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中合院建筑节能优化与绿色更新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文芳 刘承桦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6-863,872,共9页
关中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亦是合院建筑的发源地,关中合院建筑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绿色更新有益于“一带一路”沿线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文献研究与关中地区18个传统村落现场调查,归纳了... 关中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亦是合院建筑的发源地,关中合院建筑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绿色更新有益于“一带一路”沿线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文献研究与关中地区18个传统村落现场调查,归纳了合院形制、单体建筑、营造技艺等典型特征,并提出院落宽度、东西厢房挑檐宽度、东西厢房檐口高度、东西厢房屋脊高度、以及倒座檐口高度等“窄庭”形态节能设计因素及其数值范围;采用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典型关中合院建筑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对合院式民居的形态与围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关中建筑空间形态节能的最佳组合为,院落宽度13 m,东西厢房挑檐宽度0.3 m、东西厢房屋脊高度5 m,倒座檐口高度3 m.因此“窄院”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地气候.此外模拟结果表明,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于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全年建筑能耗4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 合院建筑 形态要素 节能优化 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西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建筑供热能耗的时空分布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雯 张冠杰 +2 位作者 李朝明 郑何山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7-837,共11页
为了描述多因素影响下西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建筑供热能耗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空间相关分析获取2010—2020年建筑供热能耗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描述空间分布的时间演变格局.基于STIRPAT建立数学模型,揭示了建筑供... 为了描述多因素影响下西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建筑供热能耗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空间相关分析获取2010—2020年建筑供热能耗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描述空间分布的时间演变格局.基于STIRPAT建立数学模型,揭示了建筑供热能耗受各因素(人口总量、城镇化率、人均供热面积、第三产业增长指数及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西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供热能耗存在空间效应,仍处于不均衡发展阶段;影响因素的权重分布也不尽相同,除青海外,西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及自治区的建筑供热能耗总量的主要驱动力均为人均建筑供热面积,甘肃、宁夏和青海的建筑供热能耗强度的主要驱动力为技术创新水平.研究结果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供热能耗 空间自相关分析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绿色建筑碳排放评价及灰色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金俊 乌忱昊 +1 位作者 王浩 陈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6-403,共8页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绿色建筑对温室效应碳排放过程的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了再生混凝土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边界和计算模型,并利用邓氏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碳排放量关键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数学分析;以某拟建再生混凝土绿色建...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绿色建筑对温室效应碳排放过程的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了再生混凝土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边界和计算模型,并利用邓氏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碳排放量关键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数学分析;以某拟建再生混凝土绿色建筑为工程背景,选取再生混凝土有效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骨料运输距离为变化参数进行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及其参数敏感性计算,分析各阶段不同建筑材料碳排放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边界分为原材料生产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成品或构件加工阶段、成品或构件运输阶段、施工安装阶段、建筑运营阶段、拆解阶段7个阶段;在生命周期中,再生混凝土绿色建筑碳排放量对有效水灰比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运输距离,最小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建筑运营阶段和原材料生产阶段是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大的两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取代率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气候区建筑结构全寿命期绿色评价体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巍立 王超 +1 位作者 王琼琼 陶毅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6,共8页
