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雀麦属种质资源考察与收集 被引量:6
1
作者 石红霄 陈志宏 +5 位作者 李志勇 李鹏 杨文才 拾涛 刘文辉 吴新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2-618,共7页
为了摸清西藏自治区雀麦属种质资源,初步开展了西藏自治区中南部雀麦属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工作。共收集到无芒雀麦、雀麦、旱雀麦、华雀麦、细雀麦、大序雀麦、篦齿雀麦、总状雀麦、大麦状雀麦等9种73份资源。其中,发现《西藏植物志... 为了摸清西藏自治区雀麦属种质资源,初步开展了西藏自治区中南部雀麦属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工作。共收集到无芒雀麦、雀麦、旱雀麦、华雀麦、细雀麦、大序雀麦、篦齿雀麦、总状雀麦、大麦状雀麦等9种73份资源。其中,发现《西藏植物志》未记载的新记录种4个,分别是雀麦、篦齿雀麦、总状雀麦和大麦状雀麦,并发现了西藏特有种华雀麦。相较原有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库保存的西藏地区雀麦属1种1份,极大地丰富了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库,为深入研究西藏自治区野生牧草资源奠定了数据和物质基础,为下一步青藏高原野生牧草的驯化与育种提供了原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雀麦 种质资源 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牦牛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阳慈 李蕊蕊 +2 位作者 索朗斯珠 落桑次旦 参木友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6期72-79,共8页
为摸清西藏自治区牦牛产业格局和发展趋势,该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牦牛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历年存栏量、出栏量、牛肉消费需求量及养殖经济效益等数据的变化,给出了西藏自治区肉牛产业发展的趋势预测与建议,为西藏自治区肉牛产业的发展... 为摸清西藏自治区牦牛产业格局和发展趋势,该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牦牛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历年存栏量、出栏量、牛肉消费需求量及养殖经济效益等数据的变化,给出了西藏自治区肉牛产业发展的趋势预测与建议,为西藏自治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生产现状 疾病预防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粗分饲及不同类型全混合日粮对反刍动物的饲喂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威 鲍宇红 +1 位作者 拜彬强 郝力壮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6-770,共15页
反刍动物常用的舍饲饲喂方式主要是精粗分饲和全混合日粮(TMR)2种。随着我国畜牧产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方向发展,TMR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精粗分饲及不同类型TMR对反刍动物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获得更好的... 反刍动物常用的舍饲饲喂方式主要是精粗分饲和全混合日粮(TMR)2种。随着我国畜牧产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方向发展,TMR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精粗分饲及不同类型TMR对反刍动物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获得更好的饲喂模式,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并为开发、改善TMR配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精粗分饲 全混合日粮 颗粒全混合日粮 发酵全混合日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食剂在牦牛精料补充料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苏兴梦 拜彬强 +2 位作者 杨英魁 鲍宇红 郝力壮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9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在过渡期舍饲牦牛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诱食剂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提高养殖效益。[方法]试验选择54头体重(195.6±2.73)kg的3岁左右公牦牛,随机分成9组,编号A~I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I组),8个试验组分别... [目的]研究在过渡期舍饲牦牛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诱食剂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提高养殖效益。[方法]试验选择54头体重(195.6±2.73)kg的3岁左右公牦牛,随机分成9组,编号A~I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I组),8个试验组分别在牦牛基础日粮中添加甜味剂+鲜味剂(A组)、甜味剂(B组)、甜味剂+发酵酒糟(2%)(C组)、焦糖气味剂(D组)、果香气味剂(E组)、奶香气味剂(F组)、青草香气味剂(G组)、发酵酒糟(H组),以此来研究在牦牛舍饲基础日粮中添加诱食剂对牦牛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结果]C组的采食效果最好,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A组、B组、D组、E组、F组、G组、G组和I组的221.82%、135.22%、229.30%、453.13%、268.75%、174.42%、37.21%、163.20%(P<0.05);料重比也显著低于其他组。[结论]在牦牛饲粮中添加甜味剂(500 g/t)+发酵酒糟(2%)能帮助牦牛快速适应舍饲环境,具有显著的增重效果和较高的日粮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过渡料 诱食剂 牦牛 采食量 日增重 高寒地区 发酵酒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当雄县冷暖两季放牧土-草-牦牛中矿质元素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白玛嘎翁 魏巍 +3 位作者 周娟娟 多吉顿珠 鲍宇红 土登群配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0,共7页
