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致密油藏开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黎保廷
范灵颐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1期1-6,共6页
致密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已逐渐成为接替常规油气、支撑油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极具勘探和开发价值;本文由致密油藏储层特征入手,分析了致密油藏开发的难点,借鉴国内外致密油藏开采经验,对比研究了适用于提高致密油藏原油采收率的主要...
致密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已逐渐成为接替常规油气、支撑油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极具勘探和开发价值;本文由致密油藏储层特征入手,分析了致密油藏开发的难点,借鉴国内外致密油藏开采经验,对比研究了适用于提高致密油藏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开发技术,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技术瓶颈与挑战,以期为我国致密油藏开采技术发展献计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储层特征
开采技术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积压裂缝端压差对页岩储层排驱效果的影响机制
2
作者
何延龙
黄海
+4 位作者
唐梅荣
倪军
李华周
TAYFUN Babadagli
张轩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2,共9页
为了明确体积压裂过程中基质孔隙压力与压裂液施加在裂缝端面的压力之间存在的缝端压差对页岩储层渗吸排驱效果的影响,以长7页岩储层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页岩油高压补能和稳压焖井过程中,不同缝端压差下的渗吸排驱模拟试验,并借助动态...
为了明确体积压裂过程中基质孔隙压力与压裂液施加在裂缝端面的压力之间存在的缝端压差对页岩储层渗吸排驱效果的影响,以长7页岩储层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页岩油高压补能和稳压焖井过程中,不同缝端压差下的渗吸排驱模拟试验,并借助动态核磁共振检测、实时压力监测和可视化图像分析等手段,阐释缝端压差对页岩储层渗吸排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补能阶段存在明显的逆压差逆向渗吸作用,且随着缝端压差的不断增大,高压补能阶段的排液效率逐渐增加,其中以小孔隙中的渗吸排驱作用为主(0~6 MPa时,小孔隙的排液效率分别为33.31%、29.51%、35.65%和64.89%);稳压焖井阶段小孔隙中由于液体排驱压力降低,逆压差逆向渗吸现象不明显,排液过程仍以毛管力作用下的逆向渗吸为主,同时部分大孔隙中的原油渗入小孔隙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端压差
页岩油储层
动态渗吸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X射线衍射和毛细管吸吮时间的页岩储层黏土稳定剂评价方法
3
作者
何延龙
王鑫
+5 位作者
薛小佳
黄海
吴江
刘晓庆
唐思源
虎志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5年第3期28-37,共10页
压裂液及其添加剂的差异化评价是页岩储层工程地质一体化开发过程的重要环节,黏土稳定剂又是添加剂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因此,黏土稳定剂的快速筛选对于页岩储层的保护和保证压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引入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方法,结合X...
压裂液及其添加剂的差异化评价是页岩储层工程地质一体化开发过程的重要环节,黏土稳定剂又是添加剂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因此,黏土稳定剂的快速筛选对于页岩储层的保护和保证压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引入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得到的岩心样品矿物组成,加权得到页岩储层岩心样品的毛细管吸吮时间计算值。分别建立岩心样品的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值、计算值与传统黏土稳定剂评价方法得到的阳离子交换容量的计算值、检测值的相关关系,发现其均与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检测值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通过引入比例系数,对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值、计算值与阳离子交换容量的计算值进行拟合计算,得到对应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拟合检测值,分别将其与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实际检测值进行相对误差分析,发现其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实验结果表明,岩心样品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值与基于X射线衍射和标准矿物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值得到的毛细管吸吮时间计算值均可评价和筛选黏土稳定剂,相较于传统阳离子交换容量评价方法,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性、准确性,能更好地适用于页岩储层复杂的黏土矿物组成和极强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水化膨胀
黏土稳定剂
阳离子交换容量
毛细管吸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密油藏开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黎保廷
范灵颐
机构
西部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
工程
学院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1期1-6,共6页
文摘
致密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已逐渐成为接替常规油气、支撑油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极具勘探和开发价值;本文由致密油藏储层特征入手,分析了致密油藏开发的难点,借鉴国内外致密油藏开采经验,对比研究了适用于提高致密油藏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开发技术,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技术瓶颈与挑战,以期为我国致密油藏开采技术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储层特征
