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1
作者 苏中华 王冬经 林少卿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为切实加强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结合当前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强化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以期为推动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物疫病 防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家犬细粒棘球绦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情况调查
2
作者 杨涛 郝力力 +9 位作者 拉巴次仁 党发发 旺扎 益西尊姆 向阳 次仁桑珠 白玛玉珍 普布卓玛 宁立宏 冯青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6,共9页
为了解西藏部分地区家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基本情况,本试验基于细粒棘球绦虫烟酰胺脱氢酶亚基Ⅰ(nadⅠ)基因以及十二指肠贾第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pi)、β-贾第素(bg)和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采用巢式PCR方法对采集自... 为了解西藏部分地区家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基本情况,本试验基于细粒棘球绦虫烟酰胺脱氢酶亚基Ⅰ(nadⅠ)基因以及十二指肠贾第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pi)、β-贾第素(bg)和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采用巢式PCR方法对采集自拉萨市和林芝市4个乡镇(工卡镇、日多乡、娘蒲乡和加兴乡)的553份家犬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并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从而确定细粒棘球绦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情况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本试验共检出57份细粒棘球绦虫阳性样本,总阳性率为10.3%(57/553),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阳性样本为细粒棘球绦虫G5基因型[奥氏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ortleppi)];共检出46份十二指肠贾第虫阳性样本,总阳性率为8.3%(46/553),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阳性样本基因型为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C、D和G。结果表明,西藏部分地区家犬细粒棘球绦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均较高,家犬粪便中检出的细粒棘球绦虫G5基因型目前在我国报道较少,检出的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G仅感染啮齿类动物,提示调查地区细粒棘球绦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出现了新的流行情况。本试验为当地犬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后期应进一步加强犬只监测,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和驱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犬 细粒棘球绦虫 十二指肠贾第虫 巢式PCR G5基因型 集聚体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冠疫情看西藏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思维转变的重要性——以西藏非洲猪瘟和包虫病为例
3
作者 杨涛 央珍 +17 位作者 索朗拉吉 王政 次仁卓嘎 旦增白姆 德吉玉珍 巴桑德吉 扎西卓玛 央啦 旺扎 云旦顿珠 益西尊姆 洛桑旦增 米玛扎桑 加布 阿旺尼玛 莎娜吾拉 次仁拉姆 拉巴次仁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7期104-106,116,共4页
新冠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以发热、干咳、最终出现呼吸困难而死亡的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新冠感染的发生重创了全球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危害,同时给我国也造成巨大危害,成为21世纪以来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危害最严... 新冠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以发热、干咳、最终出现呼吸困难而死亡的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新冠感染的发生重创了全球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危害,同时给我国也造成巨大危害,成为21世纪以来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久、危害最严重的全球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非洲猪瘟在2018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包虫病作为西藏2023年基线流行县数为74个集中连片全区发生的动物疫病,转变思维,主动防控、重点防控很重要。本文主要从历史的维度论述疫病防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论述动物疫情报告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从新冠的影响论述动物疫病防控思维转变的重要性,结合西藏非洲猪瘟和包虫病的例子,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相继实施,在立法层面、行政层面、疫情防控新常态方面,深入诠释了动物疫情积极主动报告的重要性和动物疫病防控思维转变的重要性,以期为西藏基层动物疫病积极主动防控诠释法律保障、遵循和依据,并为西藏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提供具体工作思路和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非洲猪瘟 疫病报告 防疫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畜禽资源普查工作近况 被引量:1
4
作者 晋美加措 旦增欧珠 +1 位作者 袁齐涛 次仁多吉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23期50-51,共2页
