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羊八井镇高山倭蛙的种下外观多态性
1
作者 崔张波 翁仕洋 +5 位作者 陈进民 杨典成 江志豪 苏梓诚 曹健宇 黄松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37,共5页
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尤其是两栖类,为了避免被捕食和提高生存概率,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颜色和/或图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山倭蛙(Nanorana parkeri)的体色和外观多样性,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羊八井镇一静水湿地中(29°58′53″N,90... 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尤其是两栖类,为了避免被捕食和提高生存概率,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颜色和/或图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山倭蛙(Nanorana parkeri)的体色和外观多样性,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羊八井镇一静水湿地中(29°58′53″N,90°22′21″E;海拔4384 m)采集了345只成体高山倭蛙。根据3个可清晰辨别的特征:背底色(黄色和灰色),背中线(缺失、宽或窄),背部黑斑(存在、缺失和极少),可识别出此区域的高山倭蛙存在8种色斑形态。灰色个体比黄色个体更常见(频率分别为57.98%和42.02%);背中线存在的个体比背中线缺失的个体数量更多(频率分别为78.26%和21.74%),其中具窄背中线的个体比具宽背中线个体的数量更多(频率分别为62.32%和15.94%);存在背部黑斑的个体数量远多于背部黑斑缺失的个体数量(频率分别为82.61%和17.39%)。在未来,还需进一步了解不同分布区域高山倭蛙的多态性状况以及引起多态性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探究其他两栖类物种多态性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倭蛙 体背底色 背中线 背部黑斑 线粒体DNA COI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传粉昆虫研究进展
2
作者 郑少秋 达娃 +1 位作者 刘秀嶶 普布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西藏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孕育了许多珍稀和特有物种,是我国传粉昆虫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总结西藏地区传粉昆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以及其所面临气候、农药、入侵与引进物种等威胁的现... 西藏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孕育了许多珍稀和特有物种,是我国传粉昆虫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总结西藏地区传粉昆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以及其所面临气候、农药、入侵与引进物种等威胁的现状,结合现有保护对策分析西藏传粉昆虫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方向,为西藏今后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保护和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传粉昆虫 现状 威胁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仁布县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研究
3
作者 扎西次仁 边巴多吉 许敏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0年第3期7-16,共10页
文章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仁布县古树名木为研究对象,对该县古树名木的种类组成及数量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此次调查研究在仁布县总共记录到10501株大型木本植物,达到古树标准的有10327株,其中一级古树有311株,二级古树有1235株,三级古... 文章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仁布县古树名木为研究对象,对该县古树名木的种类组成及数量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此次调查研究在仁布县总共记录到10501株大型木本植物,达到古树标准的有10327株,其中一级古树有311株,二级古树有1235株,三级古树有7064株,属古树后续资源的1717株。仁布县古树分属10科16属共计26个物种,其中蔷薇科、杨柳科所包含的古树树种最多,杨柳科藏川杨的古树株数最多。最后文章简要分析了仁布县古树名木的树龄结构、分布特点、保护现状等,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及建议,为仁布县古树名木保护及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仁布县 古树名木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分布特征
4
作者 雷鸣 赵志强 +3 位作者 尼珍 陈文帅 雍青措姆 次仁平措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有效保护国家重点野生植物资源,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中在西藏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物种组成、地理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濒危系数、遗传系数和价值系数定量分析西藏全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优先保护顺序。结... 为有效保护国家重点野生植物资源,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中在西藏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物种组成、地理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濒危系数、遗传系数和价值系数定量分析西藏全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优先保护顺序。结果显示:(1)西藏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51科86属229种(含3变种1自然杂交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5科9属22种,裸子植物4科7属11种,被子植物42科70属196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2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17种。(2)从水平分布看,西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主要分布于藏东南区域,县级尺度上共分布于69个县,丰富度最高是墨脱,共有141种;生态地理分区东喜马拉雅南翼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区(ⅤA6)最为集中,物种数达192种。(3)从垂直分布看,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数和属数呈先增多后减少趋势,当海拔达到H4时达到最大值,共39属97种,随后物种数和属数逐渐减少。(4)根据优先保护定量分析,属于优先保护Ⅰ级的物种有62种,Ⅱ级的物种有69种,Ⅲ级的物种有71种,Ⅳ级的物种有2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重点保护植物 分布特征 优先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芫根提取物对小鼠抗缺氧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谢玥 马超 +8 位作者 蒋思萍 陈志娟 张闻杰 苏东海 皮宁宁 苏文涛 钱俊伟 卜海涛 高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3-856,共4页
