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养分恢复状况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彦隆
魏亚娟
+5 位作者
左小锋
左轶璆
康帅
童国利
李建媛
王永平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4,223,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下垫面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阐明植被演替与土壤性状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为该区域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4种下垫面(流动沙地、半固...
[目的]探究不同下垫面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阐明植被演替与土壤性状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为该区域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4种下垫面(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防护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30 cm浅层土壤容重(BD)、土壤含水量(SM)、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从而揭示不同下垫面土壤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比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1)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下垫面土壤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p>0.05)。从变异系数来看,BD和土壤孔隙度(STP)属于弱变异性,其余指标属于强变异性。(2)除TP和BD外,其他指标大小均表现为:防护林地>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说明绿洲化过程有利于土壤养分蓄积;(3)各下垫面土壤C∶N,C∶P和N∶P随土层深度变化各异。不同下垫面C∶N,C∶P和N∶P分别介于2.94~70.00,6.89~240.95,0.64~23.22。(4)不同下垫面土壤养分恢复指数表现为:防护林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结论]人工植被建植更有利于土壤养分蓄积,研究结果为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恢复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下垫面
荒漠绿洲过渡带
吉兰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灌溉定额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波
汤鹏程
+4 位作者
徐冰
李泽坤
张紫森
杨礼志
张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4-472,共9页
燕麦为西藏自治区典型牧草之一,由于种植区地域辽阔,灌溉试验结果受限,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尚不明确。本文在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内选取28个典型站点进行资料收集,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进行区域划分,基于水量平衡法揭示了西藏...
燕麦为西藏自治区典型牧草之一,由于种植区地域辽阔,灌溉试验结果受限,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尚不明确。本文在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内选取28个典型站点进行资料收集,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进行区域划分,基于水量平衡法揭示了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灌溉定额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呈由西藏中部至东部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50%水文年下的燕麦灌溉定额在56~265mm之间变化。降雨量是影响研究区内燕麦灌溉定额的主要因素(R^(2)为0.515),ET0次之(R^(2)为0.152);其它气象因素中,日照时数对研究区燕麦灌溉定额影响较大(R^(2)为0.462),且呈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对燕麦灌溉定额影响较小。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及其空间分布可为西藏自治区灌溉用水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燕麦
灌溉定额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养分恢复状况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彦隆
魏亚娟
左小锋
左轶璆
康帅
童国利
李建媛
王永平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
包头师范学院生态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内蒙古信中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水利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4,223,共9页
基金
自治区高等学校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专项(STZX202213)
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BTTCRCQD2024-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6700)。
文摘
[目的]探究不同下垫面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特征,阐明植被演替与土壤性状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为该区域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4种下垫面(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防护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30 cm浅层土壤容重(BD)、土壤含水量(SM)、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从而揭示不同下垫面土壤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比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1)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下垫面土壤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p>0.05)。从变异系数来看,BD和土壤孔隙度(STP)属于弱变异性,其余指标属于强变异性。(2)除TP和BD外,其他指标大小均表现为:防护林地>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说明绿洲化过程有利于土壤养分蓄积;(3)各下垫面土壤C∶N,C∶P和N∶P随土层深度变化各异。不同下垫面C∶N,C∶P和N∶P分别介于2.94~70.00,6.89~240.95,0.64~23.22。(4)不同下垫面土壤养分恢复指数表现为:防护林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结论]人工植被建植更有利于土壤养分蓄积,研究结果为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恢复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下垫面
荒漠绿洲过渡带
吉兰泰
Keywords
soil nutrients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underlying surface
desert-oasis ecotone
Jilantai
分类号
S151.9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灌溉定额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波
汤鹏程
徐冰
李泽坤
张紫森
杨礼志
张钰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
水利
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
水利
水电科学研究院牧区
水利
科学研究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水利局
出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4-472,共9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20707)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重大专项(XZ202101ZD0003N)
+1 种基金
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MK2020J04)
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五大人才”计划项目(MK0145B012021)。
文摘
燕麦为西藏自治区典型牧草之一,由于种植区地域辽阔,灌溉试验结果受限,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尚不明确。本文在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内选取28个典型站点进行资料收集,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则进行区域划分,基于水量平衡法揭示了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灌溉定额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呈由西藏中部至东部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50%水文年下的燕麦灌溉定额在56~265mm之间变化。降雨量是影响研究区内燕麦灌溉定额的主要因素(R^(2)为0.515),ET0次之(R^(2)为0.152);其它气象因素中,日照时数对研究区燕麦灌溉定额影响较大(R^(2)为0.462),且呈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对燕麦灌溉定额影响较小。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的灌溉定额及其空间分布可为西藏自治区灌溉用水管理提供支撑。
关键词
西藏
燕麦
灌溉定额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Keywords
Tibet
oat
irrigation watr quota
spatial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S27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养分恢复状况研究
韩彦隆
魏亚娟
左小锋
左轶璆
康帅
童国利
李建媛
王永平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燕麦主要种植区灌溉定额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杨波
汤鹏程
徐冰
李泽坤
张紫森
杨礼志
张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