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1-2010年西藏怒江流域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军 房世波 +1 位作者 唐小萍 石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2,共8页
利用1981—2010年怒江流域9个站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采用气候倾向率、R/S等方法分析了潜在蒸发量变化的趋势性和持续性,并探讨了影响潜在蒸发量的气象因子。结... 利用1981—2010年怒江流域9个站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采用气候倾向率、R/S等方法分析了潜在蒸发量变化的趋势性和持续性,并探讨了影响潜在蒸发量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近30年怒江流域四季潜在蒸发量趋于减少,年潜在蒸发量以18.4 mm.(10a)-1的速率显著减少。夏、秋、冬季和年潜在蒸发量具有持续性,未来将持续减少,尤其是冬季。在年代际尺度上,四季潜在蒸发量1980年代为正距平,1990和2000年代均为负距平。风速减小是四季潜在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不过春季潜在蒸发量的减少与降水量的显著增加也有关,且夏季气温日较差的显著变小对潜在蒸发量减少的作用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流域 潜在蒸发量 变化趋势 HURST指数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