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段砂生槐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欣茹 崔光帅 +3 位作者 左振君 王忠 杨柳 张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4-1833,共10页
理解植物各器官化学计量特征的分布格局对于揭示其养分分配策略及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的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尚不清楚,在很大程度... 理解植物各器官化学计量特征的分布格局对于揭示其养分分配策略及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的功能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尚不清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其生态适应性以及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理解。基于此,本研究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段代表性灌丛砂生槐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区域设置了18个灌丛样地,分别采集叶、枝和根,并分析不同器官样品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1)不同器官的C、N、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C和N含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分别表现为枝>根>叶和叶>根>枝;P含量在叶中最高,在枝和根中无显著差异。2)叶与枝中的元素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尤其是N和P,而根中元素与叶和枝的相关性均不强。3)枝中N-P计量幂指数为0.67,叶中为0.65,而在根中N-P关系不显著。砂生槐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叶片养分含量稳定假说和生长速率假说,叶片中的元素含量相对稳定且N、P含量较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砂生槐的养分分配策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并可为高原灌丛恢复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灌木 养分分配 幂指数 地理格局 生态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