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优化措施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涛 拉巴次仁 +4 位作者 白吉 旺加 格桑卓玛 德吉玉珍 扎西卓玛 《湖北畜牧兽医》 2019年第9期38-39,共2页
为更好地开展西藏自治区全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尤其是在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优化开展全区七个地(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落实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具体要求、确保监督好动物... 为更好地开展西藏自治区全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尤其是在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优化开展全区七个地(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落实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具体要求、确保监督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藏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动物疫病 监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全株玉米与三叶草混合青贮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乐乐 商振达 +5 位作者 王纤纤 陈鑫艳 格桑卓玛 吕志 刘锁珠 谭占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20,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西藏林芝地区全株玉米和三叶草混合青贮对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以乳熟期全株玉米和三叶草为试验材料,共设6个处理组。A组、B组、C组为正常混合组,全株玉米和三叶草分别按照1∶2、1∶1、2∶1混匀;D组、E组、F组为青... 试验旨在探究西藏林芝地区全株玉米和三叶草混合青贮对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以乳熟期全株玉米和三叶草为试验材料,共设6个处理组。A组、B组、C组为正常混合组,全株玉米和三叶草分别按照1∶2、1∶1、2∶1混匀;D组、E组、F组为青贮组,全株玉米和三叶草分别按照1∶2、1∶1、2∶1混匀青贮发酵60 d,每个处理5个重复。结果显示,全株玉米与三叶草混合青贮能够提高饲料粗灰分、粗脂肪含量,降低粗纤维及pH值,减少营养物质损失;E组青贮饲料的pH值及氨态氮(NH_(3)-N)含量在3个青贮组中较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共检测到门水平和属水平排列前十、丰度大于1%的菌种有6种菌门和10种菌属,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蓝藻菌门,优势菌属依次为乳杆菌属、叶绿体属、明串珠菌属。E组厚壁菌门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其他组,表明E组对粗纤维降解率更高、产生乳酸能力更强。研究表明,考虑三叶草利用效率最大化和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建议将全株玉米和三叶草以1∶1的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 三叶草 混合青贮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部分地区牛源蜱种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赛赛 尼玛群宗 +6 位作者 拉巴次仁 李天娇 朱家平 苏中华 格桑卓玛 央珍 索朗斯珠 《高原农业》 2020年第5期494-498,共5页
为明确西藏部分地区蜱的种类分布,本研究采集了林芝市犏牛和那曲地区牦牛体外蜱虫,首先对蜱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再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两地蜱进行线粒体16S rDNA基因PCR扩增、克隆、测序、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蜱种类鉴定。两地区共发现两... 为明确西藏部分地区蜱的种类分布,本研究采集了林芝市犏牛和那曲地区牦牛体外蜱虫,首先对蜱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再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两地蜱进行线粒体16S rDNA基因PCR扩增、克隆、测序、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蜱种类鉴定。两地区共发现两属两种蜱,林芝犏牛体表蜱虫为扇头蜱属微小扇头蜱,那曲地区牦牛体表蜱虫为血蜱属尼泊尔血蜱。本研究为了解西藏地区蜱的遗传进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血蜱属 扇头蜱属 16S rDNA 分子生物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雅江雪牛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常见疾病治疗及防控建议
4
作者 苏中华 尼玛群宗 +4 位作者 拉巴次仁 央珍 拉旺扎西 陈瑶 旦增旺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203-205,共3页
雅江雪牛是将安格斯公牛与西藏犏牛进行杂交培育出的第1个西藏本土肉牛,与西藏本地牦牛、黄牛、犏牛及其他引进牛种的常见疫病存在差异。为进一步了解雅江雪牛常见疫病及有效防控措施,通过对养殖试验过程中常见的疫病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雅江雪牛是将安格斯公牛与西藏犏牛进行杂交培育出的第1个西藏本土肉牛,与西藏本地牦牛、黄牛、犏牛及其他引进牛种的常见疫病存在差异。为进一步了解雅江雪牛常见疫病及有效防控措施,通过对养殖试验过程中常见的疫病及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治疗和预防雅江雪牛常见疾病的建议,以期为雅江雪牛在全区推广过程中减少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努力为西藏肉牛产业发展做好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江雪牛 集约化饲养 常见疫病 防控建议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和SQL Server的肉牛养殖数据平台研发 被引量:1