以拉萨市当雄县土壤-牧草-家畜系统为对象,分别在暖季(7月)和冷季(12月)采集土壤、牧草、牦牛血液样品并测定其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探讨矿质元素在土壤-牧草-家畜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冷季牦牛补饲过程添加矿质元素提供科... 以拉萨市当雄县土壤-牧草-家畜系统为对象,分别在暖季(7月)和冷季(12月)采集土壤、牧草、牦牛血液样品并测定其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探讨矿质元素在土壤-牧草-家畜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冷季牦牛补饲过程添加矿质元素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冷-暖季草场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暖季草场土壤中K、Na、Fe、Mn、Zn、Cu、Co和Se含量显著高于冷季草场(P<0.05),Ca和P的含量显著低于冷季牧场(P<0.05);(2)在暖季牧场牧草中K、P、Fe、Zn、Co和Se含量显著高于冷季草场(P<0.05),Na、Mn含量显著低于冷季草场(P<0.05),Ca和Cu含量在暖季和冷季草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暖季牦牛血清中P含量显著高于冷季(P<0.05),Na和Cu显著低于冷季(P<0.05),K、Ca、Fe、Mn、Zn和Se的含量在暖季和冷季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暖季放牧草场,土壤与牧草中P和Se含量显著相关(P<0.05),牧草和牦牛血清中Ca、K、Fe和Se含量显著相关(P<0.05);冷季草场中,土壤和牧草Na含量显著相关(P<0.05),牧草和牦牛血清中仅有Se含量显著相关(P<0.05)。综上,冷暖两季草场土壤和植物的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较大,牦牛放牧管理要考虑季节更替引起的牧草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在饲草中适量补充特定矿质元素以保障牦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矿质元素 土-草-畜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新品系C32在西藏牧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方媛 杜文华 +3 位作者 曲广鹏 钟志明 刘昭明 田新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9-284,共6页
为确定黑麦(Secale cereale L.)新品系C32在西藏牧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宜种植区域,本试验以黑麦品种‘冬牧70’为对照,研究了C32在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以及那曲市尼玛县的枝条数、株高、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C32的平均... 为确定黑麦(Secale cereale L.)新品系C32在西藏牧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宜种植区域,本试验以黑麦品种‘冬牧70’为对照,研究了C32在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以及那曲市尼玛县的枝条数、株高、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C32的平均枝条数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冬牧70’(P<0.05),平均株高无显著差异;三个试验点间平均枝条数差异不显著,平均株高和干草产量均表现为南木林>拉萨>尼玛;从种质×试验点的交互作用来看,南木林试验点C32的株高、枝条数以及干草产量均显著优于其它处理;C32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9.42%)与‘冬牧70’(10.18%)无显著差异,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63.87%)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33.74%)均显著低于‘冬牧70’(67.30%,35.61%),可见,与‘冬牧70’相比,黑麦新品系C32更适于家畜利用。综上,黑麦品系C32的营养价值较高,且在南木林试验点的生产性能高,适宜于该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品系C32 西藏牧区 生产性能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及体外发酵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鲍宇红 李锦扬 +2 位作者 普布卓玛 罗增 参木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80-4988,共9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西藏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及体外发酵特性。本研究从西藏不同地区采集箭筈豌豆、黑豌豆、草木樨、紫花苜蓿和雪莎5种豆科秸秆和玉米、青稞、油菜、小麦和燕麦等12种禾本科秸秆,分别分析其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 本试验旨在比较西藏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及体外发酵特性。本研究从西藏不同地区采集箭筈豌豆、黑豌豆、草木樨、紫花苜蓿和雪莎5种豆科秸秆和玉米、青稞、油菜、小麦和燕麦等12种禾本科秸秆,分别分析其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和纤维组分等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5种豆科秸秆中山南紫花苜蓿秸秆CP含量最高,达到24.6%,而取自山南的黑青稞秸秆CP含量达12.10%,为禾本科秸秆中最高;黑豌豆和雪莎秸秆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豆科秸秆(P<0.05),取自林芝的油菜秸秆EE和Ash含量最高;箭筈豌豆秸秆含有最高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而黑豌豆秸秆ADF含量最低;取自林芝的冬青科秸秆NDF和ADF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秸秆(P<0.05)。取自日喀则的燕麦秸秆ADL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秸秆(P<0.05)。5种豆科秸秆中箭筈豌豆和黑豌豆秸秆体外瘤胃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最高,而取自林芝的青稞秸秆体外瘤胃发酵液中TVFA含量为12种禾本科秸秆最高。