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在饮食行为与轻度认知障碍关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春利 曾燕 +2 位作者 程桂荣 黄招兰 马容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饮食行为与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联性,并进一步分析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在该关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至2023年湖北老年记忆队列研究中3个社区和大悟县48个村的老年认知筛查相关数据6599例,... 目的探讨饮食行为与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联性,并进一步分析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在该关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至2023年湖北老年记忆队列研究中3个社区和大悟县48个村的老年认知筛查相关数据6599例,采用食物频率问卷、饮食行为问卷评估并利用潜在类别分析将受试者归类到健康饮食行为(healthy eating behavior,HEB)、亚健康饮食行为(sub-healthy eating behavior,SHEB)和不健康饮食行为(unhealthy eating behavior,UEB),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为经医师诊断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MCI由医师、专家团队根据Peterson标准诊断,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在饮食行为与MCI关联性中的作用。结果MCI患病率为24.3%,HEB、SHEB和UEB患病率分别为16.6%、24.3%和31.3%。女性、≥75岁、无配偶、文化程度低、居住在农村、无稳定收入、缺乏体育锻炼、体质量指数异常、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种类、SHEB、UEB的老年人MCI患病率更高(P<0.05,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EB(OR=1.220,95%CI:1.004~1.418,P=0.045)和SHEB(OR=1.592,95%CI:1.345~1.883,P=0.001)与老年人MCI风险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饮食行为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与MCI关联中的分层发现,在HEB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MCI风险最高(OR=4.220,95%CI:1.913~9.309,P=0.001);在SHEB中高血压+糖尿病(OR=1.640,95%CI:1.157~2.322,P=0.005)、高血压+脑血管病(OR=1.454,95%CI:1.041~2.031,P=0.028)、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OR=2.064,95%CI:1.246~3.419,P=0.005)、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OR=1.974,95%CI:1.036~3.760,P=0.039)明显增加MCI风险。结论SHEB和UEB老年人MCI患病风险高,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进一步增加MC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共病现象 调查和问卷 饮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卡介苗灌注治疗后复发的临床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涛 罗伟铭 +10 位作者 陈剑 张健 冉强 徐静 金俊豪 敖杨坤 王亚鹏 张俊英 谢秋波 兰卫华 刘秋礼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9-968,共10页
目的 探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 BCG)灌注治疗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BCG灌注治疗后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 目的 探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 BCG)灌注治疗在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BCG灌注治疗后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确诊为中高危NMIBC并经电切术后接受规律BCG灌注治疗的患者,训练集为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就诊的110例患者,外部验证集为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52例患者。共纳入17项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BCG灌注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1、3和5年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预后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对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结果 训练集人群中26例患者(23.64%)在随访期间出现复发,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32.00(18.00~50.50)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血小板计数、嗜酸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eosin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E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系统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之和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 NMLR)、病理分期T1期(pathological T1 stage,pT1)和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HALP)的组合评分是BCG灌注治疗后复发的潜在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高HALP评分(HR=0.185,95%CI:0.046~0.736, P=0.017)是BCG灌注治疗后复发的独立保护性因素,高ELR(HR=3.599,95%CI:1.505~8.608, P=0.004)和pT1(HR=3.240,95%CI:1.191~8.818, P=0.021)是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后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在1、3和5年复发风险的预测曲线和理想曲线接近,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提示模型在较大的阈值概率内能获得净收益。在训练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中模型预测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2]、3(AUC=0.847)和5年(AUC=0.887)的复发风险具有良好的效能,在验证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中也观察到该结果。结论 BCG灌注治疗前较高的HALP评分是肿瘤复发的保护因素,而高ELR和pT1是危险因素。本研究基于HALP评分、ELR和病理T分期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识别出BCG灌注治疗后高复发风险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卡介苗 复发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智锻炼在全麻史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关联中的作用
