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5年内科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邬云红 德吉卓嘎 +3 位作者 周瑶 尼玛琼达 边巴多吉 米玛多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5-837,共3页
目的利用较大样本的住院资料分析西藏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患者病种构成,探讨近5年内科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内科病房住院患者共8109例临床资料,疾病的诊断依据ICD-10,按年度对各系统疾病... 目的利用较大样本的住院资料分析西藏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患者病种构成,探讨近5年内科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内科病房住院患者共8109例临床资料,疾病的诊断依据ICD-10,按年度对各系统疾病、病种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1在5年中入院患者年龄逐渐增加,由2008年44.5±18.1岁上升至2012年48.8±17.2岁;2传染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是内科住院患者最常见的三大类疾病,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和乙型肝炎分别是入院前三位的病种,分别占全部疾病构成的13.9%,8.9%和8.5%;3呼吸系统中慢性支气管炎的构成比,女性显著高于男性。结论传染病仍是日喀则地区内科患者住院的最常见疾病,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和乙肝仍是今后预防保健的重点,此外,慢性支气管炎住院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分布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夏宁 廖冬发 +1 位作者 李相位 刘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定量CT(QCT)是在临床CT扫描的基础上,经过QCT体模校准和专业软件分析,对人体骨组织进行骨密度测量的方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相比,QCT不仅能有效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且检测不受骨质增生及血管钙化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骨量情... 定量CT(QCT)是在临床CT扫描的基础上,经过QCT体模校准和专业软件分析,对人体骨组织进行骨密度测量的方法。与双能X线吸收法相比,QCT不仅能有效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且检测不受骨质增生及血管钙化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骨量情况。近年来,QCT与骨质疏松(OP)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其在OP诊断、评估椎体骨质条件、预测骨折风险及抗OP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该技术在OP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QCT在OP方面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定量CT 骨密度 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骨转换标志物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麦涛 刘琳 +1 位作者 王加强 苏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其骨转换标志物检测结果,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骨质转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成年健康体检者1484名,其中男性854名,年龄20~87岁;女性630名,年龄24~81岁。分成HP(-)男...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其骨转换标志物检测结果,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骨质转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成年健康体检者1484名,其中男性854名,年龄20~87岁;女性630名,年龄24~81岁。分成HP(-)男性组、HP(+)男性组、HP(-)女性组和HP(+)女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和骨钙素(N-MID),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P抗体。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都地区体检健康人群中HP感染率高达60%~61.5%,无性别差异(P>0.05)。骨形成标志物TPINP、N-MID,男性均小于女性,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为性别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标志物β-CTX则表现为男性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对男性或者女性的骨转换标志物不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人群骨质疏松可能不存在相关性。但成都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需关注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地区铁过载患者铁调素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孙舒瑶 王溯源 +2 位作者 孙曾梅 李明霞 邬云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检测西藏高原成年藏族男性的血浆铁调素水平,探讨引起铁过载的可能病因。方法:筛选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成年藏族男性患者共81例,分为铁过载和非铁过载2组,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H... 目的:检测西藏高原成年藏族男性的血浆铁调素水平,探讨引起铁过载的可能病因。方法:筛选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成年藏族男性患者共81例,分为铁过载和非铁过载2组,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HBSAg、ALT、AST、白蛋白、血肌酐、铁调素,统计分析组间差异,使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各项指标与铁调素的相关性。结果:铁过载组的血浆铁调素显著高于非铁过载组[93.69(65.57-133.92)ng/ml vs 63.93(40.01-90.65)ng/ml](P=0.005)。应用回归分析发现,铁调素与铁蛋白(β=0.03ng/ml,95%CI 0.01-0.05)(P=0.0010)、BMI(β=5.71 ng/ml,95%CI 0.54-10.88)(P=0.0338)呈正相关。