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RI斜矢状位T1W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勇
王庆军
+4 位作者
蔡剑鸣
马林
陈为军
刘丹青
韩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评价斜矢状位T1W(QIR-FSE)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可行性及测量方法。方法 23例行颈动脉MRI扫描患者,分为正常组及斑块组,分别使用2D-TOF及斜矢状位TIW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3月后重复测量。分析两种序列前后两次测量的重复...
目的评价斜矢状位T1W(QIR-FSE)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可行性及测量方法。方法 23例行颈动脉MRI扫描患者,分为正常组及斑块组,分别使用2D-TOF及斜矢状位TIW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3月后重复测量。分析两种序列前后两次测量的重复性,评价两种序列测量结果一致性。采用不同点连线以确定测量方法。结果排除不符合标准病例后共有20例进行分析,两种序列两次测量结果均有较好的重复性。两种序列测量结果配对,无论是正常组还是斑块组,t检验显示两种序列测量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对于两侧颈动脉分叉角比值,两种序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及斑块组两侧颈动脉角度比值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斜矢状位T1W序列4组不同点连线夹角的4组数据间无差异。结论采用我们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方法,斜矢状位T1W(QIR-FSE)序列可用来测量颈动脉分叉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分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I斜矢状位T1W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勇
王庆军
蔡剑鸣
马林
陈为军
刘丹青
韩旭
机构
解放军二五二医院放射科
解放军
总
医院
放射科
解放军
海军总
医院
医学影像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8,共6页
基金
全军“十二五”科研计划面上项目(CWS11J065)
文摘
目的评价斜矢状位T1W(QIR-FSE)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可行性及测量方法。方法 23例行颈动脉MRI扫描患者,分为正常组及斑块组,分别使用2D-TOF及斜矢状位TIW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3月后重复测量。分析两种序列前后两次测量的重复性,评价两种序列测量结果一致性。采用不同点连线以确定测量方法。结果排除不符合标准病例后共有20例进行分析,两种序列两次测量结果均有较好的重复性。两种序列测量结果配对,无论是正常组还是斑块组,t检验显示两种序列测量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对于两侧颈动脉分叉角比值,两种序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及斑块组两侧颈动脉角度比值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斜矢状位T1W序列4组不同点连线夹角的4组数据间无差异。结论采用我们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方法,斜矢状位T1W(QIR-FSE)序列可用来测量颈动脉分叉角。
关键词
颈动脉
分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carotid arteries
bifurcation
atherosclerosis plaqu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RI斜矢状位T1W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可行性研究
王勇
王庆军
蔡剑鸣
马林
陈为军
刘丹青
韩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