3
作者 胡晨璐 许浪 +2 位作者 李弈晴 黄招兰 张秋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麻史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病的关联性,并分析体智锻炼对这一关联性的影响,为早期预防和及时干预MCI提供新思路。【方法】基于湖北老年记忆队列的基线调查(2018-2023年),老年人完成整套神经心理评估及体格检查,自...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麻史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病的关联性,并分析体智锻炼对这一关联性的影响,为早期预防和及时干预MCI提供新思路。【方法】基于湖北老年记忆队列的基线调查(2018-2023年),老年人完成整套神经心理评估及体格检查,自我报告全麻和手术史;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全麻与MCI的关联性,此外,分别进行了麻醉史、麻醉次数与体智锻炼的分层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06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其中农村1377人(27.1%),女性2584名(51%),有全麻者1427人(28.1%),249人(17.4%)患有MCI;在控制了混杂因素后,相较于无全麻史的老年人,做过全麻手术的老年人患MCI风险增加39.6%[OR=1.396,95%CI(1.169,1.668),P<0.001],提示全麻可能是MCI的影响因素。做过一次全麻的老年人[OR=1.235,95%CI(1.001,1.523),P=0.049]、两次全麻的老年人[OR=1.779,95%CI(1.292,2.450),P<0.001]和三次及以上的老年人[OR=2.395,95%CI(1.589,3.610),P<0.001]患MCI的风险分别增加23.5%、77.9%和139.5%。以无全麻史的老年人无锻炼组为对照,体育锻炼组、智力锻炼组、和体智联合锻炼组与MCI的患病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均有P<0.001),其中体育锻炼组患MCI的风险是无锻炼组组的0.602倍[OR=0.602,95%CI(0.456,0.795)],智力锻炼组是无锻炼组的0.424倍[OR=0.424,95%CI(0.294,0.613)],体智联合锻炼组是无锻炼组的0.270倍[OR=0.270,95%CI(0.208,0.353)];而在有全麻史的老年人中,与无锻炼组相比,智力锻炼、体智联合锻炼组与MCI的患病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均有P<0.05),其中智力锻炼组患MCI的风险是无锻炼组的0.477倍[OR=0.477,95%CI(0.256,0.892)],体智联合锻炼组是无锻炼组的0.345倍[OR=0.345,95%CI(0.220,0.540)],而仅体育锻炼组的患病风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有全麻史的老年人患MCI风险显著上升,且这种风险随着麻醉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体智联合锻炼降低了MCI发生风险,建议有麻醉史老人将体智联合锻炼纳入日常生活以预防轻度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全麻史 轻度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分析 体智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病时长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关联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李弈晴 程桂荣 +3 位作者 许浪 胡晨璐 李春利 李露寒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29-1335,共7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作为重要影响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目前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病时长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关联的研究甚少,并缺乏生活方式因素的综合考虑及中国社区...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作为重要影响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目前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病时长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关联的研究甚少,并缺乏生活方式因素的综合考虑及中国社区老年人群的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尚需进一步验证。目的探究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病时长与MCI之间的关联,并评估生活方式因素在其中的潜在作用,为MCI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湖北老年记忆队列(HMACS),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8—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3个社区和大悟县48个村≥65岁老年人群,利用标准化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智力活动和BMI共6个因素进行生活方式评估,分析MCI患病率及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患病时长与MCI的相关性以及生活方式对患病时长与MCI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8635名研究对象,MCI患病率为26.9%(2322/86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1.263,95%CI=1.093~1.458,P=0.002)、糖尿病(OR=1.907,95%CI=1.476~2.463,P<0.001)、冠心病(OR=1.550,95%CI=1.173~2.047,P=0.002)、脑血管疾病(OR=2.129,95%CI=1.627~2.786,P<0.001)患病时长是老年人患MCI的影响因素。在高血压时长>10年(一般:OR=1.367,95%CI=1.086~1.720,P=0.008;不健康:OR=2.377,95%CI=1.560~3.623,P<0.001)、糖尿病时长>10年(一般:OR=1.688,95%CI=1.134~2.514,P=0.010;不健康:OR=2.083,95%CI=1.035~4.194,P=0.040)、冠心病时长≤10年(一般:OR=1.495,95%CI=1.030~2.169,P=0.034;不健康:OR=2.062,95%CI=1.155~3.682,P=0.014)患者中,生活方式是患MCI的影响因素;在糖尿病时长≤10年患者中,一般生活方式(OR=1.611,95%CI=1.065~2.437,P=0.024)是患MCI的影响因素;在冠心病时长>10年(OR=2.859,95%CI=1.118~7.307,P=0.028)、脑血管疾病时长≤10年(OR=1.778,95%CI=1.079~2.930,P=0.024)、脑血管疾病时长>10年(OR=2.589,95%CI=1.056~6.345,P=0.038)患者中,不健康生活方式是患MCI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时间越长,患MCI风险越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这种风险。