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1
作者 黄宁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依托于兰州大学的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底获教育部批准建设,2006年经教育部组织的论证后正式进入建设期,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重点实验室建设评估后正式批准挂牌.实验室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 依托于兰州大学的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底获教育部批准建设,2006年经教育部组织的论证后正式进入建设期,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重点实验室建设评估后正式批准挂牌.实验室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周又和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 力学 环境 灾害 西部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实验室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岩作用下板岩物理力学性质劣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崔凯 吴国鹏 +2 位作者 王秀丽 谌文武 吕海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5-1052,共8页
甘肃舟曲、武都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最为密集、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该区广为出露的志留纪板岩的水岩劣化进程是滑坡、泥石流高度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通过对经历不同次数饱水循环、干湿循环养护后板岩的宏观... 甘肃舟曲、武都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最为密集、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该区广为出露的志留纪板岩的水岩劣化进程是滑坡、泥石流高度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通过对经历不同次数饱水循环、干湿循环养护后板岩的宏观形态的观测,质量变化、弹性波速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测试,对板岩在两种不同水岩作用方式下裂纹扩展过程、质量、波速和强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水岩作用方式下板岩的劣化规律,并初步探讨了板岩在不同水岩作用方式下的劣化机理,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区划评价和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岩 干湿循环 饱水循环 劣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力学专题序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宁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3-624,共2页
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为了生存,从刀耕火种时代起就同自然界作斗争,同时也无意识地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使得环境问题成为现代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很早就将保护环境定为基本国策,在党中央生态文明思想... 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为了生存,从刀耕火种时代起就同自然界作斗争,同时也无意识地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使得环境问题成为现代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很早就将保护环境定为基本国策,在党中央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加快构建环境治理体系、树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耕火种 自然环境 环境力学 生存环境 生态文明思想 保护环境 无意识 基本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数值方法及其在计算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兵 王记增 +2 位作者 刘小靖 周又和 冯永固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76,共50页
随着力学研究不断向多学科交叉、跨尺度关联及极端环境影响推进,强非线性、强间断、多场强耦合、多尺度与复杂几何构型已成为解决各类力学问题定量分析所面临的共性特征.长期的定量研究表明,实现具有这类特征力学问题有效求解的核心之一... 随着力学研究不断向多学科交叉、跨尺度关联及极端环境影响推进,强非线性、强间断、多场强耦合、多尺度与复杂几何构型已成为解决各类力学问题定量分析所面临的共性特征.长期的定量研究表明,实现具有这类特征力学问题有效求解的核心之一,是构建在多尺度情形、非线性因素作用下具有准确识别、定位、捕获以及分离各个尺度特征尤其是小尺度局部特征能力的数值工具,这些能力包括大尺度低阶近似解与小尺度高阶微小截断误差的有效分离解耦.而小波理论固有的多分辨分析和时频局部化特性,以及丰富的基函数可选择性,恰好能满足这一数学特征需求,因此,可为发展各类复杂力学问题的高效定量求解方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丰富多样的技术途径.基于这一事实,本文对小波理论进行了全面探讨,着重介绍了双正交多分辨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常用小波基的构造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有限区域上小波逼近格式的构建方法,并系统阐述了各类基于小波理论的数值方法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其优缺点.特别关注了近期出现的具有突出性能的几类新型小波方法,并详细评述了它们在典型力学问题求解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小波方法在复杂强非线性力学问题求解中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小波数值方法的未来发展及其在复杂力学与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拓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最终实现这些问题的高效、高精度普适定量求解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理论 多分辨分析 数值方法 小波自适应算法 计算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力学规律及组织工程应用
