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脑心轴探讨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新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振兴 尹奎英 +1 位作者 于雪 季福绥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发展,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控制。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多患者在接受改善生活方式、...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发展,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控制。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多患者在接受改善生活方式、药物、血运重建等规范治疗后,症状反复发作,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近年来,中枢神经和外周脏器之间的生理学交互引发人们的关注,围绕脑心轴的研究更是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围绕脑心轴的研究进展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轴 自主神经系统 大脑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现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蒋琪霞 祝文君 +10 位作者 倪娟 李丽 王亚玲 宋彩萍 王静 郑喜灿 罗丽琴 唐永利 嵇会明 蒋炜 李丽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掌握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护理知识的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月30日至7月30日,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14家三级甲等医院中符合条件的ICU护士,使用中文版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掌握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护理知识的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月30日至7月30日,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14家三级甲等医院中符合条件的ICU护士,使用中文版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测试问卷对其进行测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1020份,问卷24个题目的答对率为34.3%~89.7%,得分为4~24(16.10±5.58)分,答对率<60%的题目有9题(37.5%),包括2期压力性损伤的局部处理1题、看图识别压力性损伤分期4题、高危患者减压床垫的选择与使用1题、翻身频率1题和ICU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2题。问卷的及格率为50.5%(515例),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是其影响因素。结论:14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及格率仅半数,受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影响,主要缺乏压力性损伤分期知识、局部处理、减压垫和翻身频次以及流行病学知识。建议制定在职培训计划时,针对ICU护士主要缺乏的相关知识,并考虑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的影响,以增强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护理 压力性损伤 问卷调查 在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醋酸盐平衡晶体液在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临床营养医师专家工作组 王新颖 +15 位作者 章黎 卞晓洁 陈启仪 高纯 嵇晴 康维明 梁斌 李孟彬 沈威 宋自芳 谈善军 唐云 肖卫东 张常华 周建平 张新宇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液体治疗作为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的基础,是维持病人容量状态、电解质平衡和纠正酸碱紊乱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液体治疗选择的液体种类、成分、剂量等可直接影响病人内环境及肝肾功能,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过程及预后[1-2]。因此... 液体治疗作为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的基础,是维持病人容量状态、电解质平衡和纠正酸碱紊乱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液体治疗选择的液体种类、成分、剂量等可直接影响病人内环境及肝肾功能,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过程及预后[1-2]。因此,外科围手术期病人进行液体治疗时,液体制剂种类及剂量的选择尤为关键。晶体液是液体治疗的常用种类之一,主要用于维持血管内外晶体渗透压平衡。随着对人体内环境成分与稳态的深入理解,晶体液制剂不断改良,其种类和应用场景更多样化,在提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已逐渐满足补液、调节酸碱平衡、补充电解质、减轻肝脏负担等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醋酸盐平衡晶体液 外科 围手术期 液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及其预测因素分析
4
作者 陈礼静 于龙娟 +2 位作者 李娟 孔祥静 储静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2-450,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及其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住院治疗的128例急性缺血...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及其潜在类别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卒中中心住院治疗的1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于急性住院期收集患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认知功能等基线资料,在脑卒中后3、6个月随访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应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发展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根据MoCA评分识别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的3个潜在类别:高水平认知维持组(98例,76.6%)、低水平认知改善组(20例,15.6%)、中水平认知下降组(10例,7.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是否有吞咽障碍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不同发展轨迹类别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根据认知功能发展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预测因素 潜在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病人术前单一肠内营养优化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怡霄 张腾辉 +1 位作者 曹磊 龚剑峰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病人术前单一肠内营养(EEN)优化失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11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炎症性肠病中心经术前EEN优化后行手术治疗的161例克罗恩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病人术前单一肠内营养(EEN)优化失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11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炎症性肠病中心经术前EEN优化后行手术治疗的161例克罗恩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术前EEN优化效果,分为优化成功和优化失败两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优化失败的影响因素,并使用R4.4.0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经过至少4周的EEN治疗后,共有44例(27.33%)的病人术前优化失败。