紫花苜蓿、黑豌豆和草木樨3种豆科秸秆和取自林芝的燕麦秸秆48 h产气量分别显著高于其他豆科和禾本科秸秆(P<0.05)。因此,取自西藏不同地区的豆科秸秆和禾本科秸秆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但综合比较,豆科秸秆中取自山南的紫花苜蓿秸秆营养价值最佳,而禾本科秸秆中取自林芝的青稞和燕麦秸秆营养价值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体外发酵 营养价值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养殖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马金英 鲍宇红 +1 位作者 夏晨阳 宋天增 《中国牛业科学》 2014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就西藏牦牛养殖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主要措施,为今后牦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藏牦牛 养殖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主研发预防剂对疯草中毒藏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晨阳 刘建枝 +2 位作者 王敬龙 次仁多吉 王保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9-422,共4页
为了检测西藏自主研发预防药物对山羊疯草中毒的预防效果,通过瘘管给予不同剂量自主研发预防药物同时饲喂冰川棘豆,采集手术前后、给药期间血清样本,测定分析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 g剂量的预防剂组其生化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变化... 为了检测西藏自主研发预防药物对山羊疯草中毒的预防效果,通过瘘管给予不同剂量自主研发预防药物同时饲喂冰川棘豆,采集手术前后、给药期间血清样本,测定分析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 g剂量的预防剂组其生化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自主研发的预防药物对于山羊疯草中毒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山羊 疯草 中毒 预防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主研发治疗剂对疯草中毒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晨阳 刘建枝 +4 位作者 梁剑平 郝宝成 王敬龙 次仁多吉 王保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73-2277,共5页
为研究西藏自主研发治疗药物对疯草中毒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口服不同剂量自主研发治疗药物,测定分析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治疗药物对山羊疯草中毒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45、55 m L剂量组在给药后第4、6天,α-甘露糖甙酶、尿素氮、... 为研究西藏自主研发治疗药物对疯草中毒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口服不同剂量自主研发治疗药物,测定分析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治疗药物对山羊疯草中毒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45、55 m L剂量组在给药后第4、6天,α-甘露糖甙酶、尿素氮、碱性磷酸酶与给药前生化指标差异显著,指标接近到未饲喂毒草前水平范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自主研发的治疗药物对于治疗山羊疯草中毒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山羊 疯草 中毒 治疗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草业发展初探与建议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启勇 格桑次仁 刘云飞 《西藏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41-45,共5页
本文通过作者切身的工作体会,探讨了近年来西藏草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当前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一些草业未来发展的建议,仅供广大学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 西藏草业 生态环境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草地生产力与草原生态功能提升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敬龙 曲广鹏 +4 位作者 夏菲 史睿智 仁增旺堆 次珍 周青平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从西藏草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归纳了西藏天然草地及草畜平衡情况、人工草地布局及饲草产量情况、栽培牧草品种以及退化草地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分析了限制西藏发展人工草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相关理论和技... 从西藏草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归纳了西藏天然草地及草畜平衡情况、人工草地布局及饲草产量情况、栽培牧草品种以及退化草地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分析了限制西藏发展人工草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相关理论和技术研发,提升草原生态功能提升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质量效益;打造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增强生态功能提升技术创新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持续稳定;继续加大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力度,提高草原修复质量;在“以小保大”理论指导下,发展小面积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产力 草原生态功能提升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绵羊溶血性曼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江金欢 张丽鸿 +5 位作者 汪亚苹 李奥运 张佳露 参木有 巴桑旺堆 李家奎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47-51,58,共6页