建议及早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有效管理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来降低M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心血管疾病 生活方式 患病时长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总皂苷对肝癌HepG_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钟勇 但卫斌 +4 位作者 谢俊杰 刘江勇 邵志雄 易峰涛 邓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PTS)对肝癌HepG_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HepG_2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用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RPTS组:用低细胞毒性浓度的RPTS(25μg·mL^(-1))干预48 h;单纯照射组:先用正常培养液...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RPTS)对肝癌HepG_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HepG_2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用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RPTS组:用低细胞毒性浓度的RPTS(25μg·mL^(-1))干预48 h;单纯照射组:先用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再用6 MV的X线进行照射;照射+RPTS组:先用低细胞毒性浓度的RPTS(25μg·mL^(-1))干预48 h,再用6 MV的X线进行照射。采用CCK-8法检测重楼总皂苷对HepG_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总皂苷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UC-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PTS能明显抑制HepG_2细胞增殖,其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持续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大。与RPTS组比较,照射+RPTS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照射+RPTS组S期细胞明显减少,MUC-1蛋白的表达最低,呈现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重楼总皂苷对HepG_2细胞具有一定的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降低MUC-1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总皂苷 肝癌 增殖抑制 放射敏感性 MUC-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干预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凯丽 雷蕾 +2 位作者 冯晓明 连俊红 戴晓婧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从围产期丧失与哀伤辅导的概述、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干预、如何优化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3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围产期丧失女性以及家庭成员减轻哀伤反应,促进其心理健康,为优化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方案和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的实践提供... 从围产期丧失与哀伤辅导的概述、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干预、如何优化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3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围产期丧失女性以及家庭成员减轻哀伤反应,促进其心理健康,为优化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方案和围产期丧失哀伤辅导的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丧失 哀伤 哀伤辅导 丧亲护理 悲伤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段玉 殷国江 +4 位作者 周谦 曾明月 罗文俊 黎笔熙 宋晓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972-2978,共7页
目的探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STAPB)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围术期镇痛及术后炎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2例,两组均行全麻联合神经阻滞,... 目的探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STAPB)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围术期镇痛及术后炎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2例,两组均行全麻联合神经阻滞,根据神经阻滞方式随机分为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组(Q组,n=51)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S组,n=51)。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手术开始前(T_(1))、手术开始时(T_(2))、人工气腹时(T_(3))、腹腔冲洗时(T_(4))、手术结束时(T_(5))、出手术室时(T_(6))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瑞芬太尼、镇痛泵使用及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24、48及72 h静息及咳嗽时的VAS评分;记录术前1 d、术后1 d及3 d的白细胞介素-6(IL-6)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记录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Q组在T_(3)~T_(6)时MAP及HR低于S组(P<0.05);与S组比较,Q组瑞芬太尼用量减少、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长、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例数更少,术后24 h和48 h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更低(P<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后1 d及3 d的IL-6及SII均升高,但Q组低于S组(P<0.05);与S组比较,Q组首次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QLB-LSAL较STAPB可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提供更好的围术期镇痛,降低炎症反应,加速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状韧带 腰方肌阻滞 肋缘下 腹横肌平面阻滞 镇痛效果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清创椎间植骨融合负压封闭引流联合闭合式灌洗引流治疗腰椎原发性感染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雷昌宇 韩尧政 +3 位作者 苏林涛 江剑峰 余秋宇 康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清创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敷料封闭切口联合闭式灌洗引流术(closed continuous douche,CCD)治疗腰椎原发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采...