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地区土壤盐渍化现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韩跃明 薛会英 李虹婵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7期155-159,共5页
为给西藏地区可持续利用土壤奠定数据基础,以西藏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数据检索法分析了西藏土壤盐渍化的现状,并通过采样理化方式评价了土壤盐渍化情况。结果表明,拉萨、泽当和日喀则表土每667 m^(2)积盐量分别达到80.0 kg、102... 为给西藏地区可持续利用土壤奠定数据基础,以西藏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数据检索法分析了西藏土壤盐渍化的现状,并通过采样理化方式评价了土壤盐渍化情况。结果表明,拉萨、泽当和日喀则表土每667 m^(2)积盐量分别达到80.0 kg、102.8 kg和115.8 kg。最后,根据西藏不同地区土壤盐渍现状,提出了降低地下水位埋深、减少地表水资源的进入、改变滴水口位置等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盐渍化 土壤 成因 次生盐渍化 西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高山松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89
2
作者 卢杰 郭其强 +1 位作者 郑维列 徐阿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4-160,共7页
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种群径级结构、年龄结构及冠幅结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种群的高度结构.种群结构不仅反映了种群不同个体的配置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 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种群径级结构、年龄结构及冠幅结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种群的高度结构.种群结构不仅反映了种群不同个体的配置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种群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范繁荣等,2008).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是进行种群统计和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生存分析的4个函数(生存函数S(i)、积累死亡率函数F(i)、死亡密度函数f(ti)和危险率函数λ(ti))可以辅助种群生命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章麦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思婕 王婉玥 +1 位作者 韩跃明 薛会英 《高原农业》 2022年第4期349-355,共7页
本研究以林芝市章麦村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测定了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旨在了解章麦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在16个土壤样品中,Cd、Pb、Cr、Cu、Zn重金属的含量通过(高氯酸-氢氟酸-浓硝酸)-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本研究以林芝市章麦村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测定了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旨在了解章麦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在16个土壤样品中,Cd、Pb、Cr、Cu、Zn重金属的含量通过(高氯酸-氢氟酸-浓硝酸)-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可能产生的生态危险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地质积累污染指数进行评价。经研究发现,林芝地区章麦村农田土壤中的镉、铅、铬、铜、锌5种元素均存在一定富集现象;章麦村16个采样点的污染负荷指标为2.6,说明该区域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Cd、Pb、Cr、Cu、Zn五种重金属的潜在环境危险程度,均属于中等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质量 污染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 地质累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巴宜区农田土壤养分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婉玥 刘思婕 +1 位作者 韩跃明 薛会英 《高原农业》 2023年第2期141-148,共8页
为了提高巴宜区农田作物产量与质量,针对巴宜区农田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分析巴宜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及其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显著性差异,从而展开评价。研究数据表明,巴宜区米林农场草莓种植地土壤pH值平均为5.59,为微酸性,目前仍然适宜草... 为了提高巴宜区农田作物产量与质量,针对巴宜区农田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分析巴宜区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及其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显著性差异,从而展开评价。研究数据表明,巴宜区米林农场草莓种植地土壤pH值平均为5.59,为微酸性,目前仍然适宜草莓生长,并且其中速效钾、速效磷与速效氮含量较高,处于较丰富水平,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36 g/kg,处于较丰富水平;米瑞农场的冬青稞种植地与冬小麦种植地的pH分布为6.68与6.97,pH不具备显著性,且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有机质二者存在显著性,冬小麦种植地有机质(35.53 mg/kg)分布明显高于冬青稞(24.71 mg/kg)种植地,速效氮含量较高,其均值为123.25 mg/kg与145.91 mg/kg,且存在显著性。西藏农牧学院北门农场的pH值均值为5.76,也为微酸性,且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丰富,处于较丰富水平,但是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相对较少,均值分别为24 mg/kg与12.88 mg/kg,处于中等水平。总而言之,实验数据表明巴宜区农田土壤整体显示为微酸性,速效氮与速效钾含量处于较丰富水平,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速效磷处于中等水平,且各土壤养分成分分布不均衡,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结合实验数据,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高巴宜区农田土壤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宜区农田 理化性质 养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季拉山岩白菜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琳 田莹 +1 位作者 王新靓 卢杰 《高原农业》 2023年第3期291-297,共7页
为研究岩白菜种群分布格局,对乔木林、高灌丛、矮灌丛、草甸四种不同生境中岩白菜种群进行调查,分析该种群在不同生境中的聚集程度以及坡向对生存的影响。选用传统方法和点格局分析进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分析发现... 为研究岩白菜种群分布格局,对乔木林、高灌丛、矮灌丛、草甸四种不同生境中岩白菜种群进行调查,分析该种群在不同生境中的聚集程度以及坡向对生存的影响。选用传统方法和点格局分析进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分析发现岩白菜种群在高灌丛、草甸与乔木林生境中岩白菜种群都为聚集分布,在矮灌丛群落中岩白菜大体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的临界状况,趋向于聚集分布。(2)点格局分析方法进行检验显示该种群在高灌丛、矮灌丛和乔木林的空间尺度范围内整体上表现为聚集分布,但随着尺度的增加,聚集强度逐渐减弱,种群有向随机分布的趋势发展,在矮灌丛中,这种趋势更加显著。在草甸中可以看出,在1~2 m时,聚集强度增强,但在4~5 m时,聚集强度有减弱趋势,向随机分布的趋势转变。由于每个群落中聚集强度具有明显的差别,其中先后顺序为:P2>P4>P1>P3。结论表明:岩白菜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表现为聚集分布以及均匀分布的临近状态但偏向于聚集分布,符合草本植物形成的一般规律。根据岩白菜生长区域的坡向研究表示聚集程度为西南坡>东北坡,即阴坡>阳坡,说明岩白菜种群对阴坡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将空间分布格局对岩白菜种群进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白菜 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聚集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测定玉米地中5种重金属含量方法研究
6
作者 韩跃明 刘思婕 王婉玥 《高原农业》 2022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量玉米地中重金属(镉、铬、锌、铅、铜)含量测量方法。研究了不同消解液对土壤消解效果、研究了不同微波消解程序对土壤消解效果、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参数优化解决了土壤中元素之... 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量玉米地中重金属(镉、铬、锌、铅、铜)含量测量方法。研究了不同消解液对土壤消解效果、研究了不同微波消解程序对土壤消解效果、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参数优化解决了土壤中元素之间干扰问题。结果表明:硝酸、高氯酸、氢氟酸体积比为5:3:2能够溶解土壤样品;以升温速度为20℃/min升温至100℃,在100℃下保持5 min;以升温速度为4℃/min升温至180℃,保持30 min;以升温速度为3℃/min升温至240℃,保持时间40 min能够溶解试样。各个元素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95;各元素检测范围在50μg/ml~150μg/ml;样品分析得到相对标准偏差(RSD n=5)均小于3%,加标回收均在95%~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波消解 玉米地 重金属 硅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