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钩藤属植物中吲哚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江恺 刘建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76-788,共13页
本文对钩藤属植物中吲哚生物碱类成分的植物来源、骨架结构、波谱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钩藤 吲哚生物碱 结构分类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明 侯宝龙 +2 位作者 闫佳旭 王翠玲 刘建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2-1136,共5页
以取代的苯胺和反式丁烯醛为原料,在盐酸中反应得到4个2-甲基喹啉衍生物,所得产物再与芳香醛在冰醋酸中回流反应合成了10个苯乙烯喹啉衍生物,收率为64%~78%。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IR表征确认,并采用MTT法进行初步体外抗肿瘤活... 以取代的苯胺和反式丁烯醛为原料,在盐酸中反应得到4个2-甲基喹啉衍生物,所得产物再与芳香醛在冰醋酸中回流反应合成了10个苯乙烯喹啉衍生物,收率为64%~78%。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IR表征确认,并采用MTT法进行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Ⅱc对A 549和HCT 116细胞均有较高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9.77和9.66μmol/L,化合物Ⅱd对HCT 116细胞有较高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9.8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苯乙烯基 2-甲基喹啉 抗癌活性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便合成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振兴 王翠玲 +2 位作者 田妍 张宁 刘建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6-380,共5页
该文建立了简便合成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的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甲醛和乙酸铵为初始原料,通过缩合关环和氧化芳香化合成中间体2,6-二甲基-3,5-二乙氧羰基吡啶,再与苯甲醛衍生物在乙酸中回流缩合,合成了9个2-... 该文建立了简便合成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的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甲醛和乙酸铵为初始原料,通过缩合关环和氧化芳香化合成中间体2,6-二甲基-3,5-二乙氧羰基吡啶,再与苯甲醛衍生物在乙酸中回流缩合,合成了9个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通过1HNMR、MS、IR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9个吡啶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吡啶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02~382 nm,发射波长在397~537 nm,摩尔消光系数在1.045×10^4~4.236×10^4L/(mol·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乙烯基-3 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 苯甲醛衍生物 简便方法 荧光性质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
4
作者 王明 陈振兴 +3 位作者 陈革豫 侯宝龙 王翠玲 刘建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5-868,共4页
报道了一种苯乙烯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将10 mmol苯胺溶于10 mL 6 mol·L^(-1)盐酸中,加热至100℃,搅拌下缓慢滴加丁烯醛(20 mmol)的甲苯溶液8 mL,100℃反应3 h生成中间体2-甲基喹啉;2-甲基喹啉(10 mmol)再同芳香醛(12 mmol)... 报道了一种苯乙烯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将10 mmol苯胺溶于10 mL 6 mol·L^(-1)盐酸中,加热至100℃,搅拌下缓慢滴加丁烯醛(20 mmol)的甲苯溶液8 mL,100℃反应3 h生成中间体2-甲基喹啉;2-甲基喹啉(10 mmol)再同芳香醛(12 mmol)衍生物在冰醋酸(15 mL)中回流8 h合成八个苯乙烯喹啉衍生物,产率71%~88%,该方法操作简便、便于纯化、产率较高、环境友好。合成的衍生物进行MS,~1HNMR,IR结构表征,红外图谱在960~980 cm^(-1)间出现中等强度的吸收峰,核磁图谱中烯碳上氢的邻位偶合常数在12~18 Hz之问,表明结构中的碳碳双键为反式构型。测定了八个衍生物在CH_3OH,DMSO,THF和DMF等四种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将最大吸收波长作激发波长,测定了其发射波长。结果表明:苯乙烯喹啉衍生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25~376 nm,发射波长为367~477 nm,摩尔消光系数为1.738×10~4~4.578×10~4 L·mol^(-1)·cm^(-1)含甲氧基、羟基、苄基的衍生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大于其他化合物。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变化微弱,发射波长变化明显,表现为DMSO>DMF>CH_3OH>THF,表明同一种化合物在非质子溶剂中的斯托克斯位移值大于质子溶剂。2-(3,4,5-三甲氧基)苯乙烯基喹啉(化合物Ⅱ)的荧光性质最好,斯托克斯位移值最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苯乙烯染料 2-甲基喹啉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对葡萄皮中白藜芦醇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竹兰 张楠 +1 位作者 崔哲 刘建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2-144,共3页
本实验用不同剂量的紫外光(UV-C和UV-B)对采后葡萄进行照射处理,并于不同的暗处理时间收集葡萄果皮,采用HPLC法分析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表明:UV-B对白藜芦醇的诱导作用不是很大,用UV-C照射20min暗处理48h后,白藜芦醇含量可提高15... 本实验用不同剂量的紫外光(UV-C和UV-B)对采后葡萄进行照射处理,并于不同的暗处理时间收集葡萄果皮,采用HPLC法分析其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表明:UV-B对白藜芦醇的诱导作用不是很大,用UV-C照射20min暗处理48h后,白藜芦醇含量可提高15倍以上,鲜重达到155μg/g。因此可以考虑采用UV-C照射处理采后葡萄,把其作为高白藜芦醇含量的食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葡萄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氧化“一锅法”合成1,2,3,4-四氢-6H-吲哚[2,3-b]喹喔啉 被引量:1
6
作者 侯宝龙 王明 +3 位作者 陈革豫 黄新炜 王翠玲 刘建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1-435,466,共6页
为了探索喹喔啉新的合成路线,以吲哚醌和环己二胺为原料,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合成了1,2,3,4-四氢-6H-吲哚[2,3-b]喹喔啉,共合成衍生物12个,产率为39%~70%,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红外、核磁、质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说明合成了目标产物。此... 为了探索喹喔啉新的合成路线,以吲哚醌和环己二胺为原料,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合成了1,2,3,4-四氢-6H-吲哚[2,3-b]喹喔啉,共合成衍生物12个,产率为39%~70%,所合成的化合物通过红外、核磁、质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说明合成了目标产物。此外,对化合物9-氟-1,4-二氢-6H-吲哚喹喔啉(Ⅰl)和9-甲基-1,4-二氢-6H-吲哚喹喔啉(Ⅰm)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试,对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 4-四氢吲哚喹喔啉 吲哚醌 环己二胺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Ca^(2+)信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展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26-28,31,共4页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调节自身代谢和生长,需要对各种外界环境刺激以及植物内部生理信息做出反应,因此,植物产生了自己的信号系统。Ca2+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植物细胞信号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国内外对植物Ca2...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调节自身代谢和生长,需要对各种外界环境刺激以及植物内部生理信息做出反应,因此,植物产生了自己的信号系统。Ca2+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植物细胞信号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国内外对植物Ca2+信号的研究情况,综述了Ca2+信号的产生、Ca2+信号参与的各种植物生理过程、Ca2+信号的检测以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Ca^2+信号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叶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广江 刘建利 刘竹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38-640,653,共4页
通过研究补骨脂叶中是否含有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寻找含此类活性成分的新药源。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浸提方法对补骨脂叶甲醇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合紫外光谱比对,发现补骨脂叶中含有补骨脂素类成分,且不同的处理方法使化学成分... 通过研究补骨脂叶中是否含有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寻找含此类活性成分的新药源。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浸提方法对补骨脂叶甲醇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合紫外光谱比对,发现补骨脂叶中含有补骨脂素类成分,且不同的处理方法使化学成分发生了显著的量变。新鲜补骨脂叶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以及另外两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烘干、晾干、研磨的叶子,补骨脂叶在干制过程中此四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叶 HPLC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