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阿里地区牲畜冰川棘豆中毒灾害状况调查 被引量:23
1
作者 赵宝玉 王保海 +6 位作者 莫重辉 董强 格罗 扎罗 秀花 土登 索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6,共7页
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冰川棘豆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生态分布、危害状况、牲畜中毒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藏阿里地区毒草主要为冰川棘豆,其分布面积超过209.25万hm2,占阿里地... 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冰川棘豆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生态分布、危害状况、牲畜中毒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藏阿里地区毒草主要为冰川棘豆,其分布面积超过209.25万hm2,占阿里地区草场总面积的10.97%;革吉、改则和措勤3县灾害较严重,分布面积达175.46万hm2,占阿里地区冰川棘豆总面积的83.85%;冰川棘豆全草有毒,花果期毒素含量最高,主要危害马属动物,其次为山羊和绵羊,牦牛有一定耐受性,对羊羔危害较为突出,严重影响当地畜牧业生产。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综合利用冰川棘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阿里 冰川棘豆 中毒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白玛格桑 普布顿珠 +1 位作者 加玛次仁 顿尼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5,共3页
西藏阿里地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马铃薯、油菜、春小麦等,历史上农牧民没有种植和食用蔬菜的习惯。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阿里地区设施蔬菜生产呈上升趋势,2012年日光温室蔬菜等面积已达114hm2。
关键词 西藏阿里地区 日光温室蔬菜 发展对策 生产现状 食用蔬菜 城乡人民 上升趋势 蔬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草地资源现状及载畜量 被引量:29
3
作者 畅慧勤 徐文勇 +2 位作者 袁杰 吕继照 张硕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60-1664,共5页
以西藏阿里地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资源概况、草地资源类型和草地载畜量等进行了分析。阿里地区草地理论载畜量为299.37万绵羊单位,2010年实际载畜量为346.66万绵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与理论载畜量相比超载15.80%。通过分析认为,阿里地... 以西藏阿里地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资源概况、草地资源类型和草地载畜量等进行了分析。阿里地区草地理论载畜量为299.37万绵羊单位,2010年实际载畜量为346.66万绵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与理论载畜量相比超载15.80%。通过分析认为,阿里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草地畜牧业,合理布局草地载畜量,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阿里 草地资源 载畜量 超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草地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俊峰 高伟 +3 位作者 归静 徐文勇 李薇 王佺珍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5-60,共6页
利用1985~2013年的西藏阿里地区气象数据,依据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出阿里草地气候生产力的数值,分析了西藏阿里气候变化和草地气候生产力变化趋势和草地气候生产力与降水、气温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近29年来... 利用1985~2013年的西藏阿里地区气象数据,依据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出阿里草地气候生产力的数值,分析了西藏阿里气候变化和草地气候生产力变化趋势和草地气候生产力与降水、气温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近29年来,阿里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的趋势明显,其倾向率为0.588℃/10a,年平均降水呈现减少的趋势,其倾向率为-2.926 mm/10a,草地气候生产力向减少趋势发展,其倾向率为-71.181kg/(hm^2·10a),年际变化188.04~2572.19kg/(hm^2·a)之间,当温度每升高1℃草地气候生产力下降15.526kg/(hm^2·a),降水每升高1mm草地气候生产力升高21.269kg/(hm^2·a)。在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的趋势下,气候向"暖干化"发展趋势明显,降水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将更加明显,草地生产力下降趋势给草地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草地气候生产力 Miami和T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状况与防控
5
作者 王乐元 次真 +4 位作者 吴国珍 安荣祥 周明 多杰热登 蔡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7-720,共4页
