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过表达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挺 刘杰 +3 位作者 肖良 鲍礼智 余云华 郑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建立心脏过表达人源PRKAG2(G100S)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人源基因点突变对小鼠心脏发育、形态和功能维持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克隆人源基因PRKAG2并构建点突变质粒,将人源PRKAG2(G100S)插入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启动子... 目的建立心脏过表达人源PRKAG2(G100S)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人源基因点突变对小鼠心脏发育、形态和功能维持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克隆人源基因PRKAG2并构建点突变质粒,将人源PRKAG2(G100S)插入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选用C57BL/6J小鼠为遗传背景,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利用特异引物PCR法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源PRKAG2(G100S)的表达。结果经过回交繁育后建立了2个品系的心脏特异表达人源PRKAG2(G100S)的转基因小鼠品系F2代,并通过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确认了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中人源PRKAG2(G100S)在mRNA和蛋白水平存在过表达,且该突变能在转基因小鼠中稳定传代。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心脏特异表达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人源PRKAG2(G100S)基因在心脏组织的过度表达在小鼠心脏发育和功能维持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AG2 受精卵原核注射 转基因小鼠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AG2基因G100S新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唐念中 张艳飞 +1 位作者 陈挺 郑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位于非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区域的PRKAG2基因G100S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分别随机选取N4代4周龄、12周龄的转基因... 目的探讨位于非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区域的PRKAG2基因G100S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分别随机选取N4代4周龄、12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各6只,用磷酸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比较转基因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小鼠AMPK活性的差异,并观察随着周龄的增长转基因小鼠AMPK活性的变化。结果 4周龄和12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均低于同窝野生型小鼠(0.042±0.013 vs 0.063±0.013,0.032±0.008 vs 0.062±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4)。12周龄和4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结论 PRKAG2基因G100S突变可导致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AMPK活性下降,而且AMPK活性并不随着转基因小鼠周龄的增长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AG2基因 G100S新突变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