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海拔地区应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普布顿珠 扎西平措 +8 位作者 旦增欧珠 格桑 罗杰 美多 袁军 章新君 黄晓刚 戴磊 柳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高海拔地区儿童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19例儿童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4~13(8.16±2.71)岁;病程1~10(4.11±2.51)d。首先尝试闭... 目的:探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高海拔地区儿童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19例儿童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4~13(8.16±2.71)岁;病程1~10(4.11±2.51)d。首先尝试闭合复位,复位不成功则采取有限切开复位,再进行克氏针髓内固定尺桡骨。根据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Anderson前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其中术后发生针尾激惹临床表现2例,取出克氏针后症状消失。19例患者获随随访,时间3~14(7.68±3.50)个月。术后X线片示所有病例愈合,末次随访Anderson前臂功能评价:优16例,良2例,可1例。结论:高原地区儿童骨折往往就诊延误、医疗条件匮乏并且依从性不足,基于这些特点选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儿童 尺桡骨骨折 克氏针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脊柱爆裂骨折
2
作者 扎西平措 格桑 +8 位作者 罗杰 美多 旦增欧珠 普布顿珠 袁军 章新君 黄晓刚 戴磊 柳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针对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特点及当地医疗条件,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2例无神经症状的单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 目的:针对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特点及当地医疗条件,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2例无神经症状的单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9~54(42.50±7.95)岁;车祸伤6例,高坠伤4例,重物砸伤2例;T112例,T124例,L13例,L22例,L31例。手术首先在骨折上下椎置钉,并在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棒,通过体位及撑开实现骨折椎体复位。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通过X线测量受伤节段后凸矫正率及矫正丢失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并发症,1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27(17.75±5.79)个月。术后3 d,VAS与术前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1,P=0.000);术后9个月JOA评分与术前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5,P=0.000)。术后3 d,Cobb角为(4.42±1.16)°,与术前入院时的(25.67±5.71)°相比矫正率为(82±5)%;术后9个月Cobb角(5.08±1.24)°,矫正丢失率为(16±13)%。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下,应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创伤,应用伤椎置钉技术能够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出血少,固定节段短,是治疗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椎弓根螺钉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