对建筑结构的全寿命期进行绿色评价,是为了在保证结构自身寿命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所处环境的寿命,实现建筑“绿色”及“可持续”。从建筑结构设计、建造、运维、终寿/延寿四个阶段建立建筑结构全寿命期绿色评价体系。极端气候区相比大... 对建筑结构的全寿命期进行绿色评价,是为了在保证结构自身寿命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所处环境的寿命,实现建筑“绿色”及“可持续”。从建筑结构设计、建造、运维、终寿/延寿四个阶段建立建筑结构全寿命期绿色评价体系。极端气候区相比大陆地区具有更加脆弱的生态系统和复杂的环境条件,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极端气候区的建筑结构,针对热带海岛和低温严寒区域,进一步对所提出的建筑结构全寿命期绿色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并对各指标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赋分方法,最终构建了极端气候区建筑结构全寿命期绿色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全生命周期 绿色 极端气候区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建筑节能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金国辉 魏雪 张伟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7-351,共5页
为了保证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建筑室内热舒适性的同时,降低采暖能耗,节约成本,本文以室内热舒适性、采暖能耗、工程造价作为建筑节能的优化目标。首先,选取10个建筑节能优化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作为优化变量。其次,对10个优化变量的... 为了保证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建筑室内热舒适性的同时,降低采暖能耗,节约成本,本文以室内热舒适性、采暖能耗、工程造价作为建筑节能的优化目标。首先,选取10个建筑节能优化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作为优化变量。其次,对10个优化变量的不同取值进行方案设计,得到507组实验方案,利用DesignBuilder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的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建立BPNN的预测模型,并将其作为多目标优化的适应度函数。最后,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进行多目标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民居 建筑节能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抗震韧性评价的型钢混凝土柱易损性函数
6
作者 李磊 王菲菲 +1 位作者 代旷宇 于晓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为满足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结构地震损失评估及抗震韧性评价的需求,建立SRC柱构件的地震易损性函数十分关键。本文首先基于文献调研,结合JGJ 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从国内外文献中筛选了227榀拟静力循... 为满足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结构地震损失评估及抗震韧性评价的需求,建立SRC柱构件的地震易损性函数十分关键。本文首先基于文献调研,结合JGJ 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从国内外文献中筛选了227榀拟静力循环加载的SRC柱,建立标准化的SRC柱试验数据库。其次,考虑失效模式的差异性,将构件分为延性SRC柱和偏脆性SRC柱,并给出了不同类别的构件损伤等级划分标准及对应的修复方法。然后,以位移角为工程需求参数,分别提取了各构件对应不同损伤等级的位移角限值,采用FEMA P-58方法,建立了不同类别的SRC柱在各损伤等级下的易损性函数。最后,给出了与GB/T 38591—2020《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相容的易损性函数参数表,并分析了抗震等级和轴压比对SRC柱易损性函数参数及易损性曲线的影响。最终,通过分析一幢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的抗震韧性,说明了所提出的易损性函数在抗震韧性评价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柱 试验数据库 损伤状态 易损性函数 抗震韧性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和CO_(2)共同作用下混凝土性能劣化研究
7
作者 牛荻涛 杨瑞希 +3 位作者 吕瑶 孙杏杏 曹志远 吴鸿渠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4,共7页
在电力、机械、冶金和化工等行业,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SO_(2)和CO_(2)气体,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突出,严重缩短了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本工作研究了SO_(2)与CO_(2)共同作用下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损伤层厚度... 在电力、机械、冶金和化工等行业,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SO_(2)和CO_(2)气体,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突出,严重缩短了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本工作研究了SO_(2)与CO_(2)共同作用下混凝土中性化深度、相对动弹性模量以及损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核磁共振仪(NMR)测试了混凝土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和孔隙结构,揭示了SO_(2)与CO_(2)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性化深度和损伤层厚度均呈“三阶段”增长趋势,水胶比为0.57的混凝土在第35次循环后中性化深度和损伤层厚度分别达到20.55 mm和10.93 mm;相对动弹性模量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且随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SO_(2)和CO_(2)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腐蚀的最终产物为石膏。相较于未腐蚀混凝土,膨胀性产物石膏的生成使得中性化混凝土孔隙率增大,水胶比为0.37、0.47、0.57的混凝土在第35次腐蚀循环后孔隙率分别增大了0.19%、0.18%、0.15%,且混凝土孔结构呈小孔向中孔、中孔向大孔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性能劣化 中性化深度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典型气候区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红莲 王赏玉 +2 位作者 侯立强 许馨尹 杨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7-154,共8页
