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牦牛乳资源及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12
1
作者 彭云 刘利平 《中国乳业》 2019年第11期2-6,共5页
阐述我国牦牛数量和分布情况、牦牛乳的优势,介绍我国传统和现代牦牛乳开发及乳制品加工现状,分析其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效,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牦牛 资源 产业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作为婴儿配方奶粉奶源的营养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让 王秀英 吕晓华 《中国奶牛》 2014年第10期43-46,共4页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种群和数量最多的国家,对某些特定人群而言,牦牛乳的生物学特点意义重大。牦牛乳以其特有的营养性和安全性,可望为我国婴儿配方奶粉领域增加新品种。
关键词 牦牛乳 婴儿配方奶粉 营养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酪蛋白酶解物对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HepG2细胞蛋白羰基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相佚 刘斯 +3 位作者 宋馨然 李天歌 姜岩世 毛学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38,共5页
为探究牦牛乳酪蛋白酶解物缓解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利用过氧化氢(H_2O_2)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以细胞蛋白质羰基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 为探究牦牛乳酪蛋白酶解物缓解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利用过氧化氢(H_2O_2)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以细胞蛋白质羰基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为指标评价牦牛乳酪蛋白酶解物的活性。结果表明,利用酶解物处理H_2O_2损伤的HepG2细胞,能够缓解H_2O_2诱导的蛋白质羰基含量升高,并增加细胞内SOD、CAT、GSHPx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H_2O_2引发的氧化应激状态。研究证明,牦牛乳酪蛋白酶解物具有缓解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为牦牛乳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乳源活性肽应用于抗氧化功能食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酪蛋白酶解物 氧化损伤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配方牦牛奶粉的安全性和促进生长发育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让 陶新 +2 位作者 徐家玉 王秀英 吕晓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0,共4页
为了研究婴儿配方牦牛奶粉的安全性和促进生长发育作用,按标准方法评价婴儿配方牦牛奶粉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测定蛋白质功效比值,并进行促进生长发育实验,实验结束时检测血常规,测量股骨重、骨长度、骨钙和骨密度。结果表明,婴儿配... 为了研究婴儿配方牦牛奶粉的安全性和促进生长发育作用,按标准方法评价婴儿配方牦牛奶粉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测定蛋白质功效比值,并进行促进生长发育实验,实验结束时检测血常规,测量股骨重、骨长度、骨钙和骨密度。结果表明,婴儿配方牦牛奶粉属无毒级,校正蛋白质功效比值为2.54,并显著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结论:婴儿配方牦牛奶粉可作为婴儿的优良代乳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牦牛奶粉 安全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YLZB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岩世 张永祥 +3 位作者 刘利平 贡秋卓玛 王然 王鹏杰 《中国奶牛》 2020年第8期40-43,共4页
为研究副干酪乳杆菌YLZB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本试验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灌胃不同剂量的副干酪乳杆菌YLZB 30d,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K细胞杀伤能力和血清IgG含量,评价该菌株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显示,... 为研究副干酪乳杆菌YLZB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本试验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灌胃不同剂量的副干酪乳杆菌YLZB 30d,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K细胞杀伤能力和血清IgG含量,评价该菌株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副干酪乳杆菌YLZB可显著增加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率、巨噬细胞吞噬能力、NK细胞杀伤能力和血清IgG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性。可以得出,副干酪乳杆菌YLZB具有调节小鼠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YLZB 小鼠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NMC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岩世 张永祥 +3 位作者 刘利平 刘力 王鹏杰 王然 《中国奶牛》 2020年第7期43-47,共5页
为研究动物双歧杆菌NMC(NMC)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本研究首先评价菌株在pH3.0,胆盐浓度0.3%环境下的存活性,然后进行动物实验,将50只8周龄SPF级Balb/C野生型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菌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灌胃... 为研究动物双歧杆菌NMC(NMC)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本研究首先评价菌株在pH3.0,胆盐浓度0.3%环境下的存活性,然后进行动物实验,将50只8周龄SPF级Balb/C野生型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菌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菌各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的NMC14d,试验前7d,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实验第8天开始,各组在灌胃的同时自由饮用2.5%DSS溶液。造模结束后,检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组织病理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菌株在pH3.0,胆盐浓度0.3%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造模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NMC各剂量组显著降低DAI评分,抑制小鼠结肠长度缩短,缓解结肠组织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降低促炎因子TNF-α、IFN-γ和IL-6的表达。证明了动物双歧杆菌NMC对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预防作用。本研究为动物双歧杆菌NMC相关产品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双歧杆菌NMC 溃疡性结肠炎 预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