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农牧业自然灾害状况 被引量:3
1
作者 辛盛鹏 《中国畜牧业》 2013年第16期34-36,共3页
从西藏农牧业多年遭受的自然灾害来看,造成农牧业重大损失、影响区域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雪灾和风灾。一、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西藏自治区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全区共辖7地(市)、73个县(市、区)、69... 从西藏农牧业多年遭受的自然灾害来看,造成农牧业重大损失、影响区域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雪灾和风灾。一、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西藏自治区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全区共辖7地(市)、73个县(市、区)、69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904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其中农业县35个,半农半牧县24个,牧业县14个;边境县21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区常住人口达3002166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0%。2010年,农牧业总产值68.13亿元,占全区GDP的13.4%。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业发展 西藏自治区 自然灾害 村民委员会 人口普查 街道办事处 人均纯收入 农村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工作状况与发展对策
2
作者 辛盛鹏 《中国畜牧业》 2012年第21期38-42,共5页
西藏自治区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农牧区经济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农牧业生产 发展对策 工作状况 科技 持续稳定发展 牧区经济 总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藏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辛盛鹏 石达 +1 位作者 晋美加措 张建 《中国牧业通讯》 2011年第4期49-51,共3页
藏猪原产于青藏高原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是我国重要的地方猪遗传资源之一,也是一个颇具民族特色的地方原始品种。作为世界上珍稀的高原型猪种,具有适应高原低氧生态环境、放牧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好等特征。
关键词 遗传资源保护 西藏自治区 开发利用 藏猪 半农半牧区 青藏高原 民族特色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辛盛鹏 《中国畜牧业》 2013年第17期32-35,共4页
西藏农牧业防灾减灾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关键词 防灾减灾体系 农牧业 西藏 防灾减灾工作 系统工程 组织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艾俊峰 曹仲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3期158-160,共3页
阐述了西藏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对影响西藏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业气候 气象灾害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与科技创新耦合助推西藏渔业资源养护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海平 牟振波 +6 位作者 蔡斌 李宝海 张忭忭 周建设 张驰 潘瑛子 陈美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6-278,共13页
由于西藏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产力低下以及高原鱼类生长缓慢、资源补充周期长、对生境高度适应和依赖等特点,高原水域水生生态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近几十年以来,外来鱼类入侵、水电水利设施的兴建、过度捕捞、水... 由于西藏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产力低下以及高原鱼类生长缓慢、资源补充周期长、对生境高度适应和依赖等特点,高原水域水生生态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近几十年以来,外来鱼类入侵、水电水利设施的兴建、过度捕捞、水质环境恶化,导致162种青藏高原鱼类中,处于极危、濒危、易危或野外绝灭鱼类就有35种,超过了20%,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常见的6种裂腹鱼类中,有3种鱼类处于濒危状态,因此推动西藏渔业资源养护刻不容缓.供给侧改革和科技创新,将为西藏渔业资源养护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科学引导放生行为,规范和加强增殖放流行为,积累和推广本土鱼类繁育技术,密切关注西藏水生态系统,将会推动西藏渔业资源养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也会助推西藏"精准扶贫"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西藏 渔业资源 精准扶贫 外来种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草地建设现状 被引量:9
7
作者 琼达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西藏 草地 建设现状 草业政策 基础设施 投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涛 强巴曲扎 +3 位作者 郭晓东 李家奎 张林 苏中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18年第7期37-40,共4页