开采技术
发展方向
Keywords
tight reservoir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min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积压裂缝端压差对页岩储层排驱效果的影响机制
2
作者
何延龙
黄海
唐梅荣
倪军
李华周
TAYFUN Babadagli
张轩诚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
工程
学院
西部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天然气评价项目部
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School of Mining and Petroleum Engineering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474040,52474042,52004216)
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2JC-37)
+2 种基金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GX-YBXM-496)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23-CX-TD-31)
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油气资源绿色开发与多能互补创新团队)。
文摘
为了明确体积压裂过程中基质孔隙压力与压裂液施加在裂缝端面的压力之间存在的缝端压差对页岩储层渗吸排驱效果的影响,以长7页岩储层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页岩油高压补能和稳压焖井过程中,不同缝端压差下的渗吸排驱模拟试验,并借助动态核磁共振检测、实时压力监测和可视化图像分析等手段,阐释缝端压差对页岩储层渗吸排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补能阶段存在明显的逆压差逆向渗吸作用,且随着缝端压差的不断增大,高压补能阶段的排液效率逐渐增加,其中以小孔隙中的渗吸排驱作用为主(0~6 MPa时,小孔隙的排液效率分别为33.31%、29.51%、35.65%和64.89%);稳压焖井阶段小孔隙中由于液体排驱压力降低,逆压差逆向渗吸现象不明显,排液过程仍以毛管力作用下的逆向渗吸为主,同时部分大孔隙中的原油渗入小孔隙当中。
关键词
缝端压差
页岩油储层
动态渗吸
核磁共振
Keywords
fracture end pressure difference
shale oil reservoir
dynamic imbibi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分类号
TE122.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X射线衍射和毛细管吸吮时间的页岩储层黏土稳定剂评价方法
3
作者
何延龙
王鑫
薛小佳
黄海
吴江
刘晓庆
唐思源
虎志强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
工程
学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5年第3期28-3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藏原位生物矿化物的凝聚态结构演化及其功能化碳埋存机制”(52474040)
“基于低渗透油藏内源功能菌的微生物水泥自适应深部调控机制研究”(52004216)
+3 种基金
“基于人工智能的动态起裂粗糙裂缝内支撑剂运移铺置行为研究”(52474043)
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CFD-EDM耦合方法页岩油储层体积压裂支撑剂运移机制研究”(2022JC-37)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低渗透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强化CO_(2)资源化利用机制研究”(2024GX-YBXM-496)
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基于X射线衍射和毛细管吸吮时间的页岩储层黏土稳定剂评价方法”(YCS23213048)。
文摘
压裂液及其添加剂的差异化评价是页岩储层工程地质一体化开发过程的重要环节,黏土稳定剂又是添加剂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因此,黏土稳定剂的快速筛选对于页岩储层的保护和保证压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引入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得到的岩心样品矿物组成,加权得到页岩储层岩心样品的毛细管吸吮时间计算值。分别建立岩心样品的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值、计算值与传统黏土稳定剂评价方法得到的阳离子交换容量的计算值、检测值的相关关系,发现其均与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检测值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通过引入比例系数,对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值、计算值与阳离子交换容量的计算值进行拟合计算,得到对应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拟合检测值,分别将其与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实际检测值进行相对误差分析,发现其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实验结果表明,岩心样品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值与基于X射线衍射和标准矿物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值得到的毛细管吸吮时间计算值均可评价和筛选黏土稳定剂,相较于传统阳离子交换容量评价方法,毛细管吸吮时间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性、准确性,能更好地适用于页岩储层复杂的黏土矿物组成和极强的非均质性。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水化膨胀
黏土稳定剂
阳离子交换容量
毛细管吸吮时间
Keywords
shale reservoir
hydration expansion
clay stabilizer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apillary suction time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致密油藏开采技术研究进展
黎保廷
范灵颐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体积压裂缝端压差对页岩储层排驱效果的影响机制
何延龙
黄海
唐梅荣
倪军
李华周
TAYFUN Babadagli
张轩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X射线衍射和毛细管吸吮时间的页岩储层黏土稳定剂评价方法
何延龙
王鑫
薛小佳
黄海
吴江
刘晓庆
唐思源
虎志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