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医药经典名方三味蔷薇散关键信息考证
1
作者 白马 施春桥 +7 位作者 郎卡益珍 罗江玲 才让吉 华尔江 泽翁拥忠 仁青吉 降拥四郎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93-2502,共10页
目的系统探究藏医药经典名方三味蔷薇散的处方来源、方剂组成、药物基原、加工炮制、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等,为其深度开发、合理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查阅法,检索《俄嚓金麦》《零星秘诀集》《直贡医算集》等古今藏医药典... 目的系统探究藏医药经典名方三味蔷薇散的处方来源、方剂组成、药物基原、加工炮制、功能主治及临床应用等,为其深度开发、合理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文献查阅法,检索《俄嚓金麦》《零星秘诀集》《直贡医算集》等古今藏医药典籍及现代文献,对其处方源流、药材基原、炮制工艺、方解及用法用量等进行考证与分析。结果三味蔷薇散最早源于15世纪强巴·米尼玛通瓦屯丹所著的《俄嚓金麦》(《■》),其成书年代远早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所收录的文献——19世纪的《藏药验方精选·长寿宝鬘》。其组方为蔷薇花15份、波棱瓜子7份、诃子3份,在临床中对胆热病、肝热病等肝胆疾病及原发性头痛、饮酒后头痛等病症疗效确切,是治疗赤巴型疾病的核心方剂之一。不同文献在药材使用部位、用量配比及用法用量上存在差异,经文献考证及专家咨询后,对其关键信息进行了明确。结论本研究梳理并厘清了三味蔷薇散的处方源流、药材基原、炮制工艺、方解及用法用量等关键信息,为该方剂的传承发展、创新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三味蔷薇散 经典名方 关键信息 文献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佐太“解毒”功效的文献考证及其“解毒”的藏医药原理解析
2
作者 索南拉毛 豆改杰 +4 位作者 扎西卓玛 周拉太 魏立新 李先加 周文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3-1350,共8页
佐太是藏药中最具代表性的炮制品,具有治疗疾病、解毒、养生补养、增效等作用。佐太及其制剂成为了藏医临床解毒的核心药物。目前,对佐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炮制工艺的历史传承和安全性探索方面,而对其解毒功效的研究和确证工作相对较少... 佐太是藏药中最具代表性的炮制品,具有治疗疾病、解毒、养生补养、增效等作用。佐太及其制剂成为了藏医临床解毒的核心药物。目前,对佐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炮制工艺的历史传承和安全性探索方面,而对其解毒功效的研究和确证工作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搜集与整理藏医药经典著作,系统梳理了佐太解毒的文献依据,考证了佐太解毒功效。依据藏医药“三胃火”学说、“七精三秽”学说、“味性化味”理论,结合毒对机体的作用及疗毒原则,应用藏医药药性分析方法,解析佐太炮制原料的“味性效”,探讨佐太解毒的藏医药原理。佐太五源以“水源”和“土源”为主,六味以“甘味”为主,十七效以“沉、钝、凉、腻、稳、软”为主,可消除“毒”的“轻、锐、热、细、晃、糙”等性能,以上药性能够治疗毒对机体作用时产生的隆病和赤巴病,使得体内“三胃火”“七精三秽”及“三因素”功能趋于平衡。此外,佐太原料还具有解毒、愈疮、治脑伤等本质功效,能够实现解毒的目的。本文初步明晰了佐太解毒的功效原理,为研究佐太解毒的有效性、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太 解毒 文献考证 藏药“味性化味”理论 解毒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蜂蜜与其他地区蜂蜜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旭珍 周志磊 +4 位作者 欧霞 德央 张建峰 扎西措姆 毛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77-182,207,共7页
[目的]探究西藏林芝蜂蜜的特征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HS-SPME结合GC-MS对西藏林芝、陕西秦岭、西藏山南、吉林长白山和云南香格里拉地区蜂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西藏林芝蜂蜜与其他4个产地蜂蜜挥发性成分之间的... [目的]探究西藏林芝蜂蜜的特征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HS-SPME结合GC-MS对西藏林芝、陕西秦岭、西藏山南、吉林长白山和云南香格里拉地区蜂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西藏林芝蜂蜜与其他4个产地蜂蜜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结果]5个地区蜂蜜中共鉴定了103种成分,其中西藏林芝蜂蜜61种,陕西秦岭36种,西藏山南49种,吉林长白山31种,云南香格里拉42种。林芝蜂蜜挥发性成分种类最丰富,主要以酯类为主,且含量占比较大,其他4个地区则以醇类和醛类占比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产地间有45种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一步鉴定出水杨酸乙酯、正己酸、辛烷、苯丙酸乙酯、戊酸乙酯、辛酸乙酯、苯乙醇和辛醛8种化合物是区别林芝蜂蜜和其他地区蜂蜜的关键物质,其中苯丙酸乙酯、戊酸乙酯和辛酸乙酯仅在林芝蜂蜜中被检测到。[结论]酯类物质对区别林芝蜂蜜与其他地区蜂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林芝蜂蜜 顶空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成分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凹乳芹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泽素 南木加 +1 位作者 刘双平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69,共7页
