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高寒退化草地草浆地膜覆盖的保水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余成群 武俊喜 关法春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8-321,共4页
试验采用对比方法研究草浆地膜覆盖对退化草地土壤的保水作用,以期明确草浆地膜的草地保水理论依据和保水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草浆地膜覆盖下的土壤表面相对湿度、土壤表面温度、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处理。其... 试验采用对比方法研究草浆地膜覆盖对退化草地土壤的保水作用,以期明确草浆地膜的草地保水理论依据和保水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草浆地膜覆盖下的土壤表面相对湿度、土壤表面温度、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处理。其中5月和7月的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22.87%和20.21%,0和5cm土层处的土壤平均紧实度分别为245和948kPa,以上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n=5,P<0.05)。草浆地膜覆盖具有物理隔热和阻碍水分蒸发的作用,土壤保水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浆地膜 保水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河谷区9个引进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张光雨 马和平 +3 位作者 邵小明 王江伟 沈振西 付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131,共11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河谷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参试的燕麦品种为阿坝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燕1号、林纳、边锋、加燕2号和青海甜燕麦,于2016年5月8日播种,小区面积为...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河谷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参试的燕麦品种为阿坝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燕1号、林纳、边锋、加燕2号和青海甜燕麦,于2016年5月8日播种,小区面积为3 m×4 m,设3次重复。对9个燕麦品种抽穗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鲜重、干重、干鲜比、株高和叶茎比以及成熟期的营养品质[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进行测定。成熟期的地上部干重结果表明,青燕1号、林纳、边锋和加燕2号的产量均大于26000 kg·hm^(-2),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产量为22000~26000 kg·hm^(-2),阿坝燕麦产量低于22000 kg·hm^(-2)。9个燕麦品种的CP、EE、Ash、ADF、NDF、ADL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7.2%、21.7%~57.3%、4.5%~5.7%、24.9%~35.4%、58.2%~80.5%和30.6%~42.0%,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青引2号和加燕2号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边锋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青海甜燕麦含量最高;青海444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海444、青燕1号和阿坝燕麦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河谷地区 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草田轮作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被引量:28
3
作者 田福平 师尚礼 +4 位作者 洪绂曾 时永杰 余成群 张小甫 胡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0-326,共7页
草田轮作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土壤性状、实现土地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措施。我国的草田轮作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有记载。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草田轮作潜力及重要性、轮作效益、轮作模式及对土壤影响等方面。草田轮作既提高了粮食产量,... 草田轮作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土壤性状、实现土地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措施。我国的草田轮作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有记载。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草田轮作潜力及重要性、轮作效益、轮作模式及对土壤影响等方面。草田轮作既提高了粮食产量,又为家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促进了养分循环,是实现农牧民增收及我国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田轮作 历史 现状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区8个引进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光雨 王江伟 +2 位作者 张豪睿 付刚 沈振西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117-1125,I0005,共10页
