由水貂细小病毒(MP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胃肠粘膜出现粘液——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变化,主要临床症状是剧烈下痢。对水貂,尤其是在幼貂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是目前世界养貂业最严重的两大传染病之一。本病于1947年首次发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的威廉堡地区。1949年Schofield将其定名为MVE。1952年Wills首次观察到MVE与猫泛白血球减少症(FLPVE)
-
关键词
水貂病毒性肠炎
免疫预防
坏死性炎症
细小病毒
灭活疫苗
下痢
白血球减少症
临床症状
瘟热
弱毒疫苗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纤维酶制剂对奶牛产奶量和饲料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 5
-
-
作者
尹清强
王景林
陈侠甫
王志宝
周克义
-
机构
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长春市示范奶牛场
-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1991年第6期1-4,共4页
-
文摘
试验选用18头黑白花奶牛,随机地分为3组,每组6头。日粮中分别加入0、50和100g纤维素酶/头·天。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平均每头日产4%标准奶量为18.66、20.21(比对照组提高8.30%)和18.70kg;每公斤产奶量所耗饲料量为0.90、0.81、0.93kg。另外,纤维素酶制剂对奶的营养组成无明显影响。
-
关键词
奶牛
牛
产奶量
饲料
纤维酶
效率
-
分类号
S823.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桔皮有效成分用于绵羊药浴的组织残留量测定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董文其
孙恩贵
刘俊华
郭海忱
-
机构
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吉林大学化学系
-
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12,共2页
-
文摘
用250ppm 的桔皮有效成分(灭螨灵)对绵羊药浴,时间为1分钟。药浴当天及浴后7、15、30天分别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皮、毛、肌肉、肝脏中桔皮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以毛中含量最高,皮中次乏,肌肉中含量极微,肝脏中未能检出。据此认为绵羊用灭螨灵药浴后任何时间,其全身内部各组织均可食用,并可保持一定的药物残效期。
-
关键词
绵羊
药浴
灭螨灵
残留量
测定
-
分类号
S859.79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锥虫的两种免疫逃避机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陈启军
-
机构
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
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30,共2页
-
文摘
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外学者在人畜锥虫病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迄今仍未研制出一种有效的防治锥虫病的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是锥虫具有不断发生抗原变异和对被感染宿主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抑制的特性,也是锥虫的两种重要的免疫逃避机制.本文主要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一、锥虫引起的免疫抑制现象动物感染锥虫病后,免疫系统发生很大变化,而广泛性免疫抑制是其主要特征之一.锥虫引起宿主的免疫抑制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Rolants发现,锥虫所引起的免疫抑制是一种主动抑制,它与寄生在宿主体内的活锥虫有关。
-
关键词
锥虫病
免疫
抗原
机制
-
分类号
S852.729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禽类的轮状病毒感染
- 8
-
-
作者
章金刚
-
机构
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4-36,共3页
-
文摘
轮状病毒(rotavirus)与多种动物的腹泻有关,包括人、畜、鸡和鸟类。1977年,美国学者首先在幼火鸡的水样粪便和肠道内容物中发现了与轮状病毒的形态极为相似的病毒颗粒。以后英国、日本、意大利、北爱尔兰、比利时等国相继发表了有关轮状病毒感染家禽或其它鸟类的报告。
-
关键词
禽类
轮状病毒
感染
流行
免疫
-
分类号
S858.30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康氏木霉和黑曲霉的急慢性毒性试验
- 9
-
-
作者
王景林
陈侠甫
严清强
曾素霞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1992年第1期24-25,共2页