结论:西藏高原的藏族成年男性患铁过载并不是由于体内铁调素缺乏引起的,西藏高原藏族人群的铁代谢紊乱可能与代谢综合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铁调素 铁蛋白 身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藏族铁过载患者HFE基因及非HFE基因的突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舒瑶 郭彦宏 +2 位作者 孙曾梅 邬云红 李明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讨西藏藏族人群铁过载的分子基础。方法:筛选自2014年12月-2016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西藏藏族居民,选取其中存在有铁过载的患者,行腹部MRI及HFE基因位点C282Y、H63D检测,对有HFE突变阴性的患者,再进一步行非HFE基因常见突变位... 目的:探讨西藏藏族人群铁过载的分子基础。方法:筛选自2014年12月-2016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西藏藏族居民,选取其中存在有铁过载的患者,行腹部MRI及HFE基因位点C282Y、H63D检测,对有HFE突变阴性的患者,再进一步行非HFE基因常见突变位点的检测,包括HJV基因的G320V、p.Q312X、p.D249H、p.I281T、p.C321X,TFR2基因的Y250X和I238M及SLC40A1基因的V162del、N144H。结果:全部113人行HFE基因位点C282Y、H63D检测中,仅发现1例p.H63D纯合型和10例p.H63D杂合型;在同意行非HFE基因检测的73例患者中,仅发现1例HJV p.D249N杂合突变、1例TFR2 p.I238M杂合突变。结论:目前尚未查见导致西藏藏族铁过载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HFE基因 非HFE基因 西藏藏族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区域全密闭技术在经皮同轴大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俊麟 余强 +3 位作者 冯品 张斌 马骏松 孔清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84,共9页
目的:探讨手术区域全密闭(full surgical area closure technique,FSAC)技术在经皮同轴大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percutaneous coaxial large-channe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E-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价值。方... 目的:探讨手术区域全密闭(full surgical area closure technique,FSAC)技术在经皮同轴大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percutaneous coaxial large-channe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E-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因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在我院行PLE-LIF的83例患者,其中46例术中采用FSAC技术,纳入FSAC组;37例未采用FSAC技术,纳入N-FSAC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规律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3d、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腰痛及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前1d、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并采用Meyerding分级评估滑脱复位情况,术后1年复查CT并采用Brantigan标准评价两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FSAC组手术时间较N-FSAC组更短(118.9±10.6min vs 130.6±16.3min,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N-FSAC组有2例发生下肢麻木,FSAC组无下肢麻木发生;N-FSAC组及FSAC组分别有4例和1例发生神经水肿性疼痛;两组均有1例发生cage移位,两组均无内固定松动、感染及硬膜囊撕裂发生,N-FSAC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较FSAC组更高(18.9%vs 4.3%)(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滑脱程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SAC组42例椎间融合成功,N-FSAC组34例椎间融合成功,两组间的融合率(91.3%vs 91.9%)及椎间融合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FSAC技术的PLE-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时,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同轴大通道镜下融合 单节段 腰椎滑脱症 手术区域全密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介导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失衡在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希越 何艳 +5 位作者 赵艳芳 赖霁佳 谢剑飞 黄敏 刘春华 刘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4-858,共5页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Treg)平衡是机体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机制,该平衡的失调引起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介导Th17细胞/Treg失衡的可能途径之一为炎症环境引起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Treg)平衡是机体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机制,该平衡的失调引起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介导Th17细胞/Treg失衡的可能途径之一为炎症环境引起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升高,进而在促进Th17细胞发挥免疫炎症作用的同时,抑制Treg的免疫调节功能。HIF-1α可通过介导Th17细胞/Treg失衡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风湿性关节炎(RA)等多种疾病的免疫病理损伤,研究HIF-1α介导Th17细胞/Treg失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是阐明多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Treg)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炎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特征及临床结局分析
