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盐分梯度对土壤中不同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
- 1
-
-
作者
李小林
高乾程
刘雨星
王相平
张俊华
姚荣江
-
机构
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西部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出处
《土壤》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2-1230,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D1900602,2021YFC3201201)
宁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项目(2022GKLRLX02)资助。
-
文摘
为探究不同盐分梯度下土壤磷素形态的差异及转化,以宁夏平罗旱地农田非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通过等量添加NaCl和Na_(2)SO_(4)设定非盐渍化(N)、轻度盐渍化(L)和中度盐渍化(M)3个盐分梯度,设置不添加磷肥(S)和添加KH_(2)PO_(4)(P)2个磷肥处理,分析盐分梯度对土壤中不同磷素形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含盐量越高,有效磷含量越低;②未添加磷肥处理中,土壤有机磷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添加磷肥处理中,土壤有机磷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在各盐分梯度下土壤有机磷含量均表现为M>L>N;③培养97 d后,3种盐渍化土壤中,未添加磷肥处理下无机磷库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a_(10)-P>Ca_(8)-P>Fe-P>O-P>Al-P≈Ca_(2)-P;添加磷肥处理下,随盐分含量升高,Ca_(10)-P和O-P含量占比增加,Fe-P和Al-P含量占比减少;④未添加磷肥处理中土壤Al-P与碱性磷酸酶(ALP)呈显著正相关;添加磷肥处理中土壤Ca_(10)-P、O-P与ALP和植酸酶(PHY)均呈显著负相关,Al-P、Fe-P与ALP和PHY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从盐分对磷素形态差异性影响的角度,为探索不同盐分梯度下土壤磷素形态的转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关键词
盐分
土壤磷素形态
酶活性
盐渍化土壤
-
Keywords
Salt
Soil phosphorus form
Enzyme activity
Salinized soil
-
分类号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苜蓿假盘菌与苜蓿叶片亲和性互作的超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史娟
王华荣
钟少林
-
机构
宁夏大学农学院
西部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12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007)资助
-
文摘
从细胞角度揭示苜蓿假盘菌与苜蓿叶片亲和性互作机制。以两者亲和性互作系统为研究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苜蓿假盘菌与苜蓿叶片亲和性互作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病菌侵入寄主组织后,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细胞壁进入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以胞内生长并向相邻细胞扩展。病菌菌丝穿透寄主细胞壁时,菌丝中的液泡给予了较大的压力帮助其穿透。进入寄主细胞内的病菌菌丝,被内陷的寄主原生质膜包裹,菌丝与质膜始终是隔离的,寄主原生质膜和细胞壁之间沉积电子致密度深的物质。病菌菌丝不断地在寄主原生质膜区域扩展,伴随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的不断扩大,周围的原生质膜也相应扩大其面积,但始终将寄主原生质与菌丝体隔开,而脱离质膜的菌丝形成菌丝鞘包裹。随侵染程度的增加,未被穿透的寄主原生质膜区域逐步被降解。病菌侵染叶绿体等细胞器时,首先是菌丝鞘与叶绿体等细胞器膜相连,然后降解其基粒片层结构,被降解的细胞器组织沿菌丝和胞壁周围沉积。侵染后期,菌丝胞内和胞外扩展,但处在细胞降解物中的菌丝显示较厚的细胞壁,寄主细胞内充满了大量的黑色物质和结晶状的颗粒物。
-
关键词
苜蓿
苜蓿假盘菌
亲和性互作
超微结构
-
Keywords
alfalfa
Pseudopeziza medicaginis
compatible interaction
ultrastructure
-
分类号
S43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