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种子工作发展情况概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海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优良的种子是农业获得丰收的前提。围绕西藏自治区种子工作发展历程及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西藏 种业发展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西藏农业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式 被引量:2
2
作者 次巴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0X期128-129,共2页
通过分析西藏地区近年农林牧渔总产值情况,总结西藏地区农业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总结了具体实施措施,以帮助实现西藏地区农业生产总值的提升。
关键词 农业结构 生态农业 生产总值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苜蓿种子繁育推广问题探析
3
作者 白玲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4期186-187,共2页
西藏苜蓿种子繁育推广,能提高藏区苜蓿产量,促进西藏畜牧业发展,促进藏区物种多样性。因此,分析西藏苜蓿种子繁育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西藏苜蓿种子繁育推广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苜蓿种子 繁育推广 畜牧业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不同品种的推广策略——以藏青2000和喜马拉22号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建新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10期36-37,共2页
青稞在西藏栽培已有3500多年,是西藏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西藏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了一条以青稞为代表特色种植之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青稞的需求逐渐增加,如何调整产业种植结构,提升青稞产量和... 青稞在西藏栽培已有3500多年,是西藏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西藏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了一条以青稞为代表特色种植之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青稞的需求逐渐增加,如何调整产业种植结构,提升青稞产量和品质成为西藏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以藏青2000和喜马拉22号为例,对西藏青稞不同品种的推广策略进行讨论,旨在不断优化西藏青稞的产业种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青稞推广 藏青2000 喜马拉22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达孜箭筈豌豆西牧324播种期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锦华 张小甫 +3 位作者 田福平 乔国华 黄秀霞 苗小林 《中国草食动物》 2011年第5期40-42,共3页
西牧324为春箭筈豌豆晚熟品种,在西藏达孜县4月13日播种时,生育期约150 d;种子千粒重66.07 g;种子产量达到2442.1 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播期(P<0.01)。4月20日以后播种,则不能开花或开花结荚后大部分籽粒不能成熟,种子产量急剧下降... 西牧324为春箭筈豌豆晚熟品种,在西藏达孜县4月13日播种时,生育期约150 d;种子千粒重66.07 g;种子产量达到2442.1 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播期(P<0.01)。4月20日以后播种,则不能开花或开花结荚后大部分籽粒不能成熟,种子产量急剧下降到795.2 kg/hm2以下。如果4月中旬作为西牧324的播期,稍早于当地油菜等作物的传统播期,所以出苗期极易受低温和晚霜的影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种子收获期的秸秆产量性状测定表明,试验设计范围的不同播期间株高随播期的延迟下降,但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箭筈豌豆 种子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飞蝗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及综合治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普琼 尼玛次仁 《植物医学》 2023年第5期24-32,共9页
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是影响青藏高原藏族群众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具有取食量大、繁殖力强和迁飞力强等特点.为了解西藏飞蝗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本文对西藏飞蝗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 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是影响青藏高原藏族群众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具有取食量大、繁殖力强和迁飞力强等特点.为了解西藏飞蝗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本文对西藏飞蝗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梳理;并借鉴国内外对飞蝗类害虫的防控技术研究成果,提出了西藏飞蝗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飞蝗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主要甘蓝型油菜品种在山南河谷农区的表现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涛 拥嘎 +4 位作者 朱霞 姜英 信惠君 次仁白珍 米玛次仁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4-17,共4页
通过小区对比与大田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将西藏目前生产上主要的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在山南河谷农区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各品种在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山油2号、山油4号、藏油5号、大地95和京华165在山南河谷农区... 通过小区对比与大田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将西藏目前生产上主要的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在山南河谷农区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各品种在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山油2号、山油4号、藏油5号、大地95和京华165在山南河谷农区具有较好的产量表现,适宜在山南河谷农区种植,且大地95作为引进优质油菜代表,对提升我区油菜品质有积极作用。年河18号作为早熟甘蓝型品种建议向更高海拔区开展小面积引种试验,并结合综合表现替代当地白菜型农家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甘蓝型油菜 品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8
8
作者 高建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9期31-32,共2页
青稞是我国重要的一类杂粮作物,在农牧交错的青藏高原区域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现阶段,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与不断提高的人类生活水平,让人们纷纷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青稞特殊的生态生产环境及其营养保健价值上,青稞正从一个区域性口粮作... 青稞是我国重要的一类杂粮作物,在农牧交错的青藏高原区域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现阶段,快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与不断提高的人类生活水平,让人们纷纷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青稞特殊的生态生产环境及其营养保健价值上,青稞正从一个区域性口粮作物发展为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本文简要论述了青稞种植的地理及生态特殊性,对当前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今后青稞生产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的青稞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生产现状 发展建议 西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次仁央宗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12Z期33-34,共2页