-
文摘
纤维素酶能降解纤维素类物质,生成葡萄糖。因此,它在食品、饲料、医药及城市废物处理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提高康氏木霉(T.koningii)和黑曲霉(A.niger)的纤维素酶活力,我们从1985年开始,通过多种理化因素的诱变及卫星搭载试验,获得两株高活力纤维素酶变异菌株:NN—15B_7和XX—15。试验证明,由NN—15P_7和XX—15的固体培养产物制得的高活力纤维素酶对梅花鹿增茸。
-
关键词
康氏木霉
黑曲霉
毒性
-
分类号
R996.1
[医药卫生—毒理学]
-
-
题名病毒性腹泻口服粉剂防治雏鸡白痢试验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陶全福
章金刚
董爱鱼
殷震
张恭勤
庞其芳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环境生物工程室
-
出处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0-22,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急性全身性疾病,世界上许多养鸡地区均有此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作为权宜之计,国内目前常用抗生素类、磺胺类或呋喃类药物进行防治,不仅成本高,而且易于产生耐药性菌株。因此,寻求新的防治雏鸡白痢的药物制剂很有必要。病毒性腹泻口服粉剂(简称“372”)
-
关键词
鸡
雏鸡
白痢
腹泻
病毒性
防治
-
分类号
S858.31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高钙日粮对^(65)Zn在蛋鸡体内沉积的影响
- 11
-
-
作者
韩靖康
李东郊
刘中禄
王哲
李毓义
-
机构
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1991年第4期1-3,共3页
-
文摘
动物机体缺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锌症状。造成缺锌的原因一个是由于日粮中锌含量不足造成的绝对性锌缺乏,另一个是由于一些干扰因素的存在影响锌的吸收利用,使本来饲喂锌含量正常日粮的动物也出现缺锌症状即相对性锌缺乏。高钙因素可影响锌在胃肠内的吸收,但能否影响锌在各组织脏器内的沉积报道情况不尽一致。现将我们的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
关键词
日粮
高钙
锌含量
缺锌症状
锌缺乏
蛋鸡
动物
干扰因素
沉积量
组织器官
-
分类号
S8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花尾榛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
- 12
-
-
作者
郑仁玖
牛丽君
章金刚
-
机构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局科研所
解放军兽医大学研究所
-
出处
《特产研究》
1993年第1期45-46,共2页
-
文摘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在榛鸡群中,以气管的罗音、流鼻涕、咳嗽、流泪、肿眼为特征。在幼龄和成年榛鸡群中突然暴发,发病率为5%~30%,死亡率为20%左右。一、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榛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首次发现于1988年6月份,发病为6周龄左右的幼鸡群,之后1990~1991年的6周龄幼鸡和10月龄以上的成年榛鸡中也多次发生。此病常突然发生,感染的幼龄鸡眼睛羞明流泪,眼球发红,窦肿胀,喘息。
-
关键词
鸡病
花尾榛鸡
传染性
支气管炎
-
分类号
S858.316.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榛鸡痘病的血清学诊断
- 13
-
-
作者
郑仁玖
吴秀玲
章金刚
-
机构
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所
长春解放军特兽医大学研究所
-
出处
《特产研究》
1992年第3期50-51,共2页
-
文摘
痘病是鸟类最重要的病毒病之一。其特征是一过性类症过程,上皮毛囊增生并有胞浆内包涵体和以变性上皮的结痂及脱皮而告终。有些病例口腔和食道内发生自喉性假膜。榛鸡对痘病不仅易感,且造成很大的死亡,给驯养业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
关键词
榛鸡
痘病
血清学
诊断
-
分类号
S858.9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兽用麻醉新药——Detomidine
- 14
-
-
作者
谢宝德
-
机构
解放军兽医大学兽医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4-54,共1页
-
文摘
Detomidine(二甲基甲苯咪唑、二甲苯咪唑),化学结构为[4-(5)-(2,3-二甲基苯)咪唑盐酸盐,该药对多种动物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尤其对马和牛效果更佳。该药同可乐定和二甲苯胺噻嗪(Xylazine)一样,也属于中枢α<sub>2</sub>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一、镇静作用1.
-
关键词
兽用
麻醉药
DETOMIDINE
-
分类号
S859.79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