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SRES情景下中排放A1B场景及低排放B1情景的预测结果,针对中国5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代表城市,以历史30年气象观测数据挑选出的典型气象年为基准,采用"Morphing"方法生成未来2种排... 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SRES情景下中排放A1B场景及低排放B1情景的预测结果,针对中国5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代表城市,以历史30年气象观测数据挑选出的典型气象年为基准,采用"Morphing"方法生成未来2种排放场景下代表城市的建筑能耗模拟用逐时气象数据,并对直至21世纪末每隔10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进行代表城市办公建筑的全年能耗模拟,预估气候变化下建筑能耗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总体上5个代表城市办公建筑的采暖能耗呈降低趋势、制冷能耗呈增加趋势,但在不同的排放情景下,不同气候区代表城市的建筑能耗变化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耗 建筑 热工设计分区 能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多孔太阳能新风预热墙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登甲 高倩 +2 位作者 刘艳峰 刘园 刘加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49-2654,共6页
该新风预热墙是一种兼顾供暖和新风预热需求的太阳能墙体,由渗透型集热板、空气夹层、出风口、保温墙体等组成。通过人工气候室实验测试的方法,分析该太阳能墙系统在不同太阳辐射强度、开孔高度和集热板高度比例、抽吸速度以及渗透孔径... 该新风预热墙是一种兼顾供暖和新风预热需求的太阳能墙体,由渗透型集热板、空气夹层、出风口、保温墙体等组成。通过人工气候室实验测试的方法,分析该太阳能墙系统在不同太阳辐射强度、开孔高度和集热板高度比例、抽吸速度以及渗透孔径等工况下各运行阶段集热板、出风口等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太阳辐射强度、开孔高度和集热板高度比例的增加,系统的热效率和新风温度显著提升,集热效率最高达到75%,最高温升约为15.0℃;并根据风温和风量需求,给出合理的风机抽吸速度和渗透孔径取值,可为太阳能墙体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供暖 集热效率 实验研究 新风预热 非均匀多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基于生态智慧转译视角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华斌 王梦颖 +2 位作者 许宇彤 王越 刘大亮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6,共9页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对大运河文化和生态进行全面保护。南旺分水枢纽为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关键工程,蕴含了大运河重要的传统水利生态智慧。本研究将“适地性”与“共生性”生态智慧同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原则和构成...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对大运河文化和生态进行全面保护。南旺分水枢纽为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关键工程,蕴含了大运河重要的传统水利生态智慧。本研究将“适地性”与“共生性”生态智慧同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原则和构成要素进行融合,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途径。识别了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区域生态要素和遗产要素,以及潜在的生态廊道,构建了“一核一带,六廊多节点”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安全和遗产保护导向下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优化策略,以期为京杭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智慧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关中粮仓建筑设计研究——以丰图义仓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英 王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2-877,共6页
以清代关中地区的粮仓建筑丰图义仓为对象,从场地选址、空间组织、围护结构和建筑排水等方面对其兼顾粮食储存与军事防御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了解粮仓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通过对4个监测点分别为北面粮仓、东面仓房、仓院、仓... 以清代关中地区的粮仓建筑丰图义仓为对象,从场地选址、空间组织、围护结构和建筑排水等方面对其兼顾粮食储存与军事防御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了解粮仓围护结构的热稳定性,通过对4个监测点分别为北面粮仓、东面仓房、仓院、仓外廊檐下的24小时温湿度持续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不需要任何通风除湿设备,仅依靠其的合理设计,就能为粮食储藏提供一个适宜储存,温湿度在合理波动范围之内的有利条件,为今后粮仓建筑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图义仓 粮仓 储藏 防御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展建筑展厅声环境主观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雪 杨柳 +1 位作者 闫增峰 成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7-652,751,共7页
