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CT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夏宁 廖冬发 +1 位作者 李相位 刘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定量CT(QCT)是在临床CT扫描的基础上,经过QCT体模校准和专业软件分析,对人体骨组织进行骨密度测量的方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相比,QCT不仅能有效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且检测不受骨质增生及血管钙化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骨量情... 定量CT(QCT)是在临床CT扫描的基础上,经过QCT体模校准和专业软件分析,对人体骨组织进行骨密度测量的方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相比,QCT不仅能有效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且检测不受骨质增生及血管钙化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骨量情况。近年来,QCT与骨质疏松(OP)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其在OP诊断、评估椎体骨质条件、预测骨折风险及抗OP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该技术在OP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QCT在OP方面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定量CT 骨密度 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外泌体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卫胜 吴松林 +1 位作者 邓磊(综述) 廖冬发(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442,共7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软骨下骨异常重塑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止痛药和激素等传统治疗方法能有效缓解短期疼痛和炎症,但在关节软骨修复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多途径来源外泌体均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软骨下骨异常重塑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止痛药和激素等传统治疗方法能有效缓解短期疼痛和炎症,但在关节软骨修复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多途径来源外泌体均具有免疫原性低、稳定性高、可跨越生物屏障等优点,在促进软骨基质重塑、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和抗炎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文章主要就多源外泌体的形成、功能及其在KOA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外泌体 膝骨关节炎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程彬 高玥 +6 位作者 袁亚南 刘书玲 聂小羊 顾佳龙 易蕊 刘达 周江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CT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53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采用个性数字化设计辅助单侧穿刺PVP治疗(单侧组),2... 目的探讨术前CT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53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采用个性数字化设计辅助单侧穿刺PVP治疗(单侧组),25例采用常规双侧PVP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比较2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伤椎Cobb角。结果各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较对照组少,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数字化辅助单侧穿刺PVP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提高穿刺准确性和减少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模拟数字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曌 郑婷婷 +2 位作者 王钰姝 罗飞 刘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67-1872,共6页
背景近年来,退行性脊柱畸形(DS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从疾病发生到需手术干预之前,患者将与疾病长期共存,期间自我管理对DSD的发展及转归至关重要。然而,DSD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无法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目的研... 背景近年来,退行性脊柱畸形(DS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从疾病发生到需手术干预之前,患者将与疾病长期共存,期间自我管理对DSD的发展及转归至关重要。然而,DSD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无法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目的研究DSD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0年6月—2022年1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200例DS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评分以及慢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慢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91份(95.5%),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6±11.6)岁,其中脊柱侧弯144例(75.4%),后凸37例(19.4%),侧后凸10例(5.2%)。慢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分为(22.94±11.97)分,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认知症状管理(26.27±15.83)分、医患交流(23.53±16.27)分和运动锻炼(18.42±11.00)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家庭人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吸烟史、ODI评分、MOSSSS评分与慢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MOSSSS评分、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骨密度是DSD患者慢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S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低,MOS-SSS评分、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和骨密度是DSD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从加强教育、提升社会支持等方面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帮助患者有效管理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退行性脊柱畸形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进程中腰椎松质骨微观空间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及与宏观力学强度的相关性