该文以西藏凹乳芹为原料,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多糖,经DEAE-52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水溶性西藏凹乳芹多糖(Vicatia thibetica de Boiss polysaccharide,VTP)的纯化组分VTP-1。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离子色谱、紫外可... 该文以西藏凹乳芹为原料,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多糖,经DEAE-52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水溶性西藏凹乳芹多糖(Vicatia thibetica de Boiss polysaccharide,VTP)的纯化组分VTP-1。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离子色谱、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刚果红等实验对其分子质量、单糖组成、空间结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VTP-1相对分子质量为96.81 kDa,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组成,物质的量之比为5.63∶2.79∶86.36∶3.02∶1.59。VTP-1是以α和β-型糖苷键共同连接的中性杂多糖且无三螺旋结构。VTP-1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OH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值分别为1.808、1.845、4.634 mg/mL,抑制率均表现为依赖剂量性增加,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综上,该实验对西藏凹乳芹多糖首次开展研究,证明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西藏凹乳芹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以及医药行业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凹乳芹 多糖 纯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藏药材渣驯在西藏自治区境内出露与蕴藏区域空间分布研究
5
作者 边巴坚参 单增卓嘎 +2 位作者 次仁 吉腾飞 米玛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2期59-69,共11页
系统分析西藏自治区出露的藏药材渣驯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实地调研测取渣驯出露点的地质类型、地貌特点、高程、坡度、分布植被类型及年平均温度6个生态影响因子。利用ArcGIS10.8软件,结合西藏自... 系统分析西藏自治区出露的藏药材渣驯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实地调研测取渣驯出露点的地质类型、地貌特点、高程、坡度、分布植被类型及年平均温度6个生态影响因子。利用ArcGIS10.8软件,结合西藏自治区的GIS数据,对影响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以预测藏药材渣驯在西藏自治区内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1)西藏自治区内藏药材渣驯资源主要分布于日喀则市、山南市、林芝市、拉萨市及阿里地区的共计30个县;渣驯出露点多数位于高山峡谷河流区域的悬崖峭壁、岩层缝隙或洞穴中;主要位于古近纪、三叠纪、白垩纪地层中;广泛分布于郎钦藏布、象泉河、马甲藏布河流域等10个流域。(2)GIS技术预测范围成功覆盖了实际采样的6个验证点,证明了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值得在相关领域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驯 GIS 藏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藏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访著名藏医药专家嘎务教授
6
作者 塔巴江才 次旦南卓 米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嘎务教授是西藏自治区知名藏医药专家、西藏藏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在藏医药学领域特别是藏药炮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 嘎务教授是西藏自治区知名藏医药专家、西藏藏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在藏医药学领域特别是藏药炮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教授常年耕耘藏药基原的考证与研究,其研究成果《藏药晶镜本草》一书获评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科技研讨会优秀论著一等奖、西藏自治区科学进步二等奖。文章结合他在藏药“水银洗炼法”、藏药基原考证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学术影响,就其学术观点、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银洗炼法 《藏药晶镜本草》 藏药基原 嘎务 藏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藏药佐汤卡擦丸治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机制
7
作者 更桑 邹欣欣 +4 位作者 白玛罗布 扎西道知 纪雪娇 多杰仁青 黄凤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4-633,共10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藏药佐汤卡擦丸(ZTKCW)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68个ZTKCW活性成分和518个药物-疾病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鸭嘴花考林酮碱、木犀草素、异紫堇球碱、秦皮乙素、甘草素等8个ZTKCW标...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藏药佐汤卡擦丸(ZTKCW)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68个ZTKCW活性成分和518个药物-疾病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鸭嘴花考林酮碱、木犀草素、异紫堇球碱、秦皮乙素、甘草素等8个ZTKCW标志性核心成分和AKT1、TNF、IL6、STAT3等8个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表明核心靶点主要富集在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JAK-STAT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进行体内实验,分别用0.41、0.82和1.64 g/kg的ZTKCW灌胃12周。结果显示,1.64 g/kg ZTKCW显著降低SHR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降低胸主动脉和心脏中AKT1、PI3K、STAT3和JAK2的磷酸化水平。本研究证明ZTKCW可能通过PI3K/AKT和JAK2/STAT3通路发挥降压作用,为ZTKCW用于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佐汤卡擦丸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学“取舍诊断”之“弃治论”引发的哲学思考