通过会展建筑现场调查研究探讨了适用于评价会展建筑展厅声环境的主观评价指标.以西安市某会展中心展厅为研究对象,对展厅采取现场测量的方法进行连续等效A声级测量,并对参展观众和工作人员使用主观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展厅声环境质量的... 通过会展建筑现场调查研究探讨了适用于评价会展建筑展厅声环境的主观评价指标.以西安市某会展中心展厅为研究对象,对展厅采取现场测量的方法进行连续等效A声级测量,并对参展观众和工作人员使用主观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展厅声环境质量的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展厅LAeq最大值为80.1 dB(A),最小值为64.5 dB(A),68~78 dB(A)是展厅声环境的主体部分(占总体展厅声环境的84%);随着展厅声压级提高,工作人员和参展观众对展厅的满意度和声舒适度评价都呈下降趋势;工作人员和观众的满意度临界声压级分别为73.3 dB(A)和72.6 dB(A),工作人员和观众的声舒适感临界声压级分别为74.2 dB(A)和74.3 dB(A);当声环境为74~76 dB(A)时,观众期望背景音乐声降低,而当声环境小于73 dB(A)时,观众期望背景音乐声增大.参展观众和工作人员对于展厅的主观满意感、声舒适和声环境可接受度随着展厅声压增大而减小.会展建筑展出时应控制展厅背景声、音乐声和宣传广告声等声音的音量,建议会展建筑展厅声压应低于74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建筑 展厅 声环境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型思想的极端干旱气候乡土建筑气候适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文芳 郑何山 +1 位作者 刘承桦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8-846,共9页
基于原型思想,以极端干旱气候的吐鲁番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乡土建筑原型,从人体动态环境需求与气候适应能力提升典型经验、被调节空间与热调节空间对气候逐级衰减的普遍规律、多层围护结构材料构造实现气候适应性能共性特征三... 基于原型思想,以极端干旱气候的吐鲁番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乡土建筑原型,从人体动态环境需求与气候适应能力提升典型经验、被调节空间与热调节空间对气候逐级衰减的普遍规律、多层围护结构材料构造实现气候适应性能共性特征三个方面,解析乡土建筑气候适应型,探寻乡土建筑、人与极端干旱气候和谐共生关键智慧,服务当今低碳建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原型 气候适应性 吐鲁番 干旱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太阳能、风能集成供热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国辉 杨鹏 +2 位作者 丁超 王振华 梁娜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2-767,共6页
为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室内供热系统热效率低下而造成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源浪费量大及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文章构建了太阳能、风能集成供热系统,利用Design-Builder分析了土暖气+吊炕与集成供热系统两种不同的供热方式在内蒙古西... 为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室内供热系统热效率低下而造成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源浪费量大及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文章构建了太阳能、风能集成供热系统,利用Design-Builder分析了土暖气+吊炕与集成供热系统两种不同的供热方式在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的能源消耗量及热环境状况。通过增量成本支出、年运行费用降低额及盈利能力分析,计算出了集成供热系统的投资回收期。结果表明:集成供热系统每年可减少能耗10994.71 kWh,年采暖能耗降低率为62.69%;在集成供热系统下主卧温度提高了7.05℃、PMV值提高了1.69,客厅温度提高了3.38℃、PMV值提高了1.1,次卧温度提高了5.29℃、PMV值提高了2.27;集成供热系统方案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6.99年,Pt<Pc,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 草原民居 太阳能 风能 集成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与减碳策略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李岳岩 张凯 李金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745,共9页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可以全面反映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以2005年建造的高层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结果作为基准参数,与两栋低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建造、使用和拆解阶段的全面控制,可...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可以全面反映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以2005年建造的高层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结果作为基准参数,与两栋低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建造、使用和拆解阶段的全面控制,可以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的基准水平大幅下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计算分析 减碳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目标制定方法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16
作者 李聪 于洋 曹洁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4,共6页
城市低碳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制定低碳发展目标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第一步,也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应用于城市层面的低碳发展目标的制定方法,按照技术路径的不同将方法归纳... 城市低碳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制定低碳发展目标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第一步,也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应用于城市层面的低碳发展目标的制定方法,按照技术路径的不同将方法归纳为目标分解法、情景分析法、快速匡算法和历史排放轨迹法,并从目标精度、目标动态性和方法的可重复性3个维度进行了横向对比。文章针对目前中国城市在制定低碳发展目标时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路径,期望能为我国城市选取适合的低碳发展目标制定方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发展规划 城市低碳发展目标 目标制定 方法比较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储能电站用热管自然冷却模块的节能效益分析
17
作者 于采薇 洪锦倍 +2 位作者 戚乙明 刘云峰 杨秀峰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6-853,共8页
