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群落沿海拔梯度变化格局
被引量:
7
1
作者
高辉
刘丽娟
方江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30,共9页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系统发育α多样性Faith’s PD指数与系统发育β多样性PhyloSor指数对西藏典型森林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进行分析,并结...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系统发育α多样性Faith’s PD指数与系统发育β多样性PhyloSor指数对西藏典型森林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净亲缘指数(net relatedness index)和最近亲缘指数(nearest taxon index),探讨色季拉山不同植被类型的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究色季拉山沿海拔梯度的森林群落构建机制。从色季拉山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来看,乔木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呈现聚集状态,在中海拔地区呈现离散结构。在所有空间尺度上,色季拉山系统发育的周转呈现出非随机状态,并且环境距离对系统发育的α及β多样性解释程度要显著高于空间距离。研究结果揭示,环境过滤在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中起到主导作用;随着海拔梯度变化,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性;不同群落间系统发育结构指数对于空间变量和环境变量的响应也是不一样的。本文同时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单元印证了生态群落构建过程中非随机过程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季拉山
森林群落
系统发育α多样性
系统发育β多样性
海拔梯度
变化格局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技术的拉萨市城关区荒漠分类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志伟
尹惠妍
+3 位作者
薛杰
余波
韩嘉华
姜有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9-375,共7页
[目的]尝试在青藏高原县级尺度上对荒漠化区域进行划分,并分析不同荒漠类型的分布特征,为荒漠区划及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为例,利用2018年的TM遥感影像,2000—2018年的MODIS影像数据,结合GIS制...
[目的]尝试在青藏高原县级尺度上对荒漠化区域进行划分,并分析不同荒漠类型的分布特征,为荒漠区划及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为例,利用2018年的TM遥感影像,2000—2018年的MODIS影像数据,结合GIS制图技术,通过长期野外调查,探讨高寒区荒漠分类系统。[结果]在分析荒漠形成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荒漠分类的主要原则和划分指标。利用气候区划、地表物质组成、地貌形态及成因、植被盖度等指标,将拉萨市城关区荒漠划分为2个Ⅰ级类型,7个Ⅱ级类型,18个Ⅲ级类型,31个Ⅳ级类型,并确定各级各类荒漠的面积及空间分布范围。[结论]确定了高寒区荒漠分类的指标,对城关区的荒漠区域进行分级分类。初步建立了西藏高寒地区的荒漠分类体系,奠定了青藏高原高寒区荒漠分类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荒漠
分类系统
拉萨市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群落沿海拔梯度变化格局
被引量:
7
1
作者
高辉
刘丽娟
方江平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
高原
生态
研究所
西藏高原
森林
生态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西藏农牧学院
)
西藏
林芝高山
森林
生态
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农牧学院
)
西藏
自治区
高原
森林
生态
实验室
(
西藏农牧学院
)
西藏
自治区
生态
安全联合
实验室
(
西藏农牧学院
)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院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3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006)。
文摘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系统发育α多样性Faith’s PD指数与系统发育β多样性PhyloSor指数对西藏典型森林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净亲缘指数(net relatedness index)和最近亲缘指数(nearest taxon index),探讨色季拉山不同植被类型的森林群落系统发育结构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究色季拉山沿海拔梯度的森林群落构建机制。从色季拉山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来看,乔木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呈现聚集状态,在中海拔地区呈现离散结构。在所有空间尺度上,色季拉山系统发育的周转呈现出非随机状态,并且环境距离对系统发育的α及β多样性解释程度要显著高于空间距离。研究结果揭示,环境过滤在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中起到主导作用;随着海拔梯度变化,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性;不同群落间系统发育结构指数对于空间变量和环境变量的响应也是不一样的。本文同时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单元印证了生态群落构建过程中非随机过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色季拉山
森林群落
系统发育α多样性
系统发育β多样性
海拔梯度
变化格局
西藏
Keywords
Sejila mountain
forest community
phylogenetic alpha diversity
phylogenetic beta diversity
elevation gradient
variation patternizan
Tibet,China
分类号
Q145.2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技术的拉萨市城关区荒漠分类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志伟
尹惠妍
薛杰
余波
韩嘉华
姜有为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
资源与环境
学院
西藏高原
森林
生态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西藏农牧学院
)
中国科
学院
新疆
生态
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
生态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
生态
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
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9-375,共7页
基金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拉萨市荒漠类型分类及结构特征研究”(XZ2019ZRG-61)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405)
+1 种基金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6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259)。
文摘
[目的]尝试在青藏高原县级尺度上对荒漠化区域进行划分,并分析不同荒漠类型的分布特征,为荒漠区划及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为例,利用2018年的TM遥感影像,2000—2018年的MODIS影像数据,结合GIS制图技术,通过长期野外调查,探讨高寒区荒漠分类系统。[结果]在分析荒漠形成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荒漠分类的主要原则和划分指标。利用气候区划、地表物质组成、地貌形态及成因、植被盖度等指标,将拉萨市城关区荒漠划分为2个Ⅰ级类型,7个Ⅱ级类型,18个Ⅲ级类型,31个Ⅳ级类型,并确定各级各类荒漠的面积及空间分布范围。[结论]确定了高寒区荒漠分类的指标,对城关区的荒漠区域进行分级分类。初步建立了西藏高寒地区的荒漠分类体系,奠定了青藏高原高寒区荒漠分类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荒漠
分类系统
拉萨市
GIS技术
Keywords
Qinghai-Tibet Plateau
desert
classification system
Lhasa City
GIS technology
分类号
P941.74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色季拉山森林群落沿海拔梯度变化格局
高辉
刘丽娟
方江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IS技术的拉萨市城关区荒漠分类研究
张志伟
尹惠妍
薛杰
余波
韩嘉华
姜有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