5
作者 何飞 杨宸栋 王记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8-338,共1页
人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及自我更新能力的成体干细胞,被视为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明确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力学变化有助于深入理解组织发育进程。为解决准确测量干细胞力学性质的实验需求,本研究采用了幂律黏弹性的建... 人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及自我更新能力的成体干细胞,被视为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明确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力学变化有助于深入理解组织发育进程。为解决准确测量干细胞力学性质的实验需求,本研究采用了幂律黏弹性的建模策略,结合原子力显微镜缓慢加载测量技术,实现了各阶段干细胞力学参数的准确定量。基于此测量技术,本文系统分析了分化过程中干细胞力学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在干细胞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过程中,细胞的蠕变柔量及流变系数仅在早期逐步增强,而在成脂肪分化中,干细胞则在全程软化。基于此力学规律,本文提出了阶段性干预细胞微丝骨架蛋白以提高分化效率的骨组织工程调控策略,结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最终实现了促进体内大范围骨缺损快速愈合的目标。通过本研究,明确了幂律黏弹性模型在细胞分化系列研究中的普适性,同时绘制了间充质干细胞谱系的发育生物学-细胞力学图谱。本研究结果对从力学角度理解细胞分化行为,以及组织工程材料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软骨分化 力学规律 细胞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力学 蠕变柔量 骨组织工程 黏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素与整合素协同调控白细胞滚黏附的力学模型及其机理研究
6
作者 李珑 王记增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5-205,共1页
在机体免疫过程中,白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在血管剪切流作用下,经由多种黏附分子调控的滚动黏附,是许多生理病理现象中共同涉及的基础生物学过程。尽管已有大量实验研究揭示两种具有不同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性质的黏附分子,既选择素和整合... 在机体免疫过程中,白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在血管剪切流作用下,经由多种黏附分子调控的滚动黏附,是许多生理病理现象中共同涉及的基础生物学过程。尽管已有大量实验研究揭示两种具有不同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性质的黏附分子,既选择素和整合素,在调控白细胞滚动黏附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协同现象。但是,这一不同黏附分子调控细胞滚动黏附的协同机制尚未清楚。为此,考虑剪切流体作用和细胞与基底间的多种特异性黏附分子反应,并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统计热力学建立了细胞在层流中的滚动黏附模型,开展相应的多种黏附分子调控特异性黏附界面力学的随机动力学仿真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s),通过研究不同黏附分子密度比下,细胞的滚动黏附动力学过程,发现在白细胞从血液流场运动到免疫位点的过程中,低亲和力的选择素黏附分子键简短地断开/闭合消耗细胞滚动动能,从而细胞以较低的速度滚动,使得细胞-血管壁界面间有充足的停留时间形成强亲和力的整合素黏附分子键。所预测出的细胞滚动黏附相与选择素/整合素密度比的依赖关系与已有实验观察结果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素 随机动力学 统计热力学 生物物理 实验观察 整合素 协同调控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蚀系数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敬书 张银华 +2 位作者 冯立平 董庆友 汪朝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9-377,共9页
基于混凝土腐蚀层厚度及腐蚀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的概念,建立了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试块的蚀强模型.根据该模型推导出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蚀系数计算公式,同时进行了3组全浸泡混凝土的腐蚀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蚀系数... 基于混凝土腐蚀层厚度及腐蚀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的概念,建立了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试块的蚀强模型.根据该模型推导出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蚀系数计算公式,同时进行了3组全浸泡混凝土的腐蚀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蚀系数计算公式进行拟合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蚀系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可划分为裂缝发展区、膨胀密实区和未腐蚀区3个区域;综合性的腐蚀系数可以反映混凝土配合比与抗硫酸盐腐蚀性的关系,腐蚀系数越大,抗硫酸盐腐蚀性越差.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能够评估和预测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硫酸盐腐蚀 强化阶段 劣化阶段 抗压强度耐蚀系数 腐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秆加筋材料抗拉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魏丽 柴寿喜 +3 位作者 蔡宏洲 王晓燕 李敏 石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加筋作用取决于筋材间的交织作用、筋土间的摩擦作用,以及加筋材料自身的抗拉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天然和经高分子材料SH胶浸泡后麦秸秆的结构,发现麦秸秆孔隙中渗入了胶液,并在麦秸秆的内外表面形成了胶膜。