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林芝蜂蜜与其他地区蜂蜜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旭珍 周志磊 +4 位作者 欧霞 德央 张建峰 扎西措姆 毛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77-182,207,共7页
[目的]探究西藏林芝蜂蜜的特征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HS-SPME结合GC-MS对西藏林芝、陕西秦岭、西藏山南、吉林长白山和云南香格里拉地区蜂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西藏林芝蜂蜜与其他4个产地蜂蜜挥发性成分之间的... [目的]探究西藏林芝蜂蜜的特征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HS-SPME结合GC-MS对西藏林芝、陕西秦岭、西藏山南、吉林长白山和云南香格里拉地区蜂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西藏林芝蜂蜜与其他4个产地蜂蜜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结果]5个地区蜂蜜中共鉴定了103种成分,其中西藏林芝蜂蜜61种,陕西秦岭36种,西藏山南49种,吉林长白山31种,云南香格里拉42种。林芝蜂蜜挥发性成分种类最丰富,主要以酯类为主,且含量占比较大,其他4个地区则以醇类和醛类占比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产地间有45种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一步鉴定出水杨酸乙酯、正己酸、辛烷、苯丙酸乙酯、戊酸乙酯、辛酸乙酯、苯乙醇和辛醛8种化合物是区别林芝蜂蜜和其他地区蜂蜜的关键物质,其中苯丙酸乙酯、戊酸乙酯和辛酸乙酯仅在林芝蜂蜜中被检测到。[结论]酯类物质对区别林芝蜂蜜与其他地区蜂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林芝蜂蜜 顶空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成分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东黑木耳特征香气物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松桂花 王怡文 +4 位作者 周志磊 曹旭珍 罗桑江才 德央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06-314,共9页
亚东黑木耳(Exidia sp.)具有独特的香气,但它的特征香气物质尚不明确。该文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绘制了亚东黑木耳的香气轮廓图,发现亚东黑木耳具有脂肪香、烘烤香和酸香等突出的香气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 亚东黑木耳(Exidia sp.)具有独特的香气,但它的特征香气物质尚不明确。该文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绘制了亚东黑木耳的香气轮廓图,发现亚东黑木耳具有脂肪香、烘烤香和酸香等突出的香气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技术在亚东黑木耳中鉴定了7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和酸类是亚东黑木耳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且己酸甲酯、壬酸甲酯等多个甲酯类成分为亚东黑木耳中首次检出。采用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香气强度法结合香气活力值(odour active values,OAVs)分析发现亚东黑木耳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醛酮类,乙酸、反-2-癸烯醛、γ-壬内酯、辛酸、己酸、正己醛、壬醛、10-十九烷酮、棕榈酸乙酯、正辛醇、2-正戊基呋喃是亚东黑木耳中的11种特征香气物质。该研究有助于了解亚东黑木耳的香气特征,为亚东黑木耳的产品研发及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黑木耳 香气物质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嗅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代谢的损伤防护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冯杨梦晓 德央 +5 位作者 任青兮 周志磊 姬中伟 罗桑江才 松桂花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8-306,共9页
我国酒类产品消费市场日益庞大,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日益增加的健康风险。该文阐述了酒精在人体吸收、转运、排泄和分解的具体过程,分析了在此过程中可能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损伤。综述了能够减轻酒精损伤和加速醒酒解酒的功能活性物质... 我国酒类产品消费市场日益庞大,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日益增加的健康风险。该文阐述了酒精在人体吸收、转运、排泄和分解的具体过程,分析了在此过程中可能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损伤。综述了能够减轻酒精损伤和加速醒酒解酒的功能活性物质,并归纳总结了对应的作用机理。此外,对目前在研究中使用范围较广的酒精代谢动物模型进行了介绍,包括模式动物的选择、造模方法的优化以及早期生物标志物的识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代谢 酒精性肝损伤 活性功能物质 醒酒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结Al-PMOFs/CdZnS的制备及光催化苯甲胺氧化
4
作者 席辉 尹雪 +3 位作者 康燕 杨静 徐雪青 杨志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9,共11页
以5,10,15,20-(4-羧基苯基)卟啉(TCPP)和AlCl_(3)·6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立方柱状结构的卟啉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Al-PMOFs),然后通过共沉淀法将CdZnS纳米颗粒沉积在Al-PMOFs棱柱上,得到了界面接触良好的异质结Al-PM... 以5,10,15,20-(4-羧基苯基)卟啉(TCPP)和AlCl_(3)·6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立方柱状结构的卟啉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Al-PMOFs),然后通过共沉淀法将CdZnS纳米颗粒沉积在Al-PMOFs棱柱上,得到了界面接触良好的异质结Al-PMOFs/CdZnS。利用SEM、XPS、FTIR及UV-Vi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其应用于可见光催化苯甲胺氧化偶联反应中,并探讨了光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Al-PMOFs/CdZnS具有较好的光催化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室温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经可见光照射7 h后,苯甲胺发生氧化偶联反应生成了N-苄基-1-苯基甲亚胺(BPMI),苯甲胺的转化率可达97%,BPMI的选择性达99%。Al-PMOFs/CdZnS光催化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Al-PMOFs与CdZnS之间形成了直接Z-scheme异质结,促进了Al-PMOFs和CdZnS界面电荷的传输,抑制了Al-PMOFs/CdZnS表面光生载流子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MOFs CdZnS 可见光催化 苯甲胺氧化偶联 异质结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味豆蔻汤联合西药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夏吾扎西 卡毛加 +1 位作者 才让南加 顿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三味豆蔻汤联合西药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味豆蔻汤,疗程6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认知功能评分(MMSE、ADAS-cog... 目的探讨三味豆蔻汤联合西药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味豆蔻汤,疗程6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认知功能评分(MMSE、ADAS-cog)、精神行为症状评分(BEHAVE-AD、NPI)、氧化应激因子(SOD、GSH-PX、MDA)、炎症因子(Aβ、TNF-α、IL-6)、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ADAS-cog评分、精神行为症状评分、MDA、炎症因子降低(P<0.05),MMSE评分、SOD、GSH-PX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味豆蔻汤联合西药可安全有效地抑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味豆蔻汤 西药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