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牦牛生产现状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廖阳慈 李蕊蕊 +2 位作者 索朗斯珠 落桑次旦 参木友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6期72-79,共8页
为摸清西藏自治区牦牛产业格局和发展趋势,该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牦牛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历年存栏量、出栏量、牛肉消费需求量及养殖经济效益等数据的变化,给出了西藏自治区肉牛产业发展的趋势预测与建议,为西藏自治区肉牛产业的发展... 为摸清西藏自治区牦牛产业格局和发展趋势,该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牦牛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历年存栏量、出栏量、牛肉消费需求量及养殖经济效益等数据的变化,给出了西藏自治区肉牛产业发展的趋势预测与建议,为西藏自治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生产现状 疾病预防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粗分饲及不同类型全混合日粮对反刍动物的饲喂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威 鲍宇红 +1 位作者 拜彬强 郝力壮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6-770,共15页
反刍动物常用的舍饲饲喂方式主要是精粗分饲和全混合日粮(TMR)2种。随着我国畜牧产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方向发展,TMR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精粗分饲及不同类型TMR对反刍动物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获得更好的... 反刍动物常用的舍饲饲喂方式主要是精粗分饲和全混合日粮(TMR)2种。随着我国畜牧产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方向发展,TMR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精粗分饲及不同类型TMR对反刍动物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获得更好的饲喂模式,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并为开发、改善TMR配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精粗分饲 全混合日粮 颗粒全混合日粮 发酵全混合日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雀麦属种质资源考察与收集
3
作者 石红霄 陈志宏 +5 位作者 李志勇 李鹏 杨文才 拾涛 刘文辉 吴新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2-618,共7页
为了摸清西藏自治区雀麦属种质资源,初步开展了西藏自治区中南部雀麦属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工作。共收集到无芒雀麦、雀麦、旱雀麦、华雀麦、细雀麦、大序雀麦、篦齿雀麦、总状雀麦、大麦状雀麦等9种73份资源。其中,发现《西藏植物志... 为了摸清西藏自治区雀麦属种质资源,初步开展了西藏自治区中南部雀麦属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工作。共收集到无芒雀麦、雀麦、旱雀麦、华雀麦、细雀麦、大序雀麦、篦齿雀麦、总状雀麦、大麦状雀麦等9种73份资源。其中,发现《西藏植物志》未记载的新记录种4个,分别是雀麦、篦齿雀麦、总状雀麦和大麦状雀麦,并发现了西藏特有种华雀麦。相较原有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库保存的西藏地区雀麦属1种1份,极大地丰富了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库,为深入研究西藏自治区野生牧草资源奠定了数据和物质基础,为下一步青藏高原野生牧草的驯化与育种提供了原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雀麦 种质资源 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当雄县冷暖两季放牧土-草-牦牛中矿质元素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白玛嘎翁 魏巍 +3 位作者 周娟娟 多吉顿珠 鲍宇红 土登群配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0,共7页
以拉萨市当雄县土壤-牧草-家畜系统为对象,分别在暖季(7月)和冷季(12月)采集土壤、牧草、牦牛血液样品并测定其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探讨矿质元素在土壤-牧草-家畜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冷季牦牛补饲过程添加矿质元素提供科... 以拉萨市当雄县土壤-牧草-家畜系统为对象,分别在暖季(7月)和冷季(12月)采集土壤、牧草、牦牛血液样品并测定其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探讨矿质元素在土壤-牧草-家畜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冷季牦牛补饲过程添加矿质元素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冷-暖季草场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暖季草场土壤中K、Na、Fe、Mn、Zn、Cu、Co和Se含量显著高于冷季草场(P<0.05),Ca和P的含量显著低于冷季牧场(P<0.05);(2)在暖季牧场牧草中K、P、Fe、Zn、Co和Se含量显著高于冷季草场(P<0.05),Na、Mn含量显著低于冷季草场(P<0.05),Ca和Cu含量在暖季和冷季草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暖季牦牛血清中P含量显著高于冷季(P<0.05),Na和Cu显著低于冷季(P<0.05),K、Ca、Fe、Mn、Zn和Se的含量在暖季和冷季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暖季放牧草场,土壤与牧草中P和Se含量显著相关(P<0.05),牧草和牦牛血清中Ca、K、Fe和Se含量显著相关(P<0.05);冷季草场中,土壤和牧草Na含量显著相关(P<0.05),牧草和牦牛血清中仅有Se含量显著相关(P<0.05)。综上,冷暖两季草场土壤和植物的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较大,牦牛放牧管理要考虑季节更替引起的牧草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在饲草中适量补充特定矿质元素以保障牦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矿质元素 土-草-畜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草地生产力与草原生态功能提升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敬龙 曲广鹏 +4 位作者 夏菲 史睿智 仁增旺堆 次珍 周青平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从西藏草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归纳了西藏天然草地及草畜平衡情况、人工草地布局及饲草产量情况、栽培牧草品种以及退化草地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分析了限制西藏发展人工草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相关理论和技... 