8
作者 卓玛加 德吉卓玛 +1 位作者 央金拉姆 甄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9-31,共3页
通过对藏医学“取舍诊断”之“弃治论”的伦理追问与再度审视,从弃治的两个抉择层面剖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弃治论”似乎是基于一定时代背景和社会制度所衍生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相对积极、复杂的医学伦理价值选择,其实质是医患主体在... 通过对藏医学“取舍诊断”之“弃治论”的伦理追问与再度审视,从弃治的两个抉择层面剖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弃治论”似乎是基于一定时代背景和社会制度所衍生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相对积极、复杂的医学伦理价值选择,其实质是医患主体在医学文化这个大背景下,使医疗决策更具科学化、合理化和时代特征,而并非对神圣生命的全然践踏。其中虽不乏令人困惑无奈的现象,但医者所认同并付诸实施的弃治抉择,是经得起医学伦理准则推敲的。因此,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下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学 取舍诊断 弃治论 医学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藏药方剂配伍理论探讨牡斗阿瓦散的临床用药机理及药效
9
作者 旦正卓玛 多杰仁青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6-2119,共4页
目的 分析牡斗阿瓦散的配伍特点及其治疗胃病的组成成分。方法 根据藏药配伍理论、入方量、四元效能顺序频数,效能相同则加、相反则消的计算方式,得出的牡斗阿瓦散的四元、六味、性效与本质性能,分析配伍特点与功能主治。结果 牡斗阿瓦... 目的 分析牡斗阿瓦散的配伍特点及其治疗胃病的组成成分。方法 根据藏药配伍理论、入方量、四元效能顺序频数,效能相同则加、相反则消的计算方式,得出的牡斗阿瓦散的四元、六味、性效与本质性能,分析配伍特点与功能主治。结果 牡斗阿瓦散药味以涩、甘、苦味为主;化味以苦、甘化味为主;药性以凉为主;效能以钝、重、凉、寒为主,具有治“赤巴型”疾病的特点,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中和胃酸、愈合溃疡,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受伤造成的胃酸、胃痛、烧心等症状。结论 牡斗阿瓦散严格按照藏药理论配伍研制而成,本研究可为其基础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藏医药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斗阿瓦散 藏药配伍理论 配伍分析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的急性及亚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占堆 魏荣锐 +4 位作者 马勤阁 何军伟 多杰加 仁增平措 色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8-1234,1267,共8页
对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先经预试验确定给药组数和剂量,然后灌胃给药,测试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最大耐受量(MTD);再分别以LD50的1/20和1/40剂量连续灌胃给药做亚急性毒性实... 对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先经预试验确定给药组数和剂量,然后灌胃给药,测试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最大耐受量(MTD);再分别以LD50的1/20和1/40剂量连续灌胃给药做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西藏凹乳芹根和叶提取物的LD50分别为154.81和58.27 g/kg,MTD分别为108.28和32.62 g/kg。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的亚急性毒性实验各组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体重及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明显变化。因此,西藏凹乳芹根、叶提取物属无毒级,长期服用未发现毒性反应,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凹乳芹 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量 最大耐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昂仁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桑吉东知 扎西次仁 +2 位作者 赵翔 赛曼 嘎务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3年第2期31-37,共7页
目的:摸清西藏昂仁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为县域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走访调查等方式,对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通过标本鉴... 目的:摸清西藏昂仁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为县域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走访调查等方式,对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通过标本鉴定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药用植物资源组成、生活型、性味药性、功能主治等多样性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共有46科、118属、163种,重点调查中药资源3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17种。菊科、豆科、毛茛科是野生药用植物的优势科,共有45种,占总种数的27.61%。该区域药用植物生活性型主要以草本和灌木为主,入药部位以全草、根及根茎、果实及种子和花类为主,药味以苦和甘为主,药性以凉为主,药效以清热、解毒、消肿为主,主治疾病以热症、黄水病、水肿为主。结论:昂仁县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较多,分布有很多特色藏药资源,药用植物用药部位、性味、功能主治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部分藏药药用植物分布面积较小,加上过度采挖,资源面临枯竭,亟需合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中药资源普查 昂仁县 藏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究藏药三果汤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