由于工作基础、交通条件、人文地理等多种原因,第一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未涉及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未对西藏自治区全覆盖,第二次青藏科考与农业资源普查仅开展牦牛种质资源调查,因此西藏自治区畜禽种质资源家底尚不清... 由于工作基础、交通条件、人文地理等多种原因,第一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未涉及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未对西藏自治区全覆盖,第二次青藏科考与农业资源普查仅开展牦牛种质资源调查,因此西藏自治区畜禽种质资源家底尚不清楚,许多优势畜禽种质资源情况尚不明确。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将西藏自治区作为重点调查区域,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难度大,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机遇。西藏羊、西藏山羊等都是将一个畜种作为一个整体品种对待,已列入国家畜禽资源品种名录的阿沛甲咂牛、日喀则驼峰牛、樟木牛群体数量下滑,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遗传资源 资源普查 群体数量 畜禽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调查 畜种 交通条件 人文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那曲市包虫病重点地区防治措施效果评价及防控建议
5
作者 格桑卓玛 旦增占都 +2 位作者 顿珠加布 顿珠扎西 赵扬扬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6期213-214,共2页
西藏那曲市申扎县、安多县、色尼区、嘉黎县和尼玛县是包虫病流行重点地区。本研究通过对比上述地区实施犬驱虫联合牛羊免疫接种措施前后动物感染率及免疫动物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评估包虫病综合防控效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0—2023... 西藏那曲市申扎县、安多县、色尼区、嘉黎县和尼玛县是包虫病流行重点地区。本研究通过对比上述地区实施犬驱虫联合牛羊免疫接种措施前后动物感染率及免疫动物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评估包虫病综合防控效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0—2023年间上述地区犬平均感染率为6.88%,羊为39.82%,牛为15.50%。结果表明,犬驱虫联合EG95疫苗免疫在那曲市包虫病防控中效果显著,建议作为该地区优先推广的综合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西藏那曲 防治措施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动物包虫病流行现状和防控对策探讨
6
作者 扎西卓玛 德吉玉珍 +15 位作者 巴桑德吉 卓玛央吉 郝世钊 洛桑旦达 甘富斌 加布 阿旺尼玛 莎娜吾拉 乐地 党发发 桑杰多吉 琼达 卓拉 扎西卓玛 次仁普赤 杨涛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1期8-9,共2页
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流行区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引起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给当地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我国西藏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对西藏人畜间包虫病的流行现状、防治目标... 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流行区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引起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给当地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我国西藏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对西藏人畜间包虫病的流行现状、防治目标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当前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防控对策,以期为我国西藏地区包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包虫病 防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涛 强巴曲扎 +3 位作者 郭晓东 李家奎 张林 苏中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18年第7期37-40,共4页
为更好地掌握西藏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情况,为动物跨境疫病传播控制制定办法,于2017年对西藏边境地区21个边境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调研,将调研掌握的基本情况、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归纳分析,... 为更好地掌握西藏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情况,为动物跨境疫病传播控制制定办法,于2017年对西藏边境地区21个边境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调研,将调研掌握的基本情况、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西藏更好地开展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边境地区 动物疫病防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路径浅析
8
作者 赵芯 郭荣明 +3 位作者 程方方 次仁多吉 次仁央培 夏茂林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农业生产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因此,必须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谋求农业的发展,绝不能为了发展农业而牺牲生态环境。应该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寻求二者的平衡点。发展以草地农业等方式为主的... 农业生产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因此,必须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谋求农业的发展,绝不能为了发展农业而牺牲生态环境。应该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寻求二者的平衡点。发展以草地农业等方式为主的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也符合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通过浅析西藏自治区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及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西藏自治区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探索了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态 草地农业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优化措施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涛 拉巴次仁 +4 位作者 白吉 旺加 格桑卓玛 德吉玉珍 扎西卓玛 《湖北畜牧兽医》 2019年第9期38-39,共2页