从西藏草产业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归纳了西藏天然草地及草畜平衡情况、人工草地布局及饲草产量情况、栽培牧草品种以及退化草地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分析了限制西藏发展人工草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相关理论和技术研发,提升草原生态功能提升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质量效益;打造草原生态功能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增强生态功能提升技术创新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持续稳定;继续加大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力度,提高草原修复质量;在“以小保大”理论指导下,发展小面积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产力 草原生态功能提升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藏北地区不同草原类型区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启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0期124-125,142,共3页
[目的]明确西藏藏北地区不同草原类型理化性质状况。[方法]将藏北地区草原进行划分,并随机采取样品,测定表层土(0~20cm)含水量、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结果]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 [目的]明确西藏藏北地区不同草原类型理化性质状况。[方法]将藏北地区草原进行划分,并随机采取样品,测定表层土(0~20cm)含水量、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结果]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不同草原类型表层土的全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沼泽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速效磷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半荒漠化草原。[结论]今后应加强对退化草原进行保护,并对草原进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类型 西藏藏北 表层土壤有机质 表层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寒地区冷季圈舍环境参数及其与舍饲牦牛增重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梦娇 王梓凡 +5 位作者 孙光明 洛桑顿珠 次旦央吉 朱彦宾 巴桑旺堆 张晓庆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9,共8页
为深入了解西藏高寒地区冷季圈舍环境参数及其与舍饲牦牛增重的关系,本研究在拉萨市的林周县、当雄县和尼木县典型牦牛养殖场,分别随机挑选20头牦牛于1~3月进行为期79 d的全舍饲饲养,并监测牛舍内温度、湿度及CO_(2)、PM2.5和PM10浓度... 为深入了解西藏高寒地区冷季圈舍环境参数及其与舍饲牦牛增重的关系,本研究在拉萨市的林周县、当雄县和尼木县典型牦牛养殖场,分别随机挑选20头牦牛于1~3月进行为期79 d的全舍饲饲养,并监测牛舍内温度、湿度及CO_(2)、PM2.5和PM10浓度等环境参数和牦牛日增重。结果表明:试验期内,3县牛舍内温度、湿度差异显著,尼木县牛舍内平均温度和湿度最高,分别为3.96℃和38.19%,林周县分别为1.50℃和25.33%,当雄县分别为-3.83℃和36.21%;尼木县牛舍内CO_(2)浓度最高(961.19 mg/m^(3)),当雄县次之(879.35 mg/m^(3)),林周县最低(837.65mg/m^(3));PM2.5和PM10浓度为林周县最高,尼木县次之,当雄县最低。各县牛舍内1~3月温度呈上升趋势,其他环境参数变化趋势不一致。各县牦牛日增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尼木县最高(587.91g/d),当雄县次之(321.53g/d),林周县最低(262.14 g/d)。回归分析表明,牦牛日增重与牛舍内温度、CO_(2)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湿度、PM2.5和PM10浓度无直接关系。由以上结果可见,在冷季漫长的西藏高寒地区改善牛舍环境有益于提高牦牛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牦牛 畜舍环境 日增重 CO_(2)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固存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晒坤 夏菲 +9 位作者 魏巍 王敬龙 杨彩红 王军强 薛云尹 石昊 吴皓阳 冉林灵 严双 姜晓敏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易受到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影响。团聚体固碳是认可度较高的固碳措施之一,其固碳功能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整理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以草地土...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易受到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影响。团聚体固碳是认可度较高的固碳措施之一,其固碳功能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整理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以草地土壤团聚体为例从放牧及草地退化两个方面分析了草地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变化,重点将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对有机碳的影响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提出当前研究的进展、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土壤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土壤碳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期的抗逆性评价
9
