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门塔尔牛与藏北牦牛杂交繁殖试验
- 1
-
-
作者
阿秀兰
张新慧
达瓦洛桑
姜海刚
-
机构
西藏当雄县牦牛冻精站
北京奶牛中心
西藏那曲世界屋脊牧场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奶牛》
2013年第4期26-28,共3页
-
文摘
2009年7月~2010年6月,在藏北那曲地区孔玛乡进行了西门塔尔牛与藏北牦牛的杂交试验。将试验牛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自然发情组)不做任何激素处理;试验组采用阴道栓(CUE MATE)+激素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埋栓同时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E2)2mg和黄体酮(P)50mg,在放入后的第7天撤栓(阴道栓放置日为0d),同时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D PG)0.15mg,撤栓后的48h早晚间隔12h进行定时人工授精2次。结果表明,⑴试验组的发情率为96.67%,比对照组高66.67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的受胎率、犊牛成活率分别为88.89%、100%,均高于试验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⑵外源性激素组合CUE MATE+E2+P+D PG+LRH A3可显著提高藏北牦牛同期发情率,值得在牦牛生产中推广应用。
-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藏北牦牛
杂交
繁殖
试验
-
分类号
S823.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西门塔尔牛与藏北牦牛杂交繁殖试验
- 2
-
-
作者
阿秀兰
张新慧
达瓦洛桑
姜海刚
-
机构
西藏当雄县牦牛冻精站
北京奶牛中心
西藏那曲世界屋脊牧场有限公司
-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13年第2期80-81,共2页
-
文摘
牦牛属季节性发情动物,但约有70%的个体在发情季节中只发情一次。一般在海拔3000m左右的地区,母牦牛的发情季节在6~11月份,多集中在7~9月份,占70%以上,为发情最为旺盛的时期。雷焕章等报道,母牦牛的发情主要集中在早晚天气凉爽的时间,在早晨6~9时为46.7%,19~22时为26.75%,在雨后和阴天发情的也较多。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孔玛乡海拔为4570m,7月初个别母牦牛才开始发情。由于牦牛是属于培育程度很低的原始牛种,终年放牧,管理粗放,其繁殖方式一般都是自然交配,因而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但牦牛是实现将高寒草地资源有效地转化为肉、乳等绿色营养食品的特有动物之一,在暖季具有强生长势和强度肥育性能,它能充分地利用很短的牧草生长期,把海拔3500m以上其它畜种难以利用的光、水、草地等各种资源转化成乳、肉、皮等高价值的畜产品提供给人们。本试验旨在借助目前在工厂化养牛业中使用较成熟的阴道栓+激素调控技术,运用外源激素在牦牛生产中进行同期发情、诱导多胎的试验,摸索出一条适合藏北牦牛大规模、集约化养殖的技术路线,以期将藏北牦牛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
-
关键词
繁殖试验
母牦牛
西门塔尔牛
藏北
发情季节
杂交
草地资源
资源转化
-
分类号
S823.8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在青藏农区繁育野西犏牛为牧区提供育肥犊牛
- 3
-
-
作者
张振武
姜海刚
-
机构
西藏那曲县世界屋脊牧场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
文摘
从目前青藏地区牦牛生产的实际出发,在牧区实现与农业生产一样的方式繁育牦牛,并根据季节调整牧区牦牛数量缓解草原压力;以犏牛为突破口,实现牦牛农牧区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在农区以西门塔尔与野血牦牛杂交生产野西犏牛,为牧区提供育肥犊牛,并以野西犏牛母牛代替繁殖低下的母牦牛,实现牦牛生产方式的创新性转变。
-
关键词
农区
牧区
野西犏牛
生产方式
-
Keywords
agricultural region
pastoral region
wild west pianniu
mode of production
-
分类号
S8-9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