8
作者 杨琰 白华 +2 位作者 肖文文 朱波 王中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89-1796,共8页
目的研究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转归以及其他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 目的研究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转归以及其他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患者108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IP分为非CIP组(998例)和CIP组(86例),将发生CIP的患者分为G1~G4级,其中G1~G2级归为低级别CIP组(69例),G3~G4级归为高级别CIP组(17例)。利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方法,总结CIP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转归以及与免疫治疗效果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CIP发生率为7.93%(86/1084),其中高级别CIP的发生率为1.57%(17/1084),CIP的致死率为0.09%(1/1084)。二元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影响CI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OR=3.018,P=0.036)、胸部放疗史(OR=2.605,P<0.001);而年龄≥65岁患者高级别CIP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65岁患者(P=0.021)。CIP组与非CIP组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6例CIP患者中有50例(58.14%)停止免疫治疗,36例(41.86%)继续或者重启免疫治疗;有1例(1.16%)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经过停药、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均得到缓解。结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或接受过胸部放疗的肿瘤患者接受PD-1/PD-L1治疗后CIP发生率较高;高龄患者更容易发生高级别CIP。CIP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并且部分低级别CIP患者可以重启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处平原的高原世居藏族人群血尿酸与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邬云红 刘琳 +3 位作者 潘柏莉 向省平 陈艳 李晓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藏族人群在平原地区血尿酸(SUA)水平与血红蛋白(HGB)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3年1—5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世居西藏高原藏族人群1 722人,进行SUA、血肌酐(SCr)...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藏族人群在平原地区血尿酸(SUA)水平与血红蛋白(HGB)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2013年1—5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世居西藏高原藏族人群1 722人,进行SUA、血肌酐(SCr)、血脂、肝功及血常规检查。其中男957例,女765例;平均年龄为(46±14)岁。将男性SUA>420μmol/L,女性SUA>357μmol/L界定为高尿酸血症(HUA),分析HUA患病率、SUA水平及其与HGB的关系。结果 (1)藏族健康体检人群HUA患病率为22.82%(393/1 722),其中男性为30.30%(290/957),女性为13.46%(103/7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4,P<0.001)。(2)在排除肝功、血脂、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因素影响下,HGB与SUA仍呈正相关(r=0.224,P<0.001)。(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UA患病率为13/19,高于无高原红细胞增多者22.31%(380/1 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8,P<0.001)。(4)不同性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 GFR增加是HUA保护因素,而HGB的增高是HU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世居高原藏族人群下至平原在解除低氧刺激后,HGB与SUA水平呈正相关,HGB也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高原藏族人群HUA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可能与低氧刺激的红细胞增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尿酸 血红蛋白测定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汉两族腰围及血脂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邬云红 唐蜀西 +5 位作者 尹伟婧 李明霞 王曦 杜容 何华 潘俊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藏汉两族内分泌门诊患者的体脂分布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1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汉族患者276例及藏族患者535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糖尿病病史和...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藏汉两族内分泌门诊患者的体脂分布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1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汉族患者276例及藏族患者535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糖尿病病史和空腹血脂等信息。排除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和糖尿病的影响后,采用t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比较藏汉两族患者的腰围及血脂差异。结果调整BMI后,藏族女性与汉族女性的腰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29±11.513)cmvs.(88.64±10.8)cm,P=0.396],藏族男性腰围显著大于汉族男性[(94.89±9.08)cmvs.(89.81±9.53)cm,P<0.001)]。分层分析显示,体重正常和超重的藏族男性腰围均大于汉族男性[(86.61±6.43)cmvs.(82.71±7.21)cm;(94.36±6.07)cmvs.