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的生物技术研究
1
作者 姬婧媛 张展鹏 +3 位作者 张变玲 薛柯 荆二勇 尉亚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14-16,共3页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具有多种医疗保健生理活性作用,被喻为继紫杉醇后的第二大抗癌药物。因此,对于白藜芦醇的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代谢机制以及白藜芦醇的生物技术应用研...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具有多种医疗保健生理活性作用,被喻为继紫杉醇后的第二大抗癌药物。因此,对于白藜芦醇的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代谢机制以及白藜芦醇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代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色胺酮及其衍生物的仿生合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翠玲 侯宝龙 +2 位作者 张宁 孙艳妮 刘建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4-278,共5页
以药用植物体内存在的生物合成前体吲哚醌和邻氨基苯甲酸为反应物,用POCl3作催化剂,仿生合成了天然产物色胺酮(1),结构表征结果与标准品一致.该反应所用原料易得,避免了使用较昂贵的靛红酸酐,适合实验室小规模简便合成.采用此方法合成... 以药用植物体内存在的生物合成前体吲哚醌和邻氨基苯甲酸为反应物,用POCl3作催化剂,仿生合成了天然产物色胺酮(1),结构表征结果与标准品一致.该反应所用原料易得,避免了使用较昂贵的靛红酸酐,适合实验室小规模简便合成.采用此方法合成了14个色胺酮衍生物,可见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胺酮 吲哚醌 邻氨基苯甲酸 仿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翠玲 刘竹兰 +3 位作者 侯宝龙 王瑾 张宁 刘建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7-820,共4页
目的对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方法用苯胺及其衍生物和水合三氯乙醛、盐酸羟胺在盐酸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中间体异亚硝基乙酰苯胺及其衍生物,然后再在浓硫酸作用下关环合成出了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结果筛选出... 目的对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方法用苯胺及其衍生物和水合三氯乙醛、盐酸羟胺在盐酸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中间体异亚硝基乙酰苯胺及其衍生物,然后再在浓硫酸作用下关环合成出了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结果筛选出合成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最佳条件:第一步反应回流1 h,第二步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1 h。结论反应步骤简单、条件温和、产率较高,是合成天然产物吲哚醌及其衍生物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醌 苯胺 衍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属植物中吲哚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江恺 刘建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76-788,共13页
本文对钩藤属植物中吲哚生物碱类成分的植物来源、骨架结构、波谱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为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钩藤 吲哚生物碱 结构分类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特有珍稀花卉植物蝟实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智选 石建孝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327-330,共4页
通过用石蜡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数量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研究蝟实大孢子发生及其雌配子体发育的特征;种子发育特点以及种子在果实中发育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其胚珠倒生,薄珠心,单珠被,大孢子四分体呈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 通过用石蜡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数量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研究蝟实大孢子发生及其雌配子体发育的特征;种子发育特点以及种子在果实中发育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其胚珠倒生,薄珠心,单珠被,大孢子四分体呈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胚囊发育类型属于蓼型。蝟实的胚胎学特征与忍冬科的胚胎学特征基本相同;在植株上种子胚的发育停留在鱼雷型胚时期,这属于种子的后熟现象。得出的结论是:蝟实胚发育停留在鱼雷型胚时期,种子发育不完全及败育率非常高(61.86%)是影响蝟实繁育的主要内因,也是蝟实稀有及孤岛状分布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植物 蝟实 生殖生物学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 侯宝龙 +2 位作者 闫佳旭 王翠玲 刘建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2-1136,共5页
以取代的苯胺和反式丁烯醛为原料,在盐酸中反应得到4个2-甲基喹啉衍生物,所得产物再与芳香醛在冰醋酸中回流反应合成了10个苯乙烯喹啉衍生物,收率为64%~78%。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IR表征确认,并采用MTT法进行初步体外抗肿瘤活... 以取代的苯胺和反式丁烯醛为原料,在盐酸中反应得到4个2-甲基喹啉衍生物,所得产物再与芳香醛在冰醋酸中回流反应合成了10个苯乙烯喹啉衍生物,收率为64%~78%。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IR表征确认,并采用MTT法进行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Ⅱc对A 549和HCT 116细胞均有较高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9.77和9.66μmol/L,化合物Ⅱd对HCT 116细胞有较高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9.8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苯乙烯基 2-甲基喹啉 抗癌活性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便合成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振兴 王翠玲 +2 位作者 田妍 张宁 刘建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6-380,共5页
该文建立了简便合成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的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甲醛和乙酸铵为初始原料,通过缩合关环和氧化芳香化合成中间体2,6-二甲基-3,5-二乙氧羰基吡啶,再与苯甲醛衍生物在乙酸中回流缩合,合成了9个2-... 该文建立了简便合成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的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甲醛和乙酸铵为初始原料,通过缩合关环和氧化芳香化合成中间体2,6-二甲基-3,5-二乙氧羰基吡啶,再与苯甲醛衍生物在乙酸中回流缩合,合成了9个2-苯乙烯基-3,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衍生物。通过1HNMR、MS、IR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9个吡啶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吡啶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02~382 nm,发射波长在397~537 nm,摩尔消光系数在1.045×10^4~4.236×10^4L/(mol·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乙烯基-3 5-二乙氧羰基-6-甲基吡啶 苯甲醛衍生物 简便方法 荧光性质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