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清创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敷料封闭切口联合闭式灌洗引流术(closed continuous douche,CCD)治疗腰椎原发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采用一期后路清创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VSD敷料封闭切口+CCD治疗的18例腰椎原发性感染的病例资料,其中男9例,女9例;年龄22~80岁(53.2±16.0岁)。采用mNGS测序联合病原学培养鉴定患者感染病原体,制定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方案;通过检测术前3d~术后60d(间隔3d)的ESR和CRP,评估感染的控制状况;通过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腰椎JOA评分,计算BI、JOA评分与对应的改善率(改善率≥60%为显效),评估临床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Frankel分级评价脊髓损伤恢复;观察患者术后随访时的CT,记录植骨融合时间。结果:mNGS测序联合病原学培养结果阳性17例(17/18),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大肠埃希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布鲁氏杆菌均为1例,均采用了相应的序贯治疗。术后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18.0±8.2个月),CRP和ESR的平均水平于术后42d和45d分别恢复并持续维持在正常范围。术前BI为63.7±11.3分,术后3个月为89.8±7.0分,16例达到显效(88.9%);术前JOA评分14.2±3.4分,术后3个月25.7±3.1分,16例达到显效(88.9%)。术后3个月的随访时,2例Frankel C级患者恢复至E级,2例恢复至D级,其余14例Frankel D级患者均恢复至E级。术后植骨融合时间平均6.0±1.5个月。结论:一期后路清创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联合VSD封闭切口+CCD技术治疗腰椎原发性感染可以充分清创、有效控制感染,植骨融合可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原发性感染 椎旁脓肿 负压封闭引流 闭式灌洗引流 植骨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对MRL/lpr狼疮小鼠Tfh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9
作者 侯晓婷 李琳 +5 位作者 袁方 邵翠 尹太勇 丁冬胜 徐洪涛 邹敏书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5-1530,共6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D)对MRL/lpr狼疮小鼠Tfh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C57/B6小鼠以及MRL/lpr狼疮小鼠,分选小鼠脾脏Tfh细胞,部分组别进行siRNA转染,分为对照组、狼疮组、VDRsiRNA狼疮组(均分别予以维生素D 0、1、10 nmol·L^(...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D)对MRL/lpr狼疮小鼠Tfh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C57/B6小鼠以及MRL/lpr狼疮小鼠,分选小鼠脾脏Tfh细胞,部分组别进行siRNA转染,分为对照组、狼疮组、VDRsiRNA狼疮组(均分别予以维生素D 0、1、10 nmol·L^(-1)处理)9组,流式细胞仪检测Tfh细胞的百分比。分选MRL/lpr狼疮小鼠Peyer结Tfh细胞,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维生素D1、10 nmol·L^(-1)剂量组,帕立骨化醇组(VitD 10 nmol·L^(-1)+帕立骨化醇),VDRsiRNA对照组,VDRsiRNA组(VitD 10 nmol·L^(-1)),CaN抑制剂组(VitD 10 nmol·L^(-1)+CsA),培养孵育72 h。检测各组Tfh内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ting测定Tfh细胞AT1R、NFAT、CaN和P-CaN蛋白的表达。结果Tfh细胞百分比随VitD剂量增加而显著下降。VitD可降低Tfh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上调Tfh细胞内AT1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CaN、P-CaN和NFAT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和PA联合使用时效果更明显。结论VitD可能通过Ca-CaN-NFAT途径调节MRL/lpr小鼠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系统性红斑狼疮 滤泡辅助性T细胞 Ca-CaN-NF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融合基因RELCH-RET驱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探究
10
作者 周小刚 郝翔麟 +4 位作者 夏吉影 皇甫志敏 付万垒 吕杨帆 郭乔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44-1453,共10页
目的探讨新融合基因RELCH-RET驱动正常人支气管上皮(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HBE)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目的探讨新融合基因RELCH-RET驱动正常人支气管上皮(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HBE)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回顾性临床数据(n=469),筛选出RELCH-RET融合基因作为研究靶点。为进一步验证其功能及机制,构建3组细胞模型:阴性对照组(HBE VC,转染空载慢病毒)、RET对照组(HBE RET,转染Flag-RET过表达慢病毒)及实验组(HBE RELCH-RET,转染Flag-RELCH-RET过表达慢病毒);MTS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利用15只4周龄雌性肥胖型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NOD/SCID)小鼠(SPF级),体质量(15.1±0.4)g,随机分为3组(n=5),通过皮下移植瘤实验评估体内成瘤能力;Western blot检测RET酪氨酸激酶(Y905)自磷酸化水平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关键蛋白ERK1/2、EGFR(Y845)和STAT3(Y705)的磷酸化水平;采用化学交联法结合Western blot分析RELCH-RET的二聚化及多聚化状态,并通过解交联实验验证其可逆性。结果在NSCLC患者中筛选出3例阳性RELCH-RET融合基因患者;与HBE VC及HBE RET组相比,HBE RELCH-RET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1),且获得迁移及侵袭能力(P<0.01),而对照组未表现出迁移及侵袭能力;小鼠异种移植瘤实验可见HBE RELCH-RET组形成明显肿瘤结节(P<0.001),而对照组无肿瘤生长;Western blot结果提示,RELCH-RE T可诱导RET酪氨酸残基(Y905)发生磷酸化自激活,并显著上调ERK1/2、EGFR(Y845)及STAT3(Y70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化学交联-Western blot分析证实RELCHRET在HBE细胞中形成分子量约为170 kDa的二聚体,经解交联处理后可恢复至单体状态。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RELCH-RET通过以不依赖配体方式二聚化或多聚化介导RET磷酸化自激活,进而激活下游典型RET信号通路,最终驱动正常HBE细胞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CH-RET 融合基因 恶性转化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11