为更好地掌握西藏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情况,为动物跨境疫病传播控制制定办法,于2017年对西藏边境地区21个边境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调研,将调研掌握的基本情况、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归纳分析,... 为更好地掌握西藏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情况,为动物跨境疫病传播控制制定办法,于2017年对西藏边境地区21个边境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调研,将调研掌握的基本情况、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西藏更好地开展边境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边境地区 动物疫病防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双须叶须鱼早期发育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海平 刘孟君 +5 位作者 牟振波 刘艳超 次仁罗杰 刘书蕴 刘乐乐 饶昌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1055,共15页
通过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 Regan)早期发育特征研究,旨在为该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双须叶须鱼卵径3.7—3.9 mm,吸水后的卵径可达5.1—5.3 mm。在水温10℃左右的条件下,经历336.02h孵化出膜。根据... 通过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 Regan)早期发育特征研究,旨在为该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双须叶须鱼卵径3.7—3.9 mm,吸水后的卵径可达5.1—5.3 mm。在水温10℃左右的条件下,经历336.02h孵化出膜。根据胚胎的外部形态特征可将胚胎发育分为准备卵裂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分化阶段、孵化阶段共7个阶段34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12.4 mm,第1天体色素出现,胸鳍上翘,鳃盖骨出现,下颌原基出现;第2天鳃弓原基出现;第3天消化道出现,肝胰脏原基出现;第4天鳃耙出现,体表色素细胞带出现;第5天口凹形成,鳃丝形成;第6天胸鳍褶,背鳍褶,腹鳍褶出现;第7天鼻凹出现,星芒状色素团出现;第9天鳔前原基出现;第11天尾鳍鳍条开始出现,胸鳍开始颤动;第13天鳔1室出现,半规管形成;第17天背鳍分化出来;第21天腹部鳍褶变大,舌颌骨清晰可见;第28天脾脏出现;第33天出现腹鳍鳍条;第34天鳞片出现;第85天稚鱼的形态与成鱼无异。双须叶须鱼是已报道裂腹鱼类卵径最大,较四大家鱼卵周隙小,是对高原隆起所导致的高寒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裂腹鱼 双须叶须鱼 胚胎 仔稚鱼 早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河谷地带人工种草发展与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辛盛鹏 加央旦培 《中国畜牧业》 2012年第6期32-35,共4页
河谷地带大力实施人工种草可以有效带动畜牧业发展,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同时人工种草也紧密结合西藏畜牧业防抗灾这一现实问题,有效解决饲草来源和防抗灾储备。
关键词 人工种草 河谷地带 西藏 牧业发展 畜牧业 新技术 有效解 抗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帕里牦牛品种资源的保护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辛盛鹏 唐建华 《中国畜牧业》 2012年第18期60-63,共4页
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还不能使牦牛通过与其他品种杂交改良育成新的高产品种。惟一的现实选择是采取本品种选育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品种资源 牦牛 科学技术发展 保护 西藏 本品种选育 高产品种 杂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黄牛改良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辛盛鹏 普布次仁 +2 位作者 石达 边巴次仁 边巴卓玛 《中国牧业通讯》 2009年第15期33-36,共4页
西藏黄牛是以产乳为主,乳、肉、役兼用的小型地方原始品种,具有体型小、成熟晚、耐寒、耐粗饲、适应高海拔、抗逆性强等特点。西藏黄牛主要分布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即农区、林区和半农半牧区;其海拔高度分布一般以4500m为上限,... 西藏黄牛是以产乳为主,乳、肉、役兼用的小型地方原始品种,具有体型小、成熟晚、耐寒、耐粗饲、适应高海拔、抗逆性强等特点。西藏黄牛主要分布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即农区、林区和半农半牧区;其海拔高度分布一般以4500m为上限,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喜马拉雅山东段和三江流域下游地区。黄牛是农区群众生活物质——酥油和奶茶的主要原料来源,西藏黄牛的生产性能较低,平均泌乳天数270d,平均产奶量85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黄牛 改良策略 半农半牧区 雅鲁藏布江 抗逆性强 高度分布 集中分布 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使西藏成为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 被引量:2
13
作者 辛盛鹏 《中国畜牧业》 2012年第3期44-47,共4页
加强与内地发达省份的交流,采取走出去的战略,选派党政管理人员、科技服务人员到内地学习,转变思想观念。
关键词 农产品基地 高原 西藏 管理人员 服务人员 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区黄牛改良成果介绍 被引量:1
14
作者 边珍 《中国畜牧业》 2013年第20期65-66,共2页