(91.22±6.82)cm,P均<0.001)],但藏汉两族肥胖人群的腰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88±8.31)cmvs.(100.41±7.27)cm,P=0.112)]。调整糖尿病、BMI、性别和年龄后,藏族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均显著低于汉族[(1.52±0.91)mmol/L vs.(1.79±1.64)mmol/L,P<0.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汉族[(1.12±0.26)mmol/L vs.(1.21±0.35)mmol/L,P=0.019],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于汉族[(2.81±0.90)mmol/L vs.(2.55±0.87)mmol/L,P<0.001)]。结论调整BMI后,藏族男性腰围大于汉族男性,但在肥胖人群中未见差异。排除糖尿病、BMI、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藏族的TG水平显著低于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汉族 腰围 BMI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功能成像BOLD-fMRI静息态ALFF测量值在鉴别脑胶质瘤与脑炎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兴宁 肖媛 +4 位作者 李相位 孟金丽 周燚 何万林 吕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393-2398,共6页
目的通过测量静息态BOLD-fMRI低频振荡振幅ALFF(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值,分析其在脑胶质瘤、脑炎的健侧与患侧以及正常人群中的改变,探索ALFF值在鉴别诊断脑胶质瘤与脑炎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测量静息态BOLD-fMRI低频振荡振幅ALFF(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值,分析其在脑胶质瘤、脑炎的健侧与患侧以及正常人群中的改变,探索ALFF值在鉴别诊断脑胶质瘤与脑炎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脑胶质瘤30例,脑炎30例及40名健康志愿者作静息态BOLD-fMRI检查,使用DPARSF软件计算ALFF,获得胶质瘤患侧组(ipsilateral gliomagroup,IGG)、胶质瘤健侧组(contralateral glioma group,CGG)、脑炎患侧组(ipsilatera lencephalitis group,IEG)、脑炎健侧组(contralateral encephalitis group,CEG)和胶质瘤的正常对照组(corresponding areas of glioma in healthy control group,CAGHCG)、脑炎的正常对照组(corresponding areas of encephalitis in health ycontrol group,CAEHCG)的ALFF值。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IGG与CGG、IGG与CAGHCG、IGG与IEG的ALFF值及(IGG-CGG)/IGG与(IEG-CEG)/IEG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IGG与CGG、IGG与IEG的ROC曲线具有很高的AUG、诊断阈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脑胶质瘤的ALFF值低于脑炎,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功能成像 ALFF值 脑胶质瘤 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洛模拟评价中国成人持续静脉输注万古霉素治疗开颅术后MRSA脑膜炎感染的给药方案 被引量:4
12
作者 简露 李涛 陈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应用蒙特卡洛模拟(MCs)评价中国成人开颅术后脑膜炎患者持续静脉输注万古霉素(VAN)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搜集我国开颅术后脑膜炎感染患者的群体药动学参数,以及成都区域VAN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 目的应用蒙特卡洛模拟(MCs)评价中国成人开颅术后脑膜炎患者持续静脉输注万古霉素(VAN)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搜集我国开颅术后脑膜炎感染患者的群体药动学参数,以及成都区域VAN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和其分布频率,MCs 10000例次后得到对应的目标获得概率(PTA)与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当MIC为0.03mg/L时予1g/d VAN即可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当MIC为0.06mg/L时予1.5g/d VAN即可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当MIC为0.12mg/L时予3g/d VAN可达到相对满意的抗菌活性(PTA>90%);但当MIC为0.25~2mg/L时即使予3g/d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各给药方案的CFR均小于90%。结论开颅术后治疗MRSA脑膜炎感染采用持续静脉输注常规给药剂量(2g/d)的VAN可能偏低,经验性持续静脉输注VAN可考虑联合用药或改用其他给药途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模拟 万古霉素 持续静脉输注 脑膜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菊叶香藜精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花 雷鸣 +3 位作者 薛金彪 郝豆豆 拉多 张勇群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253-254,259,共3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菊叶香藜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40℃,15 MPa,1.5 h时精油量最高,为31.26 g/kg,是传统水蒸气法的20倍,并且其气味更接近天然的菊叶香藜;超临界CO_2提取法比水蒸气法优越,精油量高,时间短。此方法...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菊叶香藜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40℃,15 MPa,1.5 h时精油量最高,为31.26 g/kg,是传统水蒸气法的20倍,并且其气味更接近天然的菊叶香藜;超临界CO_2提取法比水蒸气法优越,精油量高,时间短。此方法可为菊叶香藜精油快速提取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并为其向工业化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叶香藜 精油 超临界CO_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32
14