12
作者 卡毛加 夏吾扎西 +2 位作者 先巴吉 才让南加 三智加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4期70-80,共11页
目的:探讨藏药三果汤中潜在的治疗高血脂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初步阐明三果汤散降低血脂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验证及通路富集分析,锁定三果汤降低血脂过程中的潜在效应分子MAPK,构建高血脂小鼠模型,... 目的:探讨藏药三果汤中潜在的治疗高血脂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初步阐明三果汤散降低血脂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验证及通路富集分析,锁定三果汤降低血脂过程中的潜在效应分子MAPK,构建高血脂小鼠模型,并应用三果汤、MAPK抑制剂处理小鼠,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体内蛋白分子及信号通路变化情况。结果:高血脂小鼠肝内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增加,并且上升幅度与小鼠血脂水平呈正相关。三果汤可通过抑制MAPK表达,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从而发挥降血脂作用。结论:三果汤具有降血脂的功效,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APK表达、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有关。MAPK作为三果汤降血脂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值得进一步研究,而三果汤降低血脂的其他机制及效应分子也有待更深入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果汤 高脂血症 治疗靶点 PI3K/AKT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顶空分析总状土木香精油成分
13
作者 严志宏 许金娣 +3 位作者 张臣 顿珠次仁 张宁方 罗珍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以产自四川的总状土木香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总状土木香精油的提取,建立总状土木香精油的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MS)分析方法,并以顶空进样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的GC×GC-MS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 以产自四川的总状土木香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总状土木香精油的提取,建立总状土木香精油的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MS)分析方法,并以顶空进样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的GC×GC-MS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径0.850 mm、浸泡时间6 h、提取时间10 h、液料比10∶1(mL∶g),该条件下精油得率为1.02%。利用GC×GC-MS对2种不同提取方式下的总状土木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水蒸气蒸馏法共鉴定30个成分,而顶空进样共鉴定82个成分,共有成分8个,均主要以倍半萜类为主。而所得的总状土木香挥发性成分和含量有所差异,水蒸气蒸馏鉴定的主要精油成分和GC含量分别为土木香内酯29.65%、β-榄香烯28.11%、β-瑟林烯12.88%,顶空进样鉴定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和GC含量分别为土木香内酯46.34%和异土木香内酯4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状土木香 精油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医典》中饮食、药物、方剂应用规律研究
14
作者 尕让卓玛 白白 +6 位作者 拉么甲 罗日准 扎西革白 泽翁拥忠 降拥四郎 王张 米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00-3405,共6页
目的挖掘《四部医典》中饮食、药物、方剂应用规律,为其现代化传承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提取饮食、药物、方剂的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statistics 27.0、SPSS Modeler 18.0、Gephi 0.9.2软件,分别进行频次、关... 目的挖掘《四部医典》中饮食、药物、方剂应用规律,为其现代化传承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提取饮食、药物、方剂的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statistics 27.0、SPSS Modeler 18.0、Gephi 0.9.2软件,分别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四部医典》共收载218种饮食,分为八大类,食品以肉类和烹饪类为最多,饮品以奶类和酒类为主,具有防治寒性隆病、培隆合并热病、隆病、赤巴病等青藏高原特色疾病的功效;共收载1115味药物,以植物药和动物药最多,其中388味收载了功效主治,大多具有解毒、清热、增生胃火等功效;共收载药食两用品67种,以动物类和植物类为主;共收载2678种方剂,其中药味数≤10的方剂占比83.26%,用法主要为内服,送服物质以水类和奶类为主,常用剂型为散剂和汤剂;核心药物大多集中于诃子、荜拔、肉豆蔻等温性药,以及西红花、牛黄、天竺黄等凉性药;主治藏医特色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四部医典》中的饮食、药物疗法以“隆-赤巴-培根”为用药辨证思维,“凉-温”药性为用药宗旨,“以食可调、不用药物”的“循梯高攀”式为治疗原则,体现了以整体平衡为重心的藏医思想,对于其临床合理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医典》 饮食 药物 方剂 应用规律 藏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15
作者 董佳璇 王莹 +3 位作者 李逸群 伊薇晓 吴宗耀 杨然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115,130,共7页
