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西藏阿里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南琳 邹远妩 +1 位作者 史二丽 曾令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0-308,共9页
目的了解阿里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慢性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阿里地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共纳入606名研究对象,慢性病患病率为39.93%,其中风湿性... 目的了解阿里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慢性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阿里地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共纳入606名研究对象,慢性病患病率为39.93%,其中风湿性关节炎患病率最高,为14.03%。不同民族、年龄、教育程度、人员类别、职业、家庭生活水平、业余体育锻炼、燃料类型和自我健康评价间,居民慢性病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50岁及以上居民患慢性病的风险是30岁以下居民的2.656倍(95%CI:1.439~4.901);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居民患慢性病的风险是大学及以上居民的3.528倍(95%CI:1.519~8.197);家务人员可降低慢性病的患病风险(OR=0.365,95%CI:0.161~0.828);自我健康评价差者患慢性病的风险是自我健康评价好者的5.814倍(95%CI:3.243~10.423);近1年体质量增加2.5 kg以上可增加慢性病的患病风险(OR=2.029,95%CI:1.226~3.358)。结论阿里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健康评价差且有体质量增加倾向的老年人群。开展个性化的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阿里地区 高海拔地区 患病率 行为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里极高海拔地区藏族居民血液学指标特点及慢性高原病现况 被引量:4
2
作者 邹远妩 袁志敏 +5 位作者 刘小星 兰隆辉 次仁拉姆 宋春燕 史二丽 曾令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5-900,共6页
目的通过对阿里极高海拔(海拔5000 m以上)地区藏族居民进行体检并分析结果,阐明该人群血液学指标特点及慢性高原病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样本,选择250名藏族居民进行血常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测查。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pO)... 目的通过对阿里极高海拔(海拔5000 m以上)地区藏族居民进行体检并分析结果,阐明该人群血液学指标特点及慢性高原病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样本,选择250名藏族居民进行血常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测查。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pO)判断是否为慢性高原病。结果海拔5200 m地区藏族居民红细胞(RBC)、Hb、红细胞压积(HCT)均高于我国正常生理参考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位于参考值上限。男性藏族居民RBC、Hb、HCT、MCHC均高于女性,PLT低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V、MCH、WBC在藏族居民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该海拔地区居民SpO约为正常值的85%,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藏族居民SpO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无统计学差异;该海拔地区慢性高原病患病率高达16.4%,且重体力劳动者患病率明显高于轻体力劳动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海拔缺氧环境引起当地居民血液RBC数量、Hb及SpO等指标变化,慢性高原病患病率明显增高。劳动强度是高海拔地区慢性高原病的患病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高海拔 藏族居民 慢性高原病 红细胞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