2007年7月,我国首次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病流行。从2007年7月9日到11月15日,先后在阿里地区革吉、日土、札达、改则4个县出现疫情,共20个疫点,羊发病6 122只,死亡1 888只。2008年6月,在那曲地区尼玛县双湖区再次发... 2007年7月,我国首次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病流行。从2007年7月9日到11月15日,先后在阿里地区革吉、日土、札达、改则4个县出现疫情,共20个疫点,羊发病6 122只,死亡1 888只。2008年6月,在那曲地区尼玛县双湖区再次发现小反刍兽疫疫情,病羊及同群羊合计6 690只。为消灭该病,采取了扑杀、大规模免疫、检疫和移动控制、疫源追溯和监测、野生动物控制及其他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措施。阿里和那曲地区共有111 967只发病及同群绵羊和山羊被扑杀。对全自治区2 200多万只绵羊和山羊进行了免疫。作者对此次西藏小反刍兽疫疫情的诊断、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报告,对2007年至2010年西藏自治区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小反刍兽疫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雄半细毛羊毛品质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郑文新 邢巍婷 +9 位作者 吕雪峰 郑天健 宫平 央金 益西土登 周明 南珠措姆 晋美加措 扎西平措 琼扎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72-74,共3页
为了解象雄半细毛羊羊毛的品质特性,分别对不同年龄象雄半细毛羊的羊毛细度、毛丛长度、净毛率、色度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象雄半细毛羊羊毛平均细度25.27μm,其中1岁羊羊毛细度在22μm左右,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各年龄羊羊毛... 为了解象雄半细毛羊羊毛的品质特性,分别对不同年龄象雄半细毛羊的羊毛细度、毛丛长度、净毛率、色度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象雄半细毛羊羊毛平均细度25.27μm,其中1岁羊羊毛细度在22μm左右,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各年龄羊羊毛细度;2岁羊和5岁羊羊毛细度在25μm左右;3岁羊和4岁羊羊毛细度在26μm左右。毛丛长度平均69.55 mm,1岁羊羊毛平均长度在62 mm左右;5岁羊毛丛长度在68 mm左右;而2岁、3岁、4岁羊毛丛长度均在71~73 mm间。平均净毛率58.58%,不同年龄段净毛率均分布在56%~60%间,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净毛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各年龄段象雄半细毛羊羊毛白度(Wht)、光泽度(L)、黄度(YI)平均值都在66左右,没有随年龄增长出现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雄半细毛羊 羊毛 细度 毛丛长度 净毛率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雄半细毛羊肉品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卫东 周明 +13 位作者 晋美加措 郑文新 高维明 吕雪峰 阿布力孜 南珠措姆 扎西平措 琼扎 郑天健 胡波 师帅 左晓佳 毛琼玲 尼玛次仁 《草食家畜》 2014年第6期53-57,共5页
象雄半细毛羊是西藏阿里地区多年来培育的适应高原环境的本地品种。现阿里地区存栏约3万只左右,是当地农牧民喜爱的食品。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高原环境下生长的羊肉品质,并结合相类的羊肉进行比对研究。实验部分按照国家肉与肉制品相关标... 象雄半细毛羊是西藏阿里地区多年来培育的适应高原环境的本地品种。现阿里地区存栏约3万只左右,是当地农牧民喜爱的食品。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高原环境下生长的羊肉品质,并结合相类的羊肉进行比对研究。实验部分按照国家肉与肉制品相关标准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指标为水分、灰分、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水平等。对象雄半细毛羊肉质品质进行了分析,并与澎波半细毛羊、云南半细毛羊、青海半细毛羊等进行了肉质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象雄半细毛羊蛋白质含量17.95%,脂肪含量达11.27%,水分含量为68.53%,氨基酸总量17.76±1.12 g/100g。必需氨基酸和肉风味相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余三种羊肉;四个品种的钙含量相似,但铁锌镁含量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雄半细毛羊 肉品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雄半细毛羊培育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段新华 吕雪峰 +4 位作者 郑天健 益西土登 周明 南珠措姆 郑文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78-79,共2页
对象雄半细毛羊品种的来源及培育历史、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其生产性能和体型特点做了总结性的阐述,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该品种羊的对策和展望。
关键词 象雄半细毛羊 品种特点 生产性能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