8
作者 王明 陈振兴 +3 位作者 陈革豫 侯宝龙 王翠玲 刘建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5-868,共4页
报道了一种苯乙烯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将10 mmol苯胺溶于10 mL 6 mol·L^(-1)盐酸中,加热至100℃,搅拌下缓慢滴加丁烯醛(20 mmol)的甲苯溶液8 mL,100℃反应3 h生成中间体2-甲基喹啉;2-甲基喹啉(10 mmol)再同芳香醛(12 mmol)... 报道了一种苯乙烯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将10 mmol苯胺溶于10 mL 6 mol·L^(-1)盐酸中,加热至100℃,搅拌下缓慢滴加丁烯醛(20 mmol)的甲苯溶液8 mL,100℃反应3 h生成中间体2-甲基喹啉;2-甲基喹啉(10 mmol)再同芳香醛(12 mmol)衍生物在冰醋酸(15 mL)中回流8 h合成八个苯乙烯喹啉衍生物,产率71%~88%,该方法操作简便、便于纯化、产率较高、环境友好。合成的衍生物进行MS,~1HNMR,IR结构表征,红外图谱在960~980 cm^(-1)间出现中等强度的吸收峰,核磁图谱中烯碳上氢的邻位偶合常数在12~18 Hz之问,表明结构中的碳碳双键为反式构型。测定了八个衍生物在CH_3OH,DMSO,THF和DMF等四种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将最大吸收波长作激发波长,测定了其发射波长。结果表明:苯乙烯喹啉衍生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25~376 nm,发射波长为367~477 nm,摩尔消光系数为1.738×10~4~4.578×10~4 L·mol^(-1)·cm^(-1)含甲氧基、羟基、苄基的衍生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大于其他化合物。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变化微弱,发射波长变化明显,表现为DMSO>DMF>CH_3OH>THF,表明同一种化合物在非质子溶剂中的斯托克斯位移值大于质子溶剂。2-(3,4,5-三甲氧基)苯乙烯基喹啉(化合物Ⅱ)的荧光性质最好,斯托克斯位移值最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苯乙烯染料 2-甲基喹啉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莓绿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琦 黄庆文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9-232,236,共5页
以2个树莓优良栽培品种美国22号红树莓和黑莓A4-17为试材,进行了绿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22号红树莓选择半木质化绿枝作为插条生根能力最好,生根率可达80%以上的生产指标;插条基部不同激素处理方式两个品种均以蘸药处理... 以2个树莓优良栽培品种美国22号红树莓和黑莓A4-17为试材,进行了绿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22号红树莓选择半木质化绿枝作为插条生根能力最好,生根率可达80%以上的生产指标;插条基部不同激素处理方式两个品种均以蘸药处理生根效果好;除去插条基部1~2节叶柄,同时在高浓度激素中添加100~150 mg/L的H2BO3,生根率可达80%~90%;品种间生根能力有一定差异,黑莓A4-17的生根能力比美国22号红树莓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绿枝扦插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新麦草光合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倩 王明 +2 位作者 王雯雯 张瑞昌 岳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278-4284,共7页
以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水分梯度,研究生长指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光响应特征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株高、叶宽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根长和丙二醛(MDA)含量增... 以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水分梯度,研究生长指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光响应特征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株高、叶宽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根长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水分胁迫导致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最大荧光(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胞间CO2浓度(Ci)、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升高;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不变;干旱胁迫下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干旱胁迫造成最大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下降。综上表明,干旱对光系统Ⅱ的伤害是制约华山新麦草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新麦草 水分胁迫 光合作用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绿豆在增强UV-B辐射下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英利 王英娟 +2 位作者 郝建国 李倩 贾敬芬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29-2633,共5页
研究了外源褪黑素对于绿豆幼苗在增强UV-B辐射下叶片内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酶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对绿豆产生了氧化胁迫,使其叶片内的丙二醛含量升高,引起抗氧化酶... 研究了外源褪黑素对于绿豆幼苗在增强UV-B辐射下叶片内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酶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对绿豆产生了氧化胁迫,使其叶片内的丙二醛含量升高,引起抗氧化酶包括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提高.而外源褪黑素和UV-B辐射复合处理可以显著地降低绿豆叶片内的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酶活.褪黑素单独处理绿豆使各项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在植物体内,褪黑素是一种保护性抗氧化剂,加入一定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可以减缓UV-B辐射引起绿豆的氧化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UV-B 绿豆 氧化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儿七光合生理特性的地理差异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尚海琳 李方民 +2 位作者 林玥 赵桂仿 岳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40-1447,共8页