多因素分析后发现,激素使用史和FC>500μg/g是术前优化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一周后前白蛋白的上升是术前优化成功的保护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C指数为0.873(95%CI=0.783~0.964)。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前优化失败的概率与实际概率有良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证实风险阈值在0.03~0.96之间,列线图模型可用于预测术前EEN优化失败,优于其他治疗方案。结论:激素史和FC>500μg/g是术前优化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1周后前白蛋白的上升是术前优化成功的保护因素,基于该结果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且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单一肠内营养 术前优化 预测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ATA-3、CD44等对尿路上皮癌进行分子分型的研究
6
作者 周晓蝶 余波 +4 位作者 王璇 王建军 石群立 饶秋 鲍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601,共6页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分子分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探索UC的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方法收集115例UC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标记GATA-3、CK20、CK5/6、CD44对UC进行分子分型(腔面型、基底样...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分子分型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探索UC的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方法收集115例UC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标记GATA-3、CK20、CK5/6、CD44对UC进行分子分型(腔面型、基底样型、零表型),利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GATA-3、CK20表达与UC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CD44表达与UC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CK20是患者预后良好的标志物(P=0.03)。临床进展期的UC基底样型的比例明显高于腔面型(78.4%vs 53.4%,P=0.033)。组织学变异型中,所有伴神经内分泌分化、80.0%的肉瘤样癌及77.8%的伴鳞状分化的UC为基底样型;而所有浆细胞变异型及淋巴上皮瘤样型、81.8%的微乳头型UC均为腔面型。零表型中以差分化变异型为主(66.7%)。相较腔面型,虽然基底样型UC的预后较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20表达的UC患者预后明显较好。基底样型与腔面型的主要组织学变异类型各不相同。使用免疫组化标记对UC进行分子分型对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临床病理 分子分型 CD44 GAT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程祝强 曾永芬 +1 位作者 金毅 刘红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4-630,共7页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慢性癌痛已成为疼痛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阿片类药物作为中重度慢性癌痛治疗的主要药物,主要包括芬太尼透皮贴剂、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强效阿片类药物。丁丙诺啡透皮贴剂(transdermal bupr...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慢性癌痛已成为疼痛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阿片类药物作为中重度慢性癌痛治疗的主要药物,主要包括芬太尼透皮贴剂、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强效阿片类药物。丁丙诺啡透皮贴剂(transdermal buprenorphine,TDB)作为阿片类药物透皮贴剂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非癌痛的治疗。鉴于TDB具备呼吸抑制的“天花板”效应、限制药物滥用和耐受性等独特优势,其在慢性癌痛治疗中的应用亦日益增多。然而,TDB与临床常规使用的其他强效阿片类药物在药理特性、临床应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对TDB的药理特性及其在癌痛病人治疗中的应用剂量、转换方法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在使用TDB治疗癌痛病人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丙诺啡 透皮 贴剂 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代谢变化在重症病人营养治疗中的作用
8
作者 王新颖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50%,显著延长ICU及总住院时间,增加感染及ICU获得性虚弱风险[1]。重症营养治疗目标在于供给合适的能量与营养底物,以满足病人的代谢需求,从而维持瘦体组织、实现代谢调理与免疫调节,改善器官功能[2]。... 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30%~50%,显著延长ICU及总住院时间,增加感染及ICU获得性虚弱风险[1]。重症营养治疗目标在于供给合适的能量与营养底物,以满足病人的代谢需求,从而维持瘦体组织、实现代谢调理与免疫调节,改善器官功能[2]。此时机体常伴随着复杂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的变化,并随着疾病进程表现出不同阶段性,对营养底物的利用也相应不同[3-4]。因此,准确评估病人的代谢状态是优化营养治疗的前提。其中,代谢标志物的精准识别有助于筛选对营养治疗有应答的人群,并通过量化代谢变化,动态调整营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营养 代谢变化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性回肠造口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胡佳佳 顾璐璐 +3 位作者 吴翠丽 叶向红 蒋妍 王新颖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分析临时性回肠造口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腹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3年1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临时性回肠造口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病人154例。根据病人是否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目的:分析临时性回肠造口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腹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3年1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临时性回肠造口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病人154例。