5
作者 贾雨豪 夏宁 +4 位作者 廖冬发 徐伟 王玲 张映波 刘达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1-696,共6页
目的基于骨质疏松兔模型,研究骨质疏松(OP)进程中松质骨微观空间结构、微观力学特性与宏观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方法选用64只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32)和骨质疏松模型组(OP组,n=32)。将Sham组和OP组的白兔分别... 目的基于骨质疏松兔模型,研究骨质疏松(OP)进程中松质骨微观空间结构、微观力学特性与宏观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方法选用64只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32)和骨质疏松模型组(OP组,n=32)。将Sham组和OP组的白兔分别随机分为基线(Pre-ovx)、1、2、4个月4个组(n=8)。于术后0、1、2、4个月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分别测量各组骨密度(BMD)。采集腰椎标本并采用纳米压痕法测量微观力学参数,采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测量微观空间结构参数,采用轴向压缩实验测量宏观力学强度参数。结果随着建模时间延长,BMD、最大载荷(Lmax)、骨小梁的弹性模量、硬度、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逐渐降低,骨小梁间隔(Tb.Sp)逐渐升高。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b.Th与Lmax(r=0.926,P=0.000)、弹性模量(r=0.938,P=0.000)及硬度(r=0.921,P=0.000)的相关性最强呈正相关。微观力学特性中,弹性模量与Lmax(r=0.940,P=0.000)相关性最强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Tb.Th(β=0.369,P=0.038)和弹性模量(β=0.594,P=0.002)均与Lmax呈正相关。结论Tb.Th以及骨小梁的弹性模量为骨宏观力学强度的影响因素,弹性模量对于骨宏观力学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可以将弹性模量作为OP骨折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纳米压痕 微观空间结构 最大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用性骨质疏松治疗回顾及α-酮戊二酸对废用性骨质疏松治疗展望
6
作者 周江 黄晨 +3 位作者 徐伟 李想 陈紫豪 廖冬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3-1677,共5页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局部卸载或全身废用而导致的骨量丢失。骨骼在缺失负荷及机械应力刺激下,破骨效应大于成骨效应,从而出现骨量丢失致骨质疏松。α-酮戊二酸不仅是骨骼肌的一种代谢产物,同时也是细胞信号分子,其具有促进成骨作用...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局部卸载或全身废用而导致的骨量丢失。骨骼在缺失负荷及机械应力刺激下,破骨效应大于成骨效应,从而出现骨量丢失致骨质疏松。α-酮戊二酸不仅是骨骼肌的一种代谢产物,同时也是细胞信号分子,其具有促进成骨作用,并抑制破骨作用。且α-酮戊二酸有促进骨骼肌生长的作用,能更好使肢体恢复负荷及机械刺激。通过之前学者研究并总结得出α-酮戊二酸在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上有较好前景。该文旨在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病因机制目前治疗方式及α-酮戊二酸在影响骨代谢机制进行论述,并展望α-酮戊二酸对废用性骨质疏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酮戊二酸 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棘突体表投射空间三维位置的脊柱形态测量仪在脊柱侧凸形态测量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检 陈锴 +5 位作者 李强华 杭辉冬 毛宁方 沈林勇 杨长伟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棘突体表投射空间三维位置的脊柱形态测量仪在不同脊柱侧凸形态测量中的应用。方法纳入32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应用空间姿态传感器感知棘突位置变化的脊柱形态测量仪,测量患者背部体表投射位置的棘突连线成角(S... 目的探讨基于棘突体表投射空间三维位置的脊柱形态测量仪在不同脊柱侧凸形态测量中的应用。方法纳入32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应用空间姿态传感器感知棘突位置变化的脊柱形态测量仪,测量患者背部体表投射位置的棘突连线成角(SPA)。采用线性回归模型构建SPA与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所测量Cobb角的数量关系。根据Lenke分型进行亚组分析,探究在不同侧凸形态中SPA与Cobb角的数量关系。结果 32例AIS患者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为(13.94±0.84)岁;Lenke Ⅰ型20例,Lenke Ⅴ型12例;8例患者主弯累及T5~T11,4例累及T5~T12,1例累及T6~T11,7例累及T6~T12,4例累及T11~L3,8例累及T12~L4。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AIS患者中Cobb角与SPA呈线性关系,两者之间线性回归方程为:Cobb角=1.128×SPA+3.724。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在Lenke Ⅰ型AIS患者中Cobb角和SPA同样存在线性关系,两者之间线性回归方程为:Cobb角=1.128×SPA+3.303。结论基于棘突体表投射空间三维位置的脊柱形态测量仪能够用于脊柱胸段侧凸的形态测量,棘突在体表的空间投射位置是脊柱形态测量的有效解剖参考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棘突体表投射位置 姿态传感器 棘突连线成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退变患者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及脆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伟 盛珺 +5 位作者 刘达 郑伟 陈莹 任亚明 蔡云 夏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患者骨转换标志物(BTMs)与骨密度(BMD)和脆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治疗的158例腰椎退变患者。采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BMD;采用罗氏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静脉血Ⅰ型原胶原N末...