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高如泰 姜甜甜 +4 位作者 席北斗 许其功 张慧 王海军 巴桑次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9,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的分区模型,用于对湖北省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的尝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众多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产生彼此互补又能综合反映湖区情况的新指标,构建了湖北省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指标... 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的分区模型,用于对湖北省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的尝试.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众多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产生彼此互补又能综合反映湖区情况的新指标,构建了湖北省湖泊营养物生态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区域新指标值结合聚类模型进行湖泊流域的初步分类,利用判别分析完成非湖泊流域的类别归属判别,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区域各因素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量化分析,以揭示零散分类区块在空间地域分布上的关联和差异,最后根据关联结果确定边界完成分区并进行特征描述.结果表明,利用该分区技术方法体系可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得到更为客观的分区结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营养物 生态分区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拉萨拉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被引量:56
2
作者 张天华 陈利顶 +2 位作者 普布丹巴 黄琼中 徐建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176-3180,共5页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也是我国及南亚、东南亚地区江河水系的主要水源区。该区分布有13.3×104km2的天然湿地,仅西藏自治区就有6×104km2的各种类型湿地。这些湿地对于维护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功能,保证下游地区江河水生态安...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也是我国及南亚、东南亚地区江河水系的主要水源区。该区分布有13.3×104km2的天然湿地,仅西藏自治区就有6×104km2的各种类型湿地。这些湿地对于维护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功能,保证下游地区江河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由于许多湿地紧邻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地区,也被视为重要的城市建设土地后备资源,他们的开发与保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以拉萨拉鲁湿地为例,对高寒草甸沼泽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估算。研究发现,拉鲁湿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功能总价值达到5481万元,其中物质生产功能价值仅有315万元,占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5.75%;如果将该湿地开发为城市建设用地,平均每年的增值也只有1391万元,仅为生态系统功能总价值的25.38%。可以看出,保护这些湿地的生态价值要远比直接开发的价值高得多,因此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必须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拉鲁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拉萨河流域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天华 王彤 +5 位作者 黄琼中 王景升 包小婷 刘文婧 丁陆彬 李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9012-9020,共9页
随着我国西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逐渐引起生态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拉萨河流域作为高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基地,也是我国及东亚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为有效管控其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 随着我国西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逐渐引起生态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拉萨河流域作为高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基地,也是我国及东亚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为有效管控其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通过适合高寒流域特征的风险评估方法,识别了研究区风险源,选择风险受体,采用相对风险模型计算了各研究单元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城关区的生态风险最高,主要风险来源于城镇扩张和旅游娱乐;当雄县生态风险最低,风险来源于畜牧养殖;林周县、曲水县、达孜县、堆龙德庆区以及墨竹工卡县的首要风险源是农业污染。水体和湿地的风险值明显高于其他生态系统。风险值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特征,且风险等级以城关区为中心向外围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流域 城镇化 风险模型 风险源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式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春笃 戴竞 +2 位作者 阿琼 陈诗龙 解清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353,共10页
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中的SCI-E、SSCI、CPCI-S及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以2000—2017年所发表的有关酸雨研究的2 333篇SCI及2 107篇中文文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相关文献的时空分布。使用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V生成了期刊共被引图谱、... 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中的SCI-E、SSCI、CPCI-S及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以2000—2017年所发表的有关酸雨研究的2 333篇SCI及2 107篇中文文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相关文献的时空分布。使用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V生成了期刊共被引图谱、作者合作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及参考文献共被引图谱,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式。国际上,该领域近4年来的研究热度逐年上升,高产期刊为Atmospheric Environment,高被引期刊为Wa-ter,Air,&Soil Pollution,中国和美国是从事酸雨研究的主要国家,该领域的高产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同时还介绍了从事酸雨研究的主要科研团队和有影响力的个人。由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参考文献共被引分析可知,中国的酸雨问题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酸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和中国南方的酸雨问题是当前研究出现的新兴趋式。国内方面,我国于2010年左右对酸雨研究的热度达到顶峰,主要的研究机构是江南大学、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此外,也介绍了国内从事酸雨研究的主要个人及科研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酸雨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势的可视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君立 吴春笃 +3 位作者 戴竞 阿琼 孟庆曦 解清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0-727,共8页
