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苏中华 王冬经 林少卿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为切实加强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结合当前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强化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以期为推动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物疫病 防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牛羊猪肉供求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苑妞妞 潘琪浩 +1 位作者 赵丽 孙宇 《西藏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5-7,共3页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发展畜牧业既有传统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牛羊猪肉生产无法满足当前消费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笔者以2017-2020...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发展畜牧业既有传统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牛羊猪肉生产无法满足当前消费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笔者以2017-2020年牛羊猪肉的产量、牛羊猪存栏数和出栏数据,综合分析西藏自治区牛羊猪肉的供求、产能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加强牲畜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饲草料产业建设,提高饲草料供给能力,实施适度规模养殖和育肥基地建设,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及疫病防控,强化相关政策支持,全面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同步协调发展,满足西藏自治区牛羊猪肉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牛羊猪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绒山羊妊娠后期蛋白需要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阿旺措吉 吴玉江 +4 位作者 索朗达 巴贵 仁青措姆 德吉 丹增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44-4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西藏绒山羊妊娠后期蛋白需要量,为制定西藏绒山羊的饲养标准提供参考。试验选取16只体重(30.53±0.54)kg、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90 d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试验日粮能量水平一致,蛋白质水... 试验旨在探究西藏绒山羊妊娠后期蛋白需要量,为制定西藏绒山羊的饲养标准提供参考。试验选取16只体重(30.53±0.54)kg、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90 d母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试验日粮能量水平一致,蛋白质水平分别为7.79%(Ⅰ组)、9.50%(Ⅱ组)、10.93%(Ⅲ组)、12.35%(Ⅳ组)。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母羊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3.47%、54.71%、56.62%和57.15%,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母羊蛋白质沉积率、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Ⅲ组、Ⅳ组妊娠母羊体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妊娠后期绒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小,试验期间各组绒山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UREA)、血糖(GLU)的含量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分娩当天,Ⅳ组绒山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可提高母羊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沉积蛋白质含量和羔羊初生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绒山羊 妊娠后期 日粮蛋白质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及线粒体分子遗传标记的西藏吉拉牦牛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4
作者 张强 鲜莉莉 +1 位作者 俄广鑫 崔建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9,共10页
【目的】旨在探究西藏吉拉牦牛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对群体遗传结构进行评估与鉴定。【方法】利用12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和mtDNAD_Loop序列对全部111个吉拉牦牛开展基因分型和遗传评估。【结果】微卫星标记结果显示在12个位点中共检测出76个等... 【目的】旨在探究西藏吉拉牦牛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对群体遗传结构进行评估与鉴定。【方法】利用12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和mtDNAD_Loop序列对全部111个吉拉牦牛开展基因分型和遗传评估。【结果】微卫星标记结果显示在12个位点中共检测出76个等位基因,其中TGLA53携带最多复等位基因数(10)。除AGLA293位点表现为低多态性(PIC<0.25)外,其他11个位点均表现为高多态性位点(PIC>0.5)。隆格尔乡的吉拉牦牛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153±0.0223)、等位基因型数量为(5.58±1.31),吉拉乡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884±0.0169)、等位基因型数量为(5.67±1.44),另外近交系数(F_(IS))分析显示吉拉牦牛可能存在显著近交风险(F_(IS)=0.098,P<0.0004)。瓶颈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在SMM和TPM模型下吉拉牦牛未显著经历瓶颈效应。群体遗传分歧结果显示吉拉乡和隆格尔乡两地吉拉牦牛群体间遗传分歧不显著。通过mtDNAD_Loop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在665 bp的D_Loop序列范围内共鉴定到53个多态位点(占总序列的7.97%),构建获得32个单倍型。吉拉牦牛群体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91057和0.01305,表明吉拉牦牛母系遗传多样性丰富。【结论】吉拉牦牛群体内虽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但群体整体仍存在近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拉牦牛 微卫星遗传标记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部分地区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5