对中国由南向北5个种源地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宁夏六盘山地区植株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最高,表观光量子效率(AQY)、瞬时光能利用效率(ILUE)和最大光合速率(Pmax... 对中国由南向北5个种源地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宁夏六盘山地区植株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最高,表观光量子效率(AQY)、瞬时光能利用效率(ILUE)和最大光合速率(Pmax)最低,光合能力最差;最南部云南纳帕海植株的LSP和LCP很低,但因其AQY和ILUE最高,故其Pmax最大,强光下的光合能力最高.(2)最南部云南纳帕海和最北部甘肃兴隆山个体的羧化效率(CE)最高,且CO2补偿点(CCP)较低,因此CO2利用率较高;而较南部四川刷经寺个体的CE最低,且CCP最高,故CO2利用效率最低.(3)各种源植株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含量无显著差异,而不同地区个体的Chla/Chlb值差异显著,最北部甘肃兴隆山植株的Chla/Chlb值最大,而南部四川刷经寺的Chla/Chlb值最小.(4)各种源地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腾速率(Tr)对光量子通量密度(PFD)与CO2浓度的响应过程也表现出显著的地理分异.总的来看,桃儿七是一种喜光但又较耐阴植物,但不同分布区桃儿七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已经出现了较显著的地理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药用植物 桃儿七 光合生理特性 地理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PMP柱前衍生化方法用于单糖的组成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林雪 王仲孚 +2 位作者 黄琳娟 白泉 贾敬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56-1458,共3页
An improved carbohydrate derivatization method employing 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Liquid ammonia was used instead of sodium hydroxide aqueous solution to provide the base medium ... An improved carbohydrate derivatization method employing 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Liquid ammonia was used instead of sodium hydroxide aqueous solution to provide the base medium for the derivatization reaction.Derivatization reaction and HPLC s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including reaction time,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MP consumption.The derivatives of five reducing monosaccharides were well separated by HPLC. Because we employed ammonia instead of sodium hydro-xide,the excessive volatile ammonia can be removed by vacumm drying,these derivatives could be directly analyzed by MALDI-TOF-MS without desalting procedure,possessing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monosaccharide and oligosaccharide separation and subsequent MS analysis.This method not only increased the MS detection sensitivity,but also decreased sample wastes during purification. We successfully applied this method to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polysaccharides SPPA-1,SPPB-1 and SPPC-1 purified from Spirulina(Plat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PMP)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用于芦荟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林雪 贾敬芬 +1 位作者 黄琳娟 王仲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195,共4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芦荟多糖,用三氟乙酸(TFA)水解,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水解后的单糖,衍生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紫外检测,研究了三种常见芦荟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结果表明:利用RP-HPLC研究芦荟多...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芦荟多糖,用三氟乙酸(TFA)水解,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水解后的单糖,衍生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紫外检测,研究了三种常见芦荟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结果表明:利用RP-HPLC研究芦荟多糖的单糖组成简便易行,并且芦荟多糖因品种不同存在单糖组成差异。从而建立了研究芦荟多糖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多糖 衍生化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对增强UV-B辐射与干旱复合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芳 姬茜茹 +1 位作者 邱宗波 岳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8-442,共5页
模拟了平流层臭氧减少20%时辐射到地表的紫外线B(UV-B,280~315nm)和水分胁迫(20%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考察了温室培养的玉米幼苗叶片对于增强的UV-B辐射联合干旱条件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两胁迫因子UV-B辐射和干旱单独作用24h会导... 模拟了平流层臭氧减少20%时辐射到地表的紫外线B(UV-B,280~315nm)和水分胁迫(20%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考察了温室培养的玉米幼苗叶片对于增强的UV-B辐射联合干旱条件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两胁迫因子UV-B辐射和干旱单独作用24h会导致玉米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脯氨酸和抗膜质过氧化系统(MDA,抗氧化酶SOD,CAT和APX)的变化。这种变化随玉米品种的抗旱性不同差异显著。在复合作用下,抗旱品种脯氨酸量显著增加,CAT和APX活性降低,受影响的程度并非单因子胁迫的加和,而是中和;单独胁迫对非抗旱品种造成的伤害在复合胁迫中加重,表现为叠加效应。结果证实抗旱品种确实也能抵御UV-B辐射的胁迫,并且调节渗透调节物和抗氧化酶削弱干旱造成的伤害,是抗旱品种更好适应环境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干旱胁迫 复合胁迫 玉米品种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多糖的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彭强 吕晓鹏 +2 位作者 黄琳娟 白雪芳 杜昱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研究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水溶性多糖的纯化工艺。