为更好地开展西藏自治区全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尤其是在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优化开展全区七个地(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落实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具体要求、确保监督好动物... 为更好地开展西藏自治区全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尤其是在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优化开展全区七个地(市)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落实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具体要求、确保监督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藏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动物疫病 监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格斯肉牛冻精与西藏黄牛杂交改良效果
10
作者 达瓦 张楠 +9 位作者 拉巴次仁 尼玛群宗 仁增顿珠 拉旺扎西 次仁多吉 刘楠 旦增欧珠 陈瑶 夏茂林 孙锋博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7期52-53,共2页
西藏黄牛是以产乳为主,乳、肉、役兼用的小型地方原始品种,具有体型小、成熟晚、耐寒、耐粗饲、适应高海拔、抗逆性强等特点。西藏黄牛个体小、性成熟晚、生产性能低、肉品质差和口感不好等缺点造成经济效益不明显,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 西藏黄牛是以产乳为主,乳、肉、役兼用的小型地方原始品种,具有体型小、成熟晚、耐寒、耐粗饲、适应高海拔、抗逆性强等特点。西藏黄牛个体小、性成熟晚、生产性能低、肉品质差和口感不好等缺点造成经济效益不明显,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牛肉市场的需求和西藏自治区畜牧生产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质 杂交改良 西藏黄牛 安格斯肉牛冻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芯片信息分析西藏四个本地牛种的血统组成
11
作者 马龙刚 刘楠 +9 位作者 尼玛群宗 王欣 陆健 毛华明 陈功 旦增欧珠 拉巴次仁 张楠 于福清 王雅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77-4390,共14页
旨在探究西藏4个本地牛种的遗传结构和血统组成。本研究以22头高原荷斯坦牛与20头高原娟姗牛以及45头美国婆罗门牛、46头云南瘤牛和11头婆罗门牛为参照标准品种,待测样品为4个西藏本地品种的177头牛。通过Illumina GGP100K芯片杂交获取... 旨在探究西藏4个本地牛种的遗传结构和血统组成。本研究以22头高原荷斯坦牛与20头高原娟姗牛以及45头美国婆罗门牛、46头云南瘤牛和11头婆罗门牛为参照标准品种,待测样品为4个西藏本地品种的177头牛。通过Illumina GGP100K芯片杂交获取所有待测个体的SNPs数据,利用MEGA X和Admixture等软件对SNPs进行遗传结构与血统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牛较其他西藏本地牛种与高原荷斯坦牛和高原娟姗牛有更近的遗传关系;部分樟木牛和阿沛甲咂牛将西藏牛分为两个大群;日喀则驼峰牛与云南瘤牛遗传关系更近。在日喀则驼峰牛群体中,高原牛血统比例超过90%,在阿沛甲咂牛与西藏牛群体中,高原牛血统也超过了50%,仅在樟木牛群体中,高原牛血统比例为33.15%。其次,在樟木牛群体中,瘤牛血统占比高达18.27%,在阿沛甲咂牛、西藏牛与日喀则驼峰牛群体中,瘤牛血统较少(5%)。在阿沛甲咂牛群体内有高达35.94%的普通牛血统,在樟木牛群体内,奶牛血统高达48.58%。本研究对西藏本地牛种今后的杂交扩繁和横交固定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也为阿沛甲咂牛与樟木牛两个濒危品种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沛甲咂牛 樟木牛 西藏牛 日喀则驼峰牛 SNPs数据 遗传结构 血统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藏猪规模调运集中饲养状况及藏猪疫病防控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涛 拉巴次仁 +1 位作者 旦增旺久 苏中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18年第10期32-34,共3页
为进一步了解西藏林芝市开展区域内藏猪大规模调运集中饲养的状况,全面评估林芝市藏猪产业疫情风险,为防止林芝藏猪疫病的发生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疫计划,将2018年开展的林芝市藏猪产业疫病风险调研中掌握的藏猪集中调运饲养状况、疫病防... 为进一步了解西藏林芝市开展区域内藏猪大规模调运集中饲养的状况,全面评估林芝市藏猪产业疫情风险,为防止林芝藏猪疫病的发生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疫计划,将2018年开展的林芝市藏猪产业疫病风险调研中掌握的藏猪集中调运饲养状况、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藏猪疫病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西藏地区的藏猪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规模调运 集中饲养 疫病防控 林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浅谈
13
作者 杨涛 常攀 +4 位作者 次仁卓嘎 宁立宏 孙锋博 德吉玉珍 拉巴次仁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31-32,共2页
从西藏非洲猪瘟防控概况、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西藏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藏 非洲猪瘟 发展趋势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藏猪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娄永志 辛娇娇 +4 位作者 常攀 王祎琪 苏雪繁 索朗斯珠 贡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50-57,共8页
