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4D Flow MRI评估颈动脉狭窄及卒中相关血流动力学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卢菲 孙梦瑶 +3 位作者 马越 江岳娈 孙洋 佟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2,47,共10页
目的利用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在体分析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血流动力学,探讨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 目的利用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在体分析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血流动力学,探讨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12月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经超声诊断为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研究组,n=20)和同期年龄及血管条件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n=26),均行临床数据及磁共振数据采集,Flow影像数据经CVI 42软件获得血流量、血流速度、壁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最大压力梯度、能量损失(energy loss,EL)等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并对急性期脑梗死及非急性期脑梗死进行亚组分析,探讨狭窄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卒中发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平均血流、最大血流、总容量及平均相对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最大能量损失、平均能量损失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流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420,P<0.05);各狭窄血管狭窄上游、中心及下游的血流动力学在平均血流、平均速度、最小速度、最大血流、总容量、平均轴向WSS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狭窄下游急性期脑梗死组最大压力梯度小于非急性期脑梗死组(P<0.05)。结论4D Flow MRI对颈动脉的可视化及量化分析发现能量损失有助于诊断颈动脉狭窄;低WSS及颈动脉狭窄下游最大压力梯度可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四维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和传统TSE序列在直肠癌磁共振检查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胡思洁 范文文 +7 位作者 滕泽 刘侃 童晓婉 江岳娈 刘鹏 郎宇 Nickel Marcel Dominik 张红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5,共6页
目的评估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 Recon)技术在提高直肠MR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urbo spin-echo,TSE)图像质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诊断为直肠癌的初诊患... 目的评估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 Recon)技术在提高直肠MR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urbo spin-echo,TSE)图像质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诊断为直肠癌的初诊患者60例,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传统TSE序列及应用DL Recon技术的TSE序列(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TSE,DL-TSE)扫描,并记录扫描时间,由两名影像科医师分别对两组图像(传统TSE、DL-TSE)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采用“五分法”分别对病灶轮廓清晰度,图像伪影,病灶结构清晰度以及诊断信心进行评分;由两名影像科技师进行客观评价,分别计算DL-TSE和传统TSE图像的病灶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以及病灶区域与周边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Wilcoxon符号轶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图像主观评价显示DL-TSE序列的病灶轮廓清晰度、图像伪影、病灶结构清晰度以及诊断信心的主观评分得分均优于传统TSE序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像客观评价显示DL-TSE序列和传统TSE序列的SNR分别为24.26(15.95,42.79)、11.84(7.63,1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276,P<0.001);DL-TSE序列和传统TSE序列CNR分别为10.75(7.19,15.63),5.47(3.72,8.8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271,P<0.001)。DL-TSE序列的SNR及CNR相较于传统TSE序列均有明显提升。结论DL-TSE序列通过采用原始K空间数据DL Recon算法,在保证图像质量和病变可检测性的情况下,可提升直肠癌患者序列图像SNR及CNR,并且可缩短36.6%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深度学习重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扩散峰度成像的时间进程分析及其与扩散张量成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娣 张培功 +4 位作者 姜兴岳 翟峰 翟长彬 于蒙蒙 石清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3-687,共5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扩散峰度成像(DKI)各参数随梗死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扩散张量成像(DTI)进行对比。方法对95例脑梗死患者行DWI、DKI扫描,并根据脑梗死的时间分为5组:超急性期10例、急性期12例、亚急性期早期33例、亚急性期晚期20例、...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扩散峰度成像(DKI)各参数随梗死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扩散张量成像(DTI)进行对比。方法对95例脑梗死患者行DWI、DKI扫描,并根据脑梗死的时间分为5组:超急性期10例、急性期12例、亚急性期早期33例、亚急性期晚期20例、慢性期20例,获得DKI的相关参数图,测量病变区及对照区各参数值并计算其百分比变化率,分析各参数值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 DKI各参数值[平均扩散峰度(MK)、径向峰度(K⊥)、轴向峰度(K//)]在梗死后升高,急性期达到高峰,之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DTI各参数值[平均扩散系数(MD)、垂直扩散张量(D⊥)、轴向扩散张量(D//)]在梗死后降低,急性期达到最低,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MK、K⊥、K//的百分比变化率较MD、D⊥、D//更高,且平行方向变化均大于垂直方向。结论 DKI评价脑梗死优于DTI,可更全面地分析脑梗死微观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峰度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样本甲状腺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在鉴别诊断结节型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庆军 石清磊 +3 位作者 袭肖明 符永瑰 逯巧慧 任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4-1069,1075,共7页
目的探讨小样本甲状腺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影像组学分类模型鉴别诊断结节型桥本甲状腺炎(NHT)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证实的40例46个NHT和48例61个PTMC甲状腺高b值DWI,对结节进行分割、特征... 目的探讨小样本甲状腺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影像组学分类模型鉴别诊断结节型桥本甲状腺炎(NHT)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证实的40例46个NHT和48例61个PTMC甲状腺高b值DWI,对结节进行分割、特征值提取,并使用3种特征值标准化、2种降维、3种特征值筛选方法确定影像组学特征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10种分类模型对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46个NHT和61个PTMC共提取了107个影像组学特征值。当选择Normalize to unit(NormUnit)进行标准化、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ANOVA进行特征值筛选,在15个特征值时,线性判别分析分类模型鉴别诊断NHT与PTMC效果最优,准确度为85.71%,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100.00%,AUC值为0.925。结论小样本甲状腺高b值DWI影像组学分类模型对于NHT和PTMC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甲状腺炎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算法在中医诊疗中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晓航 石清磊 +4 位作者 王斌 王炳蔚 王永吉 陈力 吴敬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32-36,共5页
机器学习算法包括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在中医诊疗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为探究中医辩证规律提供了参考,也为中医诊疗过程的客观化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随着其在多个领域不断取得成功,深度学习算法在中医... 机器学习算法包括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在中医诊疗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为探究中医辩证规律提供了参考,也为中医诊疗过程的客观化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随着其在多个领域不断取得成功,深度学习算法在中医诊疗中的价值越来越多地得到业界的重视。通过对中医诊疗领域中使用到的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与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述评,总结了两类算法在中医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两类算法的特点以及对中医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机器学习算法在中医诊疗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并行发射小视野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用于弥散加权成像显示前列腺病变
6
作者 李秀梅 陈晓琳 +4 位作者 徐龙嘉慧 奉鑫 王梦珠 覃浩东 赖炳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5年第8期543-546,共4页
目的观察非并行发射(non-PTX)小视野(rFOV)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用于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前列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30例前列腺病变(含22例前列腺增生及8例前列腺癌)患者采集常规EPIDWI和non-PTX rFOV-EPI-DWI;对比2种DWI图像... 目的观察非并行发射(non-PTX)小视野(rFOV)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用于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前列腺病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30例前列腺病变(含22例前列腺增生及8例前列腺癌)患者采集常规EPIDWI和non-PTX rFOV-EPI-DWI;对比2种DWI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结果及包括信噪比(SNR)、对比度(C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病变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客观评价参数。结果non-PTX rFOV-EPI-DWI主观评分结果高于常规EPI-DWI(P<0.001),而其SNR、CR、CNR及病变ADC值均高于常规EPI-DWI(P均<0.05)。结论non-PTX rFOV-EPI序列DWI显示前列腺病变效果优于常规EPI-D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