以红景天为原料,采用酶解-超声复合法提取红景天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红景天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红景天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3∶1(mL/g)、酶解时间79 ... 以红景天为原料,采用酶解-超声复合法提取红景天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红景天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红景天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3∶1(mL/g)、酶解时间79 min、酶解温度52℃、pH 4.2、超声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红景天多糖的得率为9.12%。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红景天多糖对DPPH、ABTS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多糖 酶解-超声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神话主义电影中的精怪形象嬗变——跨媒介叙事与当代文化逻辑的视觉重构
16
作者 李艳永 付希亮 张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2-56,共5页
新神话主义电影的勃兴推动了中国传统精怪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以电影《捉妖记》《捉妖记2》《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典型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符号学理论与方法对电影进行文化批评,揭示精怪形象从“文化禁忌体”向“情感共同体... 新神话主义电影的勃兴推动了中国传统精怪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以电影《捉妖记》《捉妖记2》《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典型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符号学理论与方法对电影进行文化批评,揭示精怪形象从“文化禁忌体”向“情感共同体”的嬗变轨迹。数字技术赋权下的视觉奇观重构了精怪的美学表征,后现代叙事策略消解了传统伦理规训,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协商则催生了新型精怪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神话主义 精怪形象 文化转译 数字奇观 跨媒介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异槲皮素对关节炎大鼠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影响
17
作者 侯豹 次旦南卓 +6 位作者 张仕杰 徐安静 蔡维维 朱雪雪 孙海建 米玛 邱丽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8-2044,共7页
目的 探讨异槲皮素对关节炎大鼠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异槲皮素组(50 mg/kg)和地塞米松组(2.5 m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第1、8天于大鼠尾根部、背部和足底区域注射牛Ⅱ型胶原(2 m... 目的 探讨异槲皮素对关节炎大鼠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异槲皮素组(50 mg/kg)和地塞米松组(2.5 m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第1、8天于大鼠尾根部、背部和足底区域注射牛Ⅱ型胶原(2 mg/mL)与等体积不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乳液,每次200μL,构建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造模第15天后开始给药,拍摄并记录大鼠的爪和关节状况。使用Micro-CT对大鼠足部进行三维成像,并分析骨体积分数;使用小动物高频超声成像对大鼠膝关节进行成像,观察积液水平;HE染色法评价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IL-6、TNF-α和IL-10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源巨噬细胞(BMDM)表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滑膜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表达。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异槲皮素作用于RA的靶点,使用虚拟分子对接法探究异槲皮素与靶蛋白的结合位点和结合能。通过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探究异槲皮素在细胞水平的抗炎作用,以及对BMDM的极化作用,并验证异槲皮素对RA的作用靶点。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异槲皮素可修复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的骨畸形,改善骨体积分数(P<0.05),降低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P<0.01),改善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膝关节炎症微环境。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异槲皮素对RA的作用潜在靶点主要有NF-κB、Akt和TNF-α。在细胞水平,异槲皮素可以显著抑制NF-κB活化,诱导BMDM向M2型极化,降低促炎因子IL-6、IL-1β表达,促进IL-10和Arg-1表达。结论 异槲皮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活化,诱导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改善RA的炎症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槲皮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巨噬细胞 炎症微环境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珊瑚七十味丸中重金属含量及Hg元素化学形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宗咏花 徐立军 +4 位作者 莫歌 春花 张燕飞 吴丽丽 刘铜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775-3780,共6页