根据病人是否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分为腹泻组和非腹泻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显著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临时性回肠造口重症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腹泻的影响因素。结果:154例病人中共43例在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发生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27.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内营养输注速度(OR=6.342,P=0.001,95%CI:2.055~19.572)、抗生素的使用种类(OR=8.342,P=0.013,95%CI:1.577~44.119)、机械通气(OR=7.011,P=0.001,95%CI:2.272~21.629)、肠内营养制剂类型(OR=6.497,P=0.001,95%CI:2.177~19.392)及糖尿病(OR=3.321,P=0.036,95%CI:1.080~10.215)与临时性回肠造口重症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有关。结论:临时性回肠造口重症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腹泻的发生率较高,营养治疗期间应关注肠内营养输注速度、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肠内营养制剂类型及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临时性回肠造口 早期肠内营养 腹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E3/TFEB易位性肾细胞癌的“多变特征”:融合基因伴侣对病理特征的影响及现代病理学技术在准确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小桐 夏秋媛 饶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1-564,570,共5页
TFE3/TFEB易位性肾细胞癌(TFE3/TFEB translocation renal cell carcinoma,TFE3/TFEB tRCC)因特征性基因重排机制及青年患者高发倾向,在肾癌的分子病理分类中占据突出地位。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积累,TFE3/TFEB融合伴侣基因不断丰富,TFE3/... TFE3/TFEB易位性肾细胞癌(TFE3/TFEB translocation renal cell carcinoma,TFE3/TFEB tRCC)因特征性基因重排机制及青年患者高发倾向,在肾癌的分子病理分类中占据突出地位。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积累,TFE3/TFEB融合伴侣基因不断丰富,TFE3/TFEB tRCC的形态学异质性也日益彰显。该文系统梳理TFE3/TFEB tRCC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突出了主要融合亚型与形态学表现、免疫表型的关联,同时概述了分子检测等辅助诊断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TFE3/TFEB tRCC的常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TFE3 TFEB 融合基因 组织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预康复在金陵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1
作者 李立云 杨洋 +4 位作者 叶向红 孙蜓 郭飞龙 刘家欢 吴翠丽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预康复在顽固性功能性便秘行金陵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顽固性功能性便秘行金陵术病人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多模式预康复在顽固性功能性便秘行金陵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顽固性功能性便秘行金陵术病人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模式预康复,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第五天排便量,住院时间、营养学指标、焦虑抑郁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通气时间(48.02±6.15)h、首次下床时间(49.92±5.58)h、第五天排便量(234.50±51.03)mL、住院时间(13.15±2.64)d、焦虑评分为(43.68±3.45)分、抑郁评分为(43.81±1.58)分、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7d血红蛋(115.60±11.60)g/L,白蛋白(41.19±5.79)g/L,总蛋白(61.64±4.94)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模式预康复可促进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病人行金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改善营养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预康复 金陵术 顽固性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对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12
作者 马钰钦 胡颖 +2 位作者 蔡猛 刘红军 金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6-442,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对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疼痛科2023年5月至2024年7月单节段腰椎...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神经根阻滞(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SNRB)对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疼痛科2023年5月至2024年7月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性疼痛病人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组(n=39)与S组(n=38)。P组仅行PELD,S组于PELD术前1天行SNRB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天VA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与入院时相比,两组病人各时间点VAS评分、ODI指数明显降低,JOA评分、SF-36评分显著升高。与P组比较,S组术前、术后3天时VA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术后残余腰痛和疼痛反复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总体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LD术前联合SNRB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短期疼痛缓解显著,术后3个月内残余腰痛与疼痛反复的发生率更低,腰椎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点”皮瓣温度和“单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准确性及临界值研究
13
作者 蒋琪霞 朱玉玲 +4 位作者 祝文君 李秀芸 谢郝婷 王华军 袁斯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3013-3018,共6页