作者 卓玛 曾江勇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56-59,共4页
西藏是我国牦牛的主要养殖区,是牛结核病高负担地区,同时牛结核分枝杆菌(Bovine tuberculosis,BTB)感染牛群众多,通过IFN-γ夹心ELISA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那曲市和日喀则市3地牛群开展BTB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感染... 西藏是我国牦牛的主要养殖区,是牛结核病高负担地区,同时牛结核分枝杆菌(Bovine tuberculosis,BTB)感染牛群众多,通过IFN-γ夹心ELISA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那曲市和日喀则市3地牛群开展BTB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感染现状及风险因素。结果显示:藏区牛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率为0,说明该地区牛结核病的防控净化工作做得较好,但西藏其余部分地区牦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正形成区域性的流行趋势,为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牧民健康保障,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建立高原适应性监测体系,推广快速分子诊断技术;加强牧场卫生管理,实施“检-杀-免”综合策略;开展牧民健康教育,阻断人畜间传播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结核分枝杆菌 流行病学 人畜共患病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兽药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
6
作者 格桑卓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4,共5页
藏兽药药用功能强、毒副作用小、残留少、无耐药性,在畜禽养殖中具有化学药品无法替代的优势。该文对藏兽药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促进藏兽药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藏兽药 保护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野血牦牛屠宰性能及其肉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索朗多吉 张群英 +5 位作者 张强 平措占堆 巴多 巴桑旺堆 龙瑞军 洛桑顿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3-1612,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不同性别野血牦牛的屠宰性能和牛肉营养成分和组成。【方法】随机选取了阿里改则县区域5~6岁、自然放牧、体况相近且良好的野血牦牛10头,公母各半,体重分别为(299.00±30.50)和(247.00... 【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不同性别野血牦牛的屠宰性能和牛肉营养成分和组成。【方法】随机选取了阿里改则县区域5~6岁、自然放牧、体况相近且良好的野血牦牛10头,公母各半,体重分别为(299.00±30.50)和(247.00±10.20)kg。通过开展屠宰试验研究阿里改则县区域野血牦牛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及其肌肉营养品质特性。【结果】阿里野血公牦牛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和管围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P<0.01),其他体尺指标及屠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公牦牛胴体长、胴体宽、胴体深、胴体胸深、后腿围、大腿肉厚和眼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P<0.01),而母牦牛背膘厚度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公牦牛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母牦牛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蛋白质、胆固醇、矿物质、维生素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在性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比例均为理性型优质蛋白质来源。脂肪酸组成上,阿里野血母牦牛肉中十五烷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花生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总脂肪酸(TFA)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P<0.01),公牦牛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UFA/SFA)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结论】性别对阿里野血牦牛屠宰性能及其肉品质具有一定影响,其中阿里野血公牦牛胴体性状更为突出;野血母牦牛背最长肌较高的肌内脂肪、优质的氨基酸组成和丰富的UFA含量使其肉质营养价值比公牦牛稍好。本研究结果为阿里野血牦牛新品种定向培育及家牦牛提纯复壮与种业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阿里地区 野血牦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黄牛遗传资源现状及发展思路
8
作者 巴桑珠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西藏在中国五大牧区中独具特色,其极高的海拔、复杂的气候和广阔的高原草场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优质畜种资源环境,尤其是地方黄牛的种质资源。该文从资源群体、保种方式、利用现状等方面对西藏黄牛遗传资源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并针对当... 西藏在中国五大牧区中独具特色,其极高的海拔、复杂的气候和广阔的高原草场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优质畜种资源环境,尤其是地方黄牛的种质资源。该文从资源群体、保种方式、利用现状等方面对西藏黄牛遗传资源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并针对当前西藏黄牛遗传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科学、可行、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黄牛 遗传资源 品种保护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珠芽蓼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满敬元 刘宇 +5 位作者 邢小勇 杨珍 郝宝成 拉巴次旦 何俊峰 吴金措姆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6-1427,共12页