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及其辅助工具VOSviewer对分子筛领域的27519篇SCI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结合Web of Science(WOS)核心集中的SCI-E,SSCI,CPCI-S数据源,时间跨度为2000-2019年,研究了全球范围内相应文献的时空分布。基于文献计... 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及其辅助工具VOSviewer对分子筛领域的27519篇SCI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结合Web of Science(WOS)核心集中的SCI-E,SSCI,CPCI-S数据源,时间跨度为2000-2019年,研究了全球范围内相应文献的时空分布。基于文献计量和统计分析,生成了相应的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作者合作知识图谱、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及参考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分析并得出分子筛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新兴趋势。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内,该领域近9 a来的研究热度逐年攀升,高产期刊和高被引期刊均为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中美2国是开展分子筛研究的主要国家,分子筛领域的高产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同时,还总结了分子筛领域的主要研究团队和高影响力学者。通过对近10 a文献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和参考文献的共被引分析,结果发现:纳米微孔沸石的催化机理与应用和分子筛对气体吸附分离性能的分析是当今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子筛金属骨架的改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和分子筛在生物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是目前国际研究的新兴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分子筛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厌氧MBBR不同填料挂膜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解清杰 王帆 +3 位作者 阿琼 熊新港 常铖炜 姜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5-226,共12页
为了适应高寒缺氧地区特殊的环境和水质,选取厌氧MBBR(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工艺处理该地区的低温农村生活废水,通过考察Levapor海绵填料、聚乙烯K3填料和聚氨酯海绵填料在自然挂膜启动下,填料上生物膜的形态、对实际废水的处理... 为了适应高寒缺氧地区特殊的环境和水质,选取厌氧MBBR(moving-bed biofilm reactor)工艺处理该地区的低温农村生活废水,通过考察Levapor海绵填料、聚乙烯K3填料和聚氨酯海绵填料在自然挂膜启动下,填料上生物膜的形态、对实际废水的处理效果、生物膜增殖速率和比呼吸速率,探究3种填料的启动特征。结果表明,生物膜先出现在K3填料的内部和多孔填料的外部,并随着反应器内溶解氧的消耗,变为黑色的厌氧生物膜;厌氧反应器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不佳,实验末期去除率分别为-15%~8%和-10%~15%;2种多孔海绵填料对COD的去除效率更高、生物膜增殖速度更快,但寿命短并且内源比呼吸速率更高;K3填料对COD的去除率稳定上升,生物膜更新速度快而挂膜慢,但内源比呼吸速率低,在机械搅拌下寿命更长,更适合作为厌氧MBBR反应器的生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生活废水 厌氧 MBBR反应器 填料 自然挂膜 去除率 呼吸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方材料对污水中氮磷的吸附性能
7
作者 解清杰 杜甫义 +2 位作者 张学文 阿琼 白玛旺堆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9-744,共6页
以西藏地方特有的温泉石、铁矿渣、多孔透气砖为对象,研究其对污水中氨氮与磷的吸附性能,运用Freundlich和Langmuir两种方程对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进行拟合,3种材料对氨氮的吸附理论饱和吸附量G0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多孔透气砖、铁矿渣和温泉... 以西藏地方特有的温泉石、铁矿渣、多孔透气砖为对象,研究其对污水中氨氮与磷的吸附性能,运用Freundlich和Langmuir两种方程对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进行拟合,3种材料对氨氮的吸附理论饱和吸附量G0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多孔透气砖、铁矿渣和温泉石,对磷素吸附的G0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多孔透气砖、铁矿渣和温泉石.基质吸附饱和后的解吸试验表明:多孔透气砖对氨氮吸附容量大,吸附性能好,且饱和后解吸量很小,铁矿渣和温泉石对氨氮吸附容量较小,但饱和后解吸百分比较低;多孔透气砖对磷吸附容量相对较大,铁矿渣居中,温泉石最小,饱和后解吸量及解吸百分比均较小;3种基质都存在氮磷解吸的现象,应用时应考虑其可能导致出水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吸附 氮磷 人工湿地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某天然饮用矿泉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刘思宇 阿琼 +3 位作者 刘姝媛 冯雯娟 于茵 李云祯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2期57-59,63,共4页
综合统计分析了水源地的水化学特征,运用Piper三线图、Schoeller图、Gibbs图、离子关系图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主要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地下水总体呈弱碱性;主要阳离子为Ca^(2+)和Mg^(2+),阴离子为HCO_(3-)和SO_... 综合统计分析了水源地的水化学特征,运用Piper三线图、Schoeller图、Gibbs图、离子关系图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主要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地下水总体呈弱碱性;主要阳离子为Ca^(2+)和Mg^(2+),阴离子为HCO_(3-)和SO_4^(2-);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Na型;岩石风化及水岩作用是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地下水中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碳酸岩矿物的风化和水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泉水 水化学特征 形成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高寒缺氧地区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杜甫义 阿琼 +2 位作者 白玛旺堆 杜道林 解清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6-20,共5页
人工湿地作为高效、低能耗新型生态污水处理工艺,在我国西藏等高寒缺氧地区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受当地季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下降,特别是氮、磷污染物去除率偏低,限制了其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结合目前人工湿地在... 人工湿地作为高效、低能耗新型生态污水处理工艺,在我国西藏等高寒缺氧地区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受当地季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下降,特别是氮、磷污染物去除率偏低,限制了其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结合目前人工湿地在国内外季节性低温地区的应用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在西藏等高寒缺氧地区运行效果的因素,对提高人工湿地在该地区运行效率的各种强化措施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缺氧地区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技术 去除率 运行效果 生态处理 温室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