实验研究西藏芫根提取物的抗缺氧活性。通过建立小鼠常压缺氧模型、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模型以及亚硝酸钠中毒模型,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盐酸普萘洛尔作为阳性对照,观察芫根水、65%乙醇及95%乙醇提取物的10g/kg、15g/kg和20g/kg剂量组对... 实验研究西藏芫根提取物的抗缺氧活性。通过建立小鼠常压缺氧模型、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模型以及亚硝酸钠中毒模型,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盐酸普萘洛尔作为阳性对照,观察芫根水、65%乙醇及95%乙醇提取物的10g/kg、15g/kg和20g/kg剂量组对小鼠缺氧的保护作用,同时观察各提取物10g/kg剂量组对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芫根水提取物、65%乙醇提取物及95%乙醇提取物均能明显延长模型小鼠在常压缺氧、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及亚硝酸钠中毒时的存活时间,并可增加外周血象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显示芫根提取物具有抗缺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芫根 抗缺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龙胆内生真菌Leptosphaeria sp.YY-B4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格桑曲珍 普布多吉 +3 位作者 林永成 刘岚 徐爱国 陈彬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6期43-46,共4页
研究西藏龙胆内生真菌Leptosphaeria sp.YY-B4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西藏龙胆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比对等方法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 研究西藏龙胆内生真菌Leptosphaeria sp.YY-B4的次级代谢产物。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西藏龙胆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比对等方法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比色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从西藏龙胆内生真菌的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etrahydroaltersolanol E(1)、巨孢子素(2)、Leptosphaerin D(3)、ravenelin(4),5,6,8-三羟基-4-(1′-羟乙基)-异香豆素(5),3,4,5-三羟基甲苯-6-甲基邻苯二甲醛(6)。这些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不明显。实验第1次从西藏龙胆内生真菌中分理出Tetrahydroaltersolanol E(1)、巨孢子素(2)、5,6,8-三羟基-4-(1′-羟乙基)-异香豆素(5)和3,4,5-三羟基甲苯-6-甲基邻苯二甲醛(6)等次级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龙胆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 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三萜结构和生物活性及高产三萜菌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宝珠 唐传红 +5 位作者 谭贻 徐爱国 张赫男 冯杰 吴友根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灵芝(Ganoderma spp.)是著名的药用真菌,含有多种活性化合物,灵芝三萜是其主要的活性代谢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等功能。笔者总结了灵芝三萜的分离纯化、结构、生物活性及高产三萜育种工作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灵芝的研... 灵芝(Ganoderma spp.)是著名的药用真菌,含有多种活性化合物,灵芝三萜是其主要的活性代谢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等功能。笔者总结了灵芝三萜的分离纯化、结构、生物活性及高产三萜育种工作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灵芝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灵芝三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灵芝三萜 生物活性 菌株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雅鲁藏布江中游短尾高原鳅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巩政 刘艳超 +1 位作者 马聪敏 李小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9,共9页
以线粒体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雅鲁藏布江中游10条支流中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brevicauda)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5尾个体中共检测到52个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0.600~0.900)与核苷酸... 以线粒体Cyt 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雅鲁藏布江中游10条支流中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brevicauda)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5尾个体中共检测到52个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0.600~0.900)与核苷酸多样性(0.00187~0.01965)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进化网络图显示所有单倍型可被划分为5支谱系,各单倍型多为单一群体独享,群体间共享单倍型极少;不同谱系内各地理群体所属单倍型混杂分布,不符合群体的地理分布格局。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地理群体间存在高度分化;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组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39.51%,遗传分化水平为极显著。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表明短尾高原鳅总体和部分支流群体历史上发生过种群扩张。贝叶斯天际图进一步推断出短尾高原鳅总体在较近的历史时期(约1.12 kya)经历过快速的种群扩张和收缩,推测其种群动态受到了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南部气候波动及水系变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brevicauda)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种群历史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段砂生槐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欣茹 崔光帅 +3 位作者 左振君 王忠 杨柳 张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4-1833,共10页
