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头坏死磁共振灌注参数与ARCO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海平 敖国昆 +4 位作者 袁小东 杨素君 杨艳 吴涛 石清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ANFH)不同病变阶段的MR灌注特征,分析初始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iAUC)、转运常数(K^(trans))与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45例ANFH初治患者,行MR灌注加权成...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ANFH)不同病变阶段的MR灌注特征,分析初始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iAUC)、转运常数(K^(trans))与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45例ANFH初治患者,行MR灌注加权成像(PWI)检查和ARCO分期评估,比较对照组与ANFH组ARCO I期、II期、III期、IV期的iAUC值和K^(trans)值,分析ARCO分期与iAUC、K^(trans)值的相关性。结果 ANFH组83侧股骨头中,I期18侧,II期20侧,III期21侧,IV期24侧。对照组、I期、II期、III期、IV期的i AU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520,P<0.001),除I期与IV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期、II期、III期、IV期的K^(tran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35,P<0.001),对照组K^(trans)值与I期、II期、III期、IV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I期、II期、III期、IV期与i AUC值、K^(trans)值呈正相关(r=0.612、0.557,P<0.001),其中对照组、I期、II期、III期与i AUC值、K^(trans)值呈显著正相关(r=0.906、0.854,P<0.01)。结论 PWI可以评估ANFH不同病程阶段的灌注特征,且i AUC、K^(trans)值与ARCO分期有较高的相关性,是反映ANFH不同病变阶段血流灌注的重要指标,可为ANFH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ARCO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烟雾病患者不同分期脑内缺血性病变MRI特点 被引量:8
2
作者 乔鹏岗 韩聪 +4 位作者 左智炜 王一托 邢旭东 钱天翼 李功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893-89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烟雾病患者脑内缺血性病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成人烟雾病患者174侧受累大脑半球脑内缺血病灶分布特点,进行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烟雾病患者脑内缺血性病变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成人烟雾病患者174侧受累大脑半球脑内缺血病灶分布特点,进行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评分,并比较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分期的相关性。结果174侧受累大脑半球Ⅰ期6侧,Ⅱ期26侧,Ⅲ期23侧,Ⅳ期50侧,Ⅴ期49侧,Ⅵ期20侧;其中156侧大脑半球出现缺血病灶,114侧大脑半球缺血病灶仅累及皮层下组织,42侧大脑半球缺血病灶累及皮层,145侧大脑半球缺血灶仅累及前循环,11侧大脑半球缺血病灶累及后循环;174侧受累大脑半球CVA评分0分18侧,1分74侧,2分40侧,3分42侧。随着血管造影分期的进展,脑内缺血病灶由皮层下区域逐渐累及皮层(r=0.32859,P<0.0001),且缺血病灶CVA评分逐渐增加(r=0.30375,P<0.0001)。结论成人烟雾病患者脑内缺血病灶的分布模式和病灶大小随着病情进展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了解该特点对烟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意外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RESOLVE-DWI与SS-EPI DWI在大鼠颅脑成像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白岩 姜兴岳 +4 位作者 张洁 石清磊 聂泰明 杨明瑞 郑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DWI)在大鼠颅脑胶质瘤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只Wistar大鼠建立C6胶质瘤模型,并进行常规MRI、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DWI及RESOLVE-DWI序列扫描。分别计算SS-EPI DWI和RESOLVE-DWI图...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RESOLVE-DWI)在大鼠颅脑胶质瘤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只Wistar大鼠建立C6胶质瘤模型,并进行常规MRI、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DWI及RESOLVE-DWI序列扫描。分别计算SS-EPI DWI和RESOLVE-DWI图像的SNR、CNR及ADC值,评价图像畸变程度,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ESOLVE-DWI解剖结构显示规则,颅脑结构轮廓更加接近真实颅脑结构。RESOLVEDWI图像的SNR及CNR均明显高于SS-EPI DWI(P均<0.05)。RESLOVE-DWI图像评分高于SS-EPI DWI(P<0.05)。RESLOVE-DWI与SS-EPI DWI图像肿瘤中心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ESLOVE-DWI和SS-EPI DWI图像中肿瘤中心区ADC值均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均>0.05)。结论RESOLVE-DWI可提供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DWI及ADC图像,较SS-EPI DWI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扩散磁共振成像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HIM序列的IVIM-DWI成像在星形细胞肿瘤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洁 姜兴岳 +4 位作者 白岩 邹雪雪 聂泰明 杨明瑞 石清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ISHIM序列的IVIM-DWI在颅脑星形细胞肿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肿瘤患者42例,高、低级别肿瘤分别为28例(Ⅲ级10例、IV级18例)、14例(Ⅰ级1例、Ⅱ级1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ISHIM IVIM-DWI... 目的:探讨基于ISHIM序列的IVIM-DWI在颅脑星形细胞肿瘤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肿瘤患者42例,高、低级别肿瘤分别为28例(Ⅲ级10例、IV级18例)、14例(Ⅰ级1例、Ⅱ级1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ISHIM IVIM-DWI及增强扫描。测量肿瘤实质区、周围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实质区:高级别组D值低于低级别组,D*值、f值均高于低级别组,差异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周围水肿区:高级别组D值低于低级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值、f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低级别组对侧正常脑白质区D、D*、f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ISHIM的IVIM-DWI成像获得的D、D*、f值有助于肿瘤级别的判定,在高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IM-DWI ISHIM 星形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读出平面回波序列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在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志安 蒋涛 +7 位作者 刘锦峰 温晓慧 张怡 闵小红 石清磊 吕悦雷 刁小莉 李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16-1820,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分段读出平面回波序列(RS-EP)单指数模型DWI、双指数模型体素内不相关运动(IVIM)成像诊断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价值。