草畜平衡对于西藏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和畜牧业的高效生产非常必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缓解过度放牧对天然草地的压力,本研究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艾玛岗草原站对8个燕麦品种的干重、株高、... 草畜平衡对于西藏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和畜牧业的高效生产非常必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缓解过度放牧对天然草地的压力,本研究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艾玛岗草原站对8个燕麦品种的干重、株高、叶茎比、穗长、穗重和千粒重以及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指标进行综合评比。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青引1号的干草产量最高(12 406.95 kg·hm–2)、穗重最大(3.67 g),青引3号的穗长最长(25.60 cm)、株高最高(159 cm),林纳的千粒重最大(43.94 g);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引2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6.40%),青燕1号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28.55%),林纳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52%),青引1号的粗脂肪含量最高(52.7%),青燕1号的灰分含量最高(4.97%),青引2号的木质素含量最低(24.18%)。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燕麦的产量与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青引1号、青引3号和青引2号适宜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灰色系统理论 西藏日喀则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河谷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间作对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向洁 王富强 +4 位作者 郭宝光 王庆刚 余成群 沈振西 邵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5-564,共10页
在西藏河谷区,将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与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田间混、间作试验,通过对混收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测定与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箭筈豌豆与燕麦的最佳播种比例。结果表明:1)与单播相比,混... 在西藏河谷区,将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与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田间混、间作试验,通过对混收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测定与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箭筈豌豆与燕麦的最佳播种比例。结果表明:1)与单播相比,混、间作均能提高产量,还可显著提高箭筈豌豆的株高,但对燕麦株高的影响不显著;2)混、间作处理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和箭筈豌豆的播种量成正比,且均高于单播燕麦,其中单播箭筈豌豆CP含量最高(21.9%),单播燕麦最低(5.5%);3)混、间作均能提高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分别提高了27.3%~43.5%和2.4%~17.6%,且随着箭筈豌豆播种量的增加,NDF含量呈降低趋势而ADF含量则相反。根据产量与营养品质的测定结果,并通过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混播较间作更能表现出产量与营养品质上的优势,其最佳混播比例为箭筈豌豆60%+燕麦40%,适宜在西藏河谷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箭筈豌豆 燕麦 混播 间作 产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河谷区箭筈豌豆和黑麦混、间播建植方式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富强 向洁 +3 位作者 郭宝光 余成群 沈振西 邵小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9-49,共11页
在西藏河谷区以箭筈豌豆与黑麦为材料,开展混、间播种植方式的比较研究,通过对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测定分析,探讨适宜当地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箭筈豌豆和黑麦混播、间播处理使箭筈豌豆的有效分枝数和生物量受到抑制,黑麦有效分蘖数增... 在西藏河谷区以箭筈豌豆与黑麦为材料,开展混、间播种植方式的比较研究,通过对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测定分析,探讨适宜当地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箭筈豌豆和黑麦混播、间播处理使箭筈豌豆的有效分枝数和生物量受到抑制,黑麦有效分蘖数增加,生物量显著提高;相对于间播,混播更能表现出利于增产的种间关系,更利于增强种间正相互作用而减弱负相互作用,箭筈豌豆在混、间播条件下处于竞争劣势,大多数处理中其RY值小于1,黑麦在混、间播条件下处于竞争优势,大多数处理中其RY值大于1;由于不同牧草的生态位分化和种间互作关系,牧草的资源利用率提高,相比单播,适宜的豆禾牧草混、间播处理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箭筈豌豆和黑麦2∶1间播的鲜草产量(5253g·m-2)和20%+80%混播干草产量(1572g·m-2)最高,但混播处理的产量总体优于间播处理;箭筈豌豆与黑麦混、间播处理使混合牧草的饲用品质相比禾本科牧草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筈豌豆 黑麦 混播 间播 建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当雄10个引进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光雨 沈振西 +2 位作者 邵小明 付刚 马和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3-1089,共7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当雄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和青海甜燕麦的干草产量大于8 000 kg·hm^-2,青莜1号、青莜3号、林纳、阿坝燕麦、青引1号和加燕...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当雄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和青海甜燕麦的干草产量大于8 000 kg·hm^-2,青莜1号、青莜3号、林纳、阿坝燕麦、青引1号和加燕2号的干草产量在6 000~8 000 kg·hm^-2之间,青引3号和白燕7号的干草产量低于6 000 kg·hm^-2。10个燕麦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35%~8.54%,21.67%~58.33%,3.83%~5.23%,27.27%~37.50%,49.73%~67.51%和23.81%~34.27%。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燕1号、青海甜燕麦和林纳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当雄 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灰色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农田草浆地膜覆盖的保水效果研究
8
作者 关法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5-389,共5页