作者 普布卓玛 片多 +6 位作者 次珍 尼玛仓决 益西央宗 普布卓玛(大) 罗增 多吉顿珠 付娟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为评价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特性,以4种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NaCl模拟盐胁迫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对发芽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中,鲜质量和... 为评价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特性,以4种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NaCl模拟盐胁迫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对发芽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中,鲜质量和发芽势可作为垂穗披碱草萌发期抗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安多县和羊八井垂穗披碱草种子为高抗旱品种。在耐盐性鉴定中,根长、发芽率可作为垂穗披碱草萌发期耐盐性的主要鉴定指标;羊八井和安多县垂穗披碱草种子为高耐盐品种。本研究对4种西藏野生重穗披碱草种子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分别筛选了抗干旱和耐盐性强的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品种及其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萌发期 抗逆性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河谷区不同燕麦品种混播饲用豌豆对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启龙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针对西藏河谷区高产高质牧草种植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研究设计了3个燕麦品种和当地饲用豌豆混播模式,对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草地的干草株高、产量、叶茎比进行测定,评价不同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的株高不同,青海44... 针对西藏河谷区高产高质牧草种植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研究设计了3个燕麦品种和当地饲用豌豆混播模式,对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草地的干草株高、产量、叶茎比进行测定,评价不同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的株高不同,青海444的株高最高,为84.44 cm;不同燕麦品种混播饲用豌豆对饲用豌豆的株高略有影响,与青引2号混播的饲用豌豆株高最高,为63.47 cm,显著高于与牧王混播的饲用豌豆;不同品种间混播饲用豌豆对燕麦的叶茎比影响不同,最高的是牧王,叶茎比为0.57;混播草地中总产量最高的是牧王混播饲用豌豆,产量为15 912.44 kg/hm^(2),显著高于青海444;不同品种间混播饲用豌豆对燕麦的产量影响不同,最高的是牧王,产量为14 745.18 kg/hm^(2),显著高于青海444。混播草地的株高、叶茎比和产量主要受燕麦品种的影响,而3个燕麦品种中,牧王的产量和叶茎比最高,可作为与饲用豌豆混播的燕麦品种进行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饲用豌豆 西藏河谷区 混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饲用豌豆浸提液对燕麦的化感作用
11
作者 周启龙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54-59,共6页
为探讨西藏饲用豌豆对燕麦的化感作用,本研究以西藏饲用豌豆为材料,制备了不同浓度的西藏饲用豌豆种子、根和植株浸提液,对燕麦种子的发芽率,燕麦幼苗的株高、根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饲用豌豆的种子、根、植株浸提液均在不同程度上抑... 为探讨西藏饲用豌豆对燕麦的化感作用,本研究以西藏饲用豌豆为材料,制备了不同浓度的西藏饲用豌豆种子、根和植株浸提液,对燕麦种子的发芽率,燕麦幼苗的株高、根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饲用豌豆的种子、根、植株浸提液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燕麦的生长。饲用豌豆种子浸提液浓度为0.006 25 g/mL时,抑制效果最为明显,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有所下降;根浸提液浓度越高,对燕麦生长的抑制越强;植株浸提液对燕麦各生长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但组间差异不显著。建议在实际混播过程中,采取异行混播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西藏饲用豌豆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质粗饲料型发酵全混合日粮对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
12
作者 刘金平 拜彬强 +5 位作者 鲍宇红 胡广卫 周建伟 徐振华 成艳芬 郝力壮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98,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低质粗饲料型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对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阉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牦牛。对照组饲喂未发酵的燕麦干草TMR,试验组饲喂发酵的小麦秸秆低质粗饲料TMR。... 试验旨在探究低质粗饲料型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对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阉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牦牛。对照组饲喂未发酵的燕麦干草TMR,试验组饲喂发酵的小麦秸秆低质粗饲料TMR。结果表明:(1)试验组和对照组初始重差异不显著,但试验组终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的均值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干物质采食量(DMI)有显著的趋势(P=0.055)。(2)试验组葡萄糖(GLU)、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尿素氮(UN)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组的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和丙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乙酸/丙酸值及氨态氮(NH_(3)-N)、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低质小麦秸秆粗饲料型发酵TMR对牦牛增重和促生长效果优于燕麦干草型T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质粗饲料 发酵全混合饲料 牦牛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型小黑麦品系籽粒产量及其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方媛 曲广鹏 +1 位作者 田新会 杜文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74-1381,共8页