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使用,需要深度探究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优势特点。对此本文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结合技术手段应用要点,提出个人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玉米育种 应用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茶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童 付景博 +3 位作者 吴金次仁 刘少群 孙彬妹 郑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92-96,共5页
为全面了解林芝市茶园土壤的肥力水平,本研究在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易贡茶场、察隅农场和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6个茶叶主产区,从茶园及其附近农田、荒地取土91份,选取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铜、有效... 为全面了解林芝市茶园土壤的肥力水平,本研究在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易贡茶场、察隅农场和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6个茶叶主产区,从茶园及其附近农田、荒地取土91份,选取土壤有机质、pH值、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有效硫、有效硅和水溶性盐总量15个评价指标,以农田土壤为对照,综合评价林芝市茶园土壤肥力。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有机质高于附近农田土壤,茶园土壤pH值低于附近农田土壤,茶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与附近农田土壤整体差异不大。茶园科学合理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但长期种植茶叶会造成土壤酸化,降低土壤某些养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西藏林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苜蓿人工草地群落生态与生产功能演替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书转 郝明德 +1 位作者 普琼 吴振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共10页
对黄土区苜蓿人工草地群落31年时间序列生态和生产功能演替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人工草地群落生态功能越来越趋向于天然草地。生态功能随群落结构变化显著,其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演替阶段,即2-6龄紫花苜蓿草地阶段、6-31龄苜... 对黄土区苜蓿人工草地群落31年时间序列生态和生产功能演替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人工草地群落生态功能越来越趋向于天然草地。生态功能随群落结构变化显著,其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演替阶段,即2-6龄紫花苜蓿草地阶段、6-31龄苜蓿人工草地向长芒草天然草地演替的过渡阶段、31龄之后的长芒草次生天然草地阶段;苜蓿种群在6龄后开始退化演替,其重要值、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逐渐减小,群落结构趋向于复杂化,生态稳定性相对增大,群落演替逐步向天然植被演化。2)苜蓿人工草地群落生产功能呈"倒V"型变化趋势。群落生产力随演替年限延长先增大后减少,6龄苜蓿草地的年生物量最大,之后,年生物量逐渐下降。年生物量与苜蓿种群重要值相关系数最高,与多样性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多样性指数和年生物量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随人工草地生长年限延长呈"倒V"型变化趋势,6龄苜蓿人工草地二者相关性最高,成为人工草地"生产"和"生态"功能的转折点。3)可通过灭杂、施肥、有效利用水分和探索适宜栽培种植方式来遏止人工草地向"生态稳定性"天然草地恢复的趋势,延缓其"生产稳定性",以保持人工草地的生产、生态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苜蓿人工草地 群落演替 生态稳定性 生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的实施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席永士 隆英 +2 位作者 邹忠 丁峰 章晓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2期294-294,297,共2页
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实施要求高、数据分析复杂,加强过程控制可有效提高数据分析精度和效率,加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3414” 实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14”试验数据分析软件设计原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隆英 席永士 邹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43-43,46,共2页
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数据分析复杂,介绍了"3414"试验数据分析软件的功能、模块结构、模块设计,以期提高数据输入、回归分析、方程分析效率,并将分析结果应用指导生产和新的试验设计。
关键词 “3414”试验 数据分析软件 设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西北高原郭扎错湖泊面积变化与气候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伟华 德吉央宗 +1 位作者 平措旺丹 李荣 《农学学报》 2021年第10期57-62,共6页
高原内陆湖泊以其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作用,常用于分析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气候预报预测、生态气象服务等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笔者基于1975年郭扎错地形图、1992—2018年TM/ETM+和GF1-WFV等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郭扎错湖泊信息进行提取... 高原内陆湖泊以其对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作用,常用于分析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气候预报预测、生态气象服务等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笔者基于1975年郭扎错地形图、1992—2018年TM/ETM+和GF1-WFV等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郭扎错湖泊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该湖近40年时空异质性以及面积变化与气候响应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40年来郭扎错湖泊面积波动式萎缩,萎缩了3.22km^(2),萎缩率为1.30%,其中2006—2019年间萎缩最为明显,从空间上来看主要变化区域在甜水河和崇测河入湖口处;(2)湖泊面积和年平均气温变化综合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该区域气候趋势表现为暖湿化,随后趋于暖干化;(3)年平均气温是湖泊萎缩的主要影响因素,年平均降水量滞后性影响冰川,从而间接作用于湖泊面积变化,年平均蒸发量对湖泊面积剧变响应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卫星资料 郭扎错 气候变化 遥感 气候响应 高原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有嘉木 雪域出好茶
15
作者 马晨雨 杨雅娜 吴金次仁 《中国农垦》 2022年第5期78-79,共2页
一碗酥油茶、一份藏面,藏族人家的一天就这样从一份传统的早餐开始。制作酥油茶对藏族人民来说是重要且有仪式感的事,茶叶作为酥油茶的原料,备受当地人的喜爱。自文成公主入藏,这里就有了茶香,后来又有了茶马古道,更有“宁可三日无食,... 一碗酥油茶、一份藏面,藏族人家的一天就这样从一份传统的早餐开始。制作酥油茶对藏族人民来说是重要且有仪式感的事,茶叶作为酥油茶的原料,备受当地人的喜爱。自文成公主入藏,这里就有了茶香,后来又有了茶马古道,更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据了解,西藏人年均茶叶消费量达16斤,在全国名列前茅。近年来,西藏茶产业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金叶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增收 文成公主 持续增长 茶马古道 酥油茶 仪式感 金叶子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