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对环境激素类物质毒性检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超 王莎 邓小云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2期95-97,共3页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 p.-Q67)为检测生物,以Veritas 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建立了测定环境污染物对发光菌发光强度抑制毒性的微板发光测试新方法。指出了随着对淡水发光细菌Q-67研究的...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 p.-Q67)为检测生物,以Veritas TM微孔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建立了测定环境污染物对发光菌发光强度抑制毒性的微板发光测试新方法。指出了随着对淡水发光细菌Q-67研究的不断进行,该菌种逐渐成为国内除了明亮发光杆菌、费氏弧菌以外的毒性检测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 环境激素 毒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辐射场直读式个人剂量当量仪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中建 屈明玥 +3 位作者 白召乐 赵文志 程昊 陈宝维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8-234,共7页
研发了一款小型直读式个人剂量当量仪。通过能量补偿实现了光子辐射场中个人剂量当量Hp(10)、Hp(0.07)或Hp(3)的实时测量,并且Hp(10)与Hp(0.07)的能量及角响应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同时给出了剂量仪Hp(3)时的能量及角响应的测试数据。... 研发了一款小型直读式个人剂量当量仪。通过能量补偿实现了光子辐射场中个人剂量当量Hp(10)、Hp(0.07)或Hp(3)的实时测量,并且Hp(10)与Hp(0.07)的能量及角响应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同时给出了剂量仪Hp(3)时的能量及角响应的测试数据。该剂量仪可应用于介入放射学诊疗、γ放射源操作等近距离操作放射源时,工作人员的肢端以及眼睛等局部剂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读式 个人剂量当量仪 Hp(0.07) Hp(3) Hp(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河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56
3
作者 陈歆 靳甜甜 +4 位作者 苏辉东 林俊强 王东波 刘国华 张俊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9-809,共11页
为全面反映拉萨河干流生态环境现状,基于拉萨河特征和国内外研究构建了包含水文、水质、生物、生境、服务功能5个要素12个指标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赋值标准,并在拉萨干流进行了应用。评价所用数据来自资料收集、文献调研、现... 为全面反映拉萨河干流生态环境现状,基于拉萨河特征和国内外研究构建了包含水文、水质、生物、生境、服务功能5个要素12个指标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赋值标准,并在拉萨干流进行了应用。评价所用数据来自资料收集、文献调研、现场监测和调查。评价结果显示拉萨河干流整体处于较为健康状态,且上游健康状况优于中下游。上游河段枯水期水质达到I类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丰水期氨氮含量未达到I类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总达标率为50%,赋50分,其余指标赋值大于75分;中游河段受水电站运行和灌溉引水影响,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河流连通阻隔状况、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科级耐污指数赋值较低,分别为0分、25分和45分,生态基流保障度、外来鱼类入侵率、河道稳定性指标较上游变差,赋值在50—75分之间,其余指标赋值大于75分;下游河段流量过程变异程度、外来鱼类入侵情况赋值为0分,河流连通阻隔状况与中游相同为25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科级耐污指数赋45分,河道稳定性赋68分,其余指标赋值大于75分。从河流健康角度分析,未来拉萨河流域管理应重点关注上游湿地面源问题、中下游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效应、人类聚集区鱼类入侵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 河流健康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覆盖和NDVI变化的拉萨河流域生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49
4
作者 税燕萍 卢慧婷 +2 位作者 王慧芳 严岩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946-8954,共9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覆盖和植被变化都会对生境质量产生影响。青藏高原是众多珍稀高原动植物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拉萨河流域是青藏高原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地区,人类活动对生境质量带来的胁迫和...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覆盖和植被变化都会对生境质量产生影响。青藏高原是众多珍稀高原动植物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价值。拉萨河流域是青藏高原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地区,人类活动对生境质量带来的胁迫和压力持续增加。为揭示近些年来土地覆盖和植被变化对拉萨河流域生境质量的影响,选择生长季NDVI作为植被变化的指示因子,通过对不同植被类型各年份的生境适宜度进行修正,利用In VEST模型评估了拉萨河流域1990—2015年的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5年拉萨河流域土地覆盖变化整体相对较小,其中人工表面和湿地面积增幅相对较大,分别为82.65%和32.40%;土地覆盖变化的转移方向主要为稀疏草地转化为草原和草甸、耕地转化为人工表面以及冰川/积雪转化为荒地。植被变化方面,1990—2000年,除流域中上游的裸岩、裸土地区和念青唐古拉山地区外,流域NDVI整体有较显著上升;而2000年以后略有下降。从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来看,高质量生境主要分布在流域下游、念青唐古拉山南侧河谷地区以及拉萨河源头等地区,低质量生境主要分布在拉萨市市辖区及周边、林周县县城及周边,以及流域中上游的荒地等地区。从时间变化上来看,1990—2000年,拉萨河流域整体生境质量指数从0.51上升到0.57; 2010年和2015年整体生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56和0.55,较2000年略有下降。相比于土地覆盖变化,NDVI对生境质量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土地覆盖变化 InVEST模型 NDVI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反应堆内相对中子通量密度在线测量的闪烁体光纤探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5
5
作者 白召乐 周琦 +3 位作者 杨中建 刘锋 朱庆福 陈宝维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58-1664,共7页
为实现反应堆不同空间和能量的相对中子通量密度在线监测,本文研究开发了一套新型的用于狭小空间且位置灵敏的闪烁体中子探测系统。该套系统由5种探头、5路光子计数器、1台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组成。5种探头的主要构成物质分别为~6 LiF+Z... 为实现反应堆不同空间和能量的相对中子通量密度在线监测,本文研究开发了一套新型的用于狭小空间且位置灵敏的闪烁体中子探测系统。该套系统由5种探头、5路光子计数器、1台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组成。5种探头的主要构成物质分别为~6 LiF+ZnS(Ag)、^(232) ThO_2+ZnS(Ag)、^(238) UO_2+ZnS(Ag)、~9Be+ZnS(Ag)以及BGO晶体,故可测量不同能量的相对中子通量密度。其中,掺有~6 LiF的探头用于热中子的测量,BGO探头用于γ测量,其余3种探头用于快中子的测量。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启明星1#装置内热中子及快中子的相对通量密度分布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得到的理论分布结果进行了比较。考虑到理论设置参数与实际实验参数的差别,可认为测量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体光纤探测器 相对中子通量密度 在线测量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