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双须叶须鱼早期发育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海平 刘孟君 +5 位作者 牟振波 刘艳超 次仁罗杰 刘书蕴 刘乐乐 饶昌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1055,共15页
通过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 Regan)早期发育特征研究,旨在为该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双须叶须鱼卵径3.7—3.9 mm,吸水后的卵径可达5.1—5.3 mm。在水温10℃左右的条件下,经历336.02h孵化出膜。根据... 通过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 Regan)早期发育特征研究,旨在为该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双须叶须鱼卵径3.7—3.9 mm,吸水后的卵径可达5.1—5.3 mm。在水温10℃左右的条件下,经历336.02h孵化出膜。根据胚胎的外部形态特征可将胚胎发育分为准备卵裂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分化阶段、孵化阶段共7个阶段34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12.4 mm,第1天体色素出现,胸鳍上翘,鳃盖骨出现,下颌原基出现;第2天鳃弓原基出现;第3天消化道出现,肝胰脏原基出现;第4天鳃耙出现,体表色素细胞带出现;第5天口凹形成,鳃丝形成;第6天胸鳍褶,背鳍褶,腹鳍褶出现;第7天鼻凹出现,星芒状色素团出现;第9天鳔前原基出现;第11天尾鳍鳍条开始出现,胸鳍开始颤动;第13天鳔1室出现,半规管形成;第17天背鳍分化出来;第21天腹部鳍褶变大,舌颌骨清晰可见;第28天脾脏出现;第33天出现腹鳍鳍条;第34天鳞片出现;第85天稚鱼的形态与成鱼无异。双须叶须鱼是已报道裂腹鱼类卵径最大,较四大家鱼卵周隙小,是对高原隆起所导致的高寒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裂腹鱼 双须叶须鱼 胚胎 仔稚鱼 早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222对两种规格的异齿裂腹鱼麻醉效果研究(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艳超 刘海平 +2 位作者 刘书蕴 李锡峰 宋小广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4-1223,共10页
通过MS-222对2种规格的异齿裂腹鱼进行麻醉行为特征研究,为高原鱼类的麻醉以及运输提供技术支持。试验表明:MS-222麻醉大规格(25.0±1.5) cm和小规格(14.8±2.3) cm异齿裂腹鱼时,在麻醉时期3期以内,呼吸频率增加并之间无显著性... 通过MS-222对2种规格的异齿裂腹鱼进行麻醉行为特征研究,为高原鱼类的麻醉以及运输提供技术支持。试验表明:MS-222麻醉大规格(25.0±1.5) cm和小规格(14.8±2.3) cm异齿裂腹鱼时,在麻醉时期3期以内,呼吸频率增加并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麻醉4期以后呼吸频率才开始显著下降。MS-222麻醉大规格和小规格异齿裂腹鱼的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150—180 mg/L和150 mg/L。在此浓度范围内,大规格异齿裂腹鱼在MS-222麻醉液中, 5min之内达到4级麻醉状态, 5min之内苏醒恢复,且在麻醉液中浸浴20min后成活率为100%时的浓度;小规格异齿裂腹鱼在MS-222麻醉液中, 5min之内达到4级麻醉状态, 7min之内苏醒恢复,且在麻醉液中浸浴20min后成活率为100%时的浓度。大规格异齿裂腹鱼在180 mg/L的MS-222溶液中麻醉5min,在空气中进行暴露0—15min,复苏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规格异齿裂腹鱼在150 mg/L的MS-222溶液中麻醉5min,在空气中进行暴露0—15min,复苏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222 麻醉 异齿裂腹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双须叶须鱼群体繁殖力与繁殖策略研究(英文)
3
作者 刘海平 刘艳超 +5 位作者 刘书蕴 宋小广 次仁罗杰 刘孟君 刘乐乐 饶昌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9-1179,共11页
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隶属裂腹鱼亚科,叶须鱼属,是西藏特有经济鱼类,研究通过对其繁殖力和繁殖策略的研究,旨在为双须叶须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于2013年2月至3月以及2014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雅鲁藏布江中... 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隶属裂腹鱼亚科,叶须鱼属,是西藏特有经济鱼类,研究通过对其繁殖力和繁殖策略的研究,旨在为双须叶须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于2013年2月至3月以及2014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区段采集到1030尾双须叶须鱼,雄鱼体长主要集中在325—400 mm,雌鱼体长主要集中在375 mm以上,其中Ⅳ期、Ⅴ期的雌鱼65尾,体长为320—500 mm,体重为411.6—1328.0 g。采用SL50%的方法,雌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360.90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3.0龄;雄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354.53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3.5龄。从不同月份不同性腺发育期所占比例,不同月份的性体指数变化以及不同月份卵径分布图,可以看出双须叶须鱼属于同步产卵类型,集中在2—4月份。双须叶须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3487粒,平均相对体长繁殖力为7.2粒/mm,平均相对体重繁殖力为4.3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群体性比为1.23鲶1。综上所述,双须叶须鱼是繁殖力较低、性成熟较晚和繁殖期较短的鱼类,我们针对其繁殖特性提出了一些保护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双须叶须鱼 繁殖力 繁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