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和CT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学英 杜娟娟 +6 位作者 张菊 蒋锐 付泉水 刘婷婷 罗江 蒋东林 张小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1-456,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胰腺炎(AP)不同年龄段的临床和CT特征。方法:纳入来自3家三甲综合医院的确诊AP的643例老年患者临床和CT影像资料,根据年龄分为3组:轻度老年组(65~74岁)、中度老年组(75~84岁)和高龄组(≥85岁)。收集并评估3组AP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胰腺炎(AP)不同年龄段的临床和CT特征。方法:纳入来自3家三甲综合医院的确诊AP的643例老年患者临床和CT影像资料,根据年龄分为3组:轻度老年组(65~74岁)、中度老年组(75~84岁)和高龄组(≥85岁)。收集并评估3组AP患者的临床和CT特征。结果:轻度老年组胸腔积液发生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肌酐和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其他2组(P<0.05)。轻度老年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发生率、甘油三酯水平及治愈率更高(P<0.05)。中度老年组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P<0.05)。高龄组冠心病发生率、平均血小板体积、AP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及死亡率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老年AP患者不同年龄段各有其特征。高龄组患者尽管基于CT的ANP发生率更低,但其胸腔积液发生率及并发冠心病比例更高,临床进展更严重,预后也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老年人 临床特征 计算机体层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昊 姚欣 +5 位作者 汤善宏 冯志松 何苹苹 尹琴琴 李运明 秦建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05-2209,共5页
目的探讨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58例。在TIPS过程中,... 目的探讨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58例。在TIPS过程中,分别测量肝静脉楔压、肝静脉自由压及门静脉压,计算得出HVPG与门静脉压力梯度(PVPG)。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HVPG与PVPG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HVPG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VPG与PVPG呈正相关(r=0.796,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年龄、病因是HVPG的影响因素(F值分别为19.900、10.287,P值均<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病因是HVPG的独立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7.870、-2.178,P值均<0.001)。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年龄和病因是HVPG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60岁或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具有更高的HV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肺炎1例
3
作者 李艳梅 唐璐 +4 位作者 谭积善 汪璐 杨金钢 王琴 刘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0,共4页
链霉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中,是已知放线菌中最大的族群,通常在创伤性接触后引起浅表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肺侵袭感染较为罕见,极易被误诊[1-4]。现将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例白网链霉菌肺炎进行报道,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链霉菌 白网链霉菌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