【目的】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珠芽蓼多糖,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进一步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珠芽蓼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Box-B... 【目的】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珠芽蓼多糖,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进一步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珠芽蓼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并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各影响因素与多糖提取率的关系;运用Sevag法对多糖进行脱蛋白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珠芽蓼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检测。【结果】各影响因素对珠芽蓼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液料比8∶1、提取时间90 min、超声功率500 W,在该优化条件下所得的珠芽蓼多糖提取率为6.619%。GC-MS检测结果显示,珠芽蓼多糖主要由D-阿拉伯糖、D-甘露糖、葡萄糖和D-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0.63∶0.57∶6.3∶2.5。【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对珠芽蓼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初步检测了其单糖组成,研究结果为珠芽蓼多糖的工业化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蓼 多糖 响应面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荷斯坦牛体型与产奶性状的群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家紫 黄越川 +7 位作者 张海亮 高梓萌 赵雪莲 王思佳 李斌 温东旭 俞英 王雅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7,共10页
[目的]西藏地区规模化饲养奶牛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但荷斯坦牛引入高原后的生长和产奶性能通常有较大下降,本研究旨在探究荷斯坦牛在高原的体型性状和产奶性状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了西藏拉萨某规模化牧场... [目的]西藏地区规模化饲养奶牛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但荷斯坦牛引入高原后的生长和产奶性能通常有较大下降,本研究旨在探究荷斯坦牛在高原的体型性状和产奶性状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了西藏拉萨某规模化牧场237头荷斯坦牛的20个体型外貌性状线性鉴定记录以及895条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并计算了5个部位得分(体躯容量、尻部、肢蹄、泌乳系统和乳用特征)和体型总分,使用SAS 9.2软件的GLM程序对来源牧场、胎次和鉴定员等因素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西藏地区奶牛体型外貌部位得分的影响因素,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程序计算5个部位得分、体型总分与日产奶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西藏地区荷斯坦牛20个体型外貌性状线性评分均值与最优分差值的绝对值介于0.30(体高)~3.70(后乳房附着高度)之间,5个部位得分及体型总分均值介于78.97(尻部)~87.72(体躯容量);平均日产奶量为21.23 kg,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为4.45%和3.75%,体细胞数介于(0.30~28.60)×10^(4)/mL。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来源牧场和鉴定员对体型总分存在显著影响(P<0.05),入藏时长和泌乳天数对部位得分及体型总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胎次效应仅对肢蹄得分存在显著影响(P<0.05);5个部位得分与体型总分均存在中等至高度相关(0.395~0.857),体型性状与日产奶量之间的相关性均较低,相关系数介于―0.021(体躯容量和日产奶量)~0.117(尻部和日产奶量)之间。[结论]西藏荷斯坦牛体型性状受到多种饲养管理因素的显著影响,并与产奶性状存在相关性,本研究为将来开展适应高原环境的荷斯坦牛新品系选育奠定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荷斯坦牛 体型性状 产奶性状 影响因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场舍电磁环境研究进展
11
作者 熊竹青 陈怡然 +6 位作者 刘莹 孙雷 刘玉龙 闫银发 田野 冯泽猛 印遇龙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畜禽养殖智能化进程加快。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畜禽养殖设备相继应用,出现了行为监测、体重估测、环境监测等多种智能养殖相关设备。养殖场舍内各种无线传感设备以电磁波形式传输数据,导致场舍电磁环境愈发...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畜禽养殖智能化进程加快。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畜禽养殖设备相继应用,出现了行为监测、体重估测、环境监测等多种智能养殖相关设备。养殖场舍内各种无线传感设备以电磁波形式传输数据,导致场舍电磁环境愈发复杂。智能养殖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引起电磁生物效应影响畜禽健康的问题已经引起关注。该文综述了中国畜禽养殖场舍电磁环境变化,以及国内外电磁生物效应的研究现状,从体外培养细胞或组织、试验动物两方面,低频、中频、高频3个频段,阐述了电磁辐射对动物生殖与发育、认知与记忆、免疫、细胞DNA损伤与修复、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等方面的影响;梳理了研究电磁生物效应的实验装置、电磁暴露容许阈值,推测出智能养殖阶段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对畜禽产生潜在影响。为应对畜禽智能养殖过程中电磁环境的日趋复杂而暴露出的潜在的电磁污染问题,我国应及时跟进研究确定畜禽养殖场舍电磁环境评估标准与安全限值,重视并加强合理化防治手段,增进畜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养殖 电磁场 电磁辐射 生物电磁效应 生物电磁暴露试验 畜禽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查吾拉牦牛舍饲育肥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常规及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12