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为最佳脱蛋白方法,过氧化氢法为最佳脱色方法,脱色条件为温度45℃,时间30min,pH 8~9,用量为每100mL粗糖液5mL H2O2。黑果枸杞经超声加热提取、醇沉、... 研究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水溶性多糖的纯化工艺。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为最佳脱蛋白方法,过氧化氢法为最佳脱色方法,脱色条件为温度45℃,时间30min,pH 8~9,用量为每100mL粗糖液5mL H2O2。黑果枸杞经超声加热提取、醇沉、脱蛋白、脱色后得黑果枸杞粗多糖(crude Lycium rutheni-cum polysaccharides,CLRP)。CLRP经DEAE-Cellulose柱层析,用蒸馏水以及0.05、0.1、0.25、0.5mol/LNaHCO3洗脱液进行分段洗脱,分离得到LRP1、LRP2、LRP3、LRP4、LRP5五个多糖组分,多糖含量最高的LRP5经Sephadex G-100柱层析后得到LRGP5。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分析,LRGP5为均一多糖,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7×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多糖 分离纯化 柱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翠玲 侯宝龙 +3 位作者 刘书林 韩彬 王明 陈栓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5-249,288,共6页
以丙烯酸(AA)、醋酸乙烯酯(VAc)、聚乙烯醇(PVA)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环己烷作为油相,span60为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出聚(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互穿网络(IPN)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 以丙烯酸(AA)、醋酸乙烯酯(VAc)、聚乙烯醇(PVA)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环己烷作为油相,span60为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出聚(丙烯酸-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互穿网络(IPN)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单体物料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聚乙烯醇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丙烯酸中和度为70%,丙烯酸与醋酸乙烯酯质量比为3∶1,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4%,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035%,反应温度为70℃,PVA质量分数为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树脂对蒸馏水和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的吸液倍率分别为1 889 g/g和124 g/g,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互穿网络 聚乙烯醇 丙烯酸 醋酸乙烯酯 反相悬浮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娅宁 尉亚辉 +1 位作者 郝浩永 姬婧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2-857,共6页
白藜芦醇是一些植物在受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它在植物体内会迅速被代谢而生产紫檀芪、云杉新苷、viniferins等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白藜芦醇一样具有抗菌、消炎、抗血小板凝集、防止细胞癌变等一系列的生物活性,... 白藜芦醇是一些植物在受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它在植物体内会迅速被代谢而生产紫檀芪、云杉新苷、viniferins等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与白藜芦醇一样具有抗菌、消炎、抗血小板凝集、防止细胞癌变等一系列的生物活性,且有些代谢物的选择性、稳定性远远大于白藜芦醇.本文对白藜芦醇代谢物中几种主要代谢物的合成途径、生物活性、代谢调控、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代谢物 紫檀芪 云杉新苷 vinifer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芨多糖BSPI-A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博 徐莎 +1 位作者 黄琳娟 王仲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20-123,共4页
从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块茎中提取出粗多糖(crude 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CBSP),然后经DEAE-cellulose柱层析分离得到BSPI、BSPII两个多糖组分。BSPI过Bio-Gel P-300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组分BSPI-A。高效凝... 从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块茎中提取出粗多糖(crude 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CBSP),然后经DEAE-cellulose柱层析分离得到BSPI、BSPII两个多糖组分。BSPI过Bio-Gel P-300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组分BSPI-A。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得BSPI-A的分子质量大于4.0×105D。经IR、GC、GC-MS、甲基化等方法对该多糖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SPI-A为直链多糖,主要由β(1,4)甘露糖和β(1,4)葡萄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8.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和盐胁迫对华山新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倩 刘晓 +1 位作者 岳明 蒙乾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9-324,共6页
模拟华山新麦草野生土壤生境特点,分别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钙(CaCl2)以及二者混合液3种方式浸种,研究PEG-6000和Ca2+浸种对华山新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华山新麦草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无... 模拟华山新麦草野生土壤生境特点,分别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钙(CaCl2)以及二者混合液3种方式浸种,研究PEG-6000和Ca2+浸种对华山新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华山新麦草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变化;但PEG-6000浸种后,华山新麦草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蛋白酶、SOD和POD活性增强;CaCl2浸种后,华山新麦草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蛋白酶、SOD和CAT活性增强,淀粉酶活性降低;而PEG-6000和CaCl2混合液浸种后,华山新麦草幼苗可溶性糖含量下降,SOD活性降低,华山新麦草生长受阻.据此推测华山干旱和钙离子含量高的生境特点可能是华山新麦草种群濒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新麦草 聚乙二醇 钙离子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