目的测定珊瑚七十味丸(ShanHuQiShiWei Pill,SHQS)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确定Hg元素存在的各种化学形态,为名贵藏药重金属含量及元素形态的确定提供准确的新型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强酸消解法处理珊瑚七十味丸,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 目的测定珊瑚七十味丸(ShanHuQiShiWei Pill,SHQS)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确定Hg元素存在的各种化学形态,为名贵藏药重金属含量及元素形态的确定提供准确的新型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强酸消解法处理珊瑚七十味丸,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测定样品中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同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对样品中的Hg元素进行价态分析。结果不同批次的珊瑚七十味丸中Hg、As、Cr、Cd及Cu这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Hg元素存在游离Hg2+、HgS、HgO共3种形式,且差异较大。结论 ICP-OES和XPS对药物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和Hg元素的价态进行的检测和分析,得到的数据较为准确、可靠,能够为珊瑚七十味丸的临床使用提供数据上的参考依据,也为传统道地藏药材中的重金属含量检测及价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七十味丸 重金属 价态 ICP-OES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藏麻黄挥发性成分对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常子惠 何文佳 +3 位作者 多杰仁青 崔小梅 卫波宁 德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麻黄(Ephedrae Herba)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麻黄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疗效。藏麻黄(Ephedra saxatilis)为西藏特有的麻黄属植物,其根、茎具有特殊香气,且目前其挥发性成分未有报道。为评价挥发性成分... 麻黄(Ephedrae Herba)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麻黄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疗效。藏麻黄(Ephedra saxatilis)为西藏特有的麻黄属植物,其根、茎具有特殊香气,且目前其挥发性成分未有报道。为评价挥发性成分对支气管炎作用,用气质联用仪测定分析藏麻黄根、茎挥发性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挥发性成分治疗支气管炎的关键靶点。分析检测到67个挥发性化合物,茎中含有挥发性主要成分为2,3,5,6-四甲基吡嗪(10.92%)、Z-9-十五烯醇(9.15%)、二羟基苯乙酮(7.92%);根含有的挥发性主要成分为亚油酸(7.81%)、红没药醇(7.1%)、Z-9-十五烯醇(5.98%)。有34个挥发性成分能够作用32个支气管炎疾病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预测IL6、TNF、PTGS2、CXCL8为藏麻黄挥发性成分治疗支气管可能的潜在靶点。这些靶点与挥发性成分丁子香酚、月桂酸、反式法尼醇、α-萜品醇、榄香醇和棕榈酸6种化合物靶点相互结合程度高,且分子对接效果好。本研究推测藏麻黄挥发性成分对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菌作用参与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TNF、IL-17、Toll样受体等炎症与免疫信号通路中IL6、TNF、PTGS2、CXCL8的表达,从而起到治疗支气管炎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挖掘藏麻黄挥发性成分中治疗支气管炎靶标分子及其产品开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麻黄 挥发性成分 支气管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白脉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液流变与炎症因子IL-1β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丽娟 张丹峰 +2 位作者 仁青加 任小巧 王明强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1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藏医白脉疗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液流变及炎症因子(IL-1β)的调节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脉疗法组,脑缺血1.5 h,各组分别再灌注1 d、3 d。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目的:探讨藏医白脉疗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液流变及炎症因子(IL-1β)的调节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脉疗法组,脑缺血1.5 h,各组分别再灌注1 d、3 d。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staining,HE)染色观察皮层细胞形态变化,并应用血液流变技术检测血液流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中与大脑皮层炎症因子白介素1(IL-1β)的含量。结果:(1)HE染色表明白脉疗法组脑缺血大鼠皮层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低于模型组。(2)RTQ-PCR显示白脉疗法可以降低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术后1 d、3 d炎症因子低于模型组,并且1 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显示白脉疗法可以降低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术后1 d、3 d炎症因子低于模型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4)血液流变表明3 d白脉疗法能够降低脑缺血大鼠血液粘度。结论:白脉疗法能够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液粘度与炎症因子水平,对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脉疗法 血液流变 炎症因子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