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写在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建院30年之际
1
作者 白玛朗杰 车明怀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共10页
30年来,西藏社科院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事业从筹建到全面发展、从学科单一到多学科并举,研究实力不断增强,科研水平大幅提高,各类成果陆续问世,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书写了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事业繁荣发展的瑰... 30年来,西藏社科院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事业从筹建到全面发展、从学科单一到多学科并举,研究实力不断增强,科研水平大幅提高,各类成果陆续问世,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书写了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研究事业繁荣发展的瑰丽篇章。总结30年的发展历程和点滴成绩,既有一些历史教训,更有供后人借鉴的历史经验。那就是: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植根实践;3、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科研主攻方向;4、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5、必须高度重视科研人才和管理队伍建设;6、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分裂,牢牢掌握藏学研究的主动权,警惕国际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向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领域的渗透;7、必须继续秉持开门办院的原则,加强与各省区市、各民族的学术合作与交流;8、必须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和藏学工作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社科院 哲学社会科学 藏学 30年 历史回顾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简介
2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西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室和财政金融研究室的组合体。当时,自治区机构改革时撤消了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研究机构合并到西藏社会科学院,组建了农村经济研究... 西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室和财政金融研究室的组合体。当时,自治区机构改革时撤消了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研究机构合并到西藏社会科学院,组建了农村经济研究所。该所目前有6名科研人员(含1名博士团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经济研究所 社会科学院 农村 简介 发展研究中心 社会发展研究 财政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结构,统筹发展——200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9,共9页
20 0 3年 ,“非典”疫情肆虐国内绝大多数省区市 ,西藏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但全年经济总量仍保持了 12 %以上的增长速度 ;尤为可喜的是 ,全区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三一二”变为“三二一”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 2 0 0 2年的 2 4 .... 20 0 3年 ,“非典”疫情肆虐国内绝大多数省区市 ,西藏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但全年经济总量仍保持了 12 %以上的增长速度 ;尤为可喜的是 ,全区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三一二”变为“三二一”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 2 0 0 2年的 2 4 .6∶2 0 .4∶5 5调整为 2 0 0 3年的 2 2 .2∶2 6 .1∶5 1.7,经济结构的长期不合理得到了一次实质性的改善 ,为进一步“优化结构 ,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报告重点指出了全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近几年来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态势等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对西藏 2 0 0 4年的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作出了合理的预测 ,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年 西藏自治区 经济形势 2004年 统筹发展 经济结构 宏观经济 居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2006年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与2007年展望
4
作者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西藏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孙勇 +2 位作者 王代远 徐武达 连成国 《西藏研究》 CSSCI 2007年第2期66-74,共9页
2006年是西藏自治区近10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而且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藏经济发展正式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透过2006年经济运行态势的若干基本特征,可以判定西藏经济处于健康、良性的... 2006年是西藏自治区近10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而且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藏经济发展正式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透过2006年经济运行态势的若干基本特征,可以判定西藏经济处于健康、良性的发展态势。根据当前的区内外形势,西藏经济发展急需提高投资效益和优化投资结构,并在壮大特色产业上取得突破,从而有效扩大全社会经济的就业容纳量,使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进程更进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经济 态势 分析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西藏自治区经济形势分析与2023年经济展望
5
作者 张丽丽 陈朴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20,165,共12页
2022年西藏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在中央关怀和全国支援下,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稳定、第二产业以及建筑业增速止跌回涨、外需好于预期、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增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区内外形势,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内需下... 2022年西藏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在中央关怀和全国支援下,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稳定、第二产业以及建筑业增速止跌回涨、外需好于预期、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增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区内外形势,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内需下降明显,地方财政收入下降,CPI、PPI均在高位运行。总体来看,2023年西藏经济形势总体较好,预测全区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均企稳回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会控制在合理区间。围绕目标,全区应针对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促进消费回补、立足“双循环”稳外需、围绕产业保主体、稳定扩大就业保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大政策供给力度,确保实现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运行 经济形势 经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开启与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娟 王春焕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和平解放西藏过程中设立了"十八军政策研究室",成为西藏现代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开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随着各高校、党校、社科研究等机构的建立,设置了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学科,组建了传统与现... 中国共产党在和平解放西藏过程中设立了"十八军政策研究室",成为西藏现代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开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随着各高校、党校、社科研究等机构的建立,设置了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学科,组建了传统与现代研究相结合的科研队伍,培养了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所需人才,研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西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从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方面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是西藏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解放 十八军政策研究室 哲学社会科学 资政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红娟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152,共11页
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进程,对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党的重大理论在西藏的建设,西藏经济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进程,对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党的重大理论在西藏的建设,西藏经济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西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等方面。新时代,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任在肩,需要更加奋发有为,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和平解放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心聚力推动新时代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发展
8
作者 陈凡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对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新阶段西藏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任务,推动西藏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哲学社会科学 凝心聚力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 被引量:1
9
作者 车明怀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共4页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界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研究这一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界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研究这一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肩负起历史使命。那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怎样才能不负使命呢!我认为,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科学界 习近平 中国化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西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10
作者 程越 周娟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人口理论与人口政策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为西藏人口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的人口面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西藏人口工作在新时代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同时,我们需要理性认识西藏人口发展的短板,...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人口理论与人口政策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为西藏人口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的人口面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西藏人口工作在新时代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同时,我们需要理性认识西藏人口发展的短板,预测2030年西藏就将进入人口老龄化。新征程上,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西藏的现代化,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党对人口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将人口红利更多转化为人才红利。建议出台西藏延迟退休政策时充分体现中央的特殊关怀,扶持就业友好型产业,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强人口战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人口 高质量发展 人口老龄化 延迟退休 人口战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展我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几点思考