为了选择高产优质的饲料型小黑麦品系,本论文以18个饲料型小黑麦品系为试材,甘农1号小黑麦和新小黑麦5号为对照,研究了参试材料的株高、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的营养价值,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材料的种子产量及其营养价值进行... 为了选择高产优质的饲料型小黑麦品系,本论文以18个饲料型小黑麦品系为试材,甘农1号小黑麦和新小黑麦5号为对照,研究了参试材料的株高、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的营养价值,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材料的种子产量及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质间株高、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营养价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在94.27~132.10cm之间,Z8的种子产量最高,为9 114.08kg·hm^(-2);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中,种子产量与小穗数和穗粒重正相关,与穗长和穗粒数负相关,穗粒数与穗长正相关、与穗粒重正相关;籽粒营养价值中,Z48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3.92%,CK1的粗脂肪含量最高(2.63%),CK2的粗淀粉含量(69.64%)最高,Z50的赖氨酸含量最高,达到了0.55%。综合评价结果表明,Z8和Z50种子产量高,且营养价值高,综合表现最好,可为优良饲料型小黑麦新品种审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种子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近40年温度和降水量变化的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文才 多吉顿珠 +1 位作者 范春捆 周启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76-1482,共7页
全球气候变化将对农田、林地、草原等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需要准确把握区域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与规律。为了全面了解西藏地区温度和降水指标的时空格局,深入分析了1971—2010年间的年平均... 全球气候变化将对农田、林地、草原等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需要准确把握区域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与规律。为了全面了解西藏地区温度和降水指标的时空格局,深入分析了1971—2010年间的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年值及季节值的变化趋势和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年平均温度普遍升高,有39.72%的地区累计升高1.6~2.4℃,10.72%的地区累计升高2.4~3.2℃,局部地区累计升高4℃以上,在空间分布上,仅错那县、墨脱县和察隅县三县的南部地区年平均温度下降,其余地区年平均温度升高。从降水量变化来看,有42.09%的区域变化在±1mm.a-1之间,与40年前相比,有12.41%的地区年降水减少40mm以上,45.49%的地区呈增加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降水量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阿里东北到那曲西北一带、日喀则西部到阿里狮泉河一带、日喀则南部以及林芝东南部。(2)从季节平均温度、降水量的变化来看,4个季节温度均以升高为主,增幅高低顺序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四季降水量差异较大,春季和夏季以增多为主,秋季和冬季以减少为主,其中,冬季减少最多,面积占比达96.78%。(3)近40年来,温度变化存在显著的突变点,突变时间存在空间分异性。(4)温度的明显升高和降水量的时空差异将导致局部地区气候干湿变化。藏西地区易发生全年干旱,藏南和藏东南地区易发生季节干旱,这将给农业生产、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和草原畜牧业带来不利影响。研究认为相关部门和农牧民都应该重视并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和方案,以应对不确定性的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度 降水量 时空格局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奶牛养殖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莉 冯静 +1 位作者 曲广鹏 宋天增 《中国奶牛》 2015年第16期55-57,共3页
本文就西藏奶牛养殖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为今后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藏 奶牛 养殖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沙蒿与多年生禾草混播对西藏沙化草地植被及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欢 董凯 +3 位作者 仁增旺堆 王敬龙 刘云飞 赵桂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57,共13页
为了明确青藏高原沙化草地的最佳混播修复草种比例及修复过程中的植被-土壤生态环境效应,本研究在西藏沙化草地构建人工修复试验小区,设置了西藏原生种质藏沙蒿及多年生垂穗披碱草和细茎冰草不同比例混播处理,分别为AG1(4︰1︰2),AG2(4... 为了明确青藏高原沙化草地的最佳混播修复草种比例及修复过程中的植被-土壤生态环境效应,本研究在西藏沙化草地构建人工修复试验小区,设置了西藏原生种质藏沙蒿及多年生垂穗披碱草和细茎冰草不同比例混播处理,分别为AG1(4︰1︰2),AG2(4︰2︰1),AG3(5︰1︰1),以未修复沙化裸地为对照(CK),同时以原位条件下天然草地(NG)做比较。种植试验开展3年后,测定植被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同时采用ITS测序技术和FUNGuild功能预测的方法,研究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与未修复沙化土地相比,混播修复3年的各处理可使地上生物量(AGB)和地下生物量(BGB)提高3倍以上,并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WC)、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P<0.05)。2)AG3处理下土壤真菌多样性最高,真菌群落结构与天然草地最相似。3)各沙化修复处理与NG间土壤中的担子菌门和被孢霉门存在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结果显示,BGB、AN、AP和pH是影响土壤真菌门水平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与BGB和pH呈正相关,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与BGB、AN和AP呈正相关。4)基于FUNGuild功能预测,所有土壤样品中检测出腐生、病理和共生3类营养型和5类交叉营养型功能菌群,其中病理型、腐生型、病理-腐生型、病理-腐生-共生型和共生型为主要的营养型。由此可见,藏沙蒿与多年生禾草垂穗披碱草和细茎冰草混播有提高沙化草地植物生物量的作用,三者按5︰1︰1混播的修复土壤效果最优,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养分和真菌丰富度,从而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土壤养分 土壤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重点任务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晓庆 参木友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7-163,共7页