作者 董又菡 李明睿 +5 位作者 张群英 王登云 郭娜 景小平 米见对 张强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7,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性别对查吾拉牦牛舍饲育肥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理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3周岁、健康、体重为(174.33±19.81)kg的公牦牛和(108.43±5.92)kg的母牦牛各6头,进行短期舍饲育肥试验。预试期10 d,正... 试验旨在探究性别对查吾拉牦牛舍饲育肥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生理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3周岁、健康、体重为(174.33±19.81)kg的公牦牛和(108.43±5.92)kg的母牦牛各6头,进行短期舍饲育肥试验。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公牦牛平均日增重比母牦牛显著提高40.46%(P<0.05)。公牦牛饲粮干物质、有机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母牦牛(P<0.05);公牦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与乙酸浓度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母牦牛(P<0.05),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数和血小板大细胞比率均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试验期间,舍饲公牦牛的增重效益和利润收入高于母牦牛。研究表明,舍饲育肥条件下查吾拉公牦牛生长性能优于母牦牛,其养殖经济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查吾拉牦牛 舍饲育肥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减排策略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佳纯 赖洁微 +4 位作者 闵力 李大刚 谭昇 巴桑珠扎 杨舒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1,共6页
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其错综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在整个消化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通过一系列厌氧代谢途径对饲料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同时生成甲烷(CH_(4))。作为一种强效温室气体,CH_(4)的产生不仅导致能量的损失,还会加剧全球... 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其错综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在整个消化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通过一系列厌氧代谢途径对饲料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同时生成甲烷(CH_(4))。作为一种强效温室气体,CH_(4)的产生不仅导致能量的损失,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因此,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来抑制瘤胃CH_(4)排放对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瘤胃微生物和饲粮营养是影响反刍动物CH_(4)排放的两大因素。文章阐述了产甲烷菌、细菌、原生动物和厌氧真菌在瘤胃CH_(4)生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归纳总结了调整饲粮组成、添加化学抑制剂、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和直接饲喂微生物等方法在降低CH_(4)排放方面的作用效果,为反刍动物CH_(4)减排策略的实施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微生物 甲烷排放 营养调控 减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隆子县藏香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14
作者 普布占堆 张盼 +5 位作者 程伟 旦增洛桑 巴桑珠扎 聂靖茹 张浩 张博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5期94-101,共8页
自从隆子县推进藏香猪产业开发以来,隆子县藏香猪的养殖规模和产业化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目前整体养殖水平依旧较低,并未形成完整的藏香猪产业链。该文通过实地走访形式从养殖规模、养殖水平、生猪屠宰及销售渠道等方面了解隆子县... 自从隆子县推进藏香猪产业开发以来,隆子县藏香猪的养殖规模和产业化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目前整体养殖水平依旧较低,并未形成完整的藏香猪产业链。该文通过实地走访形式从养殖规模、养殖水平、生猪屠宰及销售渠道等方面了解隆子县藏香猪产业发展现状,发现现阶段藏香猪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藏香猪养殖规模小、饲料营养不佳、生猪选育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并给出政府对生猪养殖进行补贴、鼓励养殖户绿色养猪、招商引资提升生猪养殖水平等具体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隆子县 藏香猪产业 调研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一例犊牛球虫急性感染期病例的治疗
15
作者 王佳杰 齐婉香 +5 位作者 白央 贡觉才旺 白玛次仁 董海龙 米荣升 夏晨阳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76-78,共3页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黏膜上皮样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肠炎和血痢,通过采用粪便漂浮法进行诊断确诊为球虫感染,再经肌肉注射适量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和静脉注射适量的5%葡萄糖生理盐...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黏膜上皮样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肠炎和血痢,通过采用粪便漂浮法进行诊断确诊为球虫感染,再经肌肉注射适量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和静脉注射适量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根据病情补充维生素C注射液,经治疗后生病犊牛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球虫 急性感染 治疗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综合防控策略
16
作者 卓玛 旦增曲珍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41-43,共3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全球养牛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西藏高原地区,牦牛作为支柱性经济畜种,IBR感染呈区域流行性,对牧区经济与生态安全构成双重威胁。本文整合最新流行病学数据...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全球养牛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在西藏高原地区,牦牛作为支柱性经济畜种,IBR感染呈区域流行性,对牧区经济与生态安全构成双重威胁。本文整合最新流行病学数据,系统分析西藏IBR的流行特征、监测技术与防控策略,旨在为高原地区精准防控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鼻气管炎 流行 诊断 防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那曲地区不同年龄段牦牛的腹泻微生物群落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17
作者 卓玛 旦增曲珍 《甘肃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62-69,共8页