作者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7 位作者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 童荣生 赵杰 王明贵 李小丝 崔小娇 梁淑红 陈轶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并且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被纳入集采范畴,给医疗...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并且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被纳入集采范畴,给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2022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研究完善对抗菌药物等具有特殊性的药品集采规则和使用方案”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针对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组织药学、感染、医保、政策及方法学专家共同撰写《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专家共识》。2022年8月24日,编写组组织线上会议确定了共识的框架内容。2022年9月27日—10月19日,编写组面向1778名医务人员开展了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相关问题调研,收集和补充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集采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基于调研结果对共识框架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补充。2022年10月26日,编写组组织线上审稿会,对共识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全面审议,并根据审核专家意见对共识内容进行再次修订。2022年10月28日,编写组组织线上定稿会,对全文内容进行最终审议并形成定稿。2022年10月30日,《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专家共识》在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四川省药学会、北京长江药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承办的第四届金沙药学发展学术会议开幕式上隆重发布。本共识在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的牵头组织下,在以童荣生教授、赵杰教授和王明贵教授为代表的全体编写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轮审议修订及字斟句酌地严格审稿,最终编写组一致认可定稿。本共识旨在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抗菌药物集中带量采购管理模式,以实现在持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同时,积极落实国家抗菌药物集采政策,造福患者,造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集中带量采购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草种子基因组DNA五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豆豆 田志华 +3 位作者 雷鸣 武俊喜 拉多 张勇群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81-84,95,共5页
用5种方法 (传统CTAB法、改良CTAB法、高盐低p H法、改良SDS法、试剂盒法)对白草种子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PCR扩增检测提取的DNA的质量。结果表明,传统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低,含有较多杂质,抑... 用5种方法 (传统CTAB法、改良CTAB法、高盐低p H法、改良SDS法、试剂盒法)对白草种子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PCR扩增检测提取的DNA的质量。结果表明,传统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低,含有较多杂质,抑制PCR反应;改良SDS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低,不符合检测要求;高盐低pH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纯度高、完整性好,但试剂盒法成本高、DNA得率低。所以高盐低pH法为5种方法中最经济、效果最好的白草种子DNA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草 基因组DNA DNA提取方法 高盐低p H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粒和半粒青稞种子DNA的提取及RAPD检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郝豆豆 张勇群 +3 位作者 高玉花 雷鸣 武俊喜 拉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7-1261,共5页
【目的】从青稞种子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方法】以半粒无胚青稞种子和整粒青稞种子为材料,用6种不同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完整性,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并对提取的DNA进行了RAPD-PCR扩... 【目的】从青稞种子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方法】以半粒无胚青稞种子和整粒青稞种子为材料,用6种不同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完整性,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并对提取的DNA进行了RAPD-PCR扩增检测,同时将剩下的半粒有胚青稞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结果】从半粒和整粒青稞种子中都可以提取到高质量的DNA,用提取的DNA作为RAPD-PCR扩增检测模板,得到的扩增产物条带清晰,多态性条带丰富,其质量满足RAPD分子标记的要求。【结论】高盐低p H法提取的DNA质量最好,是这6种方法中的最佳方法;半粒青稞有胚种子也能够正常生根发芽,可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种子 基因组DNA RAPD-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叶香藜转录组数据库中FPPS基因的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苏宏 雷鸣 +2 位作者 张勇群 施静 郝豆豆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1-842,共12页