背景皮瓣移植是手术修复各类伤口的常用方式,皮瓣温度反映了皮瓣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危象,但如何准确测量皮瓣温度及其对血管危象的具体预测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五点”和“单点”皮瓣温度差异及其预测血... 背景皮瓣移植是手术修复各类伤口的常用方式,皮瓣温度反映了皮瓣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危象,但如何准确测量皮瓣温度及其对血管危象的具体预测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五点”和“单点”皮瓣温度差异及其预测血管危象的准确性与最佳临界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7月接受皮瓣手术的成年住院患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2 h一次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按照皮瓣中心点、边缘12点、3点、6点、9点的“五点法”测量皮瓣温度,距离每个部位3 cm停顿3 s获取温度读数,取“五点”温度的平均值,与皮瓣中心点的“单点”温度比较,同时采用“棉签压迫法”监测皮瓣的毛细血管反应,观察皮瓣颜色,连续监测5 d。结果共纳入66例各类皮瓣手术患者,男、女各占59.09%(39/66)和40.91%(27/66),平均年龄(45.03±17.00)岁,术后1~5 d的“五点”皮瓣温度和“单点”皮瓣温度的变化规律均为术后第1天温度最低,此后逐渐升高。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5.15%,主要发生于术后3 d内,“五点”皮瓣温度低于“单点”皮瓣温度(P<0.001)。绘制“五点”皮瓣温度和“单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五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5%CI=0.74~0.99),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和75%,约登指数为0.65,最佳截断值为35.96℃;“单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5%CI=0.61~0.9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0%和71%,约登指数为0.41,最佳截断值为36.18℃。结论“五点”皮瓣温度低于“单点”皮瓣温度,前者预测血管危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稍优于后者,临床采用“五点法”测量的皮瓣温度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 温度测量 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 血管危象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何银环 汪小霞 +3 位作者 叶胜兵 程平 饶秋 鲍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原位杂交、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原位杂交、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MEITL患者年龄28~71岁,中位年龄53岁;发病部位:小肠9例,结肠2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镜下肿瘤细胞弥漫浸润肠壁全层,形态单一,小-中等大小,核圆形深染,胞质淡染或透明,染色质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周边黏膜绒毛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部分具有亲上皮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CD8、CD43、CD56、Gran B和TIA-1均阳性,CD4、CD5、perforin、CD20、CD79α均阴性,其中2例CD20、CD79α散在异常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9例TCR重排检测均阳性,7例Ig基因重排均阴性。结论MEITL是罕见的肠道高度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活检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原位杂交和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染色技术:组织病理学中的新兴应用与展望
15
作者 陈辉 邵伟 +4 位作者 陆铖 王向学 马恒辉 周晓军 饶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5-570,共6页
组织学染色是病理分析的基础,但传统染色方法依赖化学试剂,不仅耗费大量资源,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染色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有望对传统的组织学染色方法进行有效替代和补充。其通过神经网... 组织学染色是病理分析的基础,但传统染色方法依赖化学试剂,不仅耗费大量资源,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染色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有望对传统的组织学染色方法进行有效替代和补充。其通过神经网络分析未染色组织图像,生成与化学染色效果高度相似的数字图像,甚至能够实现不同染色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减少了实验室对化学试剂的依赖,提供了可持续的研究方案。该文深入阐述了虚拟染色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了其在组织病理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染色 人工智能 数字病理 组织病理学 应用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寒地区官兵便秘相关性内痔的发生风险:低膳食纤维摄入的影响
16
作者 轩宗香 赵亚丽 +5 位作者 张伟 秦琼 李益智 洪夏芸 秦丽蓉 宋枫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369,共6页
目的:探索高原高寒地区官兵便秘相关性内痔的发生风险与低膳食纤维摄入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高原高寒地区官兵便秘和内痔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便秘相关性内痔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对低膳食纤维摄入与便秘、内痔的关系进... 目的:探索高原高寒地区官兵便秘相关性内痔的发生风险与低膳食纤维摄入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高原高寒地区官兵便秘和内痔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便秘相关性内痔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对低膳食纤维摄入与便秘、内痔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607名官兵中,有75例(12.4%)便秘,有89例(14.7%)内痔。在内痔的病例中,便秘相关的内痔62例(69.7%),便秘无关的内痔27例(20.3%)。便秘相关的内痔的疼痛评分和治愈时间均显著高于便秘无关的内痔(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膳食纤维摄入(OR值为161.987)是便秘相关的内痔发生的高风险性因素。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低膳食纤维摄入与内痔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635)。在考虑便秘的影响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低膳食纤维摄入与内痔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低膳食纤维摄入是高原高寒地区官兵便秘相关的内痔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其主要是通过引发便秘来间接增加内痔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内痔 高原高寒地区 低膳食纤维摄入 风险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邦伟 刘雨 +1 位作者 胡良皞 李兆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进行性炎症性疾病,常伴发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下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目前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赖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和/或病理组织学检查,但影像学检查存在一定漏诊率和误诊率,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创且活检难度大,故慢...