为探究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某地农户饲养的绵羊大批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死羊心脏、脾脏、小肠、肺脏、气管等病料,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PCR检测、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从病死羊肺脏病料中分离出一株溶血性... 为探究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某地农户饲养的绵羊大批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死羊心脏、脾脏、小肠、肺脏、气管等病料,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PCR检测、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从病死羊肺脏病料中分离出一株溶血性曼氏杆菌,血清型为2型;特异性PCR检测为阳性,证明分离菌株为溶血性曼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溶血性曼氏杆菌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主要毒力基因lktA检测为阳性。该研究首次从西藏绵羊分离出溶血性曼氏杆菌,并研究了其药敏特性,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绵羊 溶血性曼氏杆菌 分离鉴定 血清型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藏北地区不同草原类型区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启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0期124-125,142,共3页
[目的]明确西藏藏北地区不同草原类型理化性质状况。[方法]将藏北地区草原进行划分,并随机采取样品,测定表层土(0~20cm)含水量、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结果]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 [目的]明确西藏藏北地区不同草原类型理化性质状况。[方法]将藏北地区草原进行划分,并随机采取样品,测定表层土(0~20cm)含水量、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结果]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全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沼泽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速效磷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结论]今后应加强对退化草原进行保护,并对草原进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类型 西藏藏北 表层土壤有机质 表层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寒地区冷季圈舍环境参数及其与舍饲牦牛增重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梦娇 王梓凡 +5 位作者 孙光明 洛桑顿珠 次旦央吉 朱彦宾 巴桑旺堆 张晓庆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9,共8页
为深入了解西藏高寒地区冷季圈舍环境参数及其与舍饲牦牛增重的关系,本研究在拉萨市的林周县、当雄县和尼木县典型牦牛养殖场,分别随机挑选20头牦牛于1~3月进行为期79 d的全舍饲饲养,并监测牛舍内温度、湿度及CO_(2)、PM2.5和PM10浓度... 为深入了解西藏高寒地区冷季圈舍环境参数及其与舍饲牦牛增重的关系,本研究在拉萨市的林周县、当雄县和尼木县典型牦牛养殖场,分别随机挑选20头牦牛于1~3月进行为期79 d的全舍饲饲养,并监测牛舍内温度、湿度及CO_(2)、PM2.5和PM10浓度等环境参数和牦牛日增重。结果表明:试验期内,3县牛舍内温度、湿度差异显著,尼木县牛舍内平均温度和湿度最高,分别为3.96℃和38.19%,林周县分别为1.50℃和25.33%,当雄县分别为-3.83℃和36.21%;尼木县牛舍内CO_(2)浓度最高(961.19 mg/m^(3)),当雄县次之(879.35 mg/m^(3)),林周县最低(837.65mg/m^(3));PM2.5和PM10浓度为林周县最高,尼木县次之,当雄县最低。各县牛舍内1~3月温度呈上升趋势,其他环境参数变化趋势不一致。各县牦牛日增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尼木县最高(587.91g/d),当雄县次之(321.53g/d),林周县最低(262.14 g/d)。回归分析表明,牦牛日增重与牛舍内温度、CO_(2)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湿度、PM2.5和PM10浓度无直接关系。由以上结果可见,在冷季漫长的西藏高寒地区改善牛舍环境有益于提高牦牛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牦牛 畜舍环境 日增重 CO_(2)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紫花苜蓿品种在西藏河谷区的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爱琼 《西藏农业科技》 2019年第S01期53-57,共5页
为了缓解西藏河谷区蛋白饲草不足的问题,筛选适宜河谷区种植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对国内外引进的11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美国WL系列苜蓿、先行者、苜丰、惊喜和中牧1号苜蓿)的生育期、越冬率、株高、茎叶比以及根系表... 为了缓解西藏河谷区蛋白饲草不足的问题,筛选适宜河谷区种植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对国内外引进的11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美国WL系列苜蓿、先行者、苜丰、惊喜和中牧1号苜蓿)的生育期、越冬率、株高、茎叶比以及根系表型性状进行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紫花苜蓿均能在该区正常生长且越冬,WL343HQ、WL366HQ、WL298HQ、WL168HQ、WL168HQ、WL319WL、先行者和苜丰的越冬率均超过90%,且先行者最高,达到94.5%;先行者和WL168HQ株高相对较高;参试苜蓿的叶量均在60%~66%,其中以中苜1号的叶量最高,茎叶比为0.66,其分枝数显著高于其他苜蓿(P<0.05);参试苜蓿主根长为20.09~34.66 cm,其中WL168HQ的最长,苜丰的根颈直径最大,为8.32 mm,WL354HQ的根颈入土最深;综合分析可知,中苜1号的主根发达且分枝数较多。