作者 陈紫林 祝帆帆 +2 位作者 罗宇昕 张伟 卢龙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2-37,共6页
系统梳理了医疗大语言模型的开发方式、模型类型与应用现状,并指出其在医疗场景下所面临的独特且更为复杂的伦理安全挑战。相较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医疗大语言模型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算法偏见与公平性、医患关系重构、责任归属不清... 系统梳理了医疗大语言模型的开发方式、模型类型与应用现状,并指出其在医疗场景下所面临的独特且更为复杂的伦理安全挑战。相较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医疗大语言模型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算法偏见与公平性、医患关系重构、责任归属不清以及跨领域迁移中的伦理风险等方面呈现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推动医疗大模型的实际落地,既需持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与可解释性,也需正视其潜在的伦理风险与社会影响。将医疗大语言模型嵌入临床工作流程,应遵循自主、有利、不伤害与公平四项基本伦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健康大模型 实现范式 应用场景 伦理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附导痰汤通过IRS1/GLUT4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俞桥 孟宇豪 +3 位作者 张玮珩 赵宾宾 王朝阳 吕银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6-80,I0008-I0011,共9页
目的 观察苍附导痰汤对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 PCOS-IR)大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LUT4)信号通路... 目的 观察苍附导痰汤对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 PCOS-IR)大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苍附导痰汤高、低剂量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isoandrosterone, DHEA)联合高脂饲料喂养构建大鼠PCOS-IR模型,空白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20 d。造模完成后,灌胃给予各组大鼠相应药物,给药剂量分别为二甲双胍(0.265 g·kg^(-1))、苍附导痰汤(10.82、21.64 g·kg^(-1)),连续给药28 d,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末次给药后取材。采用血糖仪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PGT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及血糖曲线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GAUC);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卵巢组织,光镜下观察大鼠卵巢,统计初级卵泡数、次级卵泡数、成熟卵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睾酮(Testosterone, T)、雌二醇(Estradiol, E2)、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hormone, AMH)、胰岛素(Insulin, IN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 kinase, 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Proteins, AKT)、GLUT4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IPGTT、HOMA-IR和GAUC水平均显著性升高,LH/FSH、T、E2、INS水平显著升高,原始卵泡数明显减少,成熟卵泡数显著增多,卵巢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I3K、AKT、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大鼠体质量、IPGTT、HOMA-IR和GAU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大鼠原始卵泡数明显增多、成熟卵泡数明显减少,二甲双胍组、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2、T、LH/FSH水平显著降低,卵巢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I3K、AKT、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IPGTT、HOMA-IR和GAUC水平明显降低,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T、LH/FSH水平显著降低,卵巢组织中PI3K、AKT、GLUT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且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更加接近于空白组。结论 苍附导痰汤能明显改善PCOS-IR大鼠卵巢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RS1/PI3K/AKT/GLUT4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附导痰汤 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数量 胰岛素受体底物-1/葡萄糖转运蛋白4型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风险预警及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被引量:7
13
作者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女性泌尿学组 牛晓宇 +3 位作者 潘铁军 宋岩峰 梅玲 王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2-537,共6页
女性随着妊娠、分娩、绝经、老龄化进程机能衰退等生理过程,会出现泌尿、生殖和肛肠3个系统交错的功能紊乱,导致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排尿排便及性生活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 女性随着妊娠、分娩、绝经、老龄化进程机能衰退等生理过程,会出现泌尿、生殖和肛肠3个系统交错的功能紊乱,导致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排尿排便及性生活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随着发达国家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高发于老年女性的PFD逐渐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PFD中,POP是临床最常见,也是对女性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一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腔器官脱垂 机能衰退 老年女性 风险预警 女性健康 功能障碍 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促进类鼻疽菌的清除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光强 南栋琪 +6 位作者 袁思琪 饶承龙 邢贞泉 王彬 方瑶 毛旭虎 李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目的 拟通过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促进类鼻疽菌胞内清除的作用机制。