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人工防雹效果检验方法
1
作者 央金卓玛 廖晓坤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4期176-177,共2页
对西藏自治区人工防雹作业效果的检验,一是利用雷达回波参量作物理判别分析。将雷达回波对冰雹云的反映,分回波高度H、回波强度Z和强回波范围V3项,利用雷达回波对比法进行作业效果检验。二是利用农田受灾面积和损失值作效果检验的数值... 对西藏自治区人工防雹作业效果的检验,一是利用雷达回波参量作物理判别分析。将雷达回波对冰雹云的反映,分回波高度H、回波强度Z和强回波范围V3项,利用雷达回波对比法进行作业效果检验。二是利用农田受灾面积和损失值作效果检验的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雹 效果 检验 西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春播期农业气象服务差异化定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央吉次仁 扎西央宗 边巴多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48-149,共2页
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所限,西藏地区农作物多为一年一收,因此每年的春播工作是否顺利关系着农民全年是否能丰收的最重要农事环节。在此对西藏春播期农业气象服务差异化定位进行分析,鉴于西藏各地区不同的区情(如气候不同、媒介发展不平... 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所限,西藏地区农作物多为一年一收,因此每年的春播工作是否顺利关系着农民全年是否能丰收的最重要农事环节。在此对西藏春播期农业气象服务差异化定位进行分析,鉴于西藏各地区不同的区情(如气候不同、媒介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目前应改变气象服务对象上只侧重决策层、忽视基层农民,服务内容和方式上"大一统"式的"发放"模式;应针对不同月份、不同地区进行差异化定位,提供"精细化"的公众春播气象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有力的服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春播 气象服务 差异化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气象在西藏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依兰 袁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92-192,194,共2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助推作用,农业种植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开始涌现,农业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中多样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需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助推作用,农业种植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开始涌现,农业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中多样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需求迫切,智慧气象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结合西藏气象为农服务实际,重点分析了智慧气象在西藏农业服务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智慧气象在农业服务中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气象 为农气象 现状 应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艾俊峰 曹仲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3期158-160,共3页
阐述了西藏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对影响西藏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业气候 气象灾害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市冬小麦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依兰 《江西农业》 2017年第15期51-51,共1页
结合西藏林芝市种植冬小麦实际,分析林芝市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确保冬小麦稳产丰收。
关键词 冬小麦 气象灾害 防御对策 林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业气象教育与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次丹玉珍 次仁德吉 +1 位作者 洛桑曲珍 扎西普赤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9期286-286,291,共2页
介绍了西藏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工作现状,分析了西藏农业气象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西藏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气象 教育培训 现状 问题 对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农业气象学课程设计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次仁德吉 次丹玉珍 +1 位作者 扎西普赤 洛桑曲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282-282,284,共2页
介绍了西藏地区气候情况,概述了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含义,并对西藏农业气象学课程设计进行探析,以期为西藏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气象学 课程设计 西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科技为西藏地区农牧业生产服务现状及发展建议
8
作者 翁加多吉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180-180,186,共2页
本文结合西藏地区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实际,分析了气象科技为西藏地区农牧业生产服务现状,探讨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气象科技为农牧业生产服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气象科技 服务现状 问题 发展建议 西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9
9
作者 卓嘎 边巴次仁 +1 位作者 杨秀海 罗布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30,共8页
利用1980—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期西藏地区34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近30年大气可降水量... 利用1980—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期西藏地区34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近30年大气可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且年际变率相对较小,还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即夏季大气可降水量最大、冬季最小;多、少雨年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西藏地区的空中水汽含量相对稳定,有利于空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2)降水转化率在那曲中东部和西藏东南部最高、西藏西北部最低;近30年西藏地区降水转化率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年际变率较大,其季节变化与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降水转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年为多(少)雨年。(3)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实际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接近,但其时间变化趋势与同期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正好相反;大气可降水量转化率与实际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转化率的升高(降低)对应着降水量的增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大气可降水量 降水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近几十年的增湿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布 卓嘎 赤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6,共5页