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患者骨转换标志物(BTMs)与骨密度(BMD)和脆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西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治疗的158例腰椎退变患者。采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BMD;采用罗氏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静脉血Ⅰ型原胶原N末端前肽(PINP)、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C末端肽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通过询问病史和X线片检查患者既往脆性骨折发生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患者BTMs与腰椎BMD和脆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结果158例腰椎退变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率为20.3%,脆性骨折患者腰椎BMD明显低于非脆性骨折患者,PINP、BALP、OC及β-CTX水平明显高于非脆性骨折患者(P<0.05)。PINP、BALP、OC、β-CTX和TRACP与腰椎BMD呈负相关(β依次为–0.431、–0.234、–0.167、–0.314、–0.198,P依次为0.021、0.009、0.034、0.033、0.049)。β-CTX和PINP与脆性骨折风险呈正相关(P<0.05)。结论腰椎退变患者PINP、BALP、OC、β-CTX和TRACP与腰椎BMD呈负相关,β-CTX和PINP与脆性骨折风险呈正相关,提示临床上应早期监测腰椎退变患者BTMs的变化,早期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降低术后远期螺钉松动和再发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转换标志物 骨密度 脆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腰痛女性骨密度及骨转换标志物与腰椎Modic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伟 盛珺 +4 位作者 刘达 王维 夏宁 张正平 郑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54-1457,1468,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慢性腰痛女性骨密度(BMD)及骨转换标志物(BTMs)与腰椎Modic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慢性腰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在本院就诊的20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采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BMD;采用罗氏化学发光... 目的探讨绝经后慢性腰痛女性骨密度(BMD)及骨转换标志物(BTMs)与腰椎Modic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慢性腰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在本院就诊的20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采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BMD;采用罗氏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静脉血Ⅰ型原胶原N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末端肽特殊序列(β-CTX)水平;通过MRI检查患者腰椎Modic改变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BTMs与腰椎BMD和腰椎Modic改变的相关性。结果200例绝经后慢性腰痛女性腰椎Modic改变发生率为51.5%,Modic改变患者腰椎BMD低于无Modic改变患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PINP和β-CTX水平高于无Modic改变患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TX和PINP与Modic改变呈正相关,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椎BMD与Modic改变呈负相关,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慢性腰痛女性腰椎BMD及BTMs与腰椎Modic改变有相关性;随着BTMs升高或者BMD降低,腰椎Modic改变的发生率升高,提示临床上应早期监测绝经后慢性腰痛女性BTMs和腰椎BMD的变化,早期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为治疗绝经后女性腰椎Modic改变引起的背痛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期 腰痛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MODIC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骨水泥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用于骨质疏松腰椎融合术的疗效 被引量:8
10
作者 盛珺 刘达 +5 位作者 郑伟 周江军 伍红桦 徐伟 任亚明 陈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联合骨水泥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用于骨质疏松腰椎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从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接受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5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术...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联合骨水泥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用于骨质疏松腰椎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从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接受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5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术中均采用钉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予以强化,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治疗组术后第7天静脉给予唑来膦酸5mg。测量术前、术后股骨颈骨密度值、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间融合率及Cage下沉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股骨颈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股骨颈骨密度[(0.590±0.084)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0.517±0.073)g/cm2,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椎间融合率略高于对照组,术后6、12个月的融合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中Cage下沉率[22.22%(8/36)]明显低于对照组[46.88%(15/32),P<0.05)]。