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芝地区动物疫病防控的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边巴 扎西次仁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第2期17-18,共2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林芝地区畜牧业发展很快,已经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动物疫病也越来越多,治疗也越来越困难,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目前林芝地区的养殖和防疫情况,对防疫存在... 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林芝地区畜牧业发展很快,已经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动物疫病也越来越多,治疗也越来越困难,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目前林芝地区的养殖和防疫情况,对防疫存在的问题作了剖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 防疫体系 疫病追溯体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特色产业选择分析
2
作者 师学萍 龚红梅 姚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239-12240,共2页
采用区位商分析法对林芝的优势产业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地区的特色产业,并对其现有的特色产业进行了检验和校正。结果表明,林芝目前的特色产业(农牧业、藏药业、旅游业)定位基本合适。
关键词 西藏林芝 特色产业 选择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尼洋河水生生物群落时空动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3.大型底栖动物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海平 叶少文 +5 位作者 杨雪峰 张良松 钟国辉 何勇平 巴桑 李钟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于2008-2009年按照季节调查了西藏地区尼洋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石蚕幼虫、萝卜螺以及摇蚊幼虫是尼洋河主要的大型底... 于2008-2009年按照季节调查了西藏地区尼洋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石蚕幼虫、萝卜螺以及摇蚊幼虫是尼洋河主要的大型底栖动物,另外,随着海拔的升高,尼洋河大型底栖动物总丰度呈现降低趋势;Duncan检验法显示,物种总丰度在各采样点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CA方法显示,对于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总丰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采样点Ⅳ和采样点Ⅱ,对于季节,大型底栖动物总丰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冬季;CCA方法显示,可分别从尼洋河中上游和中下游两个河段来概括尼洋河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CART模型显示,从11项环境因子筛选了4项环境因子用以解释它们与大型底栖动物总丰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这4项环境因子包括矿化度、总磷、海拔和季节,建议加强对大型底栖动物及这些环境因子的关注,保障尼洋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尼洋河 大型底栖动物 时空动态 主成分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分类回归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尼洋河水生生物群落时空动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2.着生藻类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海平 叶少文 +4 位作者 杨雪峰 张良松 钟国辉 何勇平 李钟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7-915,共9页
本文于2008 2009年按照季节调查了西藏地区尼洋河着生藻类群落的组成、丰度和多样性,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着生藻类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尼洋河着生藻类共计6门30科49属,其中硅藻为优势... 本文于2008 2009年按照季节调查了西藏地区尼洋河着生藻类群落的组成、丰度和多样性,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着生藻类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尼洋河着生藻类共计6门30科49属,其中硅藻为优势着生藻类.着生藻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尼洋河中游最高,在中上游河段和中下游河段呈下降趋势,符合中间高度膨胀(mid-altitude bulge)假说.着生藻类的总丰度、物种丰富度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尼洋河沿程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丰度在各个季节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物种丰富度在秋季和冬季存在显著差异,夏、秋季着生藻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冬、春季.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着生藻类的物种丰富度和总丰度呈递减趋势;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尼洋河部分硅藻与理化因子相关联,如:双壁藻(Diploneis)的丰度与总磷相关联,窗纹藻(Epithemia)的丰度与铵态氮相关联,双菱藻属(Surirella)的丰度与pH值相关联;部分绿藻与理化因子相关联,如:小球藻属(Chlorella)、栅藻属(Scenedesmus)、溪菜属(Prasiola)的丰度与水温相关联,小椿藻(Characium)的丰度与硬度相关联,转板藻(Mougeotia)的丰度与表层溶氧、矿化度相关联,新月藻属(Closterium)的丰度与碱度相关联;分类回归树(CART)模型预测了尼洋河着生藻类时空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即低海拔水域的着生藻类总丰度较高海拔高,高矿化度水域的着生藻类总丰度较低矿化度的高,不能用影响尼洋河着生藻类种类和数量的环境因子来解释着生藻类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这些关键环境因子对尼洋河水域着生藻类的时空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建议加强对着生藻类及这些环境因子的关注,保障尼洋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尼洋河 着生藻类 时空动态 主成分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分类回归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5
作者 苗耀中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7期144-145,共2页
近年来,随着西藏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和推广高原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越来越重要。主要从园地选择与育苗室消毒、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西藏高原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原 保护地 无公害蔬菜 园地选择与保护 科学施肥 西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