为了解藏猪源戊型肝炎病毒(HEV)分子特性,选取1株西藏藏猪源HEV4d型(GenBank登录号OQ981960)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非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和磷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 为了解藏猪源戊型肝炎病毒(HEV)分子特性,选取1株西藏藏猪源HEV4d型(GenBank登录号OQ981960)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非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和磷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分别有27和29个T、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包含锌离子受体、多个甲基化位点及多种解旋酶;衣壳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有跨膜区和信号肽,分别有14和29个T、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三级结构包含推定的糖基水解酶、镁离子位点、合成酶、连接酶、异构酶等;磷蛋白为稳定、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分别有7和15个T、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包含多个转移酶、聚合酶、连接酶、分泌系统、甲基转移酶、金属离子结合蛋白等。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西藏藏猪源HEV基因组和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生物信息学分析 西藏藏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陆则基 王志亮 +15 位作者 刘雨田 杨楠 谢仲伦 吴晓东 包静月 张维 李林 刘春菊 安荣祥 索郎次仁 达娃次仁 白吉 平错卓嘎 李金明 赵文姬 任伟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4-47,共4页
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证实爆发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认识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宿主范围等流行状况,我们开展了以血清学和病原学为基础,并结合现场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疫情于2005年冬从边境传到日土县热角村,通过... 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证实爆发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认识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宿主范围等流行状况,我们开展了以血清学和病原学为基础,并结合现场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疫情于2005年冬从边境传到日土县热角村,通过混群、混牧以及引种等方式将疫情进一步扩散,到2007年9月,PPR在阿里地区日土县、改则县、革吉县、札达县均有发生,我国快速采取有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流行病学 宿主 分布 西藏阿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某地犬细粒棘球绦虫的分离鉴定及驱虫效果评价
16
作者 冯青 郝力力 +3 位作者 索朗晋美 郝世钊 袁东波 杨涛 《四川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25-27,30,共4页
为鉴定拉萨某地犬细粒棘球绦虫的虫种或基因型,了解新型研制的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药物——吡喹酮饼干和牛肉味吡喹酮咀嚼片的驱虫效果,选取拉萨市墨竹工卡县271只家犬,采用PCR方法检测驱虫前后犬只的粪便样本,对所得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 为鉴定拉萨某地犬细粒棘球绦虫的虫种或基因型,了解新型研制的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药物——吡喹酮饼干和牛肉味吡喹酮咀嚼片的驱虫效果,选取拉萨市墨竹工卡县271只家犬,采用PCR方法检测驱虫前后犬只的粪便样本,对所得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BLAST比对及进化树构建,从而确定细粒棘球绦虫的虫种或基因型,并评价吡喹酮咀嚼片和吡喹酮饼干的驱虫效果。结果表明,从试验犬中检出的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型均为G5型(奥氏棘球绦虫);吡喹酮饼干和吡喹酮咀嚼片两种驱虫药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驱虫效果良好,投药后阳性率显著低于投药前;第二次投喂后,吡喹酮饼干组的驱虫效果不稳定,阳性率不降反升,吡喹酮咀嚼片组的驱虫效果较好,阳性率持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犬 细粒棘球绦虫 吡喹酮 驱虫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牦牛源肺炎克雷伯菌的遗传进化、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17
作者 赵恩浩 石红梅 +2 位作者 格桑卓玛 索朗斯珠 贡嘎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93-2905,共13页
旨在了解甘肃牦牛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流行特征、毒力基因、耐药基因、耐药表型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情况。本研究从甘肃某屠宰场采集牦牛肺样本156份,通过分离纯化、染色镜检等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离鉴定,运用分子... 旨在了解甘肃牦牛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流行特征、毒力基因、耐药基因、耐药表型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情况。