通过拉伸实验,测试了无茎... 加筋作用取决于筋材间的交织作用、筋土间的摩擦作用,以及加筋材料自身的抗拉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天然和经高分子材料SH胶浸泡后麦秸秆的结构,发现麦秸秆孔隙中渗入了胶液,并在麦秸秆的内外表面形成了胶膜。通过拉伸实验,测试了无茎节和1茎节麦秸秆在天然、浸海水、浸胶及浸胶后再浸海水4种工况下的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结果表明,无茎节麦秸秆的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均高于1茎节麦秸秆的;浸胶与天然麦秸秆、浸胶干燥后再浸海水与直接浸海水的麦秸秆相比,前者的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均高于后者,说明SH胶浸泡麦秸秆,使其抗拉性能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秆 加筋材料 极限拉力 极限延伸率 滨海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秆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李敏 柴寿喜 魏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549,共5页
为开展天然草本纤维材料防腐前后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规律研究,本文探讨了麦秸秆的微结构特征及防腐方法、测试并对比了防腐前后的麦秸秆的质量增加率、吸水率、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证实用SH胶浸泡麦秸秆不仅能... 为开展天然草本纤维材料防腐前后的力学性能及加筋滨海盐渍土的抗压强度增长规律研究,本文探讨了麦秸秆的微结构特征及防腐方法、测试并对比了防腐前后的麦秸秆的质量增加率、吸水率、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证实用SH胶浸泡麦秸秆不仅能起到防腐作用,还可提高麦秸秆的力学性能。完成了不同加筋长度、不同加筋率及浸胶后呈不同状态麦秸秆的加筋滨海盐渍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证实:掺加长10mm麦秸秆优于掺加长20mm麦秸秆;适宜加筋率为0.3%~0.4%;掺加浸泡SH胶后呈潮湿状态的麦秸秆优于掺加浸泡SH胶后呈干燥状态的;麦秸秆加筋盐渍土的抗压强度高于素盐渍土。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秆适宜作加筋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麦秸秆 无侧限抗压强度 滨海盐渍土 加筋材料 SH固土剂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护坡中植物根和岩土相互作用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言志信 宋云 +1 位作者 江平 王后裕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5-590,共6页
植被护坡借助植物根系使边坡土体成为土与根的复合材料,从而明显提高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边坡的安全稳定性.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仍然停留在定性地分析上.文中试图在定量分析根和岩土相互作用方面进行探索性的工作,通过对草本植物的... 植被护坡借助植物根系使边坡土体成为土与根的复合材料,从而明显提高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边坡的安全稳定性.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仍然停留在定性地分析上.文中试图在定量分析根和岩土相互作用方面进行探索性的工作,通过对草本植物的根系包括木本植物的侧根系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的分析,建立摩擦型根-土力学作用模型,并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对锚固型根亦即木本植物主根-土的作用也建立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两类力学模型的建立为定量地分析植物根系与土体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护坡 植物固坡 力学模型 摩擦型根 锚固型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环境下土遗址夯补支顶加固变形机制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裴强强 王旭东 +3 位作者 郭青林 张博 赵国靖 赵建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55-2764,共10页
在自然力和人为活动影响下,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长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等土遗址,其墙体根部因掏蚀而大面积悬空,甚至造成局部区域坍塌。针对夯土遗址根部严重掏蚀问题,采用夯筑支顶加固措施既符合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也遵循保存原... 在自然力和人为活动影响下,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长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等土遗址,其墙体根部因掏蚀而大面积悬空,甚至造成局部区域坍塌。针对夯土遗址根部严重掏蚀问题,采用夯筑支顶加固措施既符合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也遵循保存原材料与原工艺的要求,且加固效果显著。然而大体积夯筑支顶体在固结和失水干缩作用下,与原遗址墙体之间形成较大的裂隙,宽度达1~3 cm。如何控制和减小夯补体与原遗址体之间的收缩缝隙,成为实现大体积夯筑砌补加固的关键。基于固结理论和失水收缩特性,在室内制作不同密度和级配的试块进行固结试验,以及不同形状土样试验的失水收缩量的数据统计,对比分析不同密度、级配条件固结变形、干缩变形的特征,拟合基于传统夯筑工艺的夯补支顶体固结、干缩变形的阈值,初步摸索出了预控大体积垂直方向变形的经验式,为预判大体积夯筑支顶体沉降机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夯筑支顶 固结 干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边坡抗剪强度的力学参数影响及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子振 言志信 +2 位作者 凌松耀 任志华 段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08-4513,共6页