本研究聚焦西藏那曲地区牦牛,深入探究其不同年龄段的腹泻样本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通过采集西藏那曲部分乡镇散养的不同年龄段(犊牛、犊青年牛、青年牛、成年牛)临床严重腹泻牦牛的粪便样本20份,经初步处理后提取总核酸,运用宏基因... 本研究聚焦西藏那曲地区牦牛,深入探究其不同年龄段的腹泻样本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通过采集西藏那曲部分乡镇散养的不同年龄段(犊牛、犊青年牛、青年牛、成年牛)临床严重腹泻牦牛的粪便样本20份,经初步处理后提取总核酸,运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进行分析,揭示微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牦牛中各菌属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20份腹泻样本中共检出病毒、细菌、血原虫病和支原体等46种病原。结合当前国内外牦牛养殖中已报道和流行的病原,与宏基因组检测的20份临床病例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筛查出细菌14种、病毒3种,以及支原体、血原虫等其他病原6种,共计23种主要诱发牦牛腹泻的病原;结合当地临床经验和已发表的部分研究结果,从mNGS鉴定出的病原中综合筛选出9种导致西藏那曲牦牛腹泻的病原,包括5种细菌(埃希氏菌属、肉毒梭菌、巴氏杆菌属、李斯特菌属和嗜血杆菌属)、2种病毒(黄病毒科和冠状病毒科)及2种寄生虫(吸虫和绦虫)。本研究首次系统分析西藏那曲地区不同年龄段牦牛腹泻样本微生物群落,结合当地临床经验精准筛选致泻病原,为当地牦牛疫病防控提供针对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宏基因 牦牛疫病 腹泻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猪健康养殖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洪壮 德吉曲珍 +5 位作者 德吉 旦增曲珍 次桑卓玛 贺晴 李坤 刘洋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58-262,共5页
藏猪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猪种,具有高原高寒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饲养成本低、脂肪沉积能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藏猪肉产品的需求迅速攀升。为满足市场需求,高海拔地区的藏猪开始被引进到内地养殖,... 藏猪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猪种,具有高原高寒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饲养成本低、脂肪沉积能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藏猪肉产品的需求迅速攀升。为满足市场需求,高海拔地区的藏猪开始被引进到内地养殖,藏猪养殖业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藏猪繁殖力低下、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等问题制约着藏猪的规模化养殖,传染病、寄生虫、饲养管理不规范、引种育种不科学等挑战影响着藏猪的健康养殖。通过概括藏猪的现有养殖模式,分析藏猪养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优化健康养殖的策略,旨在通过科学管理、防疫和科学育种模式提高藏猪的生产效率,促进藏猪的规模化健康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健康养殖 饲养管理 疾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芽孢杆菌在鸡养殖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9
作者 吴丹 王洪壮 《西藏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芽孢杆菌(Bacillus-like)作为一类重要的益生菌,其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肌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抑制病原菌生长等方式,显著提升畜禽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而重组芽孢杆菌则是在天然芽孢杆菌的基础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 芽孢杆菌(Bacillus-like)作为一类重要的益生菌,其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肌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抑制病原菌生长等方式,显著提升畜禽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而重组芽孢杆菌则是在天然芽孢杆菌的基础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其基因组进行人为改造,使其获得新的优良性状。作为微生物制剂的重要成员,重组芽孢杆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优势。通过对重组芽孢杆菌在鸡养殖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综述,旨在为重组芽孢杆菌在鸡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不同作物秸秆体外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巴桑珠扎 陈亮 +4 位作者 奥斯曼 于翠翠 赵丽 周传社 李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9-72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西藏地区不同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选取西藏地区5种常见作物秸秆(豌豆秸秆、玉米秸秆、青稞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5种作物秸秆体外发酵48 h的产气量、理论最大...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西藏地区不同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选取西藏地区5种常见作物秸秆(豌豆秸秆、玉米秸秆、青稞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5种作物秸秆体外发酵48 h的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Vf)、甲烷(CH4)产量、逻辑斯谛-指数(LE)模型产气参数、发酵液p H和氨态氮(NH3-N)浓度、主要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和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IVNDFD)等指标。结果显示:5种作物秸秆体外发酵48 h的产气量按玉米秸秆、青稞秸秆、豌豆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的顺序依次降低。体外发酵48 h后,玉米秸秆的Vf、IVDMD、IVNDFD、CH4产量(豌豆秸秆除外)、丙酸和总VFA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作物秸秆(P<0.05),其体外发酵液p H则显著低于其他秸秆(P<0.05)。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体外发酵效果最佳,与其他试验作物秸秆相比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作物秸秆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