利用1955—2000年西藏6个地面观测站的46年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几十年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气温、降水及水汽压变化特征,并利用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解释气温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藏近几十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世纪9... 利用1955—2000年西藏6个地面观测站的46年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几十年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气温、降水及水汽压变化特征,并利用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解释气温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藏近几十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为显著(10年上升了0.32℃);全区降水量也有增多趋势;1955—1964年西藏地区气温升高时,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上升,导致降水量同时增多。1965—1981年气温、降水和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的变化幅度均较小。1982—2000年气温显著上升时,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上升,引起湿旋转作用加强,温度扰动加强,从而进一步加速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更多的降水;与此同时,地面蒸发量却减少,导致地表水增加,引发更多的地质灾害,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气候变暖 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 湿旋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改则地区雨季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垂直结构观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洪健昌 郭建平 +1 位作者 杜军 王鹏祥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7-836,共10页
利用中国第3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2014年7—8月改则探空试验期间获取的每天3次观测的探空数据,对该地区对流层大气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则地区海拔高度17—19 km存在逆温现象;第一对流层顶平均高度16082 m,第二对流层顶平... 利用中国第3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2014年7—8月改则探空试验期间获取的每天3次观测的探空数据,对该地区对流层大气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则地区海拔高度17—19 km存在逆温现象;第一对流层顶平均高度16082 m,第二对流层顶平均高度16466 m,前者出现概率远高于后者,两类对流层顶的高度均与其对流层顶的温度、气压成反比。08、14和20时(北京时)的最大风速分别出现在11.8、12.6和12.1 km高度,风速分别为16.2、16.3和15.9 m/s,风向随高度顺时针变化,对应为暖平流,由下层西南风转为上层的东南风,17 km以上高度稳定成东北风,下层主导风为西南风。在约8 km的高度上存在一个最大相对湿度聚集区,从地面开始相对湿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逆湿现象),达到该聚集区后,随高度升高而减小。青藏高原西部雨季对流层顶折叠现象出现概率较低,可能与该季节高空急流或高空锋天气较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风速 相对湿度 对流层顶 GPS探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东南部山洪灾害过程水文动力模拟和临界雨量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志强 尼玛吉 黄志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1期183-187,195,共6页
[目的]研究西藏山洪致灾临界雨量确定方法,为西藏地区水文气象预警提供基础数据资料,以服务于高原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方法]采用水文动力模式Floodarea模型对西藏东南部的一次山洪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利用气象资料逐时降水量进行了淹没... [目的]研究西藏山洪致灾临界雨量确定方法,为西藏地区水文气象预警提供基础数据资料,以服务于高原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方法]采用水文动力模式Floodarea模型对西藏东南部的一次山洪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并利用气象资料逐时降水量进行了淹没高度计算,得到了山洪致灾临界雨量。通过实地考察获取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2015年8月一次山洪灾害的基本参数资料,与模型模拟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1)Floodarea对暴雨诱发山洪过程的模拟结果较好,结合多源降水数据能更准确地模拟西藏山区山洪暴发的过程;(2)通过调整雨量情景设定可推算山洪不同淹没水深的临界雨量,得到较为准确的洪水淹没范围和降雨量—淹没深度关系;(3)应用降雨量—淹没深度关系计算得到巴宜区永久河山洪沟的4个淹没深度灾害山洪等级(0.1,0.6,1.2,1.8m)的6h累计临界雨量分别为33,55.7,75.4,91.9mm。[结论]研究结果表明Floodarea软件适用于西藏高原水文观测资料匮乏的复杂地形山区,能较准确地重现山洪灾害过程和确定山洪临界雨量,可为复杂地形山区山洪防治和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area模型 西藏林芝 山洪 临界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1971~2008年最高最低气温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格桑 拉巴次仁 陈定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968-7970,共3页
利用西藏地区1971~2008年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西藏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西藏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春季。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尤其是... 利用西藏地区1971~2008年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分析了西藏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西藏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春季。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尤其是冬季最低气温增温幅度非常显著。空间变化而言,最高气温除个别站点出现降温外,大多数站点均有增温现象;而最低气温在空间上均为增温。另外,最低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比最高气温明显,基本上由东南部向中西北部地区递增,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变化特征。从年代际变化看,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前8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明显高于最高气温。在21世纪前8年,最高、最低气温增温幅度最高,而在20世纪70年代增幅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最高、最低气温 时空特征 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西藏日喀则地区青稞产量的气候因子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依兰 袁雷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0期190-190,共1页