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草浆地膜覆盖对青稞(Hordeumvulgare)农田土壤的保水作用,以期明确草浆地膜的农田保水理论依据和保水效果。结果表明:草浆地膜覆盖下的土壤表面相对湿度、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均低于塑料地膜覆盖处理,其中... 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草浆地膜覆盖对青稞(Hordeumvulgare)农田土壤的保水作用,以期明确草浆地膜的农田保水理论依据和保水效果。结果表明:草浆地膜覆盖下的土壤表面相对湿度、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均低于塑料地膜覆盖处理,其中土壤含水量指标显著低于后者(n=3,P<0.05);与对照相比,草浆地膜覆盖下0~5cm土层内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但土壤温度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同时土壤表层水分散失明显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加7.59%,达到显著差异水平(n=3,P<0.05)。草浆地膜覆盖保水效果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浆地膜 保水作用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场地时空特征下的鹅生长发育状况 被引量:7
9
作者 关法春 沙志鹏 +2 位作者 王军峰 田飞鹏 蔡翠萍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08-1213,共6页
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不同生产方式下肉鹅养殖场地空间转移动态和经济贡献率,以及不同养殖场地对肉鹅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养殖场地大体上存在从育雏鹅舍→农田或草地→育肥鹅舍转移的空间过程;玉米(Zea mays)农田和草地的... 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不同生产方式下肉鹅养殖场地空间转移动态和经济贡献率,以及不同养殖场地对肉鹅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养殖场地大体上存在从育雏鹅舍→农田或草地→育肥鹅舍转移的空间过程;玉米(Zea mays)农田和草地的养殖时间分别占总饲养时间的70.00%和64.45%,玉米农田经济贡献率为56.06%,比草地养鹅高7.33%,农田成为肉鹅的主要养殖场地;与草地养鹅相比,农田养鹅处理的取食、喝水行为占总时间的百分率分别减少6.44%和0.52%,而休息时间则增加了6.49%;草地养鹅处理的肉鹅体重、体长、胫长、管围总体上呈现高于农田养鹅处理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农牧一体化"生产方式下不同养殖场地在时间空间上的有序配合,能够完成肉鹅的商品化养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一体化 时空特征 养殖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贡嘎县吉纳村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10
作者 赵贯锋 余成群 +2 位作者 孙维 苗彦军 沈振西 《草业与畜牧》 2016年第1期34-40,共7页
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典型农业村-吉纳村为代表,以该村农户以及村民入股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样本,采用能值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农户分散种养和合作社集中管理两种模式下的能值投入及产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分散种养... 以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典型农业村-吉纳村为代表,以该村农户以及村民入股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样本,采用能值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农户分散种养和合作社集中管理两种模式下的能值投入及产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分散种养模式下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总能值投入中辅助能值投入较多,但并没有带来高的能值产出。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粮食大量过剩,另一方面畜牧业发展面临严重饲草短缺,农牧业生产结构亟需调整。而合作社模式下,生产方式较为集约,辅助能值投入少,充分利用了可更新的环境资源,能值投入少而产出多,农牧业结构较为合理。本文对以吉纳村为代表的"一江两河"地区提出如下建议:草地农业应得到大力发展;发展时空拓展技术,充分利用余热和宜草荒地;农牧业应走合作化发展之路,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江两河地区 农牧复合生态系统 能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播或单播箭筈豌豆、绿麦草对水分胁迫的形态特征响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富强 向洁 +3 位作者 王立威 余成群 沈振西 邵小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826-1836,共11页
以一年生牧草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与绿麦草(Secale cereale)为研究对象,人工模拟不同水分胁迫对混播或单播牧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16 d后箭筈豌豆单播的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处理和绿麦草单播(P<0.05);水分胁迫影... 以一年生牧草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与绿麦草(Secale cereale)为研究对象,人工模拟不同水分胁迫对混播或单播牧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16 d后箭筈豌豆单播的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处理和绿麦草单播(P<0.05);水分胁迫影响了牧草的生长发育,抑制箭筈豌豆的叶长、叶宽及绿麦草的叶宽,而对绿麦草的叶长影响不大;同时水分胁迫会促进根系的伸长生长,各处理到水分胁迫20 d时(部分处理出现干旱导致植物死亡时的阶段胁迫结束)箭筈豌豆根长均达到本次胁迫处理的最大值,其中箭筈豌豆单播处理的根长最长(37.83 cm);绿麦草根长变化规律与箭筈豌豆相似,胁迫后期JL1(箭筈豌豆25%+绿麦草75%)处理中绿麦草的根长最长,为60.5 cm,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处理(P<0.05);株高和叶长、叶宽的抗旱系数值均小于1,而根长的抗旱系数均大于1,表明在土壤水分胁迫的条件下,抑制了植物地上部的生长,促进了地下部根系的伸长生长;通过隶属函数法对箭筈豌豆与绿麦草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单播箭筈豌豆的抗旱性最强,试验设计的3个比例混播处理较单播而言没有明显的抗旱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筈豌豆 绿麦草 混播 水分胁迫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