方法收集鼻阻塞患者20例,按病理结果分为单纯性鼻炎组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RS-E... 目的研究基于分段读出平面回波序列(RS-EP)单指数模型DWI、双指数模型体素内不相关运动(IVIM)成像诊断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价值。方法收集鼻阻塞患者20例,按病理结果分为单纯性鼻炎组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RS-EP序列的IVIM和单指数模型DWI检查,获得IVIM参数纯扩散系数(D)、假性灌注系数(D~*)、灌注分数(f)和ADC参数图。分别测量2组下鼻甲黏膜的前、中、后部3个区域的参数值。比较2组和3个区域间各扩散参数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慢性单纯性鼻炎组的ADC和D值分别为(1 938.84±170.46)×10^(-6)mm^2/s和(1 698.91±145.17)×10^(-6)mm^2/s,慢性肥厚性鼻炎组ADC值为(1 681.76±132.21)×10^(-6)mm^2/s,D值为(1 439.39±101.26)×10^(-6)mm^2/s,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和f值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下鼻甲黏膜前、中、后部ADC值依次增高(P均<0.05);下鼻甲前、中、后部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D值的曲线下面积高于ADC值(0.932±0.044 vs 0.896±0.058,P<0.05),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1%、93.75%、90.00%、93.75%、85.71%。结论基于RS-EP序列的IVIM成像和单指数DWI成像在鉴别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其中基于IVIM模型的D值较常规ADC值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 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联合IVIM-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38
6
作者 邹雪雪 秦东京 +4 位作者 姜兴岳 张虎 马德晶 王静 石清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因乳腺病变接受DCE-MRI及IVIM-DWI检查的患者8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共93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42个(良性组),恶性病灶51个(恶性组)...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因乳腺病变接受DCE-MRI及IVIM-DWI检查的患者8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共93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42个(良性组),恶性病灶51个(恶性组)。对两组的DCE-MRI参数(病变形态、强化特点、峰值时间、最大增强斜率和TIC类型)及IVIM-DWI参数(f、D和D*值)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CE-MRI、IVIM-DWI及二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DCE-MRI、IVIM-DWI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形态、TIC类型,D值,形态、TIC类型及D值。DCE-MRI、IVIM-DWI及二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8.43%、71.43%、75.27%,70.59%、66.67%、68.82%,84.31%、78.57%、81.72%。3种方法的AUC分别为0.75、0.69、0.81。结论 DCE-MRI联合IVIM-DWI可提高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him-EPI和SS-EPI在甲状腺结节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祺 贾永军 +3 位作者 杨创勃 贺太平 王少彧 金晨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单层动态匀场技术在3.0TMR仪甲状腺结节扩散加权成像中提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24例超声已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共32个结节,对其进行单层动态匀场技术(iShim-EPI)和常规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两种不同扩散加... 目的:探讨单层动态匀场技术在3.0TMR仪甲状腺结节扩散加权成像中提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24例超声已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共32个结节,对其进行单层动态匀场技术(iShim-EPI)和常规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两种不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以横轴面T2WI抑脂图像为参考,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两种DWI序列图像的正常解剖结构显示能力、伪影及图像整体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评价2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使用Kappa检验,比较两种不同弥散序列对图像的正常解剖结构显示能力、伪影及图像整体质量的差异使用Wilcoxon检验。另由同一名放射医师通过绘制感兴趣区(ROI)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定量参数的测量,计算甲状腺结节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甲状腺结节前后(AP)、左右(RL)径几何变形率(GDR),测量甲状腺结节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不同扩散序列甲状腺结节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在iShim-EPI和SS-EPI两种不同扩散序列中对甲状腺结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显示能力、伪影及图像整体质量两名医师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均>0.70)。医师二对SS-EPI和iShim-EPI序列图像显示甲状腺结节正常解剖评分分别为2.62、4.71,伪影评分分别为3.09、1.09,图像整体质量评分分别为2.21、4.53,各项评分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序列图像定量参数比较,iShim-EPI序列甲状腺结节图像的SNR、CNR分别为45.89、24.36,SS-EPI序列甲状腺结节图像的SNR、CNR分别为11.01、5.38,两种序列间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him-EPI序列的甲状腺结节图像前后和左右方向GDR分别为8.02、4.02,SS-EPI序列的甲状腺结节图像前后和左右方向GDR分别为39.42、27.66,iShim-EPI序列甲状腺前后、左右变形率较SS-EPI显著降低(P<0.001)。iShim-EPI序列和iShim-EPI序列的甲状腺结节ADC值分别为1.15×10^-3mm^2/s、1.11×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him-EPI可以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的DWI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扩散加权成像 图像质量 单层动态匀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