根据日喀则地区气候概况及当地农作物青稞生长发育关键期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分析了日喀则地区光、温、水气候因子对青稞生长季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青稞高产优质的不利气候因素,提出合理的种植建议。
关键词 青稞 气候因子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防灾减灾对策
15
作者 次仁德吉 强宗 +1 位作者 益西卓玛 赵静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280-282,共3页
拉萨市属于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面临大风、洪涝、寒潮、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侵袭。这些灾害性天气不仅会损害农作物,还会影响当地农民的生计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了各类灾害性天气对拉萨市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相应... 拉萨市属于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面临大风、洪涝、寒潮、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侵袭。这些灾害性天气不仅会损害农作物,还会影响当地农民的生计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了各类灾害性天气对拉萨市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 农业生产 防灾减灾 拉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气象卫星资料估计牧草长势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韬 扎西央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9-32,24,共5页
根据1991年7-9月气象卫星资料和地面同步观测资料,对西藏当雄地区的牧草长势情况进行了遥感分析,得出牧草长势与绿度值的统计回归关系,并分析了牧草长势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动态变化。
关键词 气象卫星 资料 估计 牧草 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庆错和嘎拉错面积变化及气候要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林 牛晓俊 +2 位作者 豆永丽 边多 周刊社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1年第1期27-34,共8页
利用1988—2012年Landsat系列和2013—2019年GF1卫星遥感影像对西藏多庆错和嘎拉错湖泊面积进行遥感解译提取,并分析湖泊面积变化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1988—2019年多庆错和嘎拉错湖泊面积均存在大幅波动,总体呈现减... 利用1988—2012年Landsat系列和2013—2019年GF1卫星遥感影像对西藏多庆错和嘎拉错湖泊面积进行遥感解译提取,并分析湖泊面积变化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1988—2019年多庆错和嘎拉错湖泊面积均存在大幅波动,总体呈现减少趋势;2019年多庆错和嘎拉错湖泊面积分别为47.31 km2、7.28 km2,较1988年分别减少了39.62%、27.42%,其中嘎拉错在2005年和2014年曾出现干涸现象。(2)近32年来该流域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年累计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累计蒸发量呈减少趋势。(3)多庆错湖泊面积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多庆错湖泊面积与年累计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嘎拉错湖泊面积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多庆错和嘎拉错湖泊面积与年蒸散发均无明显相关性。表明多庆错和嘎拉错呈萎缩趋势的主要驱动因子是流域内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多庆错 嘎拉错 湖泊面积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冰雹的气候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韬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5-37,共3页
本文利用西藏自治区28个测站1971—1985年的冰雹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西藏自治区冰雹的一般特征。
关键词 冰雹 气候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降水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霞 旦增旺姆 扎西央宗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4期229-229,232,共2页
西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方,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特殊地形影响,当地的气候特征与众不同。而这种气候因素又直接影响了当地的降水变化。该文主要从西藏地区降水分布特征入手,着重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特征分析西藏地区的降水变化对当地... 西藏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方,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特殊地形影响,当地的气候特征与众不同。而这种气候因素又直接影响了当地的降水变化。该文主要从西藏地区降水分布特征入手,着重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特征分析西藏地区的降水变化对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主要特征 影响因素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20
作者 桑单平措 德庆卓嘎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4期70-72,共3页
分析西藏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工作现状,梳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相关的气象指标,从季节性、区域性考虑特色作物与气候适应性,分析西藏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整体水平,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农作物气象服务指数,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及时发布灾害性天... 分析西藏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工作现状,梳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相关的气象指标,从季节性、区域性考虑特色作物与气候适应性,分析西藏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整体水平,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农作物气象服务指数,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等各类信息,进而实现传统农业气象服务向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转变的良好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特色农业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