为深入了解菊叶香藜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基因,该研究对菊叶香藜转录组数据库进行挖掘,获取了两条FPPS基因序列(DsFPPS1和DsFPPS2),并对DsFPPS1和DsFPPS2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功能、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sFPPS1和DsFPPS2基... 为深入了解菊叶香藜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基因,该研究对菊叶香藜转录组数据库进行挖掘,获取了两条FPPS基因序列(DsFPPS1和DsFPPS2),并对DsFPPS1和DsFPPS2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功能、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sFPPS1和DsFPPS2基因分别包含1029bp和969bp的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342个(DsFPPS1)和322个(DsFPPS2)氨基酸。DsFPPS1和DsFPPS2位于线粒体内,未发现信号肽和跨膜结构,DsFPPS1为稳定蛋白,DsFPPS2为不稳定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DsFPPS1和DsFPPS2序列相似性为60.53%,均含有5个保守结构域和2个天冬氨酸富集区域。DsFPPS1和DsFPPS2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三级结构为由8个α-螺旋形成的α-螺旋束,但DsFPPS2的三级结构中缺少一个α-螺旋A。系统进化树中DsFPPS1与藜科植物聚为一枝,与藜科植物遗传距离较近,而DsFPPS2单独聚为一枝。通过对菊叶香藜转录组数据库中FPPS基因的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菊叶香藜FPPS的功能研究及其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基焦磷酸合酶 转录组 菊叶香藜 基因挖掘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叶香藜转录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信息挖掘及功能注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付苏宏 雷鸣 +2 位作者 张勇群 施静 郝豆豆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4-740,共7页
【目的】挖掘菊叶香藜转录组数据中的SNP信息,对具有SNP位点的unigene(SNP-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析,为菊叶香藜SNP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amtools和VarScan v.2.2.7软件寻找候选的SNP位点,并对SNP-unigene进行GO... 【目的】挖掘菊叶香藜转录组数据中的SNP信息,对具有SNP位点的unigene(SNP-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析,为菊叶香藜SNP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amtools和VarScan v.2.2.7软件寻找候选的SNP位点,并对SNP-unigene进行GO注释、COG注释和KEGG注释。【结果】在菊叶香藜花和叶转录组中,分别鉴定出了889个和673个SNP位点,转换分别占63.0%和62.7%,颠换分别占37.0%和37.3%,转换和颠换的比值分别为1.70和1.68,非编码区分别占21.15%和21.10%,编码区分别占67.27%和67.46%。菊叶香藜所有SNP位点分布于643条SNP-unigene上,功能注释结果显示,总共有343条SNP-unigene具有GO注释,370条SNP-unigene具有COG注释,232条SNP-unigene具有KEGG注释,这些SNP-unigene涉及较多的功能主要与代谢、核糖体、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大规模地筛选菊叶香藜中的候选SNP位点,可以为研究菊叶香藜基因分型、构建遗传图谱等方面奠定基础,对于开发利用菊叶香藜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叶香藜 SNP 转录组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 DNA条形码的苞叶雪莲分子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豆豆 张勇群 +1 位作者 雷鸣 拉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8-1154,共7页
【目的】基于ITS2条形码技术鉴定藏药材苞叶雪莲,以保证药材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对采自西藏林芝的苞叶雪莲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得到ITS序列并测序;所有样品的ITS2序列采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注释方法获得,使用MAGE6.0进... 【目的】基于ITS2条形码技术鉴定藏药材苞叶雪莲,以保证药材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对采自西藏林芝的苞叶雪莲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得到ITS序列并测序;所有样品的ITS2序列采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注释方法获得,使用MAGE6.0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同时预测苞叶雪莲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结果】苞叶雪莲及其近缘物种的ITS2序列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ITS2序列的NJ树及ITS2二级结构能将苞叶雪莲及其近缘物种区分开。【结论】ITS2序列可以有效的鉴别苞叶雪莲及其近缘物种,可以为苞叶雪莲的安全用药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苞叶雪莲 ITS2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藏药材ccmFN基因片段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豆豆 张勇群 +1 位作者 雷鸣 拉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1-1557,共7页
目的分析苞叶雪莲、砂生槐、西藏大戟、拉萨小檗、桃儿七、樱草杜鹃、大花黄牡丹、总状绿绒蒿、拉萨蒲公英、藏橐吾10种藏药材的ccmFN基因片段密码子偏好性。方法运用Codon软件对ccmFN基因部分片段密码子组成、密码子使用性各参数和同... 目的分析苞叶雪莲、砂生槐、西藏大戟、拉萨小檗、桃儿七、樱草杜鹃、大花黄牡丹、总状绿绒蒿、拉萨蒲公英、藏橐吾10种藏药材的ccmFN基因片段密码子偏好性。方法运用Codon软件对ccmFN基因部分片段密码子组成、密码子使用性各参数和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从而分析密码子的使用情况;利用ENC绘图、PR2绘图推测影响密码子偏性的因素。结果 ccmFN基因部分片段共同的偏好密码子为GCU、GAU、GAG、GGA、AUU、UUA、CUA、AAU、CCC、CAG、CGU、CGG,且偏好使用以U/A结尾的密码子。ENC绘图表明,10种单子叶植物受自然选择作用的影响比10种双子叶植物和10种藏药材大;PR2绘图表明,密码子第3位的碱基A和T使用不对称,从而影响密码子的偏好使用。结论 ccmFN基因部分片段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在苞叶雪莲等10种藏药材、10种双子叶植物、10种单子叶植物中差异不大,表明此区域在植物中具有保守性,突变作用是导致密码子偏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材 ccmFN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