西藏黄牛在体型外貌、个体生产性能方面随着分布区域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形成了如拉萨黄牛、樟木黄牛等不同地方品种以及在自然选育下形成的地方过度品系和阿佩甲杂、日喀则驼峰牛等,但个体生产性能普遍偏低。优良种畜禽的生产与... 西藏黄牛在体型外貌、个体生产性能方面随着分布区域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形成了如拉萨黄牛、樟木黄牛等不同地方品种以及在自然选育下形成的地方过度品系和阿佩甲杂、日喀则驼峰牛等,但个体生产性能普遍偏低。优良种畜禽的生产与繁育推广是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直接影响着畜牧业商品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改良 西藏黄牛 农区 生产性能 畜牧业 体型外貌 自然选育 地方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辛盛鹏 普布次仁 +1 位作者 边巴卓玛 边巴次仁 《中国牧业通讯》 2009年第9期17-19,共3页
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狠抓农牧区经济,高度重视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使农牧区经营体制发生了变革,农牧区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牧业生产稳步发... 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狠抓农牧区经济,高度重视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使农牧区经营体制发生了变革,农牧区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08年,全区农牧业总产值达88.17亿元,比1959年增长6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业生产 跨越式发展 农牧民收入 西藏自治区 牧区经济 经营体制 农牧区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獒遗传资源保护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辛盛鹏 格桑达娃 《中国畜牧业》 2012年第7期56-59,共4页
为强化藏獒产业的发展基础,解决当前藏獒资源严重萎缩的现状,藏獒保种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 遗传资源保护 藏獒 保种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区成立草原监理站
17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日喀则地区 草原监理 西藏 违法行为 机构编制 工作职能 委员会 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波密县犏奶牛养殖状况与发展思路
18
作者 辛盛鹏 《中国牧业通讯》 2011年第1期62-63,共2页
犏(pian)牛为牦牛与黄牛一代种间杂交所生产的后代。以黄牛作为父本、牦牛作为母本繁殖的犏牛,称为真犏牛(或称正交犏牛);以牦牛作为父本、黄牛作为母本繁殖的犏牛,称为假犏牛(或称反交犏牛)。西藏犏牛是适应于高山峡谷地区的特... 犏(pian)牛为牦牛与黄牛一代种间杂交所生产的后代。以黄牛作为父本、牦牛作为母本繁殖的犏牛,称为真犏牛(或称正交犏牛);以牦牛作为父本、黄牛作为母本繁殖的犏牛,称为假犏牛(或称反交犏牛)。西藏犏牛是适应于高山峡谷地区的特有牲畜,具有较好的产奶产肉性能,善走山路,攀爬能力强,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具有多方面的抗逆性能,深受西藏林芝、昌都等高山峡谷地区农牧民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林芝 养殖状况 奶牛 密县 峡谷地区 种间杂交 产肉性能 抗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9
作者 普盛鹏 布辛次仁 +1 位作者 边巴卓玛 边巴次仁 《中国牧业通讯》 2009年第3期16-19,共4页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和人民对畜产品的占有量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畜禽良种及良种繁育体系的资源保护利用、引育扩繁、生产经营和推广使用,以及与其相适...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和人民对畜产品的占有量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畜禽良种及良种繁育体系的资源保护利用、引育扩繁、生产经营和推广使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公共支持、社会服务等构成了畜牧业良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畜禽良种 西藏 资源保护利用 良种繁育体系 畜牧业 组成部分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村沼气建设受欢迎
20
作者 辛盛鹏 张蓉 杨建斌 《中国牧业通讯》 2010年第18期21-22,共2页
"十一五"以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西藏沼气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地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对于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积极作用,... "十一五"以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西藏沼气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地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对于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积极作用,项目实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农牧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农村沼气建设 农牧民收入 生态环境保护 项目实施 十一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