理解植物各器官化学计量特征的分布格局对于揭示其养分分配策略及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的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尚不清楚,在很大程度... 理解植物各器官化学计量特征的分布格局对于揭示其养分分配策略及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的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尚不清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其生态适应性以及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理解。基于此,本研究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段代表性灌丛砂生槐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区域设置了18个灌丛样地,分别采集叶、枝和根,并分析不同器官样品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1)不同器官的C、N、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C和N含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分别表现为枝>根>叶和叶>根>枝;P含量在叶中最高,在枝和根中无显著差异。2)叶与枝中的元素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尤其是N和P,而根中元素与叶和枝的相关性均不强。3)枝中N-P计量幂指数为0.67,叶中为0.65,而在根中N-P关系不显著。砂生槐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叶片养分含量稳定假说和生长速率假说,叶片中的元素含量相对稳定且N、P含量较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砂生槐的养分分配策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并可为高原灌丛恢复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灌木 养分分配 幂指数 地理格局 生态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花期种群构件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仇晓玉 徐知远 +1 位作者 土艳丽 罗建 《高原农业》 2020年第1期9-16,共8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印加孔雀草花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揭示其表型可塑性,为阐明印加孔雀草的入侵机理和入侵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了印加孔雀草花期植株根、茎、叶和花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印加孔雀草花期各... 本研究旨在了解印加孔雀草花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揭示其表型可塑性,为阐明印加孔雀草的入侵机理和入侵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了印加孔雀草花期植株根、茎、叶和花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印加孔雀草花期各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比大小关系为:茎>叶>根>花,生物量变异系数CV为105.49%~149.08%,分配比CV为11.77%~38.30%。(2)株高与各构件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相关系数r在0.3850~0.5703间,幂函数模型为表示其间关系的最佳模型。(3)各构件生物量间显著正相关(P<0.01),r均大于0.8130,可用线性函和幂函数模型较好的表达。研究表明:印加孔雀草各构件具有紧密和相互协调的分配策略,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印加孔雀草 种群构件 生物量 表型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拉萨周边繁殖鸟类多样性与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艳超 刘善思 杨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1-1387,共7页
为掌握拉萨周边繁殖鸟类物种资源及分布情况,于2016—2019年5和6月,采用样线法对拉萨周边8个区域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繁殖鸟类15目35科103种,占西藏鸟类总种数的20.94%,其中雀形目鸟类18科60种,占比为58.25%。在不同生境中,灌丛草原生... 为掌握拉萨周边繁殖鸟类物种资源及分布情况,于2016—2019年5和6月,采用样线法对拉萨周边8个区域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繁殖鸟类15目35科103种,占西藏鸟类总种数的20.94%,其中雀形目鸟类18科60种,占比为58.25%。在不同生境中,灌丛草原生境鸟类种数最多,共74种,而临河生境鸟类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在不同区域中,大佛岛繁殖鸟类种类最多,拉萨河曲水段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高。研究区繁殖前期鸟类物种数、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均略高于繁殖后期。Jaccard指数结果表明,栖息地环境相似的区域,繁殖鸟类相似性指数也较高。拉萨周边繁殖鸟类种类在2016—2018年逐渐升高,2019年则明显下降,同时2019年鸟类种数最少。开展拉萨繁殖鸟类种群调查对西藏繁殖鸟类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周边 繁殖鸟类 多样性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原始墨脱冷杉林微气候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景梦洁 赵旺林 +1 位作者 刘新圣 张林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18-28,共11页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墨脱高海拔地带分布了大量的以墨脱冷杉(Abies delavayi var.motuoensis)为主的原始湿润森林,开展森林微气候研究能够为高寒生态脆弱区的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基于2020年墨脱喜荣沟(海拔2700 m...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墨脱高海拔地带分布了大量的以墨脱冷杉(Abies delavayi var.motuoensis)为主的原始湿润森林,开展森林微气候研究能够为高寒生态脆弱区的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基于2020年墨脱喜荣沟(海拔2700 m)原始冷杉林林内外的微气候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林内与林外温度、湿度及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植物的生长季长度及生长季期间的低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表明:(1)气温日变化特征显示,林内日间气温比林外低0.2∼2.7℃,森林表现出降温作用;除夏季外,其他季节林内夜间气温比林外均高0.2∼1.2℃,森林表现出保温作用;从季节变化看,林内外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在1月,但林内气温较林外更加稳定;(2)该区域相对湿度较高(>80%),且在不同季节均表现为林内>林外;(3)除冬季外,土壤温度日变化总体呈现与气温类似的日动态,但土壤温度明显滞后约2∼3 h,林内土壤温度总体低于林外;春夏两季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表现为5cm>10cm>20cm,而秋冬两季越靠近地表土壤温度则越低;(4)基于气温定义的生长季长度为208天,明显低于基于土壤温度定义的生长季长度(256∼268天);(5)2020年,冷杉林内低温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分别为1 d、-0.03℃和1 h,分别比林外少(低)了6 d、0.86℃和7 h。