术前两组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治疗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水泥钉道强化椎弓根螺钉可以为脊柱融合术提供良好的早期稳定,联合应用唑来膦酸可提高患者骨密度,减少Cage下沉,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并不影响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骨水泥 腰椎融合术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表层软骨干细胞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伟 廖冬发 +3 位作者 夏宁 刘达 王维 郑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5-1050,共6页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引起关节软骨不可逆的进行性破坏的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延缓其进展。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为OA的治疗带来了曙光,但利用外源性干细胞修复或再生软骨的研究面临许多困难,其产生的软骨样组织与正常关节软骨在生物...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引起关节软骨不可逆的进行性破坏的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延缓其进展。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为OA的治疗带来了曙光,但利用外源性干细胞修复或再生软骨的研究面临许多困难,其产生的软骨样组织与正常关节软骨在生物特性和功能上具有一定差距。为解决该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动员关节软骨内源干细胞以促进缺损部位进行自我修复。虽然关节软骨缺乏自我修复能力,但大量研究证实,关节软骨表层(SPZ)中存在软骨干细胞(CSPCs)。该文就关节表层软骨干细胞(SPZ-CSPCs)及其在OA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表层 软骨干细胞 软骨再生 蛋白聚糖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比地舒单抗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健 李东文(综述) +1 位作者 刘达 崔琳(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323,共7页
唑来膦酸和地舒单抗是治疗骨质疏松药物中效果较好的两种抗骨吸收药物,但先前有关研究表明两种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具有一定差异性,由于地舒单抗在我国临床使用时间较短,医务工作者对两种药物差异性的认知仍较为缺乏。根据患者特征合理选... 唑来膦酸和地舒单抗是治疗骨质疏松药物中效果较好的两种抗骨吸收药物,但先前有关研究表明两种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具有一定差异性,由于地舒单抗在我国临床使用时间较短,医务工作者对两种药物差异性的认知仍较为缺乏。根据患者特征合理选择用药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仅能使患者获益最大化,还能有效减轻社会医疗负担。为了进一步增加医务工作者对两种药物差异性的认识,文章将通过综述两类药物在药理学机制、药物疗效、不良反应、成本效益及用药反馈等方面的现有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护理及科研决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地舒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轴突导向因子(semaphorin)表达增强并与临床炎症指标正相关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杏 张明媚 +3 位作者 王亚门 王涛 谢庆云 魏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轴突导向因子3C(SEMA3C)和SEMA3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例RA与8例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SEMA3C、SEM... 目的探讨轴突导向因子3C(SEMA3C)和SEMA3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例RA与8例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SEMA3C、SEMA3F、酪氨酸氢化酶(TH)表达与分布,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滑膜组织SEMA3C、SEMA3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法分析SEMA3C、SEMA3F表达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相关性。结果与OA滑膜组织相比,RA滑膜组织SEMA3C、SEMA3F分布更广泛,而TH表达降低;RA滑膜组织SEMA3C和SEMA3F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SEMA3C蛋白表达水平与MPV呈负相关,与RF呈正相关;SEMA3F蛋白表达水平与ESR水平呈正相关,与PDW呈负相关。结论SEMA3C与SEMA3F在RA滑膜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炎症指标相关,有望为临床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轴突导向因子(semaphorin) 滑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CT值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万江 刘达 +1 位作者 张映波 周科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5年第7期911-916,共6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急剧攀升。目前OP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骨密度(BMD),故BMD的精确测量在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中至关重要。近年来,CT检查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诊疗中受到广泛关注。椎体CT值不仅可提高OP的诊断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急剧攀升。目前OP的诊断主要依赖于骨密度(BMD),故BMD的精确测量在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治中至关重要。近年来,CT检查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诊疗中受到广泛关注。椎体CT值不仅可提高OP的诊断率,还可有效预测相邻椎体骨折、融合器沉降、椎弓根螺钉松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总结椎体CT值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其指导脊柱手术的可行性,以及与脊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同时就CT结合人工智能(AI)辅助疾病诊疗的进展展开论述,旨在更好地促进椎体CT值的相关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CT值 骨密度 脊柱术后并发症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