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进行性炎症性疾病,常伴发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下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目前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赖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和/或病理组织学检查,但影像学检查存在一定漏诊率和误诊率,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创且活检难度大,故慢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与胰腺癌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近年研究发现胰酶、miRNA、外泌体、特异性代谢物、血浆可溶性受体等生物学标志物在慢性胰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一定作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本文阐述了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慢性胰腺炎诊断、鉴别诊断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生物标志物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慢性胰腺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金杰 刘雨 胡良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慢性胰腺炎通常表现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的进展性炎症改变,常引起持续性腹痛症状,并继发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全等,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总体呈... 慢性胰腺炎通常表现为胰腺局部或弥漫性的进展性炎症改变,常引起持续性腹痛症状,并继发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全等,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以后,少数发达国家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趋于平稳或呈下降趋势。本文就全球慢性胰腺炎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差异化原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性 慢性胰腺炎 流行病学 地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肠外营养维生素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9
作者 中国营养学会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分会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11 位作者 上海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科分会 上海市营养学会 蔡威 杨桦 王新颖 李幼生 吴国豪 余震 吴江 冯一 徐仁应 施咏梅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10,共18页
维生素作为广泛参与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微量营养素,由于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需要外源性补充,因此在肠外营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监测,国内并无系统的指南或共识。为了进一步规范肠外营养... 维生素作为广泛参与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微量营养素,由于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需要外源性补充,因此在肠外营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监测,国内并无系统的指南或共识。为了进一步规范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临床应用,中国营养学会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上海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科分会及上海市营养学会组织全国专家,在系统性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参考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澳大利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uSPEN)及CSPEN等相关指南共识,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多次交流讨论,达成此共识。包括37条推荐意见,涉及成人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_(1)、B_(2)、B_(6)、B_(12)、烟酸、泛酸、生物素和叶酸)的推荐剂量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维生素 成人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相关性疼痛病人多维疼痛评估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振东 黄明 +14 位作者 金毅 罗素霞 柳江 路平 汪子书 庄莉 余慧青 仇晓霞 刘波 褚倩 王昆 刘勇 任敬 王杰军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4,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癌症相关性疼痛(简称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探索评估量表用于癌痛病人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临床癌痛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且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国内癌痛领域的指导性规范、临床诊疗指南、...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癌症相关性疼痛(简称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探索评估量表用于癌痛病人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临床癌痛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且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国内癌痛领域的指导性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本研究构建了癌痛病人评估量表初始条目池,采取德尔菲法选取我国癌痛领域的二十余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统计咨询结果,确认纳入的条目,形成最终的多维疼痛评估量表(multi-dimensional brief test scale for pain,BTS)。经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第一轮纳入21位专家,第二轮纳入10位专家,第一轮纳入19个评估维度,选取重要性评分≥4.5分且变异系数≤20%的7个评估维度,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这7个评估维度和条目的重要性结果与第一轮一致,由此最终构建的BTS共包含7个评估维度,15个条目。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癌痛病人,使用构建的BTS评估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共纳入166例病人,经过数据清洗,最终纳入分析的病人例数为138例。BTS的信度检测Cronbachα系数为0.78,效度检测的KMO值为0.8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构建的BTS条目共纳入7个评估维度,15个条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于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相关性疼痛 疼痛评估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