上述研究表明,原始墨脱冷杉林具有明显的保温和缓冲低温事件影响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亚高山天然林的保护和管理中应加强对森林微气候的观测和研究,不断提升天然林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事件 气温 土壤温度 墨脱冷杉林 生长季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意大利蜜蜂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蜜蜂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凯 周瑞琪 +5 位作者 达娃 土艳丽 李万里 旦真 吴黎明 黄苑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5,共8页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蜂种,也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优势传粉昆虫,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意大利蜜蜂A.mellifera ligustica的引进,其对保护区内中华蜜蜂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到...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蜂种,也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优势传粉昆虫,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意大利蜜蜂A.mellifera ligustica的引进,其对保护区内中华蜜蜂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探讨了引进意大利蜜蜂对西藏地区本地中华蜜蜂及生态平衡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意大利蜜蜂的引入对中华蜜蜂构成了多重挑战,包括削弱中华蜜蜂种群竞争力、降低繁殖效能、增加疾病交叉感染风险及破坏生态平衡,具体表现为不同蜂种蜜源争夺优势、性引诱干扰及病原传播。另一方面,引进意大利蜜蜂也可能带来了一定的正面效益,如促进经济作物授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为保护本土蜂种优势和生态平衡,本文提出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包括划定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养殖区、规范蜂农放蜂等养蜂活动、加强入侵物种管理和本土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等。这些建议旨在为政府部门、当地农户以及社会各界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促进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管理,也为我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建设以及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蜜蜂 物种引进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虫草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无性型rRNA基因ITS间隔区系统发育分析
14
作者 段双全 陈彬 +3 位作者 张正果 央宗 久美 铁馥荔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7-14,共8页
研究从新鲜冬虫夏草分离得到的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并验证其对蝙蝠蛾幼虫的侵染能力。对菌株分化的两个亚型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rRNA基因ITS片段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①菌株在18±4℃条件下培养两周后,产生乳白色... 研究从新鲜冬虫夏草分离得到的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并验证其对蝙蝠蛾幼虫的侵染能力。对菌株分化的两个亚型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rRNA基因ITS片段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①菌株在18±4℃条件下培养两周后,产生乳白色突起,里面有淡黄色孢子,这种情况下的菌体在侵染蝙蝠蛾幼虫后,20天后长出了子实体;②菌株进一步分化成无性型的两个亚型菌株CC-1和CC-3,这两株菌在表观上差异不明显,但是其分生孢子形态上有显著差异。菌株CC-1的分生孢子为线型孢子,而CC-3的分生孢子却为镰刀型孢子,两菌株均存在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③对无性型两菌株CC-1和CC-3的rRNA基因ITS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两株菌均与冬虫夏草非常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属 分生孢子 生物学特性 系统发育分析 侵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探究
15
作者 王立辉 《江西农业》 2024年第4期152-154,共3页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力度.作为西藏自治区的特色产业,茶产业对助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以及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前西藏地区茶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技术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注力度.作为西藏自治区的特色产业,茶产业对助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以及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当前西藏地区茶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亦或是品牌影响力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所以还需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探索出西藏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了西藏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叙述了西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相关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茶产业 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芫根提取物对高血脂症大鼠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皮宁宁 蒋思萍 +4 位作者 陈志鹃 张闻杰 苏东海 谢玥 高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2-474,477,共4页
为了探讨芫根的降血脂功效,分别用剂量为400mg/kg·d、800mg/kg·d、1600mg/kg·d的芫根95%乙醇提取物(EE95)和芫根醇沉水提物(WE)连续灌胃营养型高血脂症模型SD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 为了探讨芫根的降血脂功效,分别用剂量为400mg/kg·d、800mg/kg·d、1600mg/kg·d的芫根95%乙醇提取物(EE95)和芫根醇沉水提物(WE)连续灌胃营养型高血脂症模型SD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肝脏系数。结果表明:芫根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与高脂模型组比较,EE95和WE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TC、TG、LDL-C水平,HDL-C则不同程度高于高脂模型组;EE95高剂量组能降低血清中LDL-C的含量。EE95和WE对大鼠的肝脏系数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根 降血脂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芫根总皂苷对饮食诱导肥胖大鼠减肥降脂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志鹃 蒋思萍 +2 位作者 冯成 吴亚辉 高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9-282,共4页