本研究从甘肃某屠宰场采集牦牛肺样本156份,通过分离纯化、染色镜检等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离鉴定,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分离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的耐药谱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156份肺组织样品中分离出84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53.85%;8种荚膜血清型均未检出,可能是分属其他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菌毛合成相关基因fimH(84.52%)和mrkD(95.23%)、脂多糖相关基因uge(94.05%)、脲酶相关基因ereA(88.10%)、铁摄取系统基因ybtA(97.62%)的检出率较高,其余毒力基因检出率低或未检出;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SBLs类的bla_(TEM)基因(85.71%)、碳青霉烯类VIM基因(79.76%)以及氨基糖苷类的acc(6’)-Ib(77.38%)的检出率较高,其余耐药基因检出率较低或未检出;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复方新诺明(98.81%)、红霉素(97.62%)、万古霉素(95.24%)和克林霉素(94.05%)高度耐药,对其余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ERIC-PCR结果显示,相似度>60%的可分为一簇,分为E1~E6,其中E1为优势簇,占比50.00%。本研究对甘肃牦牛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情况、毒力基因、耐药基因、耐药表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临床和预防的指导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ERIC-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鸭绿沙塘鳢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18
作者 段友健 骆小年 +2 位作者 韩牧轩 李文康 林少卿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89,共6页
为了稳健地描述和推断鱼类的生长特点,有效降低模型的选择误差,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用地笼(网目1.5 cm)和电鱼机在鸭绿江支流(大洋河、瑷河、蒲石河)、太子河上游和碧流河上游采集鸭绿沙塘鳢204尾,利用耳石鉴定年龄,研究了其生长特... 为了稳健地描述和推断鱼类的生长特点,有效降低模型的选择误差,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用地笼(网目1.5 cm)和电鱼机在鸭绿江支流(大洋河、瑷河、蒲石河)、太子河上游和碧流河上游采集鸭绿沙塘鳢204尾,利用耳石鉴定年龄,研究了其生长特性。试验结果显示:鸭绿沙塘鳢年龄结构简单,仅由3个龄组构成,其中,雌性有2个龄组组成,雄性包含所有3个龄组;通过生长方程构建,估算的渐进式方程、直线方程和乘幂函数3种备选生长模型的赤池信息权重系数分别为0.019、0.086和0.895;由于Power生长模型所对应的权重系数远高于其他两个备选模型的估算值,不需要计算平均生长模型,Power生长模型为描述鸭绿沙塘鳢生长特性的最优模型,生长方程为L_(t)=69.7+1.439 t^(3.688)。试验结果可为鸭绿沙塘鳢种群动态研究和渔业管理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建议降低捕捞强度,并开展鸭绿沙塘鳢等土著鱼类的资源养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信息理论方法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腹泻的致病因素、诊断方法与防治策略
19
作者 张国春 龙珠 郭红瑞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5期38-39,共2页
为探究犊牛腹泻的致病因素、诊断方法及防治策略,以期为广大从业者提高养殖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其病因,包括大肠埃希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等与非传染性病因,包括营养失衡、环境应激、管理疏漏,同时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及实验室检测,制定... 为探究犊牛腹泻的致病因素、诊断方法及防治策略,以期为广大从业者提高养殖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其病因,包括大肠埃希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等与非传染性病因,包括营养失衡、环境应激、管理疏漏,同时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及实验室检测,制定针对性预防与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诊断方法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牛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冬经 陈建春 +3 位作者 徐业芬 索朗斯珠 苏中华 牛家强 《甘肃畜牧兽医》 2018年第6期77-79,共3页
为了解近年来西藏各地牦牛牛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017年采集的436份牦牛血清进行了牛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平均阳性率为46.10%(201/436),其中林芝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2.96%(17/27);... 为了解近年来西藏各地牦牛牛支原体的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017年采集的436份牦牛血清进行了牛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平均阳性率为46.10%(201/436),其中林芝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2.96%(17/27);昌都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6.81%(44/94);拉萨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5.26%(21/38);日喀则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7.83%(44/92);阿里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5.43%(51/92);那曲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5.64%(20/78);山南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6.67%(4/15)。七个地区中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林芝(62.96%)、阿里(55.43%)、拉萨(55.26%)、日喀则(47.83%)、昌都(46.81%%)、山南(26.67%)、那曲(25.64%)。结果表明,目前西藏牦牛牛支原体感染状况不容乐观,且各地之间感染率有较大差异,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支原体 ELISA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