运用非饱和土的双应力变量理论,采用强度折减法详细分析土体各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并通过灵敏度分析各参数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工程算例结果表明:各参数的变化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基本呈线性规律,其中土体含水率对安全系数影响线... 运用非饱和土的双应力变量理论,采用强度折减法详细分析土体各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并通过灵敏度分析各参数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工程算例结果表明:各参数的变化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基本呈线性规律,其中土体含水率对安全系数影响线最显著;含水率、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是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物理力学参数,为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加固设计参数选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边坡 抗剪强度 含水率 安全系数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遗址锚固土体-浆体(CGN+C)界面力学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景科 单婷婷 +3 位作者 王玉超 王南 樊孟 赵林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3-912,共10页
为揭示土遗址锚固系统中第二交界面黏结破坏机制,采用自主研制的依托压力试验机的第二交界面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试样制作装置,以孔壁粗糙度及注浆体配合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两组共30个土体-浆体(CGN+C)界面试样进行室内推出试验。结果表... 为揭示土遗址锚固系统中第二交界面黏结破坏机制,采用自主研制的依托压力试验机的第二交界面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试样制作装置,以孔壁粗糙度及注浆体配合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两组共30个土体-浆体(CGN+C)界面试样进行室内推出试验。结果表明:锚固系统土体-浆体的荷载-滑移关系曲线具有明显的峰值强度;研究用各类浆体30 cm锚固长度可提供0.08~0.26 MPa(光滑孔壁)与0.26~0.46 MPa(螺纹孔壁)的抗剪强度,螺纹界面使抗剪强度最大提高了4.21倍;随烧料礓石掺和比的增大,两组试样抗剪强度值呈现的规律基本相同;光滑界面的剪滑曲线特征主要呈应变强化型,螺纹界面曲线特征主要呈应变软化型;界面剪应力-位移关系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度较好。研究结论为土遗址锚固系统内部力学过程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锚固系统 土体-浆体界面 推出试验 抗剪强度 剪应力-位移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公路近壁流场的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4
作者 武生智 刘楠 薄天利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34,共8页
采用风洞实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沙漠公路近壁流场,进而探讨沙漠公路的防沙优化设计.建立了模拟风场结构的二维湍流模型,借助Fluent软件进行计算,与风洞模型实验进行对比,并由此模拟计算不同公路设计条件,比如公路边坡比、宽度、高度... 采用风洞实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沙漠公路近壁流场,进而探讨沙漠公路的防沙优化设计.建立了模拟风场结构的二维湍流模型,借助Fluent软件进行计算,与风洞模型实验进行对比,并由此模拟计算不同公路设计条件,比如公路边坡比、宽度、高度以及风向与公路走向夹角等不同条件下公路附近的流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公路 风洞实验 数值模拟 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湿环境中稻草的防腐效果及极限拉伸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茜 柴寿喜 +1 位作者 李敏 魏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0-206,共7页
滨海盐渍土存在盐胀、溶陷和吸湿软化等问题,需对其进行处理。设想使用高分子材料SH胶防腐处理稻草,以防腐后的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为评价浸胶稻草的防腐效果及其力学性能,测试了天然和浸泡SH胶稻草的吸水率,及天然、浸水、浸胶及浸胶... 滨海盐渍土存在盐胀、溶陷和吸湿软化等问题,需对其进行处理。设想使用高分子材料SH胶防腐处理稻草,以防腐后的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为评价浸胶稻草的防腐效果及其力学性能,测试了天然和浸泡SH胶稻草的吸水率,及天然、浸水、浸胶及浸胶后再浸海水稻草的极限拉力和极限延伸率。结果表明:(1)浸胶稻草与天然稻草相比,吸水率最多可降低50%,证实防腐效果较好;(2)浸胶后,稻草的极限延伸率和极限拉力最大提高了26%和23%;(3)同是浸泡在海水中,浸胶后稻草较天然稻草,其极限延伸率和极限拉力的最大增长率为12%和11%;(4)浸胶稻草的SEM照片观察及能谱分析表明,SH胶包裹了纤维并进入到稻草的孔隙中,增强了纤维间的联结,提高了稻草的极限抗拉性能。SH胶防腐后的稻草作为加筋材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吸水率 极限拉力 极限延伸率 加筋土 防腐 滨海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湿与盐渍复合过程遗址土强度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凯 谌文武 +2 位作者 沈云霞 王旭东 韩文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451-4456,共6页