随着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储能电站的建设需求巨大。传统的集装箱储能电站热管理系统通常由空调器提供冷量,全年运行能耗较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利用蒸发冷却和天空辐射辅助供冷的热管自然冷却模块,介绍了模块结... 随着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储能电站的建设需求巨大。传统的集装箱储能电站热管理系统通常由空调器提供冷量,全年运行能耗较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利用蒸发冷却和天空辐射辅助供冷的热管自然冷却模块,介绍了模块结构和工作原理。基于典型城市的全年气象参数对模块的适用时长、全年供冷量及能效比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模块的节能效益。结果表明,蒸发冷却和天空辐射辅助供冷可有效延长热管自然冷却模块的适用时长,如果该模块分别应用于北京、西安、上海,则采用蒸发冷却+天空辐射辅助供冷后模块的适用时长分别增加22.95%、28.56%、13.06%。给出了热管自然冷却模块在我国主要城市的适用时长,可用于分析热管自然冷却技术在各地区的适用性。蒸发冷却和天空辐射辅助供冷均可提升模块的供冷能力,且前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蒸发冷却+天空辐射辅助供冷的热管自然冷却模块应用于北京、西安、上海时性能系数(COP)均值分别为24.2、22.3、19.7,远高于1级能效单元式空调机的全年能效比AE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储能电站 热管自然冷却模块 蒸发冷却 天空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修正的生土建筑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东波 张鸿驰 +1 位作者 雷蓬勃 刘加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56-1662,I0019,共8页
传统的生土建筑安全性评价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评价结果往往有一定的偏差。相比于现有方法,熵权法因其严谨的数学意义,可避免权重赋予时的主观性,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为此,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熵权法修正的生土建筑安全性... 传统的生土建筑安全性评价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评价结果往往有一定的偏差。相比于现有方法,熵权法因其严谨的数学意义,可避免权重赋予时的主观性,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为此,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熵权法修正的生土建筑安全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围护结构为3个二级评价指标,并向下细分为多个三级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计算确定权重值;运用熵权法对层次分析法所确定的权重进行修正,进一步得到修正后的多层次评价模型,实现对生土建筑安全性的客观综合评估。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对长安区某生土建筑安全性进行评价,实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有效地融合了专家经验与熵权法客观性的优点,可实现对生土建筑更为准确的安全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建筑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怡 王宇琨 孟晓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2-308,共7页
针对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情况,采用有效辐射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角系数以及热源发射率对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围护结构内表温度对各壁面的净... 针对高温热源工业建筑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情况,采用有效辐射法,通过理论分析,结合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角系数以及热源发射率对室内辐射热在各壁面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围护结构内表温度对各壁面的净辐射得热强度和净辐射热分配比例的影响可以忽略;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净辐射热分配比例分别与该壁面对热源面的角系数、热源面对该壁面的角系数成正比;壁面净辐射得热强度与热源发射率成正比,净辐射得热分配比例与热源发射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源 工业建筑 净辐射得热 辐射热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相变墙体调温节能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金国辉 李威风 +2 位作者 张东杰 尚琪 魏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37-2041,共5页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采暖能耗高,而相变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工特性。探索研究在外墙中加入石蜡基相变材料改善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和降低采暖能耗的可行性,分析在临河地区冬季典型气象条件下,墙体材质、相...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采暖能耗高,而相变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工特性。探索研究在外墙中加入石蜡基相变材料改善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和降低采暖能耗的可行性,分析在临河地区冬季典型气象条件下,墙体材质、相变材料层厚度、对流换热系数和相变潜热对内壁面温度响应和节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墙体材质的导热系数影响墙体热性能,随着导热系数减小,温度衰减倍数增加,内壁面热稳定性提升;随着相变层厚度的增加,墙体保温性能不断增强;墙体内壁面温度波幅随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加;随着相变潜热的增大,对提升冬季室内热环境和减少采暖能耗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其效果有限。研究结果为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非透明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民居 相变材料 热舒适性 采暖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