先行者、WL168HQ和苜丰在越冬率、株高方面的田间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河谷区 引种 紫花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固存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晒坤 夏菲 +9 位作者 魏巍 王敬龙 杨彩红 王军强 薛云尹 石昊 吴皓阳 冉林灵 严双 姜晓敏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易受到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影响。团聚体固碳是认可度较高的固碳措施之一,其固碳功能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整理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以草地土...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易受到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影响。团聚体固碳是认可度较高的固碳措施之一,其固碳功能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整理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以草地土壤团聚体为例从放牧及草地退化两个方面分析了草地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变化,重点将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对有机碳的影响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提出当前研究的进展、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土壤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土壤碳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3种野生豆科植物种子发芽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菲 《西藏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52-54,共3页
通过对西藏冰川棘豆、茎直黄芪、变色锦鸡儿3种野生豆科植物种子进行研究,探究3种野生豆科植物种子的不同发芽特征。在实验室内通过不同温度的种子萌发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3种野生豆科植物的最适发芽温度均为25℃。在低温状态中... 通过对西藏冰川棘豆、茎直黄芪、变色锦鸡儿3种野生豆科植物种子进行研究,探究3种野生豆科植物种子的不同发芽特征。在实验室内通过不同温度的种子萌发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3种野生豆科植物的最适发芽温度均为25℃。在低温状态中,冰川棘豆发芽率最高。在25℃条件下,冰川棘豆的胚芽长度和胚根长度均最高,变色锦鸡儿的胚根粗度最高。3种不同野生豆科植物具有不同的发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豆科植物 温度 发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期的抗逆性评价
19
作者 普布卓玛 片多 +6 位作者 次珍 尼玛仓决 益西央宗 普布卓玛(大) 罗增 多吉顿珠 付娟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为评价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特性,以4种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NaCl模拟盐胁迫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对发芽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中,鲜质量和... 为评价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特性,以4种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NaCl模拟盐胁迫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对发芽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中,鲜质量和发芽势可作为垂穗披碱草萌发期抗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安多县和羊八井垂穗披碱草种子为高抗旱品种。在耐盐性鉴定中,根长、发芽率可作为垂穗披碱草萌发期耐盐性的主要鉴定指标;羊八井和安多县垂穗披碱草种子为高耐盐品种。本研究对4种西藏野生重穗披碱草种子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分别筛选了抗干旱和耐盐性强的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品种及其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萌发期 抗逆性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河谷区不同燕麦品种混播饲用豌豆对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启龙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针对西藏河谷区高产高质牧草种植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研究设计了3个燕麦品种和当地饲用豌豆混播模式,对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草地的干草株高、产量、叶茎比进行测定,评价不同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的株高不同,青海44... 针对西藏河谷区高产高质牧草种植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研究设计了3个燕麦品种和当地饲用豌豆混播模式,对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草地的干草株高、产量、叶茎比进行测定,评价不同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的株高不同,青海444的株高最高,为84.44 cm;不同燕麦品种混播饲用豌豆对饲用豌豆的株高略有影响,与青引2号混播的饲用豌豆株高最高,为63.47 cm,显著高于与牧王混播的饲用豌豆;不同品种间混播饲用豌豆对燕麦的叶茎比影响不同,最高的是牧王,叶茎比为0.57;混播草地中总产量最高的是牧王混播饲用豌豆,产量为15 912.44 kg/hm^(2),显著高于青海444;不同品种间混播饲用豌豆对燕麦的产量影响不同,最高的是牧王,产量为14 745.18 kg/hm^(2),显著高于青海444。混播草地的株高、叶茎比和产量主要受燕麦品种的影响,而3个燕麦品种中,牧王的产量和叶茎比最高,可作为与饲用豌豆混播的燕麦品种进行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饲用豌豆 西藏河谷区 混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