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地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含欢 刘斌云 +7 位作者 霍真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王寒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BRAF、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改变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病例6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SMARCA4、BRAF、P53、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PCR检测。结果64例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56.59±13.27)岁;46例(71.88%)位于结肠,18例(28.12%)位于直肠;60例(93.75%)为腺癌,4例(6.25%)为其他类型;11例(17.19%)为T1或T2期,53例(82.81%)为T3或T4期;24例(37.50%)出现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方面,64例中1例(1.56%)SMARCA4部分肿瘤细胞表达减弱或缺失,4例(6.25%)BRAF肿瘤细胞阳性表达,35例(54.69%)P53为突变型表达;45例(70.31%)PD-1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阳性比例分数<10%,19例(29.69%)≥10%;52例(81.25%)PD-L1联合阳性分数<10,12例(18.75%)≥10。64例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阴性;4例(6.25%)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1例SMARCA4表达缺失病例未检测到SMARCA4基因改变。PD-L1的表达与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和PD-1的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0.223,P=0.001;χ^(2)=11.979,P=0.001)。结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较少出现SMARCA4表达减弱或缺失及NTRK融合基因改变,少数病例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Pan-TRK和BRAF免疫组织化学可作为NTRK融合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的初筛方法。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例中更容易出现PD-L1蛋白高表达,这部分患者有望获益于免疫治疗。P53突变与PD-L1表达无相关性,PD-1的高表达和PD-L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结直肠癌 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病理类型及错配修复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an-TRK表达和Eostein-Barr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含欢 霍真 +5 位作者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2-428,共7页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的病理类型及错配修复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an-TRK表达和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精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的病理类型及错配修复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an-TRK表达和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精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经手术切除确诊的结直肠癌病例79例,收集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错配修复蛋白、HER2、Pan-TRK的表达,并对HER2表达在2+及以上病例进行HER2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采用EBV编码小RNA原位杂交检测EBV感染情况。结果79例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6∶1,平均年龄(57.06±12.74)岁(24~83岁),其中4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57例(57/79,72.15%)为结肠占位(31例为右半结肠,26例为左半结肠),22例(22/79,27.85%)为直肠占位;肿瘤最大径1~20 cm,平均(6.61±3.33)cm。75例(75/79,94.94%)为腺癌。21例高度肿瘤出芽的病例中12例(12/21,57.14%)出现淋巴结转移,23例中度肿瘤出芽的病例中13例(13/23,56.52%)出现淋巴结转移,31例低度肿瘤出芽的病例中2例(2/31,6.45%)出现淋巴结转移,中、高度与低度肿瘤出芽之间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10例(10/65,15.38%)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其中5例MSH2和MSH6同时表达缺失,4例MLH1和PMS2同时表达缺失,1例MSH6表达缺失;65例Pan-TRK表达均为阴性;60例HER2表达结果为0或1+,5例为2+,HER2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均未见阳性信号,EBV编码小RNA原位杂交检测1例(1/65,1.54%)阳性。结论西藏地区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病例以右半结肠非特殊型腺癌最多见,15%的病例存在错配修复蛋白缺陷,EBV相关性结直肠癌少见,罕见Pan-TRK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中、高度肿瘤出芽的结直肠癌病例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结直肠癌 病理类型 错配修复蛋白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Pan-TRK Epstein-Barr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与不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含欢 姜英 +6 位作者 边巴扎西 王倩 尼玛卓玛 王寒 魏倩 廖瑞倩 次仁曲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3-1039,共7页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及其与不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15年12月至2021年3月手术切除的54例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及其与不同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15年12月至2021年3月手术切除的54例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全部入组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R、细胞增殖标志抗原(Ki-67)、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以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对于HER-2结果不明确病例,加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探讨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AR的表达与分子分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R在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ER(χ^(2)=8.200,P=0.004)、PR(χ^(2)=9.900,P=0.003)、分子分型(χ^(2)=11.690,P=0.009)相关,与肿瘤部位、年龄、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脉管有无瘤栓、临床分期、HER-2及Ki-67的表达不相关(P均>0.05);不同分子分型与组织学分级(χ^(2)=24.970,P=0.001)、临床分期(χ^(2)=9.035,P=0.029)、淋巴结转移(χ^(2)=9.691,P=0.021)均相关。结论AR在西藏地区藏族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率明显降低,在ER、PR阳性的病例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不同的分子分型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藏族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 分子分型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西藏地区泡状棘球蚴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含欢 霍真 +2 位作者 王倩 尼玛 边巴扎西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506-511,共6页
目的 对西藏地区泡状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21年4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资料完整的全部AE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其临床和... 目的 对西藏地区泡状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21年4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资料完整的全部AE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结果、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等信息,并通过显微镜对病理切片进行重新阅片,总结其病理特征。结果 共纳入44例AE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36.2±12.3)岁;32例为农牧民。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最为常见(54.5%),其次为呼吸系统症状(13.6%),29.5%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CT检查示23例为单发病灶,21例为多发病灶(肝内多发病灶15例,多脏器受累6例);33例经CT检查诊断为AE。组织病理学示送检标本以巨块型为主,直径1.0~23.0 cm,切面呈蜂窝状。显微镜下可见病灶内存在大小、形状不一的小囊泡,其外层囊壁为薄层粉染角质层。囊泡以外生性方式增殖为主。早期病变可见坏死囊泡周围存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肉芽肿形成;晚期陈旧性病变见粉尘状钙化和大片状坏死。44例均可见早期肉芽肿性病变和晚期陈旧性病变不同程度混合存在,其中5例伴脓肿形成。31例行根治性手术,13例行姑息性手术+药物治疗,随访2~82个月,死亡3例、存活41例。结论 西藏地区AE患者以青壮年农牧民为主,女性多见。肝脏为主要受累器官,少数病例可累及肺或多脏器。临床表现与受累脏器相关,以消化系统症状较常见。影像学检查对典型病例的辅助诊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非典型病例或合并脓肿时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病理检查可见泡状棘球蚴虫体呈球形囊泡状结构,且不同时期的病变常混合存在。经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泡状棘球蚴病 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藏族人群胃癌组织中H3K27me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含欢 师杰 +7 位作者 边巴扎西 杨旭 尼玛卓玛 王倩 李梅 王寒 廖瑞倩 次仁曲珍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1088-1093,共6页
目的探究H3K27me3在西藏地区藏族人群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藏族胃癌患者及同期藏族非胃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患者手术... 目的探究H3K27me3在西藏地区藏族人群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藏族胃癌患者及同期藏族非胃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及非胃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3K27me3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与病理特征胃癌患者之间H3K27me3表达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藏族胃癌患者54例,藏族非胃癌患者55例。H3K27me3定位于细胞核,阳性表达时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状着色。胃癌组织中H3K27me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64.8%(35/54)比29.6%(16/54),P<0.001]和非胃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64.8%(35/54)比34.5%(19/55),P=0.002],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3K27me3高表达率与非胃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无显著差异(P=0.683)。H3K27me3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及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TNM分期等胃癌患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西藏地区藏族人群胃癌组织中H3K27me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暂未发现H3K27me3表达水平与藏族胃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藏族 胃癌 H3K27me3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