以20处土遗址的物理性质参数测试、易溶盐监测和气候环境研究的相关数据为基本依据,分别掺入不同含量Na2SO4和NaCl,并对经历干湿循环的遗址土重塑样进行强度实验,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和定性分析对复合过程土遗址强度响应的规律与机理进行... 以20处土遗址的物理性质参数测试、易溶盐监测和气候环境研究的相关数据为基本依据,分别掺入不同含量Na2SO4和NaCl,并对经历干湿循环的遗址土重塑样进行强度实验,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和定性分析对复合过程土遗址强度响应的规律与机理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遗址土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对该复合过程产生明显的衰减性响应行为,试样的各种强度参数与掺入盐分的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而且其回归方程服从指数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盐渍 复合过程 遗址土 强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植物加固边坡的力学原理 被引量:29
17
作者 言志信 宋杰 +1 位作者 蔡汉成 王后裕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4,共5页
草本植物根系使边坡土体浅层成为土体和根系的复合材料,它通过根土摩擦作用和根的抗拉作用,增强了根系土层的整体抗剪强度,但至今人们对草本植物根系对边坡岩土体的作用及效应的研究仍很少,亟待深入。通过对草本植物根系加固边坡的力学... 草本植物根系使边坡土体浅层成为土体和根系的复合材料,它通过根土摩擦作用和根的抗拉作用,增强了根系土层的整体抗剪强度,但至今人们对草本植物根系对边坡岩土体的作用及效应的研究仍很少,亟待深入。通过对草本植物根系加固边坡的力学原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不但提出了根土作用的力学模型,而且对边坡增加的抗剪强度和增加的边坡稳定性系数进行了定量计算。从而为草本植物生态护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力学原理 加固边坡 边坡稳定性 边坡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桩传力特性的实验研究及其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慕青松 马崇武 +1 位作者 马君伟 花拓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7-632,共6页
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二维实验设备,通过杠杆砝码加压与测力环直接测量桩底压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长度碎石桩的传力方式和破坏模式.实验发现,直径和填料一定的碎石桩存在一个临界桩长(临界长径比),当桩长跨越临界值时,碎石桩内部以... 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二维实验设备,通过杠杆砝码加压与测力环直接测量桩底压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长度碎石桩的传力方式和破坏模式.实验发现,直径和填料一定的碎石桩存在一个临界桩长(临界长径比),当桩长跨越临界值时,碎石桩内部以及与桩周土之间的传力方式要发生改变.桩长小于临界值时,随着桩顶荷载增加,桩底的承载贡献率增大,而桩周土的承载贡献率减小.与之相反,桩长大于临界值时,随着桩顶荷载增加,桩底的承载贡献率减小,而桩周土的承载贡献率增大.实验还发现短桩和长桩的不同传力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破坏模式.随着桩顶荷载增加,短桩将发生桩底刺入破坏,而长桩将发生顶端鼓胀剪切破坏.借鉴Janssen的"粮仓效应"经典理论,建立了二维碎石桩的传力模型.该模型对长桩定性符合良好,但对短桩不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桩 临界桩长 桩周土 传力方式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晓东 张虎元 吕擎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是一种专门为土遗址加固而发明的新型锚杆,目前关于其力学性能研究尚不系统。本研究设计了单轴压缩试验、拉拔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复合锚杆的静力学指标,分析锚杆的工作性能,为加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压缩试验...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是一种专门为土遗址加固而发明的新型锚杆,目前关于其力学性能研究尚不系统。本研究设计了单轴压缩试验、拉拔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复合锚杆的静力学指标,分析锚杆的工作性能,为加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压缩试验表明,径高比为1∶1和1∶2的复合锚杆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是72.08MPa和43.48MPa,弹性模量分别是5.29GPa和5.25GPa。试件的压缩破坏形式是,带箍筋时发生散裂,不带箍筋时发生腰折破坏。拉拔试验表明,钢绞线受拉时复合锚杆内部界面上存在剪切应力峰,随着轴向荷载的逐渐增大,剪应力峰逐渐从邻近加载端向远离加载端的方向移动,平均最大剪切应力与锚杆长度呈指数关系。弯曲试验表明,复合锚杆试件弯曲过程中,内黏结剂与竹子界面剪切滑移变形大于钢绞线与内黏结剂界面的变形,过大的界面滑移和材料断裂是导致弯曲破坏的原因。研究认为,楠竹复合锚杆压缩强度较高,界面剪切强度较低,提高锚杆整体性能的措施包括增设端部锚定板、提高内黏结剂强度、提高钢绞线表面粗糙度等。建议锚杆吊装时宜多点捆绑,尽量保持直线状态,最大弯曲率不得超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文物保护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 静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双筋体复合锚杆锚固性能与界面力学传递特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景科 谌文武 +2 位作者 李最雄 王旭东 和法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3-569,共7页
在世界最大的生土遗址-交河故城开展现场试验,选用2种长度的锚杆按照基本试验的要求开展拉拔试验,同时在各界面层布设应变监测点。结果表明:8 m长锚杆锚固力达408 kN,满足大体量土遗址锚固的需求;随着长度增加,极限锚固力增长,但平均锚... 在世界最大的生土遗址-交河故城开展现场试验,选用2种长度的锚杆按照基本试验的要求开展拉拔试验,同时在各界面层布设应变监测点。结果表明:8 m长锚杆锚固力达408 kN,满足大体量土遗址锚固的需求;随着长度增加,极限锚固力增长,但平均锚固力减小;复合锚杆各界面剪应力沿着杆长呈现单峰值或多峰值的空间分布特征,随着荷载的增加,界面各点剪应力增加并且向锚固末端传递,峰值剪应力亦同时向锚固末端偏移;试验过程中在较高荷载下出现界面剪应力状态转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双筋体复合锚杆 极限锚固力 界面力学传递 长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