11
作者 格桑坚村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6,共7页
关键词 哲学社会 科学事业 科学理论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文化之藏区牧民社会组织变迁研究——以西藏那曲嘉黎县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玛措 李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27-134,共8页
任何一个社区或者文化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明显,不同的社会亦或文化,或者"城"与"乡"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或接受、或演变、或拒绝的特质。游牧社区面临着来自生态环境、传统经济方式... 任何一个社区或者文化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明显,不同的社会亦或文化,或者"城"与"乡"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或接受、或演变、或拒绝的特质。游牧社区面临着来自生态环境、传统经济方式、本土生活方式方面的挑战,但其亲系组织之间的互惠和互助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西藏那曲嘉黎县为例,研究了游牧社区在应对现代化进程时,如何保持并发挥其本土社会组织的文化功能,从而实现多方位的人文和生态的长远可持续性共存。阐明了乡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构和延续,从而说明文化形态中的任何一种元素都不是静止的,在变迁的过程中它以延续的方式通过重构融入到宏观的社会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系链 地方文化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正确民族观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华军 吴坚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民族观是民族自身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综合产物,其中族源观是民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治藏经验中,引导西藏的民众和其他四省藏区民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显得尤其重要。经典作家的民族观及民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族源的重要论述,可以引... 民族观是民族自身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综合产物,其中族源观是民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治藏经验中,引导西藏的民众和其他四省藏区民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显得尤其重要。经典作家的民族观及民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族源的重要论述,可以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藏族的族源观,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与现状,为制定有关的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等各项权利提供事实、理论和学术依据,进一步深入理解我国50年来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的选择的、人民的选择和成功的选择的深刻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观 族源 藏民族 多元说 民族区域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西藏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保障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边巴拉姆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61-66,共6页
社会管理创新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及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文章从保障西藏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改革... 社会管理创新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及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文章从保障西藏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改革习惯法;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等方面分析了西藏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西藏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和任务,论证了西藏社会管理创新法治保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社会管理创新 法治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主改革到改革开放:西藏社会变革的理论历史逻辑 被引量:2
15
作者 阴海燕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7,共8页
实行民主改革和推进改革开放,这是现当代西藏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次社会变革,是中国共产党经略西藏地方的两次重大历史事件。西藏地方从民主改革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边疆的历史必然,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发... 实行民主改革和推进改革开放,这是现当代西藏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次社会变革,是中国共产党经略西藏地方的两次重大历史事件。西藏地方从民主改革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边疆的历史必然,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发展的理论历史逻辑,是我国民族工作任务变化的理论历史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历史逻辑,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历史逻辑。在新的历史时期,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一定会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改革 改革开放 西藏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西藏篇章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伍达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实现跨越上千年的巨变。西藏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历史性消除绝对...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实现跨越上千年的巨变。西藏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取得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这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篇章 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县域乡村振兴探索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晓玲 旦增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4,159,160,共13页
西藏县域发展应以衔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和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基调,坚持城乡融合、分类施策、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强化粮食安全意识,推动县域粮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动农牧业... 西藏县域发展应以衔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和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基调,坚持城乡融合、分类施策、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强化粮食安全意识,推动县域粮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动农牧业绿色转型,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保障农牧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创新县域基层党建模式,改进党对统筹县域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县域发展 县域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藏的发展
18
作者 王春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8-13,共6页
历史地考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西藏;现实地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西藏。西藏在20世纪中叶,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开启了步入现代文明的大门。西藏各族人民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奠... 历史地考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西藏;现实地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西藏。西藏在20世纪中叶,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开启了步入现代文明的大门。西藏各族人民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西藏各族人民选择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经济社会进入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轨道。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各族人民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空前,社会事业繁荣,经济社会巨变,人民生活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西藏发展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与西藏农牧业
19
作者 边巴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9-34,共6页
科技兴农为西藏农牧区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良种播种面积大幅度提高 ,麦类总产量增长迅速 ,示范县份尤著。出现了年产量超五千万公斤的日喀则市和江孜县。影响农业持续的因素 :提高农牧业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措施不得力 ,农牧业科研... 科技兴农为西藏农牧区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良种播种面积大幅度提高 ,麦类总产量增长迅速 ,示范县份尤著。出现了年产量超五千万公斤的日喀则市和江孜县。影响农业持续的因素 :提高农牧业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措施不得力 ,农牧业科研与教育单位联合推广技术方面缺乏 ,国际合作和交流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业 科技 西藏 科技兴农 科技兴牧 科技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 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西藏生态现代化的三维审视 被引量:3
20
作者 席蒙蒙 陈朴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3,共9页
生态现代化理论依托于环境友好与社会进步的和谐共生理念,拓展了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环境保护思路。在将生态现代化分解为环境友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三个维度的基础上,选取2000-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合成生态现... 生态现代化理论依托于环境友好与社会进步的和谐共生理念,拓展了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环境保护思路。在将生态现代化分解为环境友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三个维度的基础上,选取2000-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合成生态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发现西藏生态现代化总体呈良性发展态势。基于综合评价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推动西藏现代化的生态转型,探索具有西藏特点的高原生态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生态现代化 环境友好 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