方法 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细胞后8 h,设置未感染组和类鼻疽菌感染组,在不同浓度TUDCA处理条件下... 目的 拟通过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促进类鼻疽菌胞内清除的作用机制。方法 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细胞后8 h,设置未感染组和类鼻疽菌感染组,在不同浓度TUDCA处理条件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类鼻疽菌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同时使用另外一种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通过Annexin-V/PI双染法和MTT细胞增殖实验分别检测类鼻疽菌感染对宿主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进一步使用siRNA干扰内质网应激关键基因CHOP,设置siC对照组和siCHOP干扰组,通过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类鼻疽菌感染后Caspase-3、Caspase-12等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情况;通过细菌胞内生存实验分析TUDCA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强巨噬细胞对类鼻疽菌胞内清除作用的机制。结果 在不同浓度TUDCA处理下,100μmol/L或200μmol/L TUDCA可明显减少类鼻疽菌感染诱导的RAW264.7细胞凋亡数量(P<0.05)。分别使用两种内质网应激抑制剂TUDCA和4-PBA均可降低类鼻疽菌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在siC对照组,相较于未感染时类鼻疽菌感染后Caspase-3和Caspase-12表达明显增加。在siCHOP干扰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siC对照组,TUDCA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与未加TUDCA药物相比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也显示,TUDCA能够减少类鼻疽菌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但在siCHOP干扰组中,TUDCA对类鼻疽菌感染诱导的凋亡无明显改变。细菌胞内生存计数结果显示,在siC对照组加入TUDCA能够增加宿主细胞对类鼻疽菌的清除(P<0.05),而在siCHOP干扰组中TUDCA的处理对类鼻疽菌胞内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细胞模型中,TUDCA能够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促进巨噬细胞对类鼻疽菌的胞内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菌 牛磺熊去氧胆酸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殷国江 黎笔熙 +3 位作者 魏蓬骁 颜玉琴 宋晓阳 李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6,212,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组(观察组,n=30)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n=30),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次数;记录术后2、12、24及48 h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记录术前1 d、术后2 h、1 d及3 d的白细胞介素-6(IL-6)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记录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12、24及48 h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h、1 d及3 d的IL-6及SII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P<0.05)。结论超声引导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可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降低炎症反应,加速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状韧带 腰方肌阻滞 前列腺癌根治术 老年患者 术后镇痛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旱獭Ⅰ型干扰素受体β亚基克隆、表达及功能初步鉴定
16
作者 陶颖 杨东亮 +4 位作者 王宝菊 刘艺 桂文甲 李智 樊和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3,共6页
目的克隆中国旱獭Ⅰ型干扰素受体β亚基(mhIFNAR2)的基因,并进行抗体制备及功能鉴定。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中国旱獭脾组织中扩增得到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RSET-B,表达重组蛋白,电泳和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蛋白常规免疫BALB/c... 目的克隆中国旱獭Ⅰ型干扰素受体β亚基(mhIFNAR2)的基因,并进行抗体制备及功能鉴定。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中国旱獭脾组织中扩增得到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RSET-B,表达重组蛋白,电泳和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蛋白常规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其胞外段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鉴定;再通过si RNA阻断的方法检测其功能。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从mhIFNAR2扩增出149~1300 bp片段,其同源性在分析的种属中以土拨鼠最高,可达98.05%。成功地构建了表达胞外段mhIFNAR2_((50-181aa))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命名为pRSET-B.mhIFNAR2;其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27 kD,纯化后纯度约为95%,浓度约为160μg/mL。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常规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1∶1000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可见细胞膜、细胞质有表达。合成的三条siRNA,其中有一条起始于277位点的siRNA(siRNA277)与空白对照及阴性对照相比,可以沉默目的基因的表达,并能减弱干扰素的信号通路(P值均<0.05)。结论获得mhIFNAR2的部分序列,成功地制备出抗mhIFNAR2胞外段多克隆抗体,该抗体有较高的效价和特异性,并能用于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的检测。