5
作者 卜也 孙芳 +5 位作者 王春微 张宇 刘利 赵晓川 许珊珊 央珍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第6期76-80,共5页
为精确统计区域内肉牛养殖情况,本团队设计并实现基于C#语言和SQL Server的肉牛养殖数据平台,包括计算机端平台本身和手机终端用户(养殖户)的肉牛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户通过手机终端录入场内牛只入栏、死淘、出栏、配种、检... 为精确统计区域内肉牛养殖情况,本团队设计并实现基于C#语言和SQL Server的肉牛养殖数据平台,包括计算机端平台本身和手机终端用户(养殖户)的肉牛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户通过手机终端录入场内牛只入栏、死淘、出栏、配种、检疫等生产数据。管理员可通过计算机端对多个手机终端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包括牛只信息、错误数据删除和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养殖数据平台 手机终端数据采集 C# SQL Ser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育肥对雅江雪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达瓦 夏茂林 +5 位作者 次仁多吉 尼玛群宗 仁增顿珠 张楠 拉旺扎西 拉巴次仁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28,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雅江雪牛在标准化养殖下生产性能与传统饲养模式的差异。试验对比不同年龄段雅江雪牛在舍饲条件下进行全混合日粮饲养和传统方式饲养后的生长发育差异。本试验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曲水牦牛经济杂... 文章旨在研究雅江雪牛在标准化养殖下生产性能与传统饲养模式的差异。试验对比不同年龄段雅江雪牛在舍饲条件下进行全混合日粮饲养和传统方式饲养后的生长发育差异。本试验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曲水牦牛经济杂交实验站选用42月龄、28月龄与18月龄育成的雅江雪牛公母牛,在舍饲条件下设定试验组及对照组测定其体重、体尺、增重数据,根据各数据变化调整混合日粮的饲喂量及营养搭配。结果表明,试验90 d内,42月龄雅江雪牛各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变化;28月龄雅江雪牛公牛和母牛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93 kg和0.79kg,比传统饲养雅江雪牛公牛和母牛平均日增重高出106.67%和31.67%;18月龄雅江雪牛标准化养殖公母牛平均日增重为0.75 kg和0.83 kg,比传统养殖的公母牛平均日增重提高18.70%和245.83%。结论,18~28月龄雅江雪牛在舍饲条件下进行全混合日粮标准化饲养能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为西藏自治区雅江雪牛的标准化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舍饲养殖 生长发育 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1年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牛羊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与分析
7
作者 娄永志 卢姊豪 +5 位作者 武琦 陈姝宇 常攀 格桑卓玛 索朗斯珠 贡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205,共4页
为了解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反刍动物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情况,本文采用间接ELISA法对2018—2021年采集的共计360份牦牛及藏羊血清(西藏那曲牦牛、藏羊血清各120份,青海牦牛血清120份)进行HEV血清学检测,并使用SPSS 23.0软件对不同地区、不... 为了解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反刍动物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情况,本文采用间接ELISA法对2018—2021年采集的共计360份牦牛及藏羊血清(西藏那曲牦牛、藏羊血清各120份,青海牦牛血清120份)进行HEV血清学检测,并使用SPSS 23.0软件对不同地区、不同动物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青海、那曲两地牦牛戊型肝炎IgG抗体总阳性率为14.58%,两地IgG阳性率分别为13.33%(青海)、15.83%(那曲),那曲藏羊IgG抗体总阳性率为5.00%。青海牦牛各年份IgG抗体阳性率为6.67%、6.67%、20.00%、20.00%,那曲牦牛各年份IgG抗体阳性率为23.33%、13.33%、10.00%、16.67%,那曲藏羊各年份IgG抗体阳性率为0.00%、6.67%、3.33%、10.00%。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4年来那曲牦牛HEV-IgG抗体阳性率(15.83%)显著于青海牦牛(13.33%)P≤0.05,4年来那曲牦牛HEV-IgG抗体阳性率(15.83%)极显著于那曲藏羊(5.00%)P≤0.01,4年来那曲牦牛HEV-IgM抗体阳性率(5.00%)显著于那曲藏羊(2.50%)P≤0.05。本研究结果为了解青藏高原反刍动物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情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反刍动物 戊型肝炎病毒 检测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