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酸染色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登才 刘斌 +5 位作者 张丽华 史敏 苏勤军 杨艳丽 钱震 哈英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抗酸染色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2年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病理诊断结核病并有抗酸染色结果的914例(男485例,女429例)患者的病理资料。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 目的探讨抗酸染色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2年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病理诊断结核病并有抗酸染色结果的914例(男485例,女429例)患者的病理资料。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G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14例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阳性率为31.95%(292/914)。支气管结核和肠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阳性率分别为48.24%(41/85)和58.06%(18/31),高于肺结核抗酸染色阳性率(33.33%,72/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矿值分别为5.777、7.159,P值均G0.05);结核性胸膜炎(19.78%,18/91)、脊柱结核(16.52%,19/115)和关节结核阳性率(12.00%,6/50)低于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阳性率(33.33%,72/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676、10.640和8.916,P值均G0.05)。男、女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阳性率分别为30.93%(150/485)和33.10%(142/429),性别对抗酸染色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4,P〉0.05)。结论抗酸染色仍是诊断结核病的有效确切手段,病变部位不同,抗酸染色阳性率亦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染色与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博莱酶素致大鼠肺纤维化防治作用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肖永久 朱运奎 +4 位作者 李继东 哈英娣 刘卫 薛庆亮 钱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36-737,共2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博莱酶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治疗组(n=12)和致伤组(n=12),治疗组和致伤组经气管内注射博莱酶素制备肺急性损伤模型,对照组注射蒸馏水。造模后,治疗组每日经腹腔注射地塞米...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博莱酶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治疗组(n=12)和致伤组(n=12),治疗组和致伤组经气管内注射博莱酶素制备肺急性损伤模型,对照组注射蒸馏水。造模后,治疗组每日经腹腔注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致伤组及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于不同时期(3d、7d、14d、27d)处死大鼠后进行肺泡灌洗,瑞氏染色细胞分类,肺组织HE染色,测定肺组织胶原总量。结果病理切片显示致伤组大鼠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较多纤维母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后期肺组织实变;治疗组各期病理变化较致伤组明显减轻,且在后期肺泡壁有恢复的倾向。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致伤组和治疗组大鼠在第7天时达到峰值,但治疗组低于致伤组(P<0.05),第14天时明显低于致伤组(P<0.01);肺胶原总量致伤组和治疗组在第14天时达到峰值,但致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则明显低于致伤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通过抑制肺部炎性细胞在肺组织中的聚集、浸润,以及纤维细胞增殖导致的胶原分泌增加,有效防治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肺纤维化 胶原 羟脯氨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