草地畜牧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牦牛、藏羊等优势特色产业对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饲草料短缺和饲养制度落后长期制约着西藏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围绕饲草和饲养问题,分析了西藏全区... 草地畜牧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牦牛、藏羊等优势特色产业对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饲草料短缺和饲养制度落后长期制约着西藏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围绕饲草和饲养问题,分析了西藏全区的天然草畜平衡现状、传统饲养方式转型升级研究进展,并针对重点任务提出了举措,包括建设规模化牧草种植加工一体化基地、全面转型升级传统畜牧理念和养殖经营模式以及产业化、品牌化“高原净土”畜产品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草地畜牧业 高质量发展 草畜平衡 饲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草块加工参数筛选及其对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18
作者 韩航琪 王梓凡 +2 位作者 项敏 刘闱 张晓庆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4,共8页
燕麦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燕麦草多以干草形式利用,不仅需要大面积空间储藏而且因燕麦秸秆采食率低造成了严重浪费。鉴于此,本试验以加工优质燕麦草块为目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原料含水率(A1:16%;A2:2... 燕麦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燕麦草多以干草形式利用,不仅需要大面积空间储藏而且因燕麦秸秆采食率低造成了严重浪费。鉴于此,本试验以加工优质燕麦草块为目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原料含水率(A1:16%;A2:20%;A3:24%)、粉碎粒度(B1:3~5 cm;B2:5~7 cm;B3:7~10 cm)和粘合剂(膨润土)添加量(C1:0%;C2:3%;C3:5%)3个草产品加工核心因素对草块成型率、密度、硬度、抗碎率以及加工过程中营养损失的影响,进而筛选燕麦草块加工最适参数。结果表明:加工参数对燕麦草块质量有显著影响,原料含水率对燕麦草块的成型率、密度和抗碎率有显著影响(P<0.05),粉碎粒度对燕麦草块的成型率、密度、硬度和抗碎率有显著影响(P<0.05),膨润土添加量对燕麦草块的成型率和抗碎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确定,燕麦草块的最适加工参数为A2B1C2,即原料含水率20%、粉碎粒度3~5 cm和膨润土添加量3%,此时燕麦草块成型性最好。燕麦干草加工成燕麦草块后,粗蛋白质和维生素B1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粗灰分、粗脂肪和维生素E含量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干草 草块 加工参数 营养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多吉顿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63-64,67,共3页
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高寒半干旱地区冷季缺草与草蓄平衡的一项关键因子,是保证该区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目前,人工草地建植不合理、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寒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的健康快速发展和牧草高效生产。以西藏那曲地区... 人工草地建设是解决高寒半干旱地区冷季缺草与草蓄平衡的一项关键因子,是保证该区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目前,人工草地建植不合理、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寒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的健康快速发展和牧草高效生产。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对典型高寒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现状及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目前那曲地区人工种草适宜的牧草品种,并探讨了人工草地建设和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半干旱地区 人工草地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不同豌豆品种(系)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小丽 黄海皎 +1 位作者 杨文才 廖文华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2期64-68,共5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份豌豆品种(系)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豌豆品种(系)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2.71%,粗脂肪平均含量为1.32%,粗纤维平均含量为4.38%,灰分平均含量为2.72%,碳水化合物平均含量为65.61%,16种氨基酸总...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20份豌豆品种(系)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豌豆品种(系)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2.71%,粗脂肪平均含量为1.32%,粗纤维平均含量为4.38%,灰分平均含量为2.72%,碳水化合物平均含量为65.61%,16种氨基酸总含量平均值为21.80%,各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2.53%~16.87%之间。主成分分析表明参试豌豆品种(系)的营养品质指标可以用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0.287%)来表示,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大于1的包括3个品种(系)。欧氏遗传距离为10.0时,聚类分析将20个豌豆品种(系)划分为3个类群,第I类群包括6个品种(系),第II类群包括9个品种,第III类群包括5个品种。根据两者分析结果的相似性,最终筛选出中秦1号、2011056、拉萨黑豌豆3个优异资源供生产或加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 聚类 评价 豌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