用siRNA277可以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并能阻断干扰素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干扰素αβ 克隆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TA斑块特征联合冠周脂肪衰减指数与FFR CT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熙妍 邹佳妮 +4 位作者 孙茹 潘晶晶 吴倩 付婷婷 黄文才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5-1360,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 CT)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特征预测5年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ACS发生前2个月至5年行CCTA检查的ACS患者(n=46),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 CT)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特征预测5年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ACS发生前2个月至5年行CCTA检查的ACS患者(n=46),另选取同期接受检查CCTA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55),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在血管水平分析相关参数对ACS的预测价值,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果:ACS组(n=60)的近端周围FAI、脂质斑块体积、狭窄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点状钙化和FFR CT阳性的频率更高(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近端周围FAI、狭窄率、点状钙化、脂质斑块体积及FFR CT阳性是预测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模型相比,结合斑块特征、近端周围FAI和FFR CT阳性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高(AUC=0.87,P<0.05)。结论:斑块特征、FFR CT和FAI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未来发生ACS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指导患者的风险分层及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冠状动脉 脂肪组织 脂质沉积指数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陷性瘢痕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海泉 杨斌 +2 位作者 梁文 方蔷 蒋雨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9-633,共5页
皮肤在愈合过程中由于炎症导致真皮层及皮下组织缺损,常会形成永久凹陷性瘢痕。凹陷性瘢痕不仅影响外观,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治疗凹陷性瘢痕方法众多,如激光治疗、微针疗法、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射频治疗、填充治疗等在临床上... 皮肤在愈合过程中由于炎症导致真皮层及皮下组织缺损,常会形成永久凹陷性瘢痕。凹陷性瘢痕不仅影响外观,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治疗凹陷性瘢痕方法众多,如激光治疗、微针疗法、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射频治疗、填充治疗等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特别是上述方法联合使用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降低不良反应。本文就凹陷性瘢痕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凹陷性 激光 微针 富血小板血浆 射频 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患者血管通路装置决策辅助工具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华璐 何细飞 +3 位作者 郑云艳 阮海涛 吴德芳 万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28,F0003,共4页
决策辅助工具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减少其决策冲突,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血管通路。对化疗患者血管通路的重要性,决策辅助工具的类型(包括电子处方系统可集成工具、癌症患者血管通路困难置管工具、AVATAR工具、成人静脉通路困难认知... 决策辅助工具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减少其决策冲突,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血管通路。对化疗患者血管通路的重要性,决策辅助工具的类型(包括电子处方系统可集成工具、癌症患者血管通路困难置管工具、AVATAR工具、成人静脉通路困难认知辅助工具、结构化评估和决策工具、成本效用分析工具)、应用及效果、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促进临床应用血管通路装置决策辅助工具,落实患者参与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化疗 血管通路 中心静脉置管 决策冲突 决策辅助工具 静脉治疗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网络在高草酸诱导大鼠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演 潘铁军 +4 位作者 刘振宇 孙进波 周宇 李超圣 高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71-1777,共7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移植(FMT)对高草酸饮食大鼠草酸代谢的影响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C组、SC+FMT组、OD+PBS组及OD+FMT组。其中,SC组为对照组,正常大鼠饲料喂养;OD+PBS组及OD+FMT组采用5%草酸含量的饲料喂养。第1...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移植(FMT)对高草酸饮食大鼠草酸代谢的影响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C组、SC+FMT组、OD+PBS组及OD+FMT组。其中,SC组为对照组,正常大鼠饲料喂养;OD+PBS组及OD+FMT组采用5%草酸含量的饲料喂养。第14天起,OD+PBS组、OD+FMT组及SC+FMT组分别给予PBS溶液及豚鼠粪便滤液灌胃,连续7 d。收集各组大鼠的24 h尿液、粪便及静脉血清,测定肠道菌群及血清尿液生化指标;取大鼠肾脏进行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检测肾素、ACE及OPN的表达情况。结果肠道菌群移植影响了大鼠的肠道菌群,SC+FMT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偏离了SC组大鼠的肠道菌群并与豚鼠肠道菌群的相似度提高;与OD+PBS组比较,OD+FMT组的尿草酸、尿素、尿酸、肌酐、血尿素氮/肌酐以及血尿酸明显降低。此外,经FMT治疗后,与OD+PBS组相比,OD+FMT组上调的肾素mRNA表达的被降低,下调的OPN mRNA表达得到了恢复;免疫组化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结论肠道菌群移植激活了大鼠肠道中以Muribaculaceae等草酸降解菌为代表的微生物网络。高草酸诱导的肾脏损伤因微生物网络对草酸的降解而恢复,肠道菌群移植对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移植 微生物网络 草酸钙结石 肾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