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大鼠模型,研究芫根总皂苷减肥降脂的作用机制。以奥利司他(48 mg/kg)为阳性药,设芫根总皂苷3个剂量组(500 mg/kg、1000 mg/kg、1500 mg/kg),灌胃给药45 d。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 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肥胖大鼠模型,研究芫根总皂苷减肥降脂的作用机制。以奥利司他(48 mg/kg)为阳性药,设芫根总皂苷3个剂量组(500 mg/kg、1000 mg/kg、1500 mg/kg),灌胃给药45 d。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胰脂肪酶(PL)的活性及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EP)的含量。结果显示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芫根总皂苷可不同程度升高SOD、GSH-Px、LPL、HL活性,抑制PL活性,降低MDA、FFA、LEP含量,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肝脂质损伤,促进脂质分解,抑制脂肪吸收,改善脂质代谢及瘦素抵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根 总皂苷 肥胖 脂质代谢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草地植物功能性状与多项生态系统服务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潘影 余成群 +4 位作者 土艳丽 孙维 罗黎鸣 苗彦军 武俊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821-6828,共8页
针对植被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西藏草地株高和可食性两种功能性状的9项指标,并基于土壤和植物采样,分析了9项植物功能性状指标和5项生态系统服务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了4种机制(Mass ratio,Selection,Niche c... 针对植被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西藏草地株高和可食性两种功能性状的9项指标,并基于土壤和植物采样,分析了9项植物功能性状指标和5项生态系统服务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了4种机制(Mass ratio,Selection,Niche complementarity及Insurance)在西藏草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9项功能性状指标中,株高Rao和可食种与所有种株高CWM比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含水率3项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及显著正相关。说明群落植被对光能竞争的互补性及可食性状植株在群落中的光能资源相对竞争力,与土壤固碳、肥力供给及水源涵养有显著相关关系。而群落可食种、优势种、优势种与次优势种对光能资源竞争力水平,可食植株多样性、可食植株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及其光能资源竞争力均值,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无显著影响。西藏草地植物功能性状对多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从光能资源竞争角度更符合Niche complementarity和Insurance理论,而从可食功能性状角度更符合Mass ratio和Selection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植物功能性状 生态系统服务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草地多项供给及调节服务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规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影 徐增让 +3 位作者 余成群 土艳丽 李艳 武俊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794-5801,共8页
基于统计数据及MODIS产品,计算西藏草地2000与2010年载畜支持服务、肉类供给服务、水源涵养服务和碳吸收服务的功能量。构建Pearson相关系数、总生态系统服务(TES)、供给-调节服务互竞指数(TO),分析了4项生态系统服务相互作用关系随纬... 基于统计数据及MODIS产品,计算西藏草地2000与2010年载畜支持服务、肉类供给服务、水源涵养服务和碳吸收服务的功能量。构建Pearson相关系数、总生态系统服务(TES)、供给-调节服务互竞指数(TO),分析了4项生态系统服务相互作用关系随纬度、海拔及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西藏草地两项供给服务和两项调节服务之间分别为相互协同作用,且随时空变化不大。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之间的相互作用随海拔和纬度升高时,基本由相互竞争转变为相互协同,在高纬度时则无相互作用。4项服务在低纬度及低海拔呈相互竞争关系时,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体水平也较低,中纬度及中高海拔呈协同关系时,其总体水平较高。从2000年到2010年,西藏草地4项生态系统服务皆发生较大变化。在变化中,12%的草地供给服务与调节服务发生相互竞争作用,33%的草地则为相互协同关系。发生相互竞争作用的草地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一江两河地区,而相互协同的区域主要为藏北羌塘高原中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生态系统服务 相互竞争 相互协同 时空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录组挖掘六妹羊肚菌生长发育相关基因
20
作者 胡继鹏 鲍大鹏 +4 位作者 杨瑞恒 高贺宇 仝乐涛 徐爱国 唐利华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共11页
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的菌丝体(M)、幼小子实体(FS)和成熟子实体(FB)进行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结果显示,FS与M相比共鉴定出13500个DEGs,FB与FS相比共鉴定出957个DEGs。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FS与M的DEGs主要... 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的菌丝体(M)、幼小子实体(FS)和成熟子实体(FB)进行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结果显示,FS与M相比共鉴定出13500个DEGs,FB与FS相比共鉴定出957个DEGs。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FS与M的DEGs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膜和催化活性等条目中;FB与FS的DEGs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程、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呼吸链等条目中。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显示,FS与M的DEGs主要富集在淀粉和蔗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自噬等通路中;FB与FS比较组的DEGs主要富集在酪氨酸代谢、糖酵解/糖异生、氧化磷酸化等通路中。筛选到与羊肚菌生长发育相关的重要差异表达基因包括编码转录因子、自噬、漆酶和碳水化合物酶(CAZymes)相关基因(ap1、atg8、laccase2、laccase4、bgl2、exg1)。酶活测定结果表明,CAZymes(α-葡萄糖苷酶、β-1,3-葡萄糖苷酶)和漆酶(laccase2和laccase4)在子实体阶段的活性显著高于菌丝体阶段,且在成熟子实体中活性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阐明羊肚